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北师大学习笔记(2)聚焦核心素养下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促进教学方式变革

2392)

东北师大学习笔记(2)

聚焦核心素养下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促进教学方式变革

吉林省教育学院 李献业

一、为什么要进行教学方式变革?

新中国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及目标体系变迁回顾

1952年3月,提出双基目标。教育部《中学暂行规定(草案)》(借助,前苏联)

问题:应试教育下,学生个性被压制,缺乏创新精神和能力,高分低能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001年6月, 提出三维目标。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借鉴,布鲁姆)

问题:素质教育不彻底,应试教育仍是主流

2012年11月,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2016年9月,提出核心素养。教育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制,北师大,林崇德)

   2018年1月, 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2年4月, 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

1.  新时代对教育提出新要求:立德树人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对党的教育方针进行了丰富和发展,提出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要求。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八大报告》

2.  落实根本任务:研制核心素养体系

 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着力推进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一)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3.  研制成果:《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内高校近百位专家成立课题组,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京发布。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要点

建立核心素养体系的目的和作用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对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从中观层面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问题

引领教育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

   从课程目标导向上,彻底改变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变

使课程改革更具时代性和国际视野

满足新时期对人才的需求,与国际接轨

使素质教育目标更清晰、更具指导性和操作性

 素质教育是宏观教育理念(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操作层面还没有具体的指导性文件

使课程目标更加科学化、具体化

解决三维目标的割裂、笼统、模糊、难以检测等问题

4. 落实到课程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

目的:建立核心素养与学科教学的内在联系,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把核心素养要求落实到学科教学中。

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方法:基于学科本质凝练,对三维目标进行整合。

内涵: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的具体化,具有学科特质的核心素养。

5. 教学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变革

深化课程改革宗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强调必备品格培养:良好品德、价值观念、社会参与、责任担当、爱国爱家

注重关键能力形成:自主发展(学习)、合作参与(合作)、创新实践(创新)

要求课堂教学变革:创新教学方法,转变学习方式

积极探索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教与学方式,将核心素养要求落实到学科教学中,实现学科育人、课堂育人的目标。

二、核心素养目标下教学如何变革?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的最大失败。(理查德·莱文)

真正的教育不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却能令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学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不是仅仅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和技能,而是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育核心素养)。

1.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教学关系)

教师:主宰,主动施教者,知识灌输者;

学生:顺从,被动接受者,跟随老师思路,记忆、练习;

内容:教材是向学生灌输的唯一内容,教材有什么讲什么;

媒体:辅助“教”的工具 ,制作课件、呈现教学信息。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教学关系)

学生: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主导,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

内容:教材不是唯一,学生可从多种途径获取知识;

媒体:助力“学”的工具,探究工具、交流工具、创作工具

基本理念

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教法选择: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以学定教

教学策略:以学为主、学主教从、先学后教,顺学而教(导)

活动设计:学生主体、任务驱动、注重过程,发展素养

学习指导: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尊重差异,精准有效

2. 充分了解你的学生

精准分析学情:学生了解程度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课堂的关键。

重视学情分析:教学设计重要环节,传统教学往往被忽视,新课程教学必须格外重视。

分析内容:影响教与学活动设计的一切因素

能力起点:针对学习内容,应具备的前提知识和经验

学科知识储备、相关知识掌握、信息技术能力等

一般特征:影响学习的生理、认知和社会发展特点

智力因素: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语言力等;

非智力因素: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

学习风格:学习者一贯表现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喜欢或偏爱的学习方式)

学习策略:为完成任务,习惯采取的一系列步骤;

学习倾向:学习情绪、态度、动机、坚持性,对学习环境、内容等方面的喜爱偏好;

学情分析注意事项

(1) 客观、实际:基本依据,以学定教

学情是教学内容组织与呈现、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活动安排等的基本依据,教与学活动必须依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开展。

(2) 整体、个体: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适宜的目标、任务和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个别化教学,分层教学)。

(3) 优势、不足:扬长补短,因势利导

 优势要充分利用,不足要尽量规避或补救(有效教学策略、个别化指导、信息技术手段等)。

3. 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设计课堂

不仅仅是行为的主动,更重要的是思维的主动

戴尔学习金字塔

被动学习:听讲,学习内容留存率5%;阅读,10%;试听,20%;示范、演示,30%。

主动学习:小组讨论,50%;实际演练、做中学,75%;教给他人、马上应用,90%。

4. 为学生的有效学习设计课堂

经过学习,学习者发生持久或相对持久的适应性行为变化。

有意义学习:新旧知识间建立非人为、实质性的联系,意义建构。(探究学习)

个性化学习:基于问题或任务、按需学习。(自主学习)

协同式构建:协商、合作、交流、互助。(合作学习)

翻转式学习:重构学习流程,先学后教,学习在前,内化在后。(翻转课堂)

结构化认知: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和规律,形成知识体系。(深度学习)

5. 为学生的深度学习设计课堂

起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好地实现课程育人,2013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

