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里:competency modeling不纠结


Competency modeling这件事,曾一直让我纠结。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反思,很多问题我终于想清楚了,分享一下,希望大家不要走我走过的弯路。

01

(一)competency怎么译?

名不正言不顺。首先,Competency这个词怎么翻译,就是个纠结。它在人才管理领域有不同的译法。有译成“素质”的,这是我在HayGroup(合益集团,现已并入光辉国际)工作期间,我们的译法。我的competency modeling启蒙老师,前老板张伟俊,坚定地把它译成“资质”,针对市面上好多人称competency为“胜任力”,伟俊颇不以为然。他说,按照competency理论的创始人麦克利兰(David McClelland)的定义,competency就是卓越(outstanding)者超越胜任(qualified)者的个人特征。我觉得伟俊说得太对了,胜任力真的容易误导。在麦克利兰看来,一个人只是胜任,那么工作成果就是平庸。“胜任”,要求太低,不给力。

还有人把competency译成“能力”,我觉得有一个问题,就是competency的内涵其实不限于一般意义上的能力,它往往包含一个人的价值观和深层心理动力。

我对这个问题,在2007年加入Hay之后,就不再纠结了。我觉得权衡利弊,还是译成“素质”比较好。伟俊认为“素质”容易跟“素质教育”混淆。我倒觉得“素质教育”里面的素质跟麦克利兰的competency很接近。

02

(二)素质模型不是什么?

第一,素质模型不是核心价值观,两者有关,但是不同。

核心价值观回答的问题是:工作应该怎么干?素质模型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样的人干得好?前者是组织对人的要求,后者是选人标准。说是这么说,落实到字面上,往往很难区分。例如,根据HBR(哈佛商业评论)的报道,乔布斯在苹果倡导的领导力模型有三条:第一,深厚的专业造诣,内行领导内行(“deep expertise,experts lead experts”),第二,沉浸于细节(“immersion in the details”),第三,合作性争论(“willingness to collaboratively debate”)。

如果我替乔布斯去招领导岗位的人,我会把这三条分解成典型的个人属性:

  1. 技术高手。

  2. 完美主义人格。

  3. 直言的勇气。

  4. 求真甚至较真的脾气。

  5. 待人真诚,不记仇。

  6. 乐于助人,这六条是人才的画像。

第二,素质模型不是岗位职责(job duties)。

对JD(岗位说明书)很熟悉的人往往把素质模型做成岗位职责。当然,素质标准可以是JD的一部分。岗位职责规定一个岗位必须做的事情,素质模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做好这些事情。例如,总经理的岗位职责之一是制定、调整、并执行战略,一个人具备一定的领导力素质,例如战略思维等等,才可以很好地行使这个职责。我的原则是,不允许素质模型里面出现职责行为描述,例如,制定年度计划,服务客户,协调各部门。有个著名企业的领导力素质模型里,居然有一个素质,叫做:“股东视角”。股东视角不是素质,是岗位职责,是董事会对领导岗位的要求!

我们招聘或者晋升一个人成为总经理的时候,有些人并没有机会做这些事情。伯乐识别千里马就是这样,千里马还没有机会日行千里,伯乐就看得出来。相马比赛马重要,因为轻易让一匹马上赛道风险太大。

第三,素质模型不是绩效标准。

有一位董事长跟我说:我们终于找到销售总监的人才标准了,只有一条:“搞定客户”。我觉得,“搞定客户”不是人的标准。具备特定属性(百折不挠、追求卓越、善解人意、靠谱又厚道)的人,去见客户(不是在见客户,就是在见客户的路上),才会搞定客户。“搞定客户”是绩效标准,“见客户”是岗位职责。

第四,素质模型不是任职资格。

任职资格是门槛,素质则要求很高,素质可以用来预测卓越的业绩。任职资格虽然是低标准,但是很客观,是很硬的指标。只要一个人简历不造假,他是否符合任职资格,一目了然。素质,虽然是高标准,但是很难测评,是软指标。

