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 第221条诸家解说

第221条

阳明病,脉浮⽽紧,咽燥⼝苦,腹满⽽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重。若发汗则燥,⼼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动膈,⼼中懊憹,⾆上苔者,栀⼦豉汤主之。

⾦·成⽆⼰《注解伤寒论》

脉浮发热,为邪在表;咽燥⼝苦,为热在经;脉紧腹满⽽喘,汗出,不恶寒,反恶热,⾝重,为邪在⾥。此表⾥俱有邪,犹当双解之。

若发汗攻表,表热虽除,⽽内热益甚,故躁⽽愦愦,反谵语。愦愦者,⼼乱。经⽈∶荣⽓微者,加烧针则⾎不⾏,更发热⽽躁烦。此表⾥有热,若加烧针,则损动阴⽓,故怵惕烦躁不得眠也;若下之,⾥热虽去,则胃中空虚,表中客邪之⽓乘虚陷于上焦,烦动于膈,使⼼中懊憹⽽不了了也。⾆上苔黄者,热⽓客于胃中;⾆上苔⽩,知热⽓客于胸中,与栀⼦豉汤,以吐胸中之邪。

清·吴谦《医宗⾦鉴》

本条与第222条、223条同讲。

【注】

此承前条互发其义,以明其治也。前条表证居多,戒不可误下;此条表⾥混淆,脉证错杂,不但不可误下,亦不可误汗也。若以脉浮⽽紧,误发其汗,则夺液伤阴。或加烧针,必益助阳邪,故语烦躁,怵惕愦乱不眠也。或以证之腹满,恶热,⽽误下之,则胃中空虚,客⽓邪热,扰动胸膈,⼼中懊,⾆上⽣胎,是皆误下之过,宜以栀⼦豉汤⼀涌⽽可安也。

若脉浮不紧,证⽆懊憹,惟发热,渴欲饮⽔,⼝⼲⾆燥者,为太阳表邪已衰,阳明燥热正甚,宜⽩虎加⼈参汤,滋液以⽣津。

若发热渴欲饮⽔,⼩便不利者,是阳明饮热并盛,宜猪苓汤利⽔以滋⼲。然阳明病,法当多汗,因汗出多,致⼩便少⽽渴者,不可与猪苓汤。盖以汗多胃燥,⽆⽔不能下⾏,乃⽔涸之⼩便少,⾮⽔蓄之⼩便不利也,恐猪苓汤更利其⼩便,则益竭津液⽽助燥矣。

【按】

太阳病,烦热⽆汗⽽渴,⼩便利者,⼤青龙汤证也;⼩便不利者,⼩青龙汤去半夏加花粉、茯苓证也。太阳病,烦热有汗⽽渴,⼩便利者,桂枝合⽩虎汤证也;⼩便不利者,五芩散证。阳明病,烦热⽆汗⽽渴,⼩便利者,宜葛根汤加⽯膏主之;⼩便不利者,以五芩散加⽯膏、寒⽔⽯、滑⽯主之。阳明病,烦热有汗⽽渴,⼩便利者,宜⽩虎汤;⼩便不利者,以猪苓汤。少阳病寒热⽆汗⽽渴,⼩便利者,当以⼩柴胡汤去半夏加花粉;⼩便不利者,当以⼩柴胡汤加茯苓。太阴⽆渴。少阴阳邪,烦呕⼩便⾚⽽渴者,以猪苓汤;少阴阴邪下利,⼩便⽩⽽渴者,以真武汤。厥阴阳邪消渴者,⽩虎加⼈参汤;厥阴阴邪,转属阳明,渴欲饮⽔者,少少与之则愈。证既不同,法亦各异,当详审⽽明辨之。

【集注】

喻昌⽈:发热以上与前条同,⽽汗出,不恶寒,反恶热,⾝重,四者皆阳明之见证,所以汗、下、烧针俱不可⽤。⾆上胎,则膈热甚,故涌以栀⼦⿎⽽微去其膈热,斯治太阳⽽⽆碍阳明矣。若前证更加⼝⼲⾆燥,则宜⽤⽩虎汤以解热⽣津;更加⼩便不利,则宜以猪苓汤,以导热滋⼲也。其汗多⽽渴,不可与猪苓汤者,以热邪传⼊阳明,必先耗其津液;加以汗多复夺之于外,⼜利⼩便更夺之于下,则津液有⽴亡之患,故⽰戒也。

