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打造创新者组织
导读:

1、创新型组织的特点

2、如何打造创新型组织

3、不断创新是创新者组织的动力

    在《如何提高创新者思维》中,我们讨论了个人要提高创新思维,需要有绝佳的提问、敏锐的观察、跨界的交流和有针对性的不断实验。由许多人才组成的组织或公司是如何形成创新呢?

         我们先看一下那些最具有创新力的公司是如何运营的,是如何被奉为典范的?通过对Google、亚马逊、苹果、直觉公司等在美国《商业周刊》上排名靠前的创新公司的研究,发现创新型公司领导人往往是创新型企业家,这些领导人擅长发现,勇于一马当先的创新,在极为创新的公司中,管理层和每个职能部门的发现技能都很强。在创新过程中(从构思到实施),决策者的发现技能和实现技能配合良好。

   在创新型组织中,他们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使用“提问、观察、交流、实验”等技能。大多数创新型公司都反映出第一代创始人所具有的个性和行为习惯,就像电视剧《亮剑》中提到的“一支部队的传统与性格,是由这支部队组建时首任军事首长的性格与气质决定的。”比如乔布斯习惯问为什么不为什么,苹果的员工也是如此。贝佐斯是一个杰出的实验者,在亚马逊也尝试将实验程序制度化,以便让员工在困难的情况下寻找新的产品和程序。通过创立反映自身个人发现行为的组织性程序,这些领导人将自己的个人创新者的基因植入到组织内部。

  在这些组织性发现程序背后,是四项鼓励员工尝试新想法的企业文化:(1)创新是每个人的职责;(2)破坏性创新是公司创新的一部分;(3)组建创新小分队;(4)适当冒险,追求创新。这都反映了创新领导人勇于创新的态度。他们认为创新是组织所有人的职责,组织只有不断挑战现状,适当冒险,寻求改变,才能不断创新,不断成长,一直前进。比如贝佐斯的两个披萨团队原则(团队应该控制在两个披萨就能吃饱的规模)就是创新小分队的体现,谷歌的“70-20-10”时间安排原则,70%的时间用于开拓核心业务,20%用于与核心业务相关的技术项目工作,10%时间用于开发完全崭新的业务-创新,这就是适当冒险,追求创新。美国的3M公司素以勇于创新,产品繁多著称,它也是不断分化新分部的模式分散经营,这样的组织架构易于创新。3M公司鼓励每一个人都创新,公司有名的“15%规则允许每个技术人员拿出15%的时间来“做私活”,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方案,不管这个方案是否有利于公司。新产品搞出来后个人可以获得加薪和职位晋升。3M公司也鼓励员工适度冒险,在管理上要求管理者有一定的容忍能力,面对明显不切合实际的创新计划,如果创新者坚持,管理者也不能立即阻止,而是给定一个期限来让创新者实验,即使不成功,到期后停止。

  其实,综合观察分析,创新者组织核心还是人才,其次是创新工作的制度保障,第三是创新的企业文化。

  首先,关于人才,创新组织是如何寻找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首先一般创新者组织的最高领导人就是一个创新者,他们身先示范,带领员工创新。创新组织的领导人一般鼓励创新,很少对员工创新的干扰,他们不仅自己有很高的发现能力,还要具有催生他人创新的能力,这样才能引领创新。作为组织领导者,必须为组织招聘优秀的发现型人才,这样才能将团队打造成创新团队。除了要招聘发现型人才外,我们还要为发现型人才找互补技能的人才,以发现为动力的领导人,需要以实现为动力的人才辅佐,这样才能使组织健康成长,如果团队都是发现型人才,没有实现行动,那么这个团队很快就会走向空想,走向灭亡。创新团队领导人要考虑发现型人才和实现型人才的平衡,保证团队既有创新想法,也能将想法付诸行动实现。谷歌曾通过“谷歌编程挑战赛”来挑选应聘者。这种选拔程序成功地帮助谷歌找到了资质过人的程序员,这些人热爱编程,渴望为谷歌工作。