我常说:软指标很硬,硬指标很软。很多用人无数的大佬们表示赞同。素质,侧重点是软指标,体现为一个人做事情、想问题的标志性方式。

亚马逊的14条领导力法则(leadership principles),其中第一条就是customer obsession——客户痴迷,有人翻译成“客户至上“,我感觉不给力。客户痴迷,我认为不是领导力素质,而是价值观。2019年12月到2020年8月我滞留在美国,没少在亚马逊购物,对customer obsession太有感触了!不夸张地说,customer obsession不仅是价值观,而且已经成为亚马逊的一种组织能力。

亚马逊领导力法则第十四条,they deliver results出结果,这是绩效标准,也是价值观。以结果论英雄,一种业绩导向的文化,很好,但不是素质。

亚马逊领导力法则第四条,are right a lot!我翻译成:“明断”。亚马逊对这条素质的解释原文:Leaders are right a lot. They have strong judgment and good instincts. They seek diverse perspectives and work to dis-confirm their beliefs.(领导者的判断相当准确。他们判断力和直觉都强。他们从多角度看问题并努力验证自己确信的东西是不是错的。)这一条,是真正的素质。

 

亚马逊14条领导力法则

03

(三)素质模型有什么用?

素质模型是用来发现人才的,特别是关键岗位人才。

领导岗位肯定是关键岗位。为了做对事儿,必须找对人。当初麦克利兰第一次提出素质概念和理论,也是为了帮美国政府找对人。当时,美国政府派住外国的文化官员(Foreign Service Officer)是从专业对口的名校挑选的高材生,但是他们这批人不辱使命的比例太低,于是找心理学家出山。麦克利兰的研究成果很棒,他总结了三条素质:

  1. 跨文化人际敏感性: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讲的话的真正涵义,并预测其反应的能力。

  2. 正面看待他人:对于不同文化背景及持不同政见的人,尊重其人格,认可其价值,即使面对压力,亦能如此。

  3. 领悟政治关系的速度:迅速了解谁能影响谁以及他们政治倾向的能力。

我们应该牢记:素质模型是用来发现人才的,它有助于解决企业用错领军人物的切肤之痛,这叫不忘初心。

当然,素质模型也可以用来发展人才,也可以用来评估业绩,也可以用来做文化建设。但是这些都不重要。就好比,锹是用来铲的,你用它起钉子,钉钉子,自卫,当拐杖,砌墙。。。

04

(四)要不要重新发明轮子?

心理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对于人才标准,是不是应该研究得很透彻了?是不是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才标准?我的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我做了一套这样的标准。

《孙子兵法》里有一句话:“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这五个字,适合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任何行业、任何职能、任何层级的管理者。可惜,《孙子兵法》没有把这五个维度细化、操作化、工具化。现代心理学对于智,其实研究得透透的了。曾国藩说的”知人“和”晓事“,也是对”智“的一种打开方式。我在《领导力语法:特质决定成败》书里,称之为”知人之智“和战略思维”。我认为所有当领导的人都需要这两种基本智慧,另外还必须具备三种关键性格:与人为善、追求卓越、自信果敢。这五条合称五大品质,是我对我见到的所有素质合并同类项并且寻根之后的结论。五大品质是所有素质的根,我称之为“心理基因”。我的两个客户,都是领先的房地产企业,看到五大品质就直接拿来用了。他们选择不重新发明轮子。

风里的通用领导力素质模型:五大品质

来源:《领导力语法:特质决定成败》

我在PDI(现已并入光辉国际)工作期间,我们测评领导者,用的标准都是四大块:personal leadership (个人领导力,即领导自己), people leadership (团队领导力,即领导他人), thought leadership (思维领导力,非常接近亚马逊的“明断are right a lot”), results leadership(结果领导力)。无论测评对象来自哪个行业,哪类所有制,哪个职能,哪个级别,都用这一套标准,毫无违和感。

如果侧重点是知识技能和经验,那么跨行业、跨专业、跨职能的差异会非常大。一个没领导过IT企业的人,空降IT企业当一把手,恐怕要适应一段时间。一个优秀的兽医,不可能突然就成为给人类看病的医生。会盖房子的工人,不一定会种地,反之亦然。

