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3年新课标老高考“四省联考”化学试题分析及备考启示

       由教育部命题、教育部组织的2023年新课标老高考“四省联考”模拟考试于于2023年3月24日结束了。本次考试备受各老高考省份教育部门、中学以及高三老师和学生的高度关注,到底今年的高考化学会怎么考?会有哪些新变化?又改如何去应对?下面我来跟大家分享一点我的思考与看法。 

      以前,都说“数学难,化学'然’,物理的公式记不完”,这一个“然”真的用的很绝妙,只一个字,就将我们的化学学科总结的恰到好处。化学知识点确实多,不仅繁杂还很分散,一会这,一会那,东拉西扯,似乎想学好也并非易事。可不管怎么说,我们只是用“然”来形容,并没有用“难”来形容,可见在大众的的认知里,化学还没有上升到让人直呼难的程度。

      不过,随着近几年高考的不断改革,化学不仅“然”,也开始有点“难”。其实,并不说化学题有多难做,而是在高考中的呈现方式变得更多元化、情景化、开放化和综合化。并结合学习学生智力发育、学习能力、科学发展、生活热点以及生产实践,更加注重知识体系的融合,以及知识的发散、迁移和应用。从之前的“考知识”到现在的“考能力”、“考思维”;从之前的“考会不会计算”到现在的“计算与图像、图形的深度结合”;从之前的“考结果、结论”到现在的“考过程推理和自主探究”,总之,现在的高考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考查。从本次“四省联考”的题目当中,就能直接感受到这样的意图和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言归正传,就本次考试做如下分析。

一、选择题。

各题多项细目表

       本次“四省联考”的的选择题依然采用了老高考的考查方式和赋分,七道选择题,共42分。

1、从考查内容和呈现方式分析

      七道选择题,难度适中,但从所考查内容来看,基本都是常考内容,也基本都来自所学课本,没有超纲内容,没有陌生知识,也没有过于难的题目。但从内容但从题目的呈现方式来看,具有很强的新颖性和创新性,尤其11、13题的题型设计,无论对于仍旧在老高考省份教学的老师还是参加老高考的学生来说,都是认知上的颠覆和不适应,稍稍有点偏、有点怪。

2、与2022甲乙卷对比分析

1)知识体系考查更加全面,有效地将老高考和新教材融合。不仅考查了元素化合物(T7)、有机基础(T8)、实验基础(T10)、电化学基础(T13)、离子反应(T9T11)等老高考多年必考核心内容,同时也充分考查了新高考物质结构与性质的模块内容,突出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要求。再比如第12题四个选项分别涉及了未成对电子、氢键、杂化轨道、电离能等多个考点,就非常全面考查了新高考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里所涉及的内容和知识。

2)关键能力考查更加凸显,在命题材料的选择、情景的创设上,更加开放和灵活,对学生的理解与辨析、分析与推测能力考查也尤为突出。如第7题的B选项对镓导电性的判断,不仅需要对周期表中的元素有扎实的记忆,还要灵活运用周期律的相关知识和规律;而D选项又考查对对碳纤维和玻璃纤维以及高分子化合物的判断,不仅需要学生深入理解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区别,还有熟知其不同的用途,凸显对理解与辨识能力的深度考查;再如第1113题的选项设计,都需要学生通过对题干给与的信息再结合已有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结论,将学生面对综合情境下的分析与推测能力考查出来。

3)情境设计更加丰富新颖,全面考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12题选择用陌生的超分子阴离子配合物来设置问题,即是题型的突破和创新,又不失简单内容的考查,无论是在宏观辨识上还是在微观探析上,都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再如13题完全是新题型的展现,通过情景的创设,将电化学和物质与结构知识有效融合,够新颖,够创新,虽然偏、怪,但对于老高考省份的老师和考生来说,是认知的提升,也是“能力”和“思维”方式的改变,着重考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以及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

4)问题设计点更细、更精、更有针对性,既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要更全面的掌握和熟知,还要求能理解透彻、细致和全面。如第8题,每个选项都是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考查,A选项考查降解反应、B选项考查聚合单体分析、C选项考查聚合反应类型的判断、D选项考查定量数据处理;又如11题考查了对指示剂的选择、分析与判断等,考查的点都非常细,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尽可能地考透、考扎实。

(5)题目设计更贴近实际生活生产,没有过多的语言赘述。题目言简意干,考查内容直接了当,能让学生拿分的点尽可能学生容易判断,没有弯弯绕绕,挖坑设陷,符合高考选择题的命题规范和趋势

