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陆小曼徐志摩举办婚礼,前夫送上厚礼,喜帖:字字令人心疼|王庚|梁启超|林徽因|陆小曼|徐志摩|顾维钧...

民国诗人徐志摩,以一首《再别康桥》而闻名于文坛。

或许是文人本性使然,这位浪子诗人文笔间凡是提及女性,总免不了吐露些“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意。

他在给恩师梁启超写信时谈及他的“真命天女”林徽因时就曾写下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短短八个字,便写出了徐志摩对林徽因狂热的倾慕之情。

只是徐志摩这位多才又多情的诗人终究没有贯彻他对林徽因忠贞的爱,在被林徽因婉拒后,徐志摩转而追求同为才女名媛的陆小曼并与之结为连理。

与徐志摩自己相比,他笔下的“得之”八字更像是其同窗、好友及爱妻的前夫——王赓——对陆小曼感情的真实写照。

最后王庚把这份情感寄托在了送给徐志摩和陆小曼新婚的贺帖上,将祝福、不甘、无奈与愧疚浓缩成短短七个字,

赠与新人,也赠与自己。

金童玉女

徐、陆、王三人的恩怨情仇,还是要从女主人公陆小曼开始谈起。世人似乎只听得徐志摩与林徽因美好浪漫的情事,顺势把陆小曼当作徐志摩追求林徽因而不得的替代者。

其实陆小曼无论从名气、才气还是姿色哪方面,都不曾输给“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

1903年,陆小曼出生在上海一个官僚家庭,其父陆定是晚清举人,后赴日求学,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是伊藤博文的学生,归国后担任中华储蓄银行行长。在这样一个封建而又相对进步的家庭里成长的陆小曼,耳濡目染之下,

将父亲所传授的中西文化融会贯通,纳为己用,不仅戏文曲画样样精通,而且被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先生聘为北洋政府外交部翻译。

顾维钧对她极为器重,称

“陆建三(陆定)的面孔一点也不聪明,可是他女儿陆小曼小姐却那样漂亮、聪明。”

此时陆小曼

年仅十六岁

,足以看出其天资聪颖,才女之名,名副其实。

而王庚更是少年英才。他生于书香门第,祖上世代为官,而后早年丧父,家道中落。

王庚立志重振家业,发奋苦读,考入清华留美学堂,后因成绩突出,被派到美国继续深造。

他在赴美留学期间

先后在多所高校留名

以成绩优异于普林斯顿大学和西点军校肄业


毕业后回国供职于北洋陆军部

,后

随中国代表团出席巴黎和会

此间结识了著名学者梁启超,并入其门下,与同为梁启超门生的徐志摩成为好友。后年升任陆军上校,官运亨通。

此时的王庚,正是

意气风发,文武双全,一表人才

。此时的陆小曼也出落得

亭亭玉立,风流尔雅,窈窕无双


一位是芳名远播的京城名媛,另一位是飞黄腾达的青年才俊,金童玉女,大抵如此。

两人自1921年相遇后感情迅速升温,王庚更是耐不住,生怕自己错过这个19岁的、动人的姑娘,便立即托人去陆家求婚。陆小曼的父亲陆定十分得意这个金龟婿,认为其日后大有作为,就替陆小曼把这门婚事一口应承下来。

在家里的安排下,陆小曼与王庚于1922年完婚。

同床异梦

新婚总是甜蜜的,尽管后事不尽人意。他们在初婚的头六个月,感情尚好。但当时北洋军阀混战不休,全国经济停滞。

腐化贪污的北洋政府此时财政拮据,经常发不出军饷,这给身任陆军上校的王庚莫大的经济压力,不得已向岳父陆定的中华储蓄银行大量透支借债,日后后者的倒闭与王庚脱不开干系。

