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给大脑一点时间,让他恢复给你看

患者,女性,68岁,因“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1周”经门诊诊治后办理入院。

既往否认高血压病史,平日不规律口服救心丸等药物。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病史,否认近三个月有外伤病史,否认手术史及药物过敏史。
查体:T 36.5℃,P 80次/分,R 20次/分,Bp 145/70mmHg。神志清楚,言语欠流利,对答尚切题,GCS评分14分(E4V4M6),查体欠合作。双侧额纹对称,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灵敏,嘴角无歪斜。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干、湿罗音,右侧肢体肌力5-级,余肢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如下

门诊头部CT

这种情况需要尽快手术,于是我科立马安排入院并完善各项检查,并在第二天为其安排手术。采用全麻下行左侧小骨窗开颅神经内镜下左侧额颞顶硬膜下血肿清除引流术。

手术后第一日复查头部CT

手术后第3日拔除引流管后复查头部CT

手术后第10天出院前复查头部CT

手术后27日复查头部CT

出院情况:患者生命体征稳定,间断头晕及头痛,精神乏力,但较前日好转,头部术区切口愈合良好。意识清楚,双侧瞳孔等大同圆,3.0mm,对光反射灵敏,颈软,右侧上肢乏力肌力好转,四肢肌力基本正常,病理征未引出。 

出院医嘱: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 一次一片, 一日一次 口服,3周后门诊复诊,复查头部CT。

温馨提示

慢性硬膜下血肿,高发于中老年群体,而且多数情况是头部受外伤后,所以一定要引起注意。有些老年人可能在头部磕碰后没有留意或者不记得了,比如撞到门框上、摔跤等,但可能就是轻微的外伤也都有可能造成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生。

老年人本身出现头痛、头晕、行走问题、记忆力下降等情况往往以为是年纪大了的正常情况,所以没有尽快去医院就诊,这也就造成不少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病情较重才来就诊。

在这里,我们提醒中老年朋友们在头部外伤后,就算是小小的磕碰也要留心观察。一旦出现头痛、头晕、一侧肢体无力、走路不灵活、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智力障碍等情况,请第一时间前往正规医院神经外科进行检查。

治疗方案

目前慢性膜下血肿的治疗方式多样。出血量不大,中线没有明显移位的患者,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口服立普妥或立普妥联合地塞米松;如果出血量比较大,中线移位明显,CT密度均匀一致,一般选择钻孔引流;但是如果CT密度不均匀,或核磁信号不均匀,分隔明显,术后复发几率大大增加,此时可选择经颞小骨窗神经内镜直视下清除血肿及分隔,降低复发率,达到一次治愈的目的。

我科在神经内镜下清除引流非急性硬膜下血肿已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没有出现血肿复发等并发症。我们体会到控制并发症的关键在于彻底清除血肿,与传统钻孔方法相比较,内镜下可以直视血肿包膜的形态、结构、分隔及与脑组织的关系,而且在直视下可以分离、打开血肿腔内分隔,将血肿包膜与周围脑池打通,将纤维絮状物完全清除,避免其堵塞周围脑池,改善脑脊液循环;对腔内腔外明显的小活动出血点用双极电凝通过内镜直接止血,降低了新鲜出血的发生率;通过边冲洗、边吸引,深入到达血肿腔的各个方向,使血肿清除更充分、更彻底。

硬膜下血肿手术方式很多,就像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一样。有的选择大骨瓣开颅清除血肿、有的选择钻孔引流、有的选择微创显微镜下清除血肿、有的选择神经内镜清除血肿。临床症状、影像学作为手术适应症,其实也和个人手术擅长有很大关系,最后能够帮病人顺利解决问题就是最好的选择。

出诊时间和地点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地点: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桥东学背街1号

周四下午 14:30-15:00(神经医学中心门诊四楼  419诊室)

坚持科普,希望医生和患者少走弯路,疾病得到尽早诊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硬膜外血肿
头部外伤查了都正常,为何要留观?几个意思???
头部外伤导致的硬膜外血肿?没那么简单!
易被忽视的“慢性硬膜下血肿”
头硬膜血肿
神经内镜下经颞小骨窗慢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 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郭宇宏 程刚 贾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