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破释“神童”教育--CCTV
破释“神童”教育--CCTV
时间:2007-05-25      来源:CCTV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我们的节目。每次我们说到神童的时候,不是两三岁就能够过目成诵就是十二三岁便读了大学,似乎都带着同样神奇的光环,神童们成长的经历更是令家长们不厌其烦、几经探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关于神童的话题。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的有中国人才研究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理亊长贺淑曼教授,还有我们的观察员老梁。节目开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短片。
(短片) 画面上的小女孩叫邹束英,早在3年前,她在湖南长沙就已经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小神童了,当时她才7岁,仅用10个月就读完小学6年的所有课程,并直接就上了初中。到目前为止,邹束英在学校总共加在一起的时间也没超过3年。如今,她已经离开校园,和父亲在一起四处游历,并着手写一部20万字的小说——《苦难人生》,更令人称奇的是她立志要在13岁时进入哈佛大学,打算以后成为一个天下人尽皆知的作家。也正是这种传奇般的经历,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春节前,邹志云父女俩被中央电视台邀请去了一趟北京,录制了一期关于如何培养孩子成才的节目。
1、 每逢高考录取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有一批少年大学生走进学校,学校里的其他同学也会好奇地看着他们,然后有一些媒体也会去追捧他们,甚至叫他们是神童,他们到底真的是不是神童,或者是说能称得上是神童吗,还是比别人早上学几年而已,问贺老师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到底有没有神童?
贺教授:我对“神童”的称呼很反感,我们称“超常儿童”,而且全国有300万之多,它来自天然的而不是人为加工的“早慧儿童”!,如近期cctv—12播的7岁歌星于学玺等。但不论“神童”或“超常儿童”都不等于“超常人才”!,最多是“人材”或“潜人才”,因为他们对社会还未作出创造性贡献,社会无法认可他是什么人才!
(短片)在当年许多媒体的报道中,邹束英与她的爸爸,一个是天生骏才,而另一个是特立独行的教育家, 但是记者在与小神童邹束英接触的过程中了解到,邹志云带孩子方法有时相当的严厉,甚至近似残酷。
记者:这中间还有小孩说是不愿意学习的时候你采取一个办法,这个办法让很多家长接受不了,就是把小孩,因为她是个小女孩,把头发体光了 男:是这么回事儿,我们这个县里面,领导干部支持赌博,发营业执照收税,所以这个赌博成风,我就不让孩子看这个丑恶现象,我把她头发剪了人家就会指指指点点,她就不好意思在地下玩儿了,但是你说可能说,不好意思让孩子在地下玩儿。 解说 剃头,这发生在一个小女孩身上,确实有点不可思议。可是邹束英的心态似乎要比记者想象的要平和许多。
你当时怎么想的啊
——爸爸做的对。
邹志云的素质教育是一种“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完全抛弃了学校教育,并在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迅速提高了思想认识水平。这听起来似乎有点寓教于乐的味道。同期
我就是让孩子无忧无虑的活着
解说:为此小束英跟着父亲四处漂泊,有时一个假期就能浪迹7个省。虽然小束英称自己是快乐的,可是眼前我们看到的小束英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甚至有点蓬头垢面的情形却让人很难联想到这就是素质教育,这就是快乐教育。这与从不强求孩子的说法似乎无法放到一起。
贺教授:有些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不遵重孩子的兴趣及心理发展,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强行塑造,这种“剥夺教育”是对人权的侵犯。短片中“剃头”等,是典型的剥夺她当女孩的爱美之心,她的“快乐”是扭区的,甚至有可能产生某种心理变态。就算她13岁考上哈福,这孩子能健康发展吗?家长还要继绩干预哈福教育吗?------有些“强行塑造”,不知是满足谁的需要?孩子的?家长的?广东有一位家长……