王庚曾留学军校,身上有一种武夫的气质和大男子主义倾向,虽对陆小曼百般宠爱,任其骄奢挥霍,却又对其施以控制,就算在友人面前,也不给她丝毫面子。

而从小就心高气傲的陆小曼自然受不了王庚过分的管控,

她想要那种浪漫又洒脱的爱情,如鸟儿般共翔于苍天之上,如游鱼般共渡林里清溪,如麋鹿般共踱青葱郊野

,这是王庚一介武夫所做不到,也体会不到的。

彼时的王庚拒绝了担任清华大学校长的邀请,转任哈尔滨警局局长,他邀陆小曼随他一同赴职。

但冰天雪地的哈尔滨对喜欢热闹的交际花陆小曼来说,于身于心都是一片难堪忍受的无趣荒原

,心里虽然不愿,最终还是去了。

没过多久,陆小曼便早于王庚只身回到北京,两人感情更加淡漠了。

无人相陪,倍感寂寞的她想到了以前常来家做客的玩伴、王庚的好友——徐志摩。

浪子胸中没有热爱,就会变得消极

。1924年的徐志摩,正处于被林徽因拒绝后的空虚时期,急需另寻一名女子作为追求对象以排遣自己心中无限的苦闷。于是没有目标的徐志摩,与无人相陪的陆小曼在王庚不在的日子里面见得愈发频繁、相处得愈发融洽了。

对徐志摩来讲,陆小曼是不逊色于林徽因的才女,即使是隔着一层“嫂子”的称呼,也是他作为“君子”可以好逑的“淑女”。对于陆小曼来讲,徐志摩身上儒雅随和的文人气质是王庚不曾有过的,他与自己同样才华横溢。

之后他们一起讨论昆曲、讨论皮黄、讨论戏剧,在徐志摩的甜言蜜语和精心呵护下,陆小曼觉得自己找到那种洒脱又浪漫的爱情。

于是二人飞快地投入新一轮的热恋之中。

忍痛割爱

1924年末,徐志摩从印度回国,下榻上海某旅馆,其父徐申如和王赓前来接风,正好徐志摩收到凌叔华和陆小曼的信。徐志摩知其父欣赏凌叔华,便拆开信交与父亲,王赓亦凑过去看,不料脸色大变——

原来徐志摩误拆了陆小曼写给他的情信!

二人的交往的事情就此暴露。

当时的王赓正在因办事不利而吃官司,处于将被抓捕审问的困难处境。事业、情感的双受挫,让气愤至极的王赓回家后管束陆小曼更加严厉了

,甚至在唐瑛等一众名媛的面前大声呵斥陆小曼“

你是不是人?

“,陆小曼受气不住,次日便与母亲回到北京,将在上海当众受王赓辱骂一事告知父亲。在父亲的支持下,

陆小曼托人与尚在狱中的王赓离了婚。

王赓身在狱中,思想却冷静下来了。

他想到了自己日后仕途的坎坷,想到了过去对妻子陪伴的缺失,想到了欠老丈人的累累债务。这可能就是苦吧。

他又想到了陆小曼和徐志摩的般配,

“妻子在志摩的照顾下一定会很幸福吧。”

王赓如是想。

“苦“尽了,”甘“不就来了么?

苦尽甘来

徐志摩与陆小曼大婚时,专请了恩师梁启超做证婚人,不料梁启超的祝婚词并不很中听,还厉声呵斥了徐志摩和陆小曼的用情不专。但梁启超作为王赓和徐志摩共同的老师,他对徐陆二人的婚姻看得最为透彻。

如此狠厉的话语,也是一名长辈对晚辈的苦口婆心吧,而此时王庚托人给徐志摩和陆小曼送上新婚的贺帖,将祝福、不甘、无奈与愧疚浓缩成短短七个字“苦尽甘来方知味。”

结语

而后的故事大家都清楚了:

徐志摩乘机失事,不幸坠亡。王赓终生未再娶,病逝他乡。而陆小曼终生趟尽风流,苦尽又甘来,反反复复,她是否知味了呢?

孟小冬被杜月笙痴爱30年,62岁与她结婚,临终遗言让她泪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毒”证婚词
心不由己 情难自弃
情场高手徐志摩
一代名媛画家陆小曼:“最美最纯洁的灵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
王赓:陆小曼前夫,被抛弃后,苦等复婚12年,47岁长眠异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