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强迫症对上蔡格尼克


图片来自网络

蔡格尼克记忆效应(Zeigarnik effect) 是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这个现象是由蔡格尼克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

1927年,心理学家蔡格尼克做了一个实验:

将受试图征者分为甲乙两组,同时演算相同的数学题。

其间让甲组顺利演算完毕,而一组演算中途,突然下令停止。然后让两组分别回忆演算的题目,乙组明显优于甲组。


这种未完成的不爽深刻的留存于乙组人的记忆中,久搁不下。

而那些已完成的人,"完成欲"得到了满足,便轻松地忘记了任务。

这种解答未遂的问题,深刻地留存记忆中的心态叫蔡格尼克效应。

有一部电视剧《血色浪漫》,里面有这样一个情节,钟越民的同学为追求同在一个青年点的女同学,苦背了西汉史,在姑娘夜探“西厢”的时候,他大讲特讲,煞有介事地给站在窗外偷听的姑娘演戏。一开始没有忘记是在忽悠姑娘,但讲着讲着,就真入了戏了,甚至忘记了自己是个穷的用三条裤子换只鸡而其实史学知识实在少得可怜的学生了。很快,姑娘走了,戏算是演完了,似乎目的已经达成,但是他却感觉到自己刚刚开了个头,并没有把讲课这件事情做完,央求大家听他继续讲。大家却哄笑着各自睡觉去了。

前不久上演的《复仇者联盟3》也正是应用了这种方法和技巧,让人沉浸在剧情中,久久不愿走出。

很多人有与生俱来的完成欲。

要做的事一日不完结,一日不得解脱。


图片来自网络


蔡格尼克效应使人走入两个极端:

一个是过分强迫,面对任务非得一气呵成,不完成便死抓着不放手,甚至偏执地将其他任何人事物置身事外;

另一端是驱动力过弱,做任何事都拖沓啰嗦,时常半途而废,总是不把一件事情完全完成后再转移目标,永远无法彻底地完成一件事情。

对大多数人来说,蔡格尼克效应是推动我们完成工作的重要驱动力。

但是有些人会走向极端,要么因为拖拉永远也完不成一件事,要么非得一口气把事做完不可。

这两种人都需要调整他们的完成驱动力。

一个从不把工作做完的人,至少能够扩展自己的生活,而且可能生活得丰富多彩;但是一个非把每件事都做完不可的人,驱动力过强,可能导致生活没有规律、太紧张、太狭窄。只有减弱过强的驱动力,才可以使人一面做事一面享受人生乐趣。在工作方面,不做完不罢休的人可能是个工作狂。

如果把这种态度缓和一下,不仅使你能在周末离开办公室,你还有时间去应付因工作狂带来的问题:自我怀疑,感觉自己能力不够或不能应付紧张等等。

非做完不可的人为了避免半途而废,很可能冒把自己封死在一份没有前途的工作上的危险。兴趣一旦变成狂热,就可能是一个警告信号,表示过分强烈的完成驱动力正在渐渐主宰你的消遣活动。

所以,毫无疑问,当强迫症对上蔡格尼克,就一定会死磕到底了。

这是强迫症人们可能因此而专注某一件事情做出完美表现的前因。也是强迫症人们可能因此而郁结于心,病症加重的后果。

因此,泰克医生为有这样心理的人提出一个解决的方法,他说:"如果你精力集中的时间限度是10分钟,而工作要一小时才能做完,那么,你的脑筋一开始散漫你就要停止工作,然后用三分钟的时间活动筋骨,例如跳几下,去倒一杯水,或是做些静力锻炼的肌肉运动;活动过后,再把另一个10分钟花在工作上。"


而运用在工作中间,也就是说,我们不要一次性把任务设定为完成,而是要善于分解任务。

为什么人们对未完成的工作的回忆量会优于已完成的工作?

有人认为这是由于未完成的工作引起了情绪上的震动。但如果我们把工作用三种方式处理:

第一种是允许其完成,

第二种是我们中途加以阻止使它们最终没有完成,

第三种是中途加以阻止后我们再让其完成。

结果发现,人们对中途被阻止后再完成的工作的回忆量要优于前两种情况

而这就不能用中途阻止所产生的情绪所致来解释了,或许我们可以用心理的紧张系统是否得到解除来加以说明。

未完成工作所引起的心理紧张系统还强化记忆、没有得到解除,因而回忆量相对大。

中途加以阻止的未完成的工作不仅易于回忆,并且在做了其他工作之后,还有继续完成它的趋势。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会有较强烈的去完成它的动机,所以记忆自然也会较为深刻。

工作和生活当中也是如此,你可能对于你目前正在做,但还没完成的事情记忆最深刻,对于已经完成的一些事情或许就不会给予太多关注了。

其实这也符合人们的记忆规律,人的大脑总是记住一些需要加工的内容,将之放在工作记忆中,就像是电脑的内存一样,而对于已经完成或将要完成的内容大脑则会有意地去遗忘。

怎样才能把脱缰之马一般的完成驱动力抑制住呢?