程应旄⽈:热在上焦,故⽤栀⼦豉汤;热在中焦,故⽤⽩虎加⼈参汤;热在下焦,故⽤猪苓汤。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

脉证与阳明中风同。彼以恶寒,故名中风;此反恶热,故名阳明病。阳明主肌⾁,热甚⽆津液以和之,则⾁不和,故⾝重,此阳明半表⾥证也。

邪已⼊腹,不在营卫之间,脉虽浮。不可为在表⽽发汗;脉虽紧,不可以⾝重⽽加温针;胃家初实,尚未燥硬,不可以喘满恶热⽽攻下。若妄汗之,则肾液虚,故躁;⼼液亡,故昏昧⽽愦愦;胃⽆津液,故⼤便燥硬⽽谵语也。若谬加温针,是以⽕济⽕,故⼼恐惧⽽怵惕;⼟⽔皆因⽕侮,故烦躁⽽不得眠也。阳明中风,病在⽓分,不可妄下。此既见胃实之证,下之亦不为过。但胃中以下⽽空虚,喘满、汗出、恶热、⾝重等证或罢,⽽邪之客上焦者,必不因下除,故动于膈⽽⼼中懊憹不安也。病在阳明,以妄汗为重、妄下为轻。

⾆上苔句,顶上四段来。不恶、反恶,皆由⼼主,愦愦、怵惕、懊憹之象,皆⼼病所致,故当以⾆验之。⾆为⼼之外候,⼼热之微甚,与苔之浓薄、⾊之浅深,为可征也。栀⼦豉汤主之,是总结上四段症。要知本汤是胃家初受双解表⾥之⽅,不只为误下后⽴法。盖阳明初病,不全在表,不全在⾥,诸证皆在⾥之半表间,汗下温针,皆在所禁。将何以治之,惟有吐之⼀法,为阳明表邪之出路⽿。然病在胸中,宜⽠蒂散。此已在腹中,则⽠蒂散不中与也,栀⼦豉汤主之。外⽽⾃汗恶热⾝重可除,内⽽喘满咽⼲⼝苦⾃解矣。

阳明之有栀豉汤,犹太阳之有桂枝汤,既可以驱邪,亦可以救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因和⽿。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

本条与第222条、223条同讲。

阳明病,脉浮⽽紧,有太阳证,咽燥⾆⼲,有少阳证,腹满,有太阴证。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则胃热外发矣,但有太阴腹满,则⼟湿颇旺,未免⾝重⽿。

湿盛阳虚,汗、下、烧针,俱属不可。若发汗,则阳亡躁⽣,神败⼼惛,⽽反谵语。若加烧针,汗去阳亡,必休惕烦躁,不得眠卧。若下之,则阳亡⼟败,胃中空虚,不能堤防阴邪,下焦客⽓,遂逆动于膈下,拒格胸中之阳,⼼中懊憹,⽽⽣瘀浊。⼼窍于⾆,瘀浊在⼼,⾆上苔⽣者,宜栀⼦豉汤,涌瘀浊⽽清烦热也。

若下后阴亡,渴欲饮⽔,⼝⼲⾆燥者,宜⽩虎加⼈参汤,清⾦⽽泻热,益⽓⽽⽣津也。

若下后阳败⽽⼟湿,脉浮发热,渴欲饮⽔,⼩便不利者,宜猪苓汤,⼆苓、滑、泽,利⽔⽽泻湿,阿胶润⽊⽽清风也。⼟湿⽊遏,郁⽣下热,是以发热。⽊⽓堙塞,疏泄不⾏,故⼩便不利。⽊郁风⽣,肺津伤耗,是以发渴。风⽓发扬,是以脉浮。腹满⾝重之⼈,下之阳败湿增,故见证如此。

清·曹颖甫《伤寒发微》

三阳合病,脉浮⽽紧,咽燥⼝苦,腹满⽽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重。若发汗,则燥,⼼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燥,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动膈,⼼中懊憹,⾆上胎者,栀⼦豉汤主之。(此条订正)

