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纹饰之美--的秘密》序言

《捡来的瓷器史》完稿后,开始写作一本关于陶瓷纹饰的书。两个月时间,陆续写了几篇,但总觉得没有拨在恰当的音调。

某天,《制瓷笔记》的编辑善伟来电,聊聊近况。他跟我说了一个想法:能不能请我来解读一下《中国纹样》这本书。我觉得这个想法很有意思,刚好又和我在写的内容高度关联,于是动手写了两篇,意外的顺手。

《中国纹样》出版于1867年,作者欧文琼斯在西方建筑和设计史上大名鼎鼎。不过他对中国纹样起初不屑一顾,认为在纹样装饰领域,中国人实在无足轻重。但当他在19世纪60年代第一次见到一批中国明清官窑瓷器的时候,他惊呆了:不但立即推翻了此前对中国纹饰的看法,还马上动手把见到的这些瓷器和掐丝珐琅器的纹样画了下来,并公开出版,就是这本《中国纹样》。书一出版,就在西方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而事实上,欧文琼斯所见,还仅仅只是中国纹样的冰山一角。

不过当我们回看历史,这本书的出版以及其所产生的轰动显得颇不寻常。

请注意出版的年份,1867年。此时离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不过数年光景。在当时的欧洲看来,中国不过是一个曾经辉煌但如今早已变得野蛮、保守、衰败的古老国度。中国的一切,再也不像已经过去的两三百年那样,能够不断刺激欧洲人的想像力与疯狂的热情。

而在此之前,中国文化引发的狂潮席卷欧洲长达三个世纪,欧洲人对中国文化本应非常熟悉,他们在数百年的时间里大量购买中国的茶叶、丝绸和瓷器,特别是瓷器,本来就是中国文化最直观的载体。那么,欧洲人对中国的花草树木,亭台楼阁,不应该早已烂熟于心了吗?

为何中国纹样在国运不济大受鄙夷的时候,却又能引起欧洲人的兴趣,仿佛他们从来没有见过?

答案出人意料,他们的确大多没有见过。大航海时代的中国热,是欧洲人想像的中国。瓷器虽然大量进口,但多数是出于欧洲人的定制,国王、贵族以及富商设计选择喜爱的纹样(有时候还要把家族的徽章包含进去)。这些设计稿几经辗转交到景德镇的匠人手中,匠人们对于不断翻新的陌生纹样早已不再感到惊讶,他们不能识别欧洲的家族徽章,不懂得纹样的意义,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把这些图样变成真实的瓷器。

甚至欧洲人定制的“中式”瓷器,很多也都出于想像:传说,探险者的笔记,手绘的稿本,每一点信息都不断被扭曲改造添枝加叶。以至于当时欧洲人心中的中国形象,仅仅是真正的中国在重重滤镜之后在遥远西方的投影。本来是几根手指头,投在墙上的影子可能就成了野兽。

于是,当欧文琼斯看到真正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瓷器特别是官窑瓷器的时候,它感到陌生而惊讶,这种陌生和惊讶随着《中国纹样》的出版,再次传遍欧洲。

事实上,不但欧洲人对这些真正代表中国的纹样感到陌生,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也已经无从辨识。当我们翻开这本《中国纹样》时,可能和欧文琼斯一样,完全无法理解纹样背后的工艺、文化和美学传统,甚至常常都不知道这是地道的中国纹样。

所以,当前些年国内将《中国纹样》引进出版的时候,人们翻开书页,会不断惊叹于一个外国人笔下的纹样之奇与纹样之美。

但这其实也并不奇怪,近代以来,我们就常常借由西方人的视野来重新审视和发现我们自己的文化与美学,比如唐三彩,比如元青花。而纹样,不过是被我们忽视与遗忘了的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

不过,如果我们仅仅把纹样当作一个局部,一种附属于器物的装饰--就像欧文琼斯所做的那样--实在是大大低估了他的价值。事实上,这也是《中国纹样》留下的巨大的遗憾。

第一个遗憾,源于欧文琼斯对中国纹样缺少必要的背景知识,更不要说这些纹样依存的器物。尽管,他仅仅从个人的角度发现其中纯粹视觉的部分已经让人们感到惊讶--这本书即使仅仅当作纹样的图册来欣赏,也足以令人赏心悦目。不过,这种视觉之美背后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一座巨大的文化金矿。事实上,欧文琼斯也隐隐感觉到视觉之外的内容,并试途做出一些解释,但这种解读却常常变成一种误读。比如,图B-7-1缠枝莲中间的纹样,他称之为“迷宫”。但实际上,它是中国文字纹样化的变体,文字的本源是:寿。这当然涉及到中国装饰纹样中一个独特而重要的部分:文字。

而另外一些纹样,具有明确的寓意,常常构成一个完整的成语:比如图A-10-1中的纹样,完整的意思是:瓜瓞绵延(参见《瓜瓞绵延》)。这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说,当然是无法想像的。

另一个不被注意的遗憾是,纹样本身要通过种种不同的工艺手法来实现,各自具有不同的质感。比如同样是蓝色的花纹,在柔软的布上和坚硬光亮的瓷上,给人带来的感受,显然大不相同。这种质地的特有感觉,无疑在绘画的过程中几乎丧失殆尽。虽然一般认为我们把纹样单独的抽离并不影响纹样装饰本身,但其实并不尽然,甚至欧文琼斯也清晰的意识到这一点,并试途有所呈现。图B-16-1的纹样,右下角一小块黄色较淡,如果我们不了解工艺和真实的效果就完全无法理解(参看《金子不总是会发光》)。而图B-9-1的颜色,都是透明的,但画出来就完全不是。其间的差距就好像蓝宝石与青金石。

更大的遗憾来自于纹样并非平面化的装饰,他存在于立体的形体,有如衣服,穿在身上与挂在衣厨,根本就是两种存在。这在《觚不觚》一节中,我们很容易看到。

所以,我在这本小书中尝试去弥补这样一些遗憾。当然,因为从图样上很难还原器物原有的样貌,专门讲到形体的只有一篇。整本书的内容大体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纹饰之美”主要是从内容和美学的角度来解读纹样,说明是什么怎么样有什么含义等等。后半部分“工艺之道”,主要讲述所见的纹样是如何实现的,采取了什么工艺,真正的效果又是如何。两部分的内容关联度很高,某些图样会同时出现在几篇之中,图的编号,就是为了方便读者前后查阅。涉及到工艺与纹饰更深入的历史文化信息,大多一笔带过,这些内容将来会在另一本专门谈论陶瓷纹饰的书中展开。我尽可能在每一篇中都配上相应的实物图片。便于读者理解和欣赏。

限于学识,某些部分我也无法准确判断。好在这也不是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我只是希望这本小书成为一把钥匙一扇窗,让我们得以借助一个外国人的眼与笔,重新审视我们自己的文化与美学,让我们从纹样这个局部以管窥豹,去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古代中国文化的丰富与美。

写作的过程中,我时常会想像,如果穿越到一百多年以前,我与欧文琼斯进行一场对话,给他解释纹样背后的寓意和工艺,他是否会把这些内容纳入到他的书中。或者干脆与我合作,而书的最终形式,也许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

图B-7-1

图A-10-1

图B-16-1

图B-9-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纯美学 : 清朝瓷器爱用哪些纹饰
中国人都不了解的中国纹样,你见过吗?
美到灵魂出窍的设计之书,太赏心悦目了!
中国外销瓷中的“官窑” —— 徽章瓷
中国的瓷器在世界上能排第几?
《中国纹样的秘密》之-瓜瓞绵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