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γ63一与不同: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成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相象变,其致一也。然而五味所资,生化有薄厚……终始不同,其故何也?

岐伯解答完神机和气立之后,黄帝又发新问。

先附录原文如下:

帝曰: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成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相象变,其致一也。然而五味所资,生化有薄厚,成熟有少多,终始不同,其故何也?
岐伯曰:地气制之也,非天不生,地不长也。

帝曰:愿闻其道。

一、帝曰: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成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相象变,其致一也。

阴阳四时乃万物终始之根本,故此句当据《素问·异法方宜论》而参详之,句中的“气”当为阳气,黄帝此句描述的是阳气在一岁之中生、长、化、变情况。

东方应春,“东方之域,天地所始生也”,阳升阴降,阳气始发而万物方生。东方生木,木主之为生气,气始而生化,万物得少阳生气之化而发陈生荣。

南方应夏,“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阳气升散而万物蕃茂,各展其形。南方生火,火主之气为长气,气散而成形,万物得盛阳长气而蕃秀,万物各展其枝繁叶茂之形。

土虽不主时但却寄王于西南坤位,西南应长夏,阳气进一步布散,西南生土,土主之气为化气,万物由的阳化之气而进一步由蕃秀而蕃育化果,果实累累。

西方应秋,北方应冬,阳气盛极而衰,阴升阳降,“西方者……天地之所收引也……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西方生金,金主之气为收气,北方生水,水主之气为藏气,阳气收敛于秋而闭藏于冬。阳气始于春而盛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春夏为阳始,秋冬为阳终,气终而相象变,《素问·天元纪大论鬼臾区讲:“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阳气由始生而终变,终变则阳退而阴进,由阳气用事转变为阴气用事,阴气收敛,万物收获,阴气盛胜,阳气潜藏,以待来岁阳气复苏,终而复始。

一岁四时,万物皆秉赋受阳气始、散、布、终之用,此乃万物“一致”之处,如高士宗注曰:“言一岁四时,万物同受其气,始而生化,散而成形,布而蕃育,终而象变,万物尽然,其致一也。”

黄帝谈及万物“一致”之普遍性,乃是为了引出下文“不同”之特殊性。

二、然而五味所资,生化有薄厚,成熟有少多,终始不同,其故何也?

“然而”表示语气转折。万物之始终散布,不外乎一气周流,然而五味所资生以养人者,如《素问·六节藏象论》岐伯讲:“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其何以生化有厚薄,成熟有多少呢?一气周流,始则生化,终则成熟,这又是何缘故呢?

二、岐伯曰:地气制之也,非天不生,地不长也

天制色,地制形,味是形的属性之一,故味自形出。地气即在泉之气,六气在泉,六岁而环转,各有所制,张介宾注曰:“制之者,由其所成也。”所制不同,是以五味各有其薄厚少多,非天之不生、地之不长也,黄元御注曰:“天地之生长,一也,而在泉之气,六者不同,故物有薄厚多少之殊也。”

四、帝曰:愿闻其道。

黄帝惟愿天师岐伯能够详论其中的道理。

至于岐伯如何详论之,明日继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方药中《五常政大论》讲解12
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之十八外根和六气在泉对生命的影响
中医的精髓,全在《黄帝内经》的这段话之中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阳化气,阴成形”与扶阳抑阴-培元固本治肿瘤
《黄帝内经365》--010.阴阳应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