此节为三阳合病,前条已订正之,此云阳明病者误也。夫太阳伤寒提纲⽈脉浮紧,此当⽤⿇黄汤以汗者也。少阳提纲⽈⼝苦咽乾⽬眩,设兼见「胁下硬满,⼲呕,不能⾷,往来寒热」诸证,此犹当⽤⼩柴胡汤以汗之者也(说详太阳篇)。阳明提纲为不恶寒反恶热,阳明从中⽓化,故胃中未经化燥,有⾝重喘满之太阴证。若见潮热⼿⾜汗出,则胃中已经化燥,此当⽤三承⽓以下之者也。惟温针则三阳并忌之。阳明⼀证,但热不寒,医虽⾄愚,断不⾄误⽤温针,故仲师于阳明篇中,未垂明诫。若太阳篇太阳伤寒加温针必惊。少阳篇吐下发汗温针谵语,则固⾔之详矣。若此证既为三阳合病,⽆论骤加温针,⽕邪内攻⾎脉,迫阳⽓外张,有怵惕烦燥不眠之变。即以脉之浮紧⽽发汗,⽽胃液既从外泄,胆⽕因炽,于是⼿⾜不得宁静,坐卧不知所安。胆胃之热,上蒙⼼神所寄之脑部,亦且恍惚⽽时发谵语,即以不恶寒但恶热⽽下之,胃中津液下泄,胃底胆汁既虚,少阳浮⽕,亦必冲动膈上,⽽⼼中为之懊憹,似愠似怒,似憎似

悔。所以然者,药宜于太阳者,或转为阳明少阳所忌。药宜于阳明者,或不免为少阳所忌故也。要之此证为湿热内蕴,试观⼟润溽者,则地⽣苔藓,故验其⾆⽣黄腻之苔,即为湿热之明证,但须栀豉汤轻剂,以清⾥疏表,⽽湿热已解。盖此证全属⽓分,虽⽈三阳合病,究⾮实热可⽐(葛仙翁《肘后⽅》:「淡⾖⿎治伤寒,主能发汗」,虽不尽然,然必⾮吐剂。)。太阳篇云:「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剧者必反覆颠倒,⼼中懊憹,栀⼦豉汤主之。」救逆之法,与此条正相类也。

刘渡⾈《刘渡⾈伤寒论讲稿》

通过学习这条,我们要掌握两⽅⾯的知识,⼀⽅⾯此为热证⽽⾮实证,所以不能按实证去治;另⼀⽅⾯,此病在临床很容易误治,误发汗、误下、误⽤温针和烧针等,尤其以误下容易发⽣。

此条开头27个字说明阳明有热,和第189条阳明中风,⼝苦咽⼲,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紧。若下之,则腹满、⼩便难也的证候基本相同,不同在第189条有发热恶寒,⽽第221条为不恶寒、反恶热。很多注家对此两条的联系没有看清楚。第189条说明经腑有热,表⾥不解,故外有发热恶寒、脉浮⽽紧,内有⼝苦咽⼲、腹满微喘,是经腑皆病,经表之邪未解,故不能泻下,若误下,就会腹满、⼩便难也。第221条症状与第189条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经表之邪已经⼊⾥,脉浮⽽紧,咽燥⼝苦,腹满⽽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重主要反映阳明的热证,治疗应该⽤⽩虎汤清热养津液。如果误认为是经腑之证⽽发汗,胃燥严重,就会烦躁,⼼⾥烦乱,谵语。若误⽤温针,病⼈就会恐惧不安,睡不着,烦躁,因为烧针既可助热⼜可伤⼼神。泻下也不可,因为患者脉浮⽽紧,邪热散漫,未凝聚于肠胃,不是腑实证,所以泻下后,患者就会胃中空虚,邪⽓就会趁机⽽⼊⽽动膈,⼼中郁烦不解,⾆上会出现黄苔,病位位于上脘,就⽤栀⼦豉汤治之。

栀⼦豉汤见于阳明篇,也见于太阳篇。太阳篇中表邪刚抑郁于胸,未与痰⽔互结,⽤栀⼦豉汤来治疗。栀⼦厚朴汤就是栀⼦豉汤去⾖豉加厚朴、枳实,可以清阳明的上脘之热。热邪⼊胃,有在上、在中、在下的不同,因此症状不同,上脘介于阳明的表⾥之间,所以柯韵伯说栀⼦豉汤治疗阳明病的半表半⾥。举例来说,太阳病的表证在⽪肤,太阳病的⾥证⽤五苓散利⼩便。阳明病的表证就是栀⼦豉汤证,阳明病的⾥证就是承⽓汤证。柯韵伯说阳明病的开⼿三法,就是清上、清中、清下,不令其燥其津液,不令其⽔聚于胃。《伤寒论》因为历代注家的见解不同,已经有所发展。

