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基于思维导图的地理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反思
教学过程
师问:大家了解过荒漠化吗?
(大部分同学不清楚,部分以为荒漠化就是沙漠化)
师问:要了解荒漠化应该从那几个方面考虑?
(学生:概念、成因、治理等,总体反映不错)
师讲:下面一起完成荒漠化的知识构建
(打开PPT,以荒漠化为中心,从概念、分布,类型、成因、治理几个方面描述荒漠化,学生同时用思维导图进行荒漠化知识的构建)
师问:什么是荒漠化?
(学生集体回答)
师问:荒漠化等同沙漠化吗?
(部分同学能分清楚,沙漠化属于荒漠化,是一种包括关系)
师讲:下面我们学习荒漠化的分布
(打开荒漠化分布图,让学生明白荒漠化不仅在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有,还在湿润地区有)
师问:湿润地区分布什么类型的荒漠化?
(学生沉默,基本不知道)
师讲:那么我们学习下荒漠化的类型及其主要分布区
(打开荒漠化类型的分布区,学生看图学习)
师问:现在明白湿润地区分布什么类型的荒漠化吗?
(学生答,有红漠化、石漠化)
师问:那么沙漠化的成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
生答:应该从人为和自然两个方面阐述
教师展示自己手工画的荒漠化知识结构的思维导图
师问:荒漠化的知识构建基本完成,下面的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应该从那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生答:分布区域、成因(部分同学特别讲明应该从人为和自然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危害、治理。
师讲:那么荒漠化的总体的知识构建基本完成,下面我们以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为例,同学们按上面的思路独立完成案例知识的思维导图知识构建,这节课同学们就从分布、成因、治理三个方面论述,其余的下节课再讲。
(老师一边引导,一边观察学生完成的情况,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知识结构的思维导图,10分钟后,教师叫3个同学分别从分布、成因、治理三个方面到黑板上演板)
师问:刚才三个同学完成了各自的知识分支结构,同学们看下有什么问题?
(生:对黑板上的知识框架构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特别对治理方法提出很多观点)
(通过师生合作,对黑板上的知识结构框架进行了补偿和延伸)
师讲:大家来感性认识下自然和人为因素及其治理的前沿方法。(通过PPT展示图片)
师问:用思维导图来构建知识框架,大家觉得效果如何?
生答:更容易记忆
师讲:下面我们就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完成将学案课后巩固题第二大题,大家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和存在问题,5分钟后,学生基本完成,教师根据学生出现比较多的问题进行讲解)
上完这节课,感觉整体上比较流畅,开始和学生一起引导完成认识荒漠化的总体思路,然后让学生动手构思我国西北荒漠化知识的思维导图,因为第一次画思维导图,学生动手能力有限,耗时比较长,造成课堂时间比较紧,没太多时间让学生做练习,课堂巩固不够,最大的收获是通过思维导图方式让学生动手、动脑,以前总是感觉很迷惑,任何让学生思考、动手。现在找到一种很好的办法。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动手能力不是很好,导致课堂进度慢了好多,但是学生比刚开始要好点,大概是万事开头难吧。
我的一点小想法:讲学案必需及时收、及时批改,发现问题,同时让学生对要讲的内容有个清晰的认识,那么上课过程就会节省点时间,学生构思过程才会快起来。对有创意的思维导图及时给同学们展示、给予表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必要的话可以搞个思维导图的专题讲座以提高学生的对思维导图的认识。
总之,思维导图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凸现新课程理念。所以,将思维导图引入教学,为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
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突破
思维导图有多少思维含量?
[每日一图]思维导图,开拓思维
思维导图
变教学生“上道”为领学生“悟道”(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