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汽车使用安全技术》试题

2017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汽车使用安全技术》试题

课程代码:04180

一、单项选择题

1.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元化和复杂的,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

    A.人的因素    B.车辆因素

    C.道路因素    D.经济与管理因素

2.根据巴甫洛夫高级神经类型学说与希波克拉底体液学说相对应的分类方法,在生活中注意力容易分散,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就会觉得无聊,表现在驾驶上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气质类型为(B)

    A.胆汁质    B.多血汁

    C.黏液质    D.抑郁质

3.在分析汽车的驱动条件时,可以忽略汽车所受到的(D)

    A.滚动阻力    B.空气阻力

    C.坡度阻力    D.加速阻力

4.前轮偏磨的主要原因是(A)

    A.前轮外倾    B.前轮前束过大

    C.前轮前束过小    D.前轮前束为零

5.汽车的转向特性是表征汽车操纵稳定性的特征之一,在等速圆周行驶下,汽车转向半径随着车速的增大而减小的转向特性为(A)

    A.过度转向特性    B.不足转向特性

    C.中性转向特性    D.等速转向特性

6.在车辆制动性能检测中,对于座位数小于或等于9的载客汽车,驻车制动采用手操纵时的操纵力应不大于(A)

    A.400N    B.500N    C.600N    D.700N

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规定:用双滑板式和单滑板式侧滑试验台检测汽车转向轮的横向滑移量时,侧滑量应在(B)

    A.±1m/km之间        B.±5m/km之间

    C.±10m/km之间    D.±15m/km之间

8.按照我国《机动车驾驶证申领的使用规定》(公安部令111号)规定,申请大型客车准驾车型的,年龄应在(D)

    A.18周岁以上,70周岁以下    B.21周岁以上,50周岁以下

    C.24周岁以上,50周岁以下    D.26周岁以上,50周岁以下

9.某汽车车轮的规格标示为“195/65 R 15 88 H",其中参数“65”表示车轮的(C)

    A.胎宽    B.轮辋直径

    C.扁平比    D.载重系数

10.汽车安全带起着约束位移和缓冲作用,吸收撞击能量,化解惯性力,避免或减轻驾乘人员受伤的程度。汽车事故调查表明,发生翻车时使用安全带可使死亡率减少(D)

    A.32%    B.44%    C.57%    D.80%

二、多项选择题

11.汽车主动安全性所包含的内容有(ABDE)

    A.行驶安全性    B.环境安全性    C.碰撞安全性

    D.感觉安全性    E.操作安全性

12.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的附着系数主要取决于(ABCDE)

    A.道路的材料    B.路面状况    C.轮胎结构

    D.胎面花纹    E.行车速度

13.汽车辅助制动系统的形式有(BCD)

    A.ABS制动系统    B.发动机制动    C.发动机排气制动

    D.缓行器    E.自制动系

14.汽车前轮定位(亦称为转向轮定位)是指前轴、主销与前轮三者组装后的位置关系,包括(ABCD)

    A.主销后倾    B.主销内倾    C.前轮外倾

    D.前轮内倾    E.前轮前束

15.能量吸收式转向柱管系统吸收碰撞能量的主要方式有(ACD)

    A.材料的弯曲与变形    B.接触摩擦    C.剪断

    D.折断    E.熔化

三、填空题

16.汽车安全保障体系以 交通法规 为依据,以管理为手段,达到道路交通系统I作的目的。

17.汽车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分为制动效能的 热稳定 和水稳定性。

18.汽车安全气囊是汽车重要的 乘员保护 装置。

19.就目前国内外现有的车身结构安全设计技术状况来看,车身的碰撞安全措施就是汽车结构的 缓冲与吸能 

20.翻车安全对策的主要措施有两个方面:一是加强车顶纵梁及立柱的强度和刚度;二是在车顶设置 翻车保险杠

21.安全气囊系统的传感器用来检测汽车发生碰撞事故的 严重程度 ,它将感测到的信号传给电子控制系统。

22.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的方式包括驱动轮控制方式、 发动机 控制和综合控制方式三种。

23.汽车ABS的功用是将车轮滑移率控制在10%~25%的范围内,既可使纵向附着系数接近峰值,同时以得到较大的 侧向附着系数

24.道路交通系统由人、车、 环境 三要素所构成。

25.汽车制动试验台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出不同的类型。按试验台测试原理不同,可分为反力式制动试验台和 惯性式 制动试验台。

四、名词解释题

26.操作安全性:主要是指驾驶操作的方便性,是指对驾驶员周围的工作环境做出优化的设计,使驾    驶操作方便容易,从而降低驾驶员工作时的紧张感,提高汽车的驾驶安全性。

27.生理反应特征:行车过程中,驾驶员需对各种与行车安全密切相关的信息迅速作出判断处理,其基本过程包括感知、判断、动作,称之为生理反应特性。

28.驾驶能力:是指汽车驾驶员能够顺利、安全地从事驾驶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它是以一般能力为基础的一组特殊能力的组合。

29.亚健康:是指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又叫慢性疲劳综合症或“第三状态”。亚健康的人虽无明显疾病表现,但缺乏活力,对外界适应能力下降,严重者影响其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30.汽车舒适性:是指为乘员提供舒适、愉快的乘坐环境、货物的安全运输和方便安全的操作条件的    性能。

五、简答题

31.简述影响驾驶员心理反应的主要因素。

答:(1)因生理原因引起的心理反应,如眼睛有疾、听力下降,血压不正常等;(2)因情绪引起的心理反应:(3)因环境引起的心理反应,优美的环境让你感到轻松愉快,嘈杂、拥挤的不良环境会使人产生焦虑、烦闷、紧张的情绪。

