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国藩三次投水自杀之谜 连夜写下遗嘱2000言
曾国藩三次投水自杀之谜
连夜写下遗嘱2000言
2013年02月25日13:43    来源:人民网-读书频道
编者按:在近代中国,曾国藩是一个非常人物。誉之者说他是理学大师、大儒、传统文化集大成者,是一代名臣;毁之者说他是卖国贼、刽子手、魔鬼。他可谓是历史上一位最具争议的人物,他鉴于长期与各界人士交往,具备了善于识人、知人善任的才干。《太平天国十四年》中就为您解读了曾国藩的官场"厚黑术"。
曾天养马上单挑塔齐布
1854年,西征军韦志俊、石祥桢部鏖战于武昌城下,久攻不克,就分兵向湖南挺进,开辟第二战场。在湖南战场上,他们遇到了强大的对手,即曾国藩新建的湘军水陆师。
进入湖南的西征军有两支主力部队:春官又副丞相林绍璋的前军;国宗石祥桢的后军。
林绍璋,原是一个总制,随朱锡琨至六合,当时各支太平军均溃败,只有林的第四军全军退回。杨秀清大为欢心,也许此时他记得三国故事中的火烧连营,刘备各路人马尽溃,只有向宠一军独全,因而破格擢升为春官又副丞相。
他们凯歌行进。刚开始,两军旗开得胜,马到成功。2月27日,林绍璋部占领岳州,又西渡洞庭占领湘阴;即溯湘江而上,攻占离省城长沙仅60里的靖港、新康。长沙城门紧闭,进入一级战备紧急状态。3月11日,西征军攻占长沙城西宁乡。他们的战略,是占据长沙周边城镇,而后全面围攻长沙。
当时曾国藩新编的湘军已北上,因宁乡失陷,又赶来反扑。西征军失败,北撤。曾国藩派王錱、塔齐布等追击,夺取湘阴、岳州。
湘军初战获胜,得意之至。岂料西征军退出岳州后,即调动第二梯队大举反攻。4月4日,在湘鄂边境的羊楼司,与乘胜北上的湘军王錱部相遇。湘军败溃,王錱及曾国葆等部均退入岳州城。其他军队因城空无粮,均离城它去。王錱部独留城中,后果然因缺粮而人心混乱,王錱急缒城逃走。西征军再占岳州。
西征军继续南下。4月22日再次占领靖港。他们仍采取一个月前的陈规旧例,由石祥桢率水师驻守靖港,林绍璋率陆师南下,以攻取长沙周边卫星城市,孤立长沙。4月24日,林绍璋部在宁乡大破湘军三营,攻占湘潭和株洲渌口,即在湘潭城外修筑防御工事,建垒自固;并在湘江上游水面云集几百艘民船,建立木城,阻击援军。
形势大好。长沙已陷入太平军的南北围攻之中。
曾国藩调兵遣将,他以塔齐布、王錱等湘军水陆师主力攻打湘潭,自引水师进攻靖港作为牵制。
4月25日,塔齐布等部到达湘潭战场。
4月26日,林绍璋部主动出击,失败。
4月27日,湘军水陆并进。林绍璋和西征军水师先败,陆军摆开阵势迎战。此时,统率陆师的参将塔齐布身先士卒,独自驰马陷阵,湘军将士随之跟着冲锋。
太平军与敌人鏖战多年,却从未见过有敢于短兵相接、作肉搏战的清军,而且还是以满洲将领为首,不禁惊愕迟疑。后队忽然望见周围山冈出现了不少肩挑的行人,心理负担更为沉重,以为湘军大至,就先撤走;同时前军也退,于是相互拥挤、践踏。湘军大声呼喊杀敌,山冈上的行人也相互呼应,太平军不战而溃,湘军乘势追至城下。
4月28日,在湘江水面,西征军水师被焚毁100余艘船只。
4月29日,西征军陆师又败。林绍璋收队回城时,广西籍老兄弟和两湖籍兄弟竟因战争失利,互相指责,五十步笑百步,引起械斗,自相残杀,再死去几百人。