热在上焦,⼼中懊憹,⾆上胎者,⽤栀⼦⿎汤治疗。栀⼦豉汤治疗胃之上脘之⽕热之证,既有清的意义,⼜有宣的意义。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论》

这节你们看看跟前头「阳明病,脉迟」那节开始是⼀样。脉浮⽽紧,这是太阳伤寒脉;咽燥⼝苦,这是少阳证;腹满⽽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这⼀系列这都是阳明病。那么⾝重呢,说明⾝上还有湿,那么这个也是三阳合病了。不过它着重在阳明病,所以这个不说是三阳合病了,⽽它说是个阳明病,因为阳明病的这个症候特别明显,尤其外证「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那么这也是三阳合病。

你看看在这个阶段上不能吃泻药,不能够⽤承⽓汤。前头那节,208条你们对照看更好,「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必重,短⽓,腹满⽽喘」,那么这⼀段也是不可以吃⼤承⽓汤,不但⼤承⽓汤不可以,其它承⽓汤也不可以⽤。所以它搁个「虽」字呀,虽然汗出不恶寒,这个阳明病的征候已显了,但是这个时候「其⾝必重,短⽓,腹满⽽喘」,⾔外之意就是不能吃泻药,还不能够下,你看这⼀段前后对照就看出来了。

这⼀段也有「腹满⽽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重」,差个「短⽓」,事实上腹满⽽喘就包含着短⽓了,喘了就是短⽓嘛。所以在这个时候,纯粹是内热了,但是⾝还有湿,不过这个湿轻了,不像上边这个三阳合病那个湿,那个湿是⾝重难以转侧,那个沉地厉害,这个就是⾝重⽽已,所以搁到最后了,这个湿⽐较少,阳明病偏多,所以它叫阳明病,它不叫三阳合病了。

但是既然还有⾝重,就不能吃泻药,⾝重说明有湿,说明⾥头还没成实,那么这时候发汗⾏不⾏呢?更不⾏了,它内热呀,⾥热是不能够发汗。若发汗则燥,那么⼀发汗啊,夺其津液,内热更盛。⼼愦愦,这个愦愦呀,就是闷、乱,咱们说的那个昏愦就是这个愦呀,昏乱、胡涂。那么这个热攻冲头脑了,所反谵语,这就是胃不和的⼀个倾向了,这个时候你们看看⽤什么药,这⼀个谵语、⼼愦愦的这种情形有⽤承⽓汤的机会,但是它没说。

那么⼀开始呢,「阳明病,脉浮⽽紧,咽燥⼝若,腹满⽽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重」这⼀个呢,正可以⽤⽩虎汤,那是没问题的,因为跟前头这个三阳合病是⼀样,虽然偏于阳明,但是并没达到胃家实的症候,所以这个时候只能够清肃内外之热了,⽽且脉还浮。

那么要是经过发汗药,⾥头津液更伤,所以阳明病就怕伤津液,它本来津液就要外出,就有⼀些不守的样⼦,阳明病是蒸蒸汗出啊,那么最怕发汗,⼀发汗再夺其津液,⾥头马上就⼲,所以⼀发汗则躁。这个躁和烦还是不⼀样的,这个烦呢是热,只是⼼烦;可躁是乱,躁动不安。所以这个我们在三阴篇上,出现这个躁是不好的现像,躁则扰啊、乱啊,那么主要就⾔其胃中⼲,胃⽓不和的这个情形,这个⽐较厉害,不是光烦热⽽已了。「⼼愦愦,反谵语」,⼈有闷乱、胡涂、说胡话,那么这个时候有⽤承⽓汤的机会,但是不⼀定给⽤⼤承⽓汤,所以它没说,像调胃承⽓汤啊、⼩承⽓汤啊,或者⼩量⽤都可以的。

那么它这⼀篇的着重在下,临床上任何⼈到这时候也不会⽤发汗药,所以它这个没明点出来。如果加烧针,这也是不可能的事,那么⽤烧针逼取⼤汗,⽐这个发汗还厉害了。必怵惕,烦躁不得眠,怵惕就是惊恐,这个前头也有,咱们说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牡蛎呀,或者桂枝⽢草汤加龙⾻牡蛎呀就是了,⽤这类⽅剂治这个惊狂了,所以这个以⽕激热,那更热了,那这⾥它没提,因为这个情形前头已经有了,所以略过,它在这⾥注重下,因为阳明病注重下。