有人主張“顺其自然”,他忽略了教育的干预性,还有些贫困家庭的孩子,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不高,既使很有天赋的孩子被埋没,或因 “顺其自然”而扼杀。我咨询过一个四岁三个月的“神童”……
小束英的父亲认为学校教育不能对女儿有更好的培养,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完全抛弃了学校教育,并企图用家庭教育来取代,这种做法怎么看?(探究现在超常儿童的教育)
贺教授:用家庭教育来取代学校教育肯定是有弊端的。因为家长不能集所有能力之全才,切不说合作及社会化等问题,就拿爱迪生来说……
超常人才教育是用拔尖人才成长的规律,去对智力中等以上学生的开发潜能的高素质教育。
(短片) 解说 那么邹志云到底是怎么教育小束英的呢?对此,记者在湖南教育电视台找到了两年前的有关报道。
解说:邹束英5岁间,父亲邹志云把她带在身边,身为中学教师的她通过自己总结,将小学知识进行高度浓缩,将规律性的东西交给女儿,然后让她举一反三,这样仅用了十个月的时间,邹束英就把小学一至六年级的课程全部学完。
邹志云:教孩子的过程中,我注意知识的浓缩性,像一年级是整数的加减,我把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百分数的加减,也放到她一年级的知识中去学习,我就告诉她,规律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变化,你可以举一反三。她就觉得这些东西简单,她就来了兴趣,没感到压力。
解说:在学习的过程中,邹志云从不要求女儿死记硬背。当女儿…。
解说:在掌握小学书本知识的基础上,父母又带他游览了贵州云南荷兰等七个省份 ,每到一地邹束英都记下见闻和感受,在游览中她写下了我所知道的萝卜头,聪明的长沙姑娘,火车上的一幕等20多篇游记文章,因为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邹束英总是喜欢按自己的思路写
邹束英:你看写我奶奶的好有味道,奶奶名叫蒋锦容,今年61岁,长相不好看,一双小小的眼睛,头发黄黄的,圆圆的小脸,身材不高不矮,走起来路挺有精神,性格很好。
3、现在社会上的神童现象屡见不鲜,比如像湖南湘潭大学的少年大学生魏永康,天津 的 ,媒体在这些方面的抄作,对超常儿童来讲,是不是一种压力?家庭、社会应该如何对待这些“千里马”,怎样让他们有正常的成长环境?
贺教授:过多的媒体宣传会给他们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是一种“捧杀”(中科大少年班已有太多的教训!)。
实践证明:“神童”最终不一定都能成为超常人才。而智力中等以上的普通孩子,若接受良好的教育,有可能成为超常人才,如:爱因斯坦、爱迪生、华罗庚等。但“千里马”纵有而无“伯乐”,也是一种悲剧。
所以,超常人才教育确信:多数孩子都有无限的潜能等待开发,即人人都有可能成为超常人才……
超常人才的健康成长需要三个同步发展,即:身心同步、智力与非智力同步、成绩与社会化同步……
4、 记得在1978年,中科大就开设了少年班,有一批当时的神童加入,像宁铂、谢彦波、干政等这些当年最为耀眼的神童,现在他们也是人到中年了,在多年后会想起他们当年的教育的情况如何总结,
贺教授:如何看待他们的问题呢?如宁铂:
1、媒体伤害---捧杀!……
2、“天才也怕选错行”---教育制度……
3、办学初期,走前人未走过的路,他们是高教改革的试验品,试验不一定都成功,不试验永无成功。他们对高教改革的贡献就是少年班教改的贡献,现在全国有些高校正在仿效。如:
(1)入学两年后再选专业,可以转系及换专业……
(2)加強基础教育,开设大量选修课,满足多方兴趣---
(3)可以提前毕业……
5、从超常儿童的教育上看教育体制的改革,怎样从观念上、教育方式上使儿童不是简单的被认为超常儿童,而是用更科学的方式让普通的儿童接受超常的教育方式,在更科学的教育环境下成长?超常儿童怎样培养才会有超常作为,成为国家不可多得的人才?
贺教授:不要轻易给孩子挂上“超常儿童”或“神童”的标签,这对他们的成长不是一种好的心理暗示,有些人会因些而不在努力,或不知天高地厚……
经几十年的研究后,我认为:
超常人才==10%的天赋十45%教育十45%个人努力
超常人才教育,不仅仅是对超常儿童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根据超常人才的成长规律而面对智力中等以上孩子的开发潜能的高素质教育,今后特别是要而向70%的农村儿童,除了知识之外,以下超常人才的个性特征可供教育者参考:
(1) 强烈的史命感……
(2) 持久的热情……
(3) 非凡的创新……
(4) 非凡的积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科大少年班30年后的尴尬:冷热两极扭曲成长路
超常人才教育能否推而广之?
宝宝的“天才”你发现了吗
第三章 关注智力超常 选择因材施教
超常儿童心理学作业《机构总结》
超常儿童心理潜能的开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