主要是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学习被动、机械、孤立、肤浅等)。

定位:不是人为地提高学习目标或难度,而是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合作、开放式的深度学习

学习状态深度参与,学习方式深度思维,学习过程深度体验,学习结果深度理解。

“深度学习”基本特征

1) 活动与体验:学习机制

活动:学生的主动活动,尤其是思维活动(如观察、思考、想象、表达、思维支配下的操作活动做等);

体验:学生全身心投入活动时的内在体验(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反应和价值判断);

教学理念

强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维,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经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形成丰富的内心体验。

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学生的情感需求和价值培育,设计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的学习活动。

2) 联想与结构:学习方式及内化表现

联想:调动以往经验(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参与当下学习;

结构:将当下学习内容与已有经验建立结构性关联;

教学理念

强调知识体系的形成,不是掌握孤立知识点,而是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对学习内容进行结构化组织,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认知。

3) 本质与变式:学习结果

本质:学科本质(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基本过程);

变式:掌握本质基础上能演化出更多表现形式;

教学理念

强调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材料把握学科本质,进而能演化出更多变式。(在“变化”中把握“不变”,获得把“不变”运用到“变化”的能力)

向学生提供多种形式、具有典型意义的学习材料(标准正例、非标准正例、反例等),使学生与学习内容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度交互。

(4) 迁移与创造:知识内化后的外化表现

迁移:在不同情境中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创造: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有所创新;

教学理念

强调通过真实的任务和活动,促进知识向实践转化。

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和任务,提供解决真实问题的机会,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5) 价值与评判:学习终极目标和意义

价值:能够运用知识对周围事物及自身行为做出价值判断,能运用知识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与合作;

评判:有根据地评判周围事物和自身行为;

教学理念

关注教学的价值取向,强调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性情感形成。

引导学生反思学习的内容与过程,理解知识的价值和意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的社会性情感、态度、责任感。

“深度学习”模型

学生在素养导向学习目标引领下,聚焦引领性学习主题、展开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与活动,通过持续性的学习评价,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建构学科知识,发展核心素养。

掌握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

体会学科基本思想、建构知识结构,

解释并评判学习内容与过程,

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通过不断的反思改进教学。

“深度学习”核心要素

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目标指向核心素养,要深入挖掘学科核心知识承载的学科核心素养,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引领性学习主题:在对知识结构化处理基础上,设计引领性学习主题,引导学生对学科核心知识深度加工,深刻理解知识的价值和意义,全面体验学科本质,深入领悟学科功能。

挑战性学习任务/活动:以真实情境为依托、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设计有一定挑战性的活动或任务,激发兴趣和动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持续性学习评价:通过贯穿学习始终、及时有效的学习评价,检测学习目标、监测和调控学习过程,激励学习、改进教学。

开放的学习环境:在适宜的物理空间(光线、温度、噪音、布局、设施等)、虚拟空间(情境真实、资源丰富、满足个性化、及时反馈等)、人文环境(轻松、愉悦、和谐、安全)下建构知识。

反思性教学改进:教师不断反思,优化学习方式和过程,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

6. 开展大单元教学

核心素养:不同于知识可外化于人,素养一定体现在人身上,只有将知识转化为人的经验才能形成(建立起知识与经验的关联,构建起知识的个人价值与意义)。

大单元教学:以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进阶发展为目标,对相关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学习单元,单元的学习目标、情境、任务、活动、评价一体化设计),通过系列化、自主化、进阶性的学习活动/任务组织教学(通常由若干课时完成)。

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课程内容结构化

以活动/任务为依托,课程内容情境化

以跨学科主题为引领,课程内容项目化

单元教学目的: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学习”

知识体系完整:除了掌握知识本身,更能形成知识间的关联,形成知识结构;

知识与经验整合:建立知识与个人经验、现实世界的关联,超越具体的知识,形成大观念(素养);

学习过程的完整: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学习、生活、专业)问题,并反思自己的学习。

两个重要标志:

内容组织结构化:通过分析、重组、整合,将零散的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关联起来(建立学习单元),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形成学科大概念。

内容呈现情境化:赋予知识实际的价值和意义。知识与现实相关联(真实问题,知识意义);知识与经验相关联(贴近生活、促进理解);知识与方法相关联(科学思维,知识运用);知识与情感相关联(情感体验,价值培养)。

7.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角色变化(主宰到主导),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

激发兴趣:喜欢(符合认知心理和年龄特征)、熟悉(贴近学习和生活),能参与(积极主动,活动主体)、有挑战(并非轻而易举)、可实现(通过努力能完成)。

发展潜能:最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教之所需,提供支架;顺学而导,点拨启发;解决困难,答疑解惑。

精准指导: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尊重差异、及时指导。

以评促学:激励和引导学习,促进发展。教学评一体化(学习行为、教学行为、学习评价相融合),主体多元化(教师、同伴、自己、家长、社会等),形式多样性(过程性、表现性、持续性、伴随式、增值性等)。

三、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变革?