       根据统计,生活中一般水平与高水平人的人才比例是50:1甚至是100:1,所以我们要从人才中进行优中选优。在寻找优秀创新人才时,往往有三个标准,第一,过去一直有稳定的表现,显示出很强的发现技能,比如有专利发明等,第二,是一个领域知名专家,并且了解多个知识领域。第三非常重要就是要有改变世界的热情和做事业的态度。一个团队中,为了有利于创新,最好具有交叉学科的人才,一是可以互相启发想法,是可以互补知识漏洞。技术要素专家和业务领域专家也是创新不可或缺的人员,业务专家可以指出创新的产品是否能够具有市场潜力。技术要素专家可以评估产品技术可行性、技术实现难度及必要成本。苹果公司刺激创新的方式也是雇佣具有各种不用类型特长的人才。乔布斯曾经说:mac电脑之所以这么了不起,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研发人员中有音乐家、诗人、艺术家和动物学家,而这些人碰巧是最优秀的计算机科学家。我们总是将技术和人文学科联系在一起,吸收二者的精华。

  其次,创新组织还要有创新制度的保障。组织通过制定鼓励创新的制度、流程来及时发现创新人才,为创新人才提供舒服的工作平台。如前面提高的3M公司的“15%规则”、谷歌的“70-20-10”时间安排原则都是公司制度的保障,他们通过这些来保证创新者有时间去创新、去思考。谷歌的“谷歌编程挑战赛”也是发现创新者的制度保障。像中国的华为、腾讯、阿里等企业都为员工创新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氛围、比如随时可以休息交流的茶歇餐点,这并不仅仅是给员工提供免费的餐食,而是提供不同领域内人交流的机会,在放松时间,我们更容易激发灵感,同时不同领域知识的交流更进一步促进了创新想法的诞生。创新设计公司的成功归功于公司的创新团队程序。首先他们启动发问程序,然后是观察和交流程序,对于最初的问题,他们搜集数据,最后进行实验程序,此时创新的想法已经成型,并通过快速的原型设计得到改进。他们曾经在1999年利用这种程序,经过不到7天的时间,设计出了一款购物推车。

  前丰田工程师大野耐一在生产系统设计中加入了五个为什么的发问程序。很多创新公司都借鉴了这一“五个为什么”发问程序。并就“发问”程序建立了自己的发问流程。除了“发问”,创新组织设立了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程序,通过交流程序,要求员工提交创新的想法,然后请评审团筛选并最终选定合适的创新想法。比如,谷歌一年举办四次"创新挑战赛"。这个比赛要求员工向高管提交想法以供评阅,获胜的想法会获得所需要的资源,以保证想法的实现。谷歌和宝洁曾通过互换员工的方式促进双方公司的交流,这一活动是双方能够近距离地观察对方的做法,最后产生了一些有奇妙的结果。谷歌的员工为宝洁产品组织了一次大型线上推广会,帮助打开了宝洁的线上市场。

   最后,创新组织要保证长期坚持不懈的创新,需要有创新文化的土壤。要建立创新的企业文化。创新型组织除了在制度方面对公司创新进行支持和保障,在组织文化方面,他们往往也倾注心力。一般创新企业文化要包含以下内容:首先创新是每个员工的事,每个人都应该是创新者;公司最重要额资产就是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其次组织结构要适应创新,要小团队化,扁平化,为创新提供好的环境;第三,创新可能成功、可能失败,而且失败的几率还比较高,组织要鼓励破坏性创新,容忍创新的失败,允许员工为了创新适当冒险,这样才能产生真正的创新。
   创新的组织会“彻底改变”你的生活和其他有关人的生活。创造性发现的过程有时会很艰难,但收获远胜艰辛。创新组织是最有活力的组织。每个公司,每个组织要想基业长青就得不断创新,不断前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创建互联网时代的新型管理模式
百度最新招聘策略揭示:怎样做一个真正的创新型组织
《管理的未来》解读
《创新者的基因》用正确的方法不断得到胜利的结果
徐进的信念:管理改革大于未来
在学习中成长 在创新中发展 陕建何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