32.简述汽车轮胎日常使用应注意的事项。

答:(1)提高对轮胎安全性的认识,平时要多检查轮胎,特别是上高速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细致的检查;(2)定期修正车轮平衡度;(3)定期实施轮胎换位,为保持同一辆车上轮胎磨损均匀,车辆每行驶5000km应做一次轮胎换位,每行驶5000~1000km做一次四轮定位;(4)车轮及车轮螺栓是相互配对的,调换不同规格的车轮,必须采用长度及锥度合适的螺栓;(5)不能装用其他型号的轮胎,轮胎与轮辋必须配套使用;(6)新车上的车轮是经过动平衡的,修理过的或新的轮胎必须经过动平衡才能使用。

33.简述汽车一级维护的润滑和补给作业应注意的事项。

答:(1)各个部分补给的润滑油或工作液应适量。加注后,一定要检查油面是否合适;(2)检查油量时应检查油质的好坏,如已失效或变质则应更换新油;(3)补充或更换机油时,应注意机油的牌号和种类;(4)补充冷却液时,一定要等待发动机冷却后再打开加水盖,以防烫伤或引起缸体、缸盖变形。

34.汽车保险杠的防护结构应包括哪些部分?

答:保险杠的防护结构包括应包括两部分:(1)减轻行人受伤的软表层,主要由弹性较大的泡沫塑料制成;(2)能吸收汽车一部分碰撞能量的装置,有金属构架、全塑料结构、半硬质橡胶缓冲结构、液压或气压装置等多种形式。

35.简述高速公路行车发动机过热现象及其应对措施。

答:行车过程中出现水温指示装置显示水温过高、水温报警、发动机功率急速减弱、发生异常声响,或嗅到异味等情况时,首先可以断定是发生了过热现象。出现发动机过热现象故障时,应立即将车辆驶入路旁停车区,并采取如下措施:(1)不要立即熄火;(2)不要立即打开冷却水箱盖:(3)即使判断为缺水,也不能补给冷水;(4)更换机油。

六、论述题

36.试分析形成驾驶疲劳的主要原因。

答:形成驾驶疲劳的原因主要包括:(1)生活环境:居住地离工作地点过远;家务事过多或夫妻不和睦;精神负担重;社交太广,参加文娱活动时间太长;(2)睡眠质量:就寝过晚,睡眠时间太少;睡眠效果差;嘈杂的睡眠环境不能保证睡眠;(3)车内环境:空气质量差,通风不良;温度过高或过低;噪声和振动严重;座椅调整不当;与同车人关系紧张。在夏季炎热天气或驾驶室内温度过热的环境下驾驶车辆,温度高、空气流通差,驾驶人很容易疲劳;(4)车外环境:在午后、傍晚、凌晨、深夜时段行车;路面状况差;道路条件好,情况单一;风沙、雨、雾、雪天气行车;交通环境差或交通条件拥挤:(5)运行条件:长时间、长距离行车;车速过快或过慢;过于限制到达目的地的时间;(6)身体条件:体力、耐久力差;视、听能力下降;体力弱或患有某种慢性疾病;服用驾驶车辆忌用的药物;女性特殊生理时期(经期、孕期);(7)驾驶经历:技术水平低、操作生疏;驾驶时间短、经验少;安全意识差。

37.试分析随着运行时间和行驶里程的增加,汽车技术状况逐渐变坏的原因与具体表现。

答:原因:汽车在使用过程中,随着运行时间和行驶里程的增加,其有关零部件将分别产生磨损,腐蚀,疲劳,老化,变形或因意外事故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其结果是使汽车的技术状况逐渐变坏。具体表现是:(1)汽车动力性能降低。发动机功率下降,最高车速降低,爬坡能力降低,加速时间和加速距离增加等。(2)制动性能降低。制动距离增加,制动时汽车方向稳定性变坏。(3)操纵稳定性变坏。增加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发生行车事故的可能性增大。(4)平顺性降低。容易使驾驶员及乘客感到疲劳甚至影响健康,或者使所运载的货物的完好性受到伤害。(5)燃油经济性能下降。燃料油和润滑油的消耗量明显增加。(6)汽车有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降低。(7)车辆状况变坏。汽车在行驶中出现故障的次数增多,平均故障间隔里程减少,停车修理的时间增多。(8)环境污染严重。(9)车辆运行时,出现噪声和加速噪声。

2016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汽车使用安全技术》试题

课程代码:04180

一、单项选择题

1.构成道路交通系统的三要素是

    A.人、车、道路环境    B.人、车、货物

    C.交警、车、道路环境    D.人、车、交警

2.当前,世界上主要有三大汽车法规体系,以下不属于三大汽车法规体系的是

    A.欧洲汽车法规    B.澳大利亚汽车法规

    C.美国汽车法规    D.日本汽车法规

3.汽车制动系至少有两套独立的制动系,它们是

    A.行车制动系和应急制动系

    B.自动制动系和辅助制动系

    C.驻车制动系和应急制动系

    D.行车制动系和驻车制动系

4.以下不属于防止间隙失效汽车几何通过性的主要参数是

    A.最小离地间隙    B.轮胎直径

    C.接近角和离去角    D.纵向通过角

5.造成车内乘员损伤的主要原因是

  A.正面碰撞    B.侧面碰撞

  C.一次碰撞    D.二次碰撞

6  目前在汽车上应用较为广泛的安全带是

    A.三点式安全带    B.两点式安全带

    C.安全肩带    D.全背式安全带

7.我国国标GB11551《乘用车正面碰撞成员保护》中规定,在车速为48km/h的正面碰撞试验中,假人头部伤害指数不得大于

    A600    B800    C1000    D1200

8.对于汽车ABS系统直接控制式