(6)总体难度还是有所增大,创新性有一定增强,表现在问题设计的精细化和情境创设的丰富性与新颖性。

 二、非选择题。

各题多项细目表

1、从考查内容和呈现方式分析

       由于本次考试是老高考和新教材的衔接考试,所以在题目设置上和老高考的题目有所不同,没有设置选做题,但仍然以四道大题的方式进行考查,考查内容不变,分值不变。

      27、28、29题(既老高考中的26、27、28题),虽和老高考题型相似,一道无机流程推断题,一道实验综合题,一道反应原理综合题,但在知识体系的融合和情景设置上,有些许的变化以及更符合新教材思维方式的考查。

       30题是老高考中的36题,由于之前是以选修的方式呈现,对有机知识储备不足和不擅长做有机题的同学的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考验。能将有机单独出成考题,新教材对有机内容的重视可见一斑。同时,也给我们的老师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2、与2022甲乙卷对比分析

1)无机工艺流程综合题

      对比去年高考题,题干信息呈现方式不尽相同,考法也相同,都是以无机物的制备提取化工流程为主体背景材料,再附加难溶物的溶度积数据列表参考信息,围绕方程式书写、实验试剂和产物分析、实验操作等进行设问和提问。但比2022年甲乙卷的设问更开放,对解释说明类、语言文字表达要求更高。本次考试的信息呈现方式更丰富,增加了坐标曲线图,考查面更广。同时,将晶胞的相关计算融入考考题,是全新的设计,也是对老高考省份的考生思维方式的一种重塑和改变。

2)实验综合题

       对比去年高考,题型相似,难度相似,都侧重于基础实验仪器装置和实验操作的考查,都体现出无机实验和有机实验的融合考查,实验分析过程都能将有机物和无机物都涵盖其中,非常凸显学科内知识的融合和应用。尽管考查方式差不多,但不同的是,本次试题增强了对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处理、定量分析以及计算能力的考查。如第4问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探究过程中记录的数据来分析吸氧量和配合物的物质的量比值,凸显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识图能力和超强的计算能力。

3)反应原理综合题

       对比去年高考题,延续了以往的命题风格,通过坐标曲线呈现相应信息,考查热化学、化学平衡、图像分析、数据计算、文字表达等相关知识,都涉及了计算及应用反应原理知识来解释说明论证相关问题的考查,强调了对学生化学反应理论学习的高要求。同时,通过此次考题,我们也看到了从化学原理角度来解释说明的设问分值比重在明显加大,此题共14分,而文字表述题就占了近8分,明显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文字撰写的要求,也即是要把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语言表达中考出来。

4)有机综合题

       对比去年高考题,命题总体趋于稳定,除了第1问融合考查了碳杂化知识点,其它设问基本延续以往设问方式。主要还是以物质结构、官能团、反应类型、有机方程式和同分异构体等为命题点,都未涉及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考查,当然此次考试没有涉及并不代表以后不考,也许可能是为了调控试卷难度。

三、备考启示

1、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对常见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础实验等基础性知识的教学,要着重关注学生容易出现理解偏差或理解深度不够的内容,我们既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真正把学科观念和思维方法落实到位,避免过多“死记硬背”。

2、复习过程中要加强学科知识融合,精心设计好知识复习专题,加强知识间的联系,融汇贯通,形成更加网络化、逻辑性更强的知识体系,以便学生更好提取和运用。

3、避免过多的僵化机械训练,此次模拟题给我们呈现很多新颖性、灵活性很强的命题案例,以后的高考题中,肯定还会出现更多的新的情境、新的设问、新的融合、新的角度,我们要多加强变式训练,引导学生思维开放,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应对高考,能更从容接受高考的选拔。

4、备考复习中不能好高骛远,以打牢必备知识为根本,能力培养为关键,素养培育为核心,价值引领为导向,不可一味求新、求变,不能一味加大难度、无限制拔高,应当根据学情,精心选择和设计内容,把学生最需要的给他,让他在现有水平上有所提高。

5、要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加强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当中可以适当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分析和思考的时间,给一定的空间去感悟知识,从过程中寻找答案。

6、由于高考的难度增大,要求增多,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人文关怀,尤其老高考省份的考生,要更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心理变化,从慢慢引导中实现过渡、适应高考的新导向和新变化。

      最后,本次“四省联考”化学题的分析及备考启示,只是本人的拙见,不做实际教学参考,有错的地方还请批评指正,以作修改。

 (题目内容网上比比皆是,有兴趣的了解的可从网上下载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权威解读八省联考化学试题
[转载]赢在高二——如何学好物理、化学、生物
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策略及进度
【高考研究】2017年陕西高考试题分析
2010年北京高考各科试卷分析:理综
高考生进入第二轮复习的五个步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