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帝庙四海兴盛,忠义心万古传承

“古来不乏英雄,能称圣贤者,亦罕矣;世上许多朋友,有如兄弟者,其谁乎?”这是湖南宁乡关帝庙的一副对联。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名将如云,英雄辈出,由英雄而被尊为圣贤,由名将而被尊为武圣、古佛、天尊者,数千年来,唯有关帝;世上人交朋友,谈交情,谈友谊,能够达到亲如兄弟,生死不渝的,刘关张桃园结义是当之无愧的典范。

在海内外华人社会的心目中,关帝既是福佑苍生、护国佑民的至尊神明,更是教化人心、扶正祛邪的精神图腾。

贵州镇宁县关帝庙对联云:“声威何其震,功勋何其赫,忠义何其重,真武圣人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诚大丈夫哉。”

关帝英雄圣贤形象,既有史书《三国志·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的明确记载,也有元末明初章回体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的集大成刻画,更有风行民间的传说故事、文艺作品颂扬烘托,使得关帝形象伟岸、高大、饱满、丰富,成为民间社会褒善抑恶、指悟开迷、提升道德修养的主要教化力量,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输出口。

千百年来,关帝文化所倡导的忠、孝、节、勇、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人格情操,成为上至朝廷,下至民间,儒释道教,百行百业,所有中华儿女都非常认同和推崇的道德标杆和价值追求,使得关帝文化不仅是民间信仰、民风习俗的核心道德元素,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中华儿女安身立命的精神基因。

宋元明清以来,供奉、祭祀关帝的关帝庙遍布神州大地,不仅内陆地区每村每社都有关帝庙,即使塞外、边疆地区,关帝庙也是随处可见。乾隆年间进士、刑部侍郎阮葵生说:“关帝庙遍海寓,一村一社处处有之,虽塞垣边障,祠宇亦多”。

一座关帝庙,就是一座培养浩然正气,培育忠义精神的道德殿堂,是中华民众进行道德教化,引导民风淳朴、崇德向善的重要途径。

四川遂宁人张鹏翮,是清康熙雍正年间的清官廉吏,康熙赞其“天下廉吏无出其右”;雍正赞其“卓然一代完人”。

张鹏翮一生虔诚信仰关帝,在其府衙供奉关帝像,朝夕敬香,从不懈怠,以此来警惕自己、慎独修身、秉公执法、清廉自守。康熙二十七年,张鹏翮奉命为副使,随索额图到俄商定边界。经过克鲁伦河时,遇两部落交战,使团先锋被俘。众人惊惶欲退,张鹏翮挺身而出,厉声阻止说:“事出危险,正臣子捐躯效命之时,公等皆怯,某独当之!”经张鹏翮谋划,误会消除,先锋被释放,得以继续前行。众人皆佩服张鹏翮的忠义和勇义。

经过蒙古时,张鹏翮见归化城(今呼和浩特)有关帝庙,在笔记中兴奋地故使远人,知其忠义也

张鹏翮非常推崇关帝精神的弘扬普及有助于教化人心、砥砺道德。张鹏翮在其编辑《关夫子志序》中说,关帝精神能够使天理之不泯于民心,而三代之直道尚存焉。充是心也,以之事亲则孝,事君则忠,交友则信。如万斛源泉,取之不尽,而用之无穷,则是(关)侯之大有造于名教也。

关帝文化承继着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优良文化传统,代表着中华儿女自觉遵行的忠义气节、道德情操、行为规范。

明代思想家李贽在《关王告文》中说:“盖公以正大之气压狐媚之孤,虽不逆料其诈,而呼风震霆,犹足破权奸之党;驾雾鞭雷,犹足裂谗贼之肝。固宜其千秋万祀,不同海内外足迹至与不至,无不仰公之为烈。”

关帝忠义精神具有全方位的道德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思想和群体智慧的精华,因而才能传承千古,放诸四海而皆准,成为跨越国界、跨越时空、跨越信仰、跨越阶层的一道独特而风光无限的风景线。

关帝文化作为儒家思想的道德实践,佛道思想的智慧结晶,民间信仰的凝练提升,其文化内涵、精神品质、文艺特征、人格培养、道德教化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和灵魂中,成为中华民族文化、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民族特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着华人民间社会的思想方式、价值取向、处世态度、生活习惯及民风习俗等,形成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质的文化及精神标识

--本文刊载于《香港商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延续民族文化血脉,浅论国学与关学
普天同庆,关帝圣诞
骨子里的中国精神
关帝庙楹联分享
【纪实随笔】左增杰‖ 2023追长寿
关帝灵签_关帝灵签抽签_关帝灵签解签_在线抽签解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