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颐和园介寿堂的前世今生

介寿堂是南北向前后的两进院落,建在清漪园时期大报恩延寿寺慈福楼基址之上,带西跨院。慈福楼原是崇庆太后和乾隆皇帝礼佛拈香时的休息之地,咸丰十年(1860年)慈福楼毁于英法联军的大火,光绪十七年(1891年)重建后改为此名,建筑形式变动较大,为慈禧太后做寿时的休息之所

“慈”是佛的“四无量心”之一,慈无量心是通过观想给众生欢乐,“福”是指福德,“慈福”就是佛赐予人世间的福德果报。这是乾隆皇帝通过佛法加强统治,以佛治心的一种展现,也点出了慈福楼的实际用途——佛堂。正殿面阔五间、后罩殿三开间的两层慈福楼与转轮藏构成次要轴线,成为这座园林中轴线的东辅翼。

“介寿”二字出自《诗经·豳风·七月》,“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意思就是用枣和稻酿成的春酒,求长寿。介寿堂前院正中有一棵乾隆年间种植的古桧柏,不知为何这棵古桧柏的造型极为奇特,桧柏从根部分开交汇主干,整体呈“人”字形,稍南栽种的另一棵光绪年间的桧柏主干正好垂直生长,从远处看恰似在人字桧柏正中间,两棵桧柏组成的天然“个”字,为首都桧柏名木的杰出代表之一,因其种植在介寿堂院落内故又雅称“介”字柏。桧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亘古证物,它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自已厚重的文化内涵,它传承着中华民族古老悠远的历史。桧柏火烧不死、雷电不灭,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肉筑长城,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它四季常青,被人们看作是吉祥的象征。院内的桧柏与建筑的名称主题相呼应,共同表达出对慈禧太后的祝寿之意。

介寿堂入口为一殿一卷悬山顶垂花门,门左右与饰什锦窗白粉院墙相连,硬山式屋顶的正殿介寿堂面阔五间,前后有廊,檐柱间悬挂“介寿堂”匾额,原有楹联“寿永山河升恒日月,祥临斗极景庆星云”。介寿堂东、西配殿面阔各为五间,均为硬山式屋顶,前有廊,东配殿原有楹联“千年露结蟠桃实,万顷波澄若木枝”,西配殿原有楹联“园中草木春无数,湖上山林画不如”,转角游廊与介寿堂东、西配殿相连,直通后院。介寿堂后院硬山顶北殿面阔五间,左、右各相接一座二间的耳房,东、西硬山顶配殿各面阔三间,由游廊与其相串连。西跨院共有坐东朝西硬山式屋顶建筑十三间,南北成“一”字型。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傅心畲从恭王府搬出后,曾在这里居住数载,期间日本侵略者欲聘其在伪政权中任职,他称疾不入城,坚不赴职,《昆明湖秋色图》与《排云殿图》正是这一时期他优美画作的代表。


1960年10月19日,周恩来和夫人邓颖超在介寿堂设宴招待在北京的黄埔同学,张治中和夫人洪希厚,张治中的女儿张素我和女婿周嘉彬,陈赓和夫人傅涯,邵力子和夫人傅学文,郑洞国和夫人顾贤娟,侯镜如和夫人李松芸,唐生明和夫人徐来,黄雍,李奇中,覃异之,屈武,杜聿明,宋希濂,周振强,王耀武,郑庭笈,杨伯涛等赴宴,并在介寿堂合影留念,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博大的政治胸怀。

文化大革命期间,江青曾在介寿堂长久居住。

介寿堂院落地处幽静环境之中,建筑雅致,结构巧妙,是北京四合院的杰出代表之一,让无数文人雅士倾心向往。

参考文献

[1]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颐和园大事记[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4.

[2]颐和园管理处.颐和园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3]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志:颐和园志[M].北京:北京出版社,

[4]范志鹏.颐和园的山河小岁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9.

[5]范志鹏.诗与远方的邂逅:颐和园[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9.

听说转发文章

会带来好运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颐和园养云轩
颐和园东门、仁寿殿
中国历代名园简介:中国十大名园之北京颐和园(六)宫廷区景点
如诗如画颐和园:朝政宫寝区之玉澜堂
走进颐和园,赏皇家园林--排云殿佛香阁
走颐和清漪,赏皇家园林之六:排云殿佛香阁(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