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年农耕,浓缩一馆(四)

    一根线,一缕丝,一尺布,一片绢,一段绸,在历史的长河中丝丝缕缕缠缠绵绵。她,系住历史的那头,在几千年的绵延中,在古运河畔肥沃的土壤中,滋生江南蚕乡特有的风光。

    农耕社会,男耕女织,一代代繁衍生息。善琏镇车家兜村的农耕馆里,除了那部纺车,还有一把耕田的犁。犁的背景,是一幅牛拉犁的春耕图。这把犁,还是郁根荣书记花五百块铜钿买来的,因为村里原有的犁早就没了,可能劈了当柴火烧了。

(湖州毗山遗址出土的石犁,图片来自网络。)

    犁,从远古走来;从余姚的河姆渡到湖州的钱山漾。从湖州的毗山到善琏的杨家埭汤四圩墙西园,再到含山头运河边的安头村和陆家角。这些用石头打磨成的犁,在江南这块沃土上耕作;让稻粟植入土壤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尽管在善琏、含山新石器晚期遗址中没有发掘出犁一类的生产工具,但这些石器肯定存在,也许就在我们脚下的深深的土壤之中。

    犁,从石头打磨成的犁到铁犁;从人拉犁到牛拉犁,到电耕犁到拖拉机上的犁。农耕历史,已有五六千年甚至更远。也许,在一万多年前,农耕文明已经产生,并延续至今。

    善琏蚕乡,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前的田间耕作,还是少不了牛和它的犁的。
    水乡的牛,都是水牛。两只牛角像两弯月亮。那一身跟泥巴差不多的颜色,拥有水乡的灵气和纯朴,善良而勤劳。宋代的梅尧臣写过一首《耕牛》诗,曰:“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力虽穷田畴,肠未饱刍菽。秋收风雪时,又向寒坡牧”。诗说耕牛被繁重的耕作劳动弄破了脖子,没有时间看顾自己瘦弱的牛犊,早出晚归,饥寒交迫。诗人对耕牛的艰辛困苦倾注了深深的同情。元代宋无也写过一首《老牛》诗,为奉献一生的老牛鸣不平:“草绳穿鼻系柴扉,残喘无人问是非。春雨一犁鞭不动,夕阳空送牧儿归。”正因为牛勤劳淳朴,任劳任怨,富于自我牺牲精神,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得到诗人的赞美。

    水牛,乡人都称作老牛。老牛者,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回报他的除了草还是草。冬天里,也只是稻草里包点黄豆。这是对他最好的犒劳。
    冬天,应该是老牛最清闲的时候。它不用外出犁田,整天呆在牛棚吃。吃什么呢?稻草把成把,里面嵌几粒黄豆,乡人叫扎“牛巴子”。扎“牛巴子”,就是手拿一束稻草,右手在稻蔀头约两三寸长的地方一把捏牢,然后向上折起来给左手握住,在折起来的地方放几颗黄豆,最后用一根稻草像捆粽子似的扎紧扎牢。老牛吃嫩草,那是春天里才有;冬天里,他就吃牛巴子,因牛巴子没有水份,就在牛的旁边放一脚桶水。吃吃口渴了,就喝水吧。

    春耕开始,老牛就得下田劳动。一头牛,一把犁。一人手拿牛鞭,在后面吆喝着;还时不时在牛屁股上抽一鞭子。那牛一哆嗦,拉犁的速度就快一点。水牛的皮厚,被抽一鞭子也无所谓。我阿爹(祖父)曾给生产队放过牛,那是专职的,其它活儿不干。阿爹放的那头牛很乖很懂事。他出去放牛,把牛绳放在牛背上;那牛就吃路边的草,对旁边的蚕豆秧视而不见。有时它真想啃一口,可一看阿爹的脸色就不敢了。这头牛干活从不偷懒,很尽职,不像其它的牛。我们队有一头牛叫“和尚头”牛,长得圆滚滚的,干活时就想偷懒,慢吞吞的。你给它一鞭子,还是老样子。耕了几圈田,它头就朝天,一副我累了要休息的神情。队里还有一头牛,叫“瘸脚牛”,它最调皮,所以吃的鞭子也多。有一天我背了一篰草从田埂上走过,那“瘸脚牛”正在田里耖田。它见我背着一篰绿绿的草,竟拉着耖耙直奔我来。赶牛的春发大喊:“快跑!快跑!”我以为他在喊牛呢!回头一看,才发觉是冲着我喊的。只见那牛朝我奔来,我意识到情况不对,撒腿就往田横头跑。原来是那牛肚子饿了,看到一篰草,竟想偷袭我。
    老牛,一年中最苦最累的,应该是每年的双抢大忙季节。人辛苦,老牛也辛苦。每天,它要被牵出去耕田。牛,在前面很卖力地拉着犁。那尖尖的犁头插进泥土里,连续不断地翻起泥土,下面的土翻到上面,稻蔀头被压在下面。

    犁好田,还得把泥土耙碎耙平。这个活犁是不行的,还得有个工具。撤掉犁,换上耖耙。这个耖耙,下面长满钉齿,用于粉碎土块的。老牛拉这个耙,可能比拉犁更累。你想啊,那么一排钉齿,插入泥土里,赶牛人还用力往下按住。一片水田,牛拉着耖耙,整块整块的土疙瘩被它粉碎;高高低低的田被它推平。牛前行,污浊的泥水也向前翻滚着。等耖好田,田里铺上羊垃圾或泼上粪水,就可以种田了。

    夏天,日中心里,乡人歇热,老牛也歇热。老牛怎么歇热呢?让它呆在河港里或濠潭(池塘)里。一根长长的牛鼻子绳拴在树蔀头上。牛整个身体趴在清澈的水里,只留一个牛头在上面。那牛头也不时地钻入水中,然后再浮出水面,“噗——”的一声,那水从鼻子里喷出来。两只大耳朵不停扇动,似乎很凉快很惬意的样子。
    歇好热,还得干活。到夜快边,蚊子嗡嗡,见人就叮。老牛也被蚊子叮。然叮咬得最厉害的不是蚊子,是“青头吴牤。”那“青头吴虻”围着老牛转。不停地在它的身上屁股上叮咬。牛甩着尾巴,好似赶走那些嗜血的飞虫。
    水牛,作为役畜可能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了。1973年,从浙江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水牛的骨骼遗存。这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水牛已被人驯化。而那个时候,犁和牛也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农耕时代的象征。
    善琏车家兜村的“农耕馆”里,那把犁静静地卧着。从“犁”的身上,似乎看见熠熠生辉的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之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文】黄蔼北 | 牛 轭
江南旧闻录之做秧田
牛”转乾坤!艺术史为何钟情于十二生肖中的它
大年初四:迎接什么样的财神?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有关牛的那些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