4月30日,西征军水师又在湘江水面被焚毁几百艘船只。
5月1日,林绍璋放弃湘潭,狼狈北走。
五天战斗,林绍璋五战五败,据称将士阵亡超过一万人。这是太平军自金田起义后最大的一次溃败,也是湘军创建后的首次大捷。湘军就此声名远扬,士气振奋,始为朝廷器重,且作为正规军由内线转入外线作战。
湘潭之战,主要是林绍璋不懂得打仗,不会管束将士。当时从双方实力来比较,太平军有三万人处于上风,完全有把握打败仅有五千人数的湘军、攻占长沙的。这一仗如果打得好,刚筹建的湘军很有可能在萌芽阶段就被拔掉。
湘潭之战,太平军水陆主力均败。
这一仗为曾国藩出山捞到了一笔极大的政治赌注。由是,他对林绍璋其人记忆犹新。10年后,他还与被俘的李秀成谈及:“林绍璋于咸丰四年在湘潭战败,其人并无本领。”
自此之后,太平天国再也无力进图湖南。
因此后来李秀成总结失败教训,把它列为“天朝十误”之一,说:“误不应发林绍璋去湘潭,此时林绍璋在湘潭全军败尽。”
曾国藩是帅才,不是将才,他不善于亲临第一线作战。由他指挥的战争,多是以打败仗告终。就只有湘军水陆师湘潭大胜。
同时,曾国藩所率水师却在靖港打了败仗。
曾国藩原先根据情报,以为靖港太平军石祥桢部只有几百将士,而且未作戒备,可以一举成功,就仅带了战船40号、兵丁800名前往,向靖港驶进。当他们接近西征军营地时,望楼上的哨兵就发现了,守军立刻开炮轰击。这时正好风高浪急,湘军水师逆风行船,速度缓慢。曾国藩求胜心切,派遣勇丁上岸牵纤。石祥桢遣将士杀尽牵纤者,又命200多只小划子顺风而上,攻击敌船,乘风纵火,火顺风势,风助火威,敌船纷纷起火。
湘军陆师闻讯水师失利,会同团丁前来援救。石祥桢引军反击,团丁不战逃命,牵动陆师溃退,争渡浮桥,结果桥塌,溺死100余人。曾国藩见危急状,亲自仗剑督阵,命立令旗于岸上:“过旗者斩。”但团丁不听,都绕过令旗奔逃。
曾国藩自领的湘军水陆师全败,辎重、船艘尽毁。他顿足捶胸,羞愤之至,逃到靖港对岸铜官渚投水自尽;投了水被救起来后,又投了水。也有说,当时曾国藩先后共投了三次水。在救回到长沙妙高峰时,他想起兵败之惨,又想寻死,连夜写了遗疏和遗嘱2000言。正在他痛苦绝望的时候,忽然从湘潭前线传来塔齐布、彭玉麟等人大捷的喜讯,方才取消寻死的念头。
太平军靖港之战只是一场小胜。湘军水师虽败,但由于左宗棠赞画湖南巡抚骆秉章幕,于人力、物力不断充实,致使湘军水师重新获得配备,士气振奋。
1854年6月,曾国藩指挥水陆师两万余人,北上进攻岳州。太平天国秋官又正丞相曾天养由常德赶回岳州组织反攻。
湘潭惨败,元气大丧,太平军水陆都实力锐减。曾天养退出岳州,在城陵矶继续阻击湘军北上。他再次组织水陆军反攻,仍遭失败。几天后,曾天养得到湖北援军,第三次组织反攻,却因湘军守备杨载福乘风纵火,又遭失败。
湘军水陆师乘胜前进。此时南风大作,水师船队行驶飞速,直至城陵矶。曾天养虽屡战屡败,但仍豪气不衰。他见湘军骄傲轻敌,即先以偏师诱敌,而主力潜伏在旋湖港。
敌人中计追击前来,游击沙镇邦领头队,总兵陈辉龙率二队,船大体重,被诱进浅滩搁浅起来,进退两难。曾天养就指挥伏船出击,全部、彻底歼灭了陈辉龙、沙镇邦所带的水师船只。水师总统、知府褚汝航、同知夏銮闻讯来救,也因陷入重围,被一一打死。