那么这个时候也不能⽤泻药的,所以「若下之,则胃中空虚」,胃还不实呀,所以下了之后胃中空虚,空,什么都没有呀,由于泻药⽽使之虚。那么「邪之所凑,其⽓必虚」,胃虚了这个客邪之⽓都⼊这块来,所以客⽓动膈。客⽓动膈就指着客热邪⽓啊动这个胸膈,所以⼼中懊恼。⾆上胎者,⾆上也有苔,⼤概这类都是⽩苔了,这个情形⽤栀⼦豉汤主之,栀⼦豉汤治其虚烦。

它这个胃⾥头没有实,胃中不实,这就是说发汗吐下后造成虚烦的症候,所以下不得的,⼀下它变成遗热不去,但是胃还虚了,所以发⽣虚烦的这种⼼中懊恼的症候。那么这个病变呢,连续举这个底下这两段啊,《医宗⾦鉴》呢,把它搁到⼀起了,还是对的,不过这个书呢把它分开了,分开了也⾏。

王付【释疑解惑】

①怎样理解“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

答:㈠张仲景论“阳明病”的目的是强调辨阳明热郁证基本脉证的重要性。㈡辨识阳明热郁证之“脉浮而紧”,“发热,汗出”有类似太阳病,应与太阳病相鉴别。㈢辨识阳明热郁证之“咽燥口苦,腹满而喘”,“不恶寒,反恶热,身重”有类似阳明热结证,应与阳明热结证相鉴别。㈣辨识“脉浮而紧”的病变证机是阳明热郁,经气被遏,血脉不利。㈤辨识“腹满而喘”的病变证机是阳明热郁,浊气内结,郁热上攻。㈥辨识“发热,汗出”的病变证机是阳明热郁,热蒸于外,迫津外泄。㈦辨识“不恶寒,反恶热”的病变证机是阳明热郁而斥于外。㈧辨识“身重”的病变证机是阳明郁热既耗伤正气,又郁遏气机。

②怎样理解“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

答:㈠张仲景论“若发汗则躁”而强调辨阳明热郁证有类似太阳病,若从汗法而治阳明热郁证,汗后伤津助热,热盛于内则身躁。㈡辨识“心愦愦,反谵语”的病变证机是因治伤津助热,热势益盛而上扰心神,心神不得守藏而躁动。

③怎样理解“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

答:㈠“若加温针”的临床意义有二,一是辨阳明热郁证当用方药而不当用温针,用温针必加重病证;二是辨治阳明热郁证有类似太阳病证,应与之相鉴别。㈡“必怵惕烦躁,不得眠”,即阳明热郁证而误用温针,则以热助热,热扰心神,导致心神不得守藏而躁动于外。

④怎样理解“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答:㈠张仲景论“若下之”的目的是强调辨阳明热郁证有类似阳明热结证。㈡辨识“若下之”的临床意义有二,一是因用下法而引起病证发生变化;二是因下法而未引起病证发生变化。㈢张仲景论“胃中空虚”的辨证精神有二,一是阳明胃气因下而损伤;二是阳明胃气虽伤,但胃气不虚,病变证机仍以邪实为主。㈣辨识“客气动膈”的病变证机是热郁不解,上扰胸膈。㈤辨识“心中懊憹”的病变证机是阳明热郁而侵扰于心,心神烦闷不安。㈥辨识“舌上胎者”,即阳明热郁证以苔黄为主。

【学用思维点拨】 仲景辨证精神有以下7个方面:

①辨识阳明热郁证的基本脉证,即“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

②辨别阳明热郁证有类似太阳病证表现,应重视鉴别诊断。

③辨别阳明热郁证有类似阳明热结证,临证应重视鉴别诊断。

④论述辨证失误而用汗法所引起的病证表现,即“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

⑤论述辨证失误而用温针法所引起的病证表现,即“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

⑥辨识阳明热郁证,虽经误治但病变证机仍在,强调因治疗不当未必都引起病变证机发生变化。

⑦栀子豉汤是辨治阳明热郁证的基本代表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希恕老先生讲伤寒 221条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浓,舌上胎者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221条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219】【220】【221】
脉浮而紧的阳明病最易误治
夜读伤寒-221(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治疗虚烦的某个汤方再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