第一,在看事物的时候运用自己的价值观标准,如果发现一个工作计划不值得做,那么就勇敢地放弃。

第二,编制一个时间表,把必须做的事以及要费的时间都写下来。努力培养出一种较合实际的意识,把期限定在要求办妥的时间以前。如果有笔帐必须在12月1日缴付,那就预订在11月25日付出。(参见《100天精时力学习心得》)。

第三,一点一滴地强化意志力,我们可以先从一件小事来训练自己,比如强迫自己在洗碗槽里留下几只碟子不洗,看一本书的时候,尝试停一下,想想自己是否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如果是的,要不要继续看下去?

第四,从现在开始:做任何事情,不要想着我还有时间去做,等待片刻;这样子会让大脑产生一定的滞后性,会让自己产生懒惰的行文;因此,想到就去实现,做是一切成功的前提;

第五,练习是一件好事,但是切勿目标盲目;

第六,制定一个准确的截止日期;针对每一项工作任务,预测可能需要的时间,根据时间结点来评估自己的任务完成计划;

第七,细分每一步工作计划:对于一项工作任务,不要盲目的去做,前提是仔细思考,细化每一个任务步骤,结合每一步任务所需要的条件,即可。


最近笔者在做刻意练习的工作。

坚持每天听一节课,写一篇稿。

但是这样,不把一件事情一天做完的坏处就是总觉得有很多压迫,喘不过气来。


图片来自网络


对大多数人来说,蔡格尼克效应是推动我们完成工作的重要驱动力。我们重新再来看一遍蔡格尼克效应是什么?:是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图片来自网络

如今这个效应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在营销当中。很多人往往在没有任何察觉的状态之下,就被商家所诱导,于是做出了购买的行为。这其实很正常,因为人类无法超越“蔡格尼克效应”的支配。人们对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经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比如,你正在看一场篮球赛,主队落后2分。此时,距离全场结束还有最后一秒钟,而主队恰好获得一次3分球出手的机会,于是,他奋力一投,球飞向篮筐,就在胜负即将分晓的一刹那……停电了……

要明天早上8点钟才能来电,这时,你不能上网,不能听广播,不能打电话,不能问朋友……只能一个人在家等待来电……

请问:这一晚上,记得最深的是什么事?第二天早上,你一觉醒来,最想知道的是什么事?电来了,你马上就想知道的是什么事?……

那个球进了没有,到底是谁赢了?

如果你有过类似的经历,恭喜你:你也是正常的,你也会被蔡格尼克折磨。

你之所以对那个“球”记忆深刻,苦苦等待答案——那是因为,那个“停了电”的球,就是你头脑中“刚做了一半的事”。于是球进了与否你不知道,所以你的大脑皮层就对这段记忆进行特殊的处理,以便于你可以在将来继续完成。

但是如果迟迟没有新的信息来强化,这种状态会自然的在一段时间之后慢慢消除。相当于“时间磨灭了记忆”。

如果你家里的电不是停一个晚上,而是停上一年,那么,你一个月后,可能就将球赛的事渐渐忘了。相反,如果你听到了更多的关于球赛的信息,却仍然不知道最终的结果,那么你的头脑里不仅不会消除,反而会进一步加强,加强到一定的程度,忍无可忍时,对信息的渴望,期待,会像火山一样喷发。

在营销中这种状态就是欲望。客户受到一系列的“悬念型的信息”刺激之后,他们的欲望会快速的积累,一旦释放,既成交机会,客户就会爆发出非常惊人的购买行为。

其实在培训中间,我们也经常应用蔡格尼克效应的原理,比如说:场景设计、角色扮演、情境模拟……

看完《复仇者联盟3》以后,笔者久久不愿从复3的结局中走出来,因为没有结局,就是蔡格尼克效应的复现,灭霸孤单地坐在天地间,一抹斜阳将他的身影拉成很长很长……


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分钟心理学 | 为何「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每天学一点心理学‖蔡格尼克效应
蔡格尼克效应
巧妙利用'蔡加尼克效应',轻松享受生活 | 心理词条
巧用蔡格尼克记忆效应,不做“工作狂”
蔡格尼克记忆效应【百科名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