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话安陆职教人:中职为什么要开展校企合作?
绀珠教育
你有故事,我来写
原创不易,就请在文末点个赞,点亮“在看”(此文2547字,阅读大约需10分钟)
“职业教育改革重心由'教育’转向'产教’。”12月27日,在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在介绍《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有关情况时表示,将创新良性互动机制,破解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匹配度不高等问题。
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我在想一个问题,中职学校为什么要进行“校企合作”,我们的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应该怎么办?
之所以会有这个话题,其实是当前中职教育发展的现状有很大关系。从2022年中职学校毕业学生去向的跟踪来看,近90%的学生选择了技能高考,只有少部分的学生没有选择继续就读,自主就业或待业。
于是我就有一个疑问,既然学生大部分都是奔着技能高考去的,那么以实习为特色的校企合作,究竟有何意义?他们既然不需要有一技之长的迫切性,又有着应对技能高考的压力,为何要花一个不短的时间,让学生到生产一线体验,课程的开设要紧密联系产业实际呢?
安陆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毕办主任高媛说,这是片面理解“校企合作”,对于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的定位也有偏差。从一定意义来讲,职业教育表面是以学历加技能的教育类型,换句话说,它需要文化课教师对其知识体系的构建,同时也需要专技教师,对于其专业知识的传授,也就是既要有知识的深度,也要有专业发展的高度。
这时就要避免两个认知误区,一个是中职教育就是技校,学技能,走天下;一个是认为中职教育只是降低了门槛的高中阶段教育,因此我们强调文化分能考多高,有多少人上了大学,甚至是本科上线率,因此即使专业分不够,也可以用文化分来弥补。
从现实中来看,中职教育容易办得不伦不类。如果说是技能教育方向,可是学生学得文不文,秀不秀,无一技之长;你要说是办成文化教育,学生的基础决定了其高考也取得不了多好的成绩。
在面临着学生生源学科素养差,缺少“双师型”教师队伍,我们的职业教育在两条路上都不容易走得通,也就是培养不出人才,家长对于中职教育的满意度就低,甚至是认为其是不得已的教育,矮化、窄化中职教育。
这时,我们就迫切需要全面认知中职教育,它究竟应该怎样定位?在《意见》中,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点,那就是“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但决不是单纯的就业教育。”这次重申了职业教育的定位,就是要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健全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推动职普协调发展、相互融通,让不同禀赋和需要的学生能够多次选择、多样化成才。
这份《意见》的出台,有很大的意义,那就是要让我们对于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意见》指出,职业教育要从单纯的“教育”转变为“产教”,要通过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推动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和区域布局,同时也要加强与企业、地方的共建,从“单纯引进”发展到“双向奔赴”,达成职业教育发展的全新路径。
但问题来了,从中职教育培养层级来说,无论是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还是技能掌握方面,还无法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培养企业高技能素质人才,需要进一步地学习提升,到高职院校,乃至职教本科继续深造学习,这也是为什么技能高考逐渐成为目前中职培养的主要目标的重要原因。
那么,就需要回答一个问题,中职教育到底需不需要“校企合作”和“产教整合”?答案是肯定的,遵从学生意愿,以及服务企业发展,中职教育与企业的合作,可以为后者培养初级产业工人,满足学生的现实就业需求。这样来看,学生的实习,以及课堂实操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安陆市中等职业学校为本地企业爱仕达、神丹等本土企业,通过实习等双向合作模式,开展订单式培养,输送了大量的产业工人,还开设高乘旅游服务专业,满足了学生的体面就业需求,回应了社会关切,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为多元化育人探索了一条新路。
而对于目标是技能高考的中职生来说,他们的目标是高一级职业院校,是不是就不需要到工厂实习锻炼,就不需要师傅的传帮带?
答案是否定的。中职学校的实习,与企业的合作,除了技能与就业的现实所需,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其独有的教育教学方式,是德育路径。
区别于普通高中教育,中职教育有一个重要的使命,那就是要开展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从深层次意义来说,要通过校企合作,特别是实习,工学交替,不仅仅帮助学生了解行业企业文化和发展远景,引导学生筑梦、追梦,帮助学生自觉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主动提升学习能力,追求职业素养的不断提升,从而为升入高一级职业院校,打下基础。
现实也是如此。高媛说,坦率来讲,中职学生在行为习惯养成,以及职业规划方面是缺乏一定认知的,对于理想前途命运,会不同程度的漠然。因此校企合作更强调学生有职教特色的全面发展,要提升中职学生具备做人与做事、情商与智商融为一体的职业素养,也就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中职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要通过实习等方式,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训练,强化学习能力的提升,这既是落实全面育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也是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终生发展的加速器,这对扭转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鄙视,消解职普分流带来的教育焦虑有重大作用。。
安陆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陈永富,深耕中职教育三十余年,长期负责学校招生就业工作,对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校企合作,不仅仅是中职学校特殊的育人方式,更是中职教育在新时代实现长足发展的必由之路。克服校内教育资源不足,与企业联合,密切产业集群,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通过“引进来”的方式,对于学校专业设置、“双师型”教师队伍补充,让学校的发展与时代发展同行,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构建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格局,提升办学水平,实现健康发展,大有益处。
校企合作,必将实现双赢。学校能够弥补办学能力的不足,培养适应并引领时代发展的有用之才,企业更能通过提升员工整体素质,以及对于标准化流程建立,为用人单位及其员工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协助用人单位成为学习型企业,促进规范高质量发展。
共同缔造职业教育发展新蓝图,如今的中职教育已经涅槃重生,办学方向更加明晰,思路也更加开阔,改革发展之路,未来可期。
精彩导读
合作融通“双轮驱动”  就业升学“两翼齐飞”——安陆中职探索多元育人新路径
一日三见风景无边,安陆中职,未来已来,将至已至
青春飞扬,舞动华章,安陆中职教育未来可期
新的《职业教育法》颁布,中职会否重演中师的命运
两个半十年,你在写什么东西
新年献词|2022年,是50个故事治愈了此木无为的精神内耗吗?
在“内卷”的尽头,试试“微雕”,附近就是星辰大海
新媒体时代,教育报刊你还在阅读吗?
你活不出别人心目中的样子,做自己就好
无胆
你也可以在作者的“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百度百家”“百度百家号”“搜狐自媒体”“凤凰自媒体”“新浪博客”“简书”“新浪看点”“UC云观”“恰年家”“北京时间”“企鹅公众平台”“网易云阅读”“虎嗅网”、“砍柴网”、“淘达人”等平台阅读作者更多自媒体文章。
喜欢此文请点“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校企合作,看上去很美?
以新加坡职教模式反观我国高职校企合作建设!
济南职业学院:率先引进“双元教育” 创造“43221”济南模式
【校园】百年老校新时代,给你不一样的青春
株洲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县级职教中心创新办学模式和拓展服务功能的思考(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