 1. 教育信息化起源

1993年,美国政府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特别是把IT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

世界各国反响强烈,相继制定本国相关计划。

90年代后期,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运用到不同领域,××信息化等词汇相继出现,被正式使用。

如何理解“教育信息化”

×× 信息化: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领域,促进××领域改革和发展的过程。

教育信息化: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

教学信息化: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领域,促进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过程。

最有效手段: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2.“融合”在我国的发展

2000年10月,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陈至立

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中。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

2001年6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2012年3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

2018年4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的高阶演进,推动改进教学、优化管理、提升绩效,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3.核心素养目标下,如何理解“融合”

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学科教学中,

营造新型教学环境:学习情境真实、学习资源丰富、学习交流便捷、学习帮助适时、学习反馈及时、学习环境开放;(智慧课堂)

改变传统教学结构: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促进主动学习、有效学习、深度学习;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

4.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融合)的策略

思路:信息技术有哪些技术特点和优势,如何运用到教学中,能促进教与学活动,提升教学质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1)跨时空特点:打破时空限制,增强知识的直观性和真实感,帮助问题理解,增强学习体验。如:微观、宏观、超快、超慢、远处、内部、全貌、细节等知识呈现;

  (2)多媒体技术:信息呈现多样化,增强知识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增强情感体验,提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如:多媒体课件,声音、图像、视频播放、动画展示等;

 (3)数字化学习资源:来源丰富,获取便利,增强知识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满足个性化学习需要,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如:学习资源库、学习网站、微课等;

 (4)虚拟仿真技术:打破场地、资金、条件、安全等限制,增强实验及操作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增加动手和实践机会,培养操作和实践能力。如:物理、化学、生物仿真实验室,教学实训平台等;

 (5)人机交互技术:与学习内容进行交互,增强实践的操作性和交互性,进行探索性、创造性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如:组装、拆卸、拖动等实践性、探究性教学软件;

 (6)网络通讯工具:打破时空交流局限,增强交流的便捷性和实时性,培养合作精神和能力。如:腾讯会议、钉钉、QQ、微信等;

 (7)信息处理软件:加工信息方便、快捷,增强信息表达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加工作品,成果展现,培养信息加工和思想表达能力。如:wps、word、PPT、excel等;

 (8)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身临其境的视听感受,提升学习活动的真实性和体验性,增强体验感和参与度,提高学习效率。如:沉浸式学习、冒险性活动、危险性体验、仿真游戏等;

 (9)人工智能、大数据:替代人类教师活动,增强指导的针对性和及时性,降低工作复杂性,满足个别化教学。如:智能导学、智能评价,个性学习资源推送,学习反馈,学情分析等。

5.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方法和途径

从技术应用角度考虑

使用的技术是否先进

使用的次数多少、时间长短

教师的课件是否精美

从促进教学角度考虑   (正确认识 √)

恰当的技术运用,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恰当环节中使用,突破教学难点,解决常规教学困难

构建恰当教学方式,课堂育人,发展核心素养

恰当技术应用: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多媒体技术(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使学习内容更加多样化、生动化、真实化,多感官刺激对知识掌握,能力形成起促进作用。

激趣呈现信息:符合认知心理、年龄特征。

不同年龄喜好不同:学前,拟人化;小学,卡通式;中学,科幻式;成人,真实性。

不同形式效果不同:文字不如图片,静态不如动态,同步不如分步。

创设学习情境:在真实情境下建构知识

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经验相关联(认知、学习、生活、现实),促进思维;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主动探究,主动发现,促进意义建构;

提供形象的问题背景,解决时空差异,促进理解。

恰当环节使用:突破教学难点,解决常规教学困难

多媒体、虚拟化、交互性等技术使视域外现象肉眼化,危险性活动安全化,复杂性事物简单化,抽象性内容具体化,直观性感受和真实性体验使学生理解更深刻。

改变时空:变不可见为可见(微观、宏观、超快、超慢、远处、内部、全貌、细节);

虚拟实验:变不可做为可做(场地、资金、条件、安全);

人机交互:变不可行为可行(组装、拆卸、渐变、拖动);

虚拟现实:变不可能为可能(沉浸式学习、冒险性活动、危险性体验)。

构建恰当教学方式:课堂育人,发展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尤其是新兴信息技术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大数据等)为教学创新提供便利条件和手段。教师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运用信息技术:

构建智慧课堂:学习情境真实、学习资源丰富、学习交流便捷、学习帮助适时、学习反馈及时、学习环境开放、学习氛围良好;

创新教学方式:促进主动学习、有效学习、深度学习,开展项目式、单元式学习;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

落实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跨学科主题教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方案
张华:深度学习一定是理解性的学习|SSLC 2020
大单元教学(20):如何让大概念驱动单元深度学习?
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
郑太年:通过深度学习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清华美育研修班 | 段鹏: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学校美术教育展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