但是素质模型的侧重点,偏偏不应该是知识技能和经验,而应该是思维、行为、情感、动机模式以及价值观和个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好农民到哪里都是好农民,好工人到哪里都是好工人,好科学家到哪个国家哪个研究机构都是好科学家。

有些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总是强调自己的情况特殊,但是从我们这些为众多企业做过咨询项目的顾问来说,不同企业遇到的问题非常相似。

企业管理,有规律可循。其中一个规律就是:领导力只有一种,制造业领导力标准与数字化领导力标准没有实质不同,女性领导力标准与男性领导力标准没有实质不同,现代领导力标准与古代领导力标准没有实质不同,中国领导力标准与美国领导力标准没有实质不同,国企领导力标准与民企领导力标准没有实质不同,盈利组织领导力标准与非营利组织领导力标准没有实质不同,初创企业领导力标准与成熟企业领导力标准没有实质不同。

什么是情境领导力?情境领导力就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能力。环境变化越快,环境变化越大,对领导者适用性的要求越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叫做学习敏锐度(learning agility),光辉国际对它的解释我很喜欢:“知道在不知道该做啥的时候该做啥”(“knowing what to do when you don’t know what to do”),说的就是这种素质。打开光辉国际的网站,可见他们把学习敏锐度拆解成五个要素:

  • Mental agility—理解复杂问题的认知能力和好奇心。

  • People agility—跟人打交道的意愿和能力。

  • Change agility—拥抱变革。

  • Results agility—对成果的不懈追求。

  • Self-awareness—自我反思与自我提升。

对比这五个维度和我的五大品质,有没有发现共通性?

我理解学习敏锐度的核心是总结能力,其次是爱总结的性格。学习敏锐度=爱学习+会学习。我的版本的学习敏锐度,定义比较窄。光辉国际的版本,定义比较宽。最宽的是一本《学习敏锐度》的书,几乎所有优秀品质都写进去了,亚马逊上这本书的评价,在管理类书籍中算是比较低的。

如果领导力不是通用的,就很难解释为什么郭士纳(Lou Gerstner)这样的领导者,可以跨好几个行业当高管,他在烟草食品公司干过,在资产管理和信用卡公司干过,居然没有IT行业经验的他被猎头挖到濒临倒闭的IBM,力挽狂澜。类似郭士纳这样跨行业流动的高管,我亲身接触过不少。例如,我的前老板陈玮,衣食住行四类行业都做过,都叱咤风云,势如破竹。

企业建立自己的领导力素质模型呢,不是相当于重新发明轮子吗?我的想法是,也不是不可以。领导力的标准放之四海而皆准,企业对这个标准做出自己的诠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建立自己的版本,突出自己的权重,更容易出效果。

05

(五)要不要做BEI?

虽然有必要重新发明轮子,但是BEI(行为事件访谈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之类的劳民伤财的数据收集,可以省省了。除非,我们面对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岗位类别。对于领导岗位,我们知道得太多了。自然科学的一个好处就是一代一代的努力是累积的,不是从零开始,另起炉灶。行为科学也应该这样。

方法论的问题,例如BEI的局限、行为模式分级的不合理性,高级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从价值观和战略推导素质模型的演绎法,相关和因果逻辑,等等,写起来累,比较适合口头讨论,所以我不在本文讨论。麦克利兰的建模方法论,强调行为模式出现频率的统计分析,两组间比例差异大显著性检验,很简单的统计方法。道理上讲得通,实际上做不到。高绩效员工与平均绩效员工两组人之间的差异,没有一定的样本量是很难统计上显著的。人数是一个样本量,每个人讲三个关键事件,选取事件也是取样,事件的样本量一般是3。

一个素质建模项目,做了几十个BEI,收上来几百份问卷,终于,素质模型出来了,里面的行为模式跳不出Hay的素质词典。Hay的素质词典,有18+3=21条素质,每条素质分解为4-6个行为模式。行为模式之间,有的是递进关系,有的是平行关系。