曾国藩湘军水师刚开始装备就很精锐,配备有从澳门向葡萄牙购置的大炮;水师将士也是经过认真挑选的,现在仅在一天战斗当中就都毙命了,弄得曾国藩又是十分伤心。
两天后,曾天养率军3000人从城陵矶登岸,打算安寨扎营;忽见南面烟尘大起,原来是破格擢升的新授署湖南提督塔齐布率领湘军陆师赶到。曾天养来不及布阵调遣兵将,当即跨上黑马,手执长矛,直冲塔齐布而来;塔齐布来不及遮挡,被一矛刺中座马。曾天养准备抽矛再刺,不料紧随塔齐布的亲兵黄明魁急以长矛反刺;曾天养来不及转身,便被一矛刺中,跌于马下,惨遭杀害。
曾天养之死是西征太平军的一大损失。太平天国从来宣扬人死是“升天”,不能悲哭,不能做丧事;但对曾天养之死却破了例,两湖太平军连续吃素六日以悼念他。
曾国藩也因率湘军出境时吃过曾天养的亏,此后牢记不忘。后来还几次对被俘的李秀成说:“其人是一好手,资格最深。”
陈玉成率500将士威震武昌城
西征军从南昌撤回后,由胡以晃率领的部队攻占安徽庐州,另一支部队由国宗韦志俊、石祥桢等率领西进湖北。
1853年10月1日,西征军进入湖北,占领长江北岸的武穴(今广济),即溯江西上,打响第二次进攻武汉的炮声。虚岁17岁的左四军正典圣粮、职同监军陈玉成,也别领一军占领漕河。
此年,陈玉成刚由牌尾(即童子兵)脱籍,成为正式的牌面。他年过16岁,身材不过中人,但容貌秀美潇洒,颇见虎虎生气。据说他两眼下长有黑痣;也有说是小时候患过眼疾,用草艾熏眼夹,以致愈后在眼下留有疤痕,故而乡人谑呼他为“四眼狗”。此后,这个诨号也为敌方所借用,作为诬骂他的代名词。
西征军势如砍竹,年底占领鄂东重镇黄州(今黄冈)。
湖广总督吴文镕是曾国藩座师,资格颇深,亦很有官场阅历;但毕竟是儒门中人,不会带兵领将,所率领的军队纪律松懈,他也无力约束。时值天寒地冻,将士在驻地堵城附近村庄,拆毁民房,掠取燃料,用作兵营生火取暖;民众被迫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怨声载道。也有民众投奔太平军,或为太平军通风报信,传递清军活动。
吴文镕也在注意黄州太平军的动态。1854年初的一天,他获得消息,说是黄州城里的太平军将士正热烈地欢度天历春节,毫无戒备。吴文镕心中大喜,以为是求胜良机,故亲自带领人马连夜启程前往,向太平军防线发起偷袭,但接连三次均未成效。
吴部驻地堵城滨江临壑,三面皆水,吴文镕却在此处连营13座,本已犯兵家大忌;加上连日雨雪,将士给养受阻,多有冻馁。韦志俊、石祥桢摸清对方实况,分军绕至敌军大营后,设伏于林麓冈峦,而吴文镕和大营将佐却毫无觉察。几天之后,太平军主力出黄州猛扑敌营,伏兵从后侧纵火焚烧;清营前后受困,全军不战溃散,吴文镕跳入池塘自杀。
西征军乘胜直进,第三次攻占汉口、汉阳,逼近省城武昌。
西征军取得新的胜利后,即采取分兵掠地的战略:韦志俊率一万人马围攻武昌;石祥桢、林绍璋率主力两万余人进略湖南;曾天养率一万人转向湖北西部,攻城掠地,扩大战果;陈玉成率几千人扫荡鄂北。此中最为活跃的,是曾天养和陈玉成两部。
曾天养是在攻占庐州以后,调赴湖北战场,增加西征军力量的。他在占领汉口、汉阳后,为削弱孤立武昌,就引军扫荡湖北各处清军,先后攻占孝感、云梦、安陆、随州、钟祥和荆门等地,而主攻目标是荆州(今江陵);因受敌阻挡未成,旋又转赴上游,攻占宜昌、宜都和枝江各地,两月之间连下十余府县。沿途所至之地,尽焚毁府衙、学宫和寺庙、道观。