一位国内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女领导,追问一家著名的咨询公司建模团队:你们做了那么多BEI和问卷调研,请问最后呈现出来的模型,跟这些调研数据之间有什么关系?人家问得有道理啊,show me the data! 咨询公司的人哑口无言,我猜他们没有能力和精力分析数据,模型是攒出来的,或者是思辨出来的,就像写作文,顶多算是社会科学里面的定性内容分析。这件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我后来帮企业做素质模型,都是通过2-3天工作坊直接产出的,摒弃了BEI和问卷,质量却远超传统方法。我的作用有三:1. 传授建模方法,2. facilitate建模工作坊,3. 把关模型质量。我专门定了一套验收素质模型的七个标准,用来把关:

  1. 简单: 最好不超过5条素质。

  2. 性感:过目不忘,传播力强。

  3. 有人味儿:是人的标准,而非工作职责。任何人符合这个标准,无论曾经和正在从事什么工作,都可以重点培养。

  4. 原生的语言:用企业特有的语言表达出来,接地气。

  5. 逻辑:符合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意即:不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不要有重大遗漏。

  6. 权威:不是人力资源部门闭门造车的产物,更不是咨询公司照本宣科的产物,而是企业第一领导人的brainchild(精神产物)。

  7. 有效:可以撬动公司业绩。按照这个标准选人,业绩有实质提升。

这种方法,其实是客户逼出来的,我受到客户的启发,豁然开朗。多年前,我们团队为国内著名中美合资企业建模,他们高层以美方现成的素质模型12条素质为依据,他们嫌12条太多,于是开了半天的高层会议,从12条素质里面挑出4条,让我们团队负责细化,并设计即时计分访谈工具,用来测评这四条。

这种大手笔,非常像郭士纳的做法。当时郭士纳在IBM力挽狂澜,为了推动变革,他嫌Hay以前为他们做的模型太复杂,居然有11条素质,每条含有好几个行为模式,就从中挑出他认为有助于推动变革的4条,大力推广之。这件事,郭士纳自豪地写在其自传《谁说大象不能跳舞》里面。郭士纳虽然是麦肯锡出来的,真刀真枪拯救IBM的时候,可不管什么咨询方法论。

素质模型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东西,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积累,系统知识很多了,不用从零开始做调研,这些系统知识,加上企业老大和核心领导班子的经验和直觉,可以完美地拍脑袋拍出素质模型,霸气一点儿,效果非常好。

我用这种方法,在百事通与创始人冯子豪以及他的核心领导层一道,做了一个全员素质模型,这个模型只有三个素质。我们针对这三个素质,开发了招聘用的面试题,还开发了内部360反馈问卷。百事通委托我测评他们的领导者,我用的人才标准是领导力五大品质。

06

(六)大企业需要建多少个模型?

再大的企业,人才的分类,按照岗位大类的心理素质标准而非知识-技能-经验标准,那么分成ABC三类就行了。全社会的人才,也只有五类。如表格中所示。所以,无论企业多么大多么多元化,它顶多需要三个素质模型:

  • 全员的素质模型。

  • 面对客户(customer-facing)的岗位的素质模型。

  • 管理岗位的领导力素质模型。

岗位的特殊性,可以从素质权重得以体现。素质模型毕竟涵盖的是软性标准,如果某些岗位,例如专业岗位(例如,研发、工程类),硬性标准(知识-技能-经验)很关键,也可以补充进来,但是对于领导者,可能战略思维就可以解决行业洞见(industry insight)的问题。而经验值,对于学习能力很强的高管,给他半年可能他就悟出来了。

风里的人才分类

备注:表格中内容旨在说明不同种类人才的标准不同,不是完整的人才标准

不同领导岗位之间的差别只在于权重。例如,解放军的师长,战略思维权重比较高,政委,知人之智权重比较高。

权重的确定原则是:层级越高,战略思维和与人为善权重越高。对经营结果影响越大的职能,追求卓越、自信果敢、战略思维的权重越大。层级和对结果的影响这两个维度,也是我们在Hay工作时用的两个维度。

07

(七)为什么素质模型无法落地?

2004年,我对某人力资源总监说:“据我所知,素质建模项目80%是失败的。”这位人力资源总监说:“不同意。100%是失败的。”

我定义成功,就是模型建好以后,企业用之于关键人才的选、用、育。挫折感如此强烈,以至于我的一位同事,某著名咨询公司素质建模方面的业务领袖,在内部建议,我们以后拒绝为客户做素质建模。

为什么很多情况下素质模型无法落地?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因,我认为是企业第一领导人参与度太低。

能落地的素质模型,几乎都是企业老大建的,而绝非咨询公司代工的,也绝非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闭门造车出来的。例子很多,GE的韦尔奇建了个素质模型,他可能也不用competency model来称呼它,反正这是他在任的时候用的选用高层管理者的人才标准。这个标准他时常挂在嘴边,对媒体也津津乐道,四个E,加一个P。在我看来,这个模型的确很有传播力,让人过目不忘。韦尔奇时代GE对领军人物的盘点,用的就是这个模型。亚马逊的14条领导力法则,也是贝佐斯亲自操刀建立的。

有的企业创始人很忙,人力资源觉得素质建模这种事情是人力资源的事情,不该麻烦董事长。错。我常对企业创始人说:这事,非你出马不可。不是我为你定领导人才标准,而是你来定领导人才标准,这套标准是你生的孩子,我是接生婆。如果董事长说他忙,我就告诉他韦尔奇和贝佐斯的故事,我不相信他会不来。

素质模型不能落地,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把素质模型纳入人才管理(从外部招聘和内部晋升)流程。

素质模型不能落地的第三个原因,是没有对应的测评工具。

人才标准比测评工具更重要,但是没有测评工具,肉眼看人是很难看准的。心理学150年左右的历史,研究成果最拿得出手的,可能就是智力测验了,例如,瑞文测验以及同类测验,初衷就是测评g因素,abstract 抽象思维,inductive reasoning归纳逻辑,其实就是总结能力。麦克利兰提出素质理论的时候,否定智力的重要性,不破不立。推广情商理论的戈尔曼,也是否定智力。智力是战略思维和知人之智的基础,也是行业洞见的基础,也是学习敏锐度的内核,而且智力容易客观准确地测评,弃之不用,实在可惜。

测评领导力,效度最高的方法是Assessment center(评价中心)。最给力的评价中心设计,非常倚重智力测验和管理模拟,而不会把自说自话的人格问卷看得很重。我在PDI工作的时候,我们的方法里面,瑞文测验是必须测的,无论测评对象级别多么高,而且,管理模拟用得非常多。

08

结语

虽然很多纠结已经不再纠结,作为独立顾问的我,还是非常慎重地接素质建模项目。企业对素质模型的理解不同,他们要的素质模型,很可能不是我所理解的素质模型。他们认为最好的建模方法,也许不是我认为最好的方法。

如果我接素质模型项目,第一,确定对素质模型的理解是否一致。第二,确定是否有必要重新发明轮子?如果不是非要重新发明轮子,那么把我的通用素质拿去用吧。如果必须重新发明轮子?那么采用工作坊的形式。

第一个工作坊:我教会企业高层怎么建模,第二个工作坊,大家撸起袖子开干。如果有必要,就开第三个、第四个、第N个工作坊,不断对素质模型做精益改进。省下来的预算,用于开发测评工具--评价中心。

风 里(李 峰) 博士

外滩商学院智库成员,“领导力语法”理论模型的创始人,中国评价中心(assessment center)先行者。独立培训师/咨询顾问,曾在盖洛普等国际领导力咨询机构任职,香港大学心理学博士。


RECOMM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才管理 | 三种素质建模的流程步骤:经典建模、敏捷共创、卡片建模
领导力素质模型建模实践
天猫运营人才胜任素质优化匹配
运用这4步,快速提升新晋经理能力
人岗匹配促进人才管理正向发展
想要明年规划更靠谱,先来做个人才盘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