尽管太平天国领袖和广大将士熟悉《三国演义》故事,洪秀全、杨秀清还常以关羽、张飞和赵云的英勇作为激励将士的最佳模式;但他们对明清以来各府县以至乡镇都置有的关帝庙,仍属必毁无疑。它并不全是出自对神佛的卑视和否定,更主要这是太平天国的国策,是为大树特树上帝及其一家系唯一真神,即天王、东王等所谓上帝诸子的绝对权威。
6月,曾天养所部在两次进攻荆州未成后,遂引军南下入湖南岳州境。不久,曾天养战死。
另一支是陈玉成所部,他在与曾天养合军攻破云梦后,便分手北上占夺应城。
此年5月初,林绍璋所部在湘潭惨败。韦志俊所部却屯扎于武昌周边的金口、白湖镇等地,采取断敌接济、围而不攻的战略。6月,太平军扫除武昌外围清军,韦志俊得到各处援军会合,从梁子湖西攻,突破清军洪山营垒,逼近武昌城根。
6月26日,太平军水师从汉口出发,猛攻武昌城西,吸引守城之军;而由陈玉成率领500名将士,从梁子湖转到武昌城东,缒城而上,遍插黄旗。守军惊散。
太平军终于占领全城。
这是太平天国第二次攻占湖北省城。
捷报传到天京,天王对西征将士论功行赏。陈玉成连升三级,擢升殿右三十八指挥一个月后,又被提升为殿右三十检点。检点是仅次于六官丞相的高级官员,按编制仅设36员。仅一年之后,冬官正丞相罗大纲在九江战死,陈玉成即受补罗的官缺。他在前期就是领兵大员了,因而后来遂成一方诸侯,封为英王,被定位在领导核心圈,良有以也。
陈玉成少年立大功,很引起敌方注目。张德坚《贼清汇纂》用了242字为他作传,称赞这位年仅19岁的少年,“玉成舍死苦战,攻成临阵,超捷先登,贼中之最为可恨者。”
在湖北战场,陈玉成发挥了自己的卓越才干和勇敢精神。
养兵千日,用在一朝。在无日不战的太平天国战场,陈玉成非常注重将士的平素训练。他的部队是太平天国中后期最有战斗力的。相传他很能用兵,行军神速,出奇制胜。当遭遇实力强大、人数众多的敌军时,他经常采取以小部队牵制、吸引对方,或断敌后路或断其粮道,争取战争主动权,使敌人难以应付,陷于被动格局;然后突然集中优势兵力,将其歼灭。因此,在他驰骋江淮大平原时,当地就传遍了“三十检点回马枪”的故事。
陈玉成比较尊重知识分子,也颇爱读书,在行军中还抽时间读书,可能并不仅是那些为天王、东王所制作的宣扬上帝政治的本本,还有其他。人们说他“吐属风雅,熟读历代兵史,侃侃而谈,旁若无人”。可见他是有些文化知识的。这在太平天国诸将帅中堪称凤毛麟角。他和李秀成有一定的文化,能直接理解天京诏旨,自己也会写信和演说,这或许也是他俩为洪秀全所器重的另一重要原因吧!
1854年10月,武昌又为湘军主力所攻陷。湘军依仗强大的水师,先将长江、汉水江面由民船改装的太平军水师歼灭,完全控制长江水面。守将石风魁、黄再兴匆忙撤退。
欢迎光临木柳书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湘潭之战对太平军和湘军都造成了哪些影响?
天国悲歌:太平天国西征的失败与胜利(三)
血战湘潭:太平天国性价比最低的王,输掉了一场代价最惨痛的战争
太平军西征为何先胜后败?因杨秀清用错林绍璋,导致湘潭十战十败
此人61岁参加太平天国,阵斩四位大帅,却因意气用事而死
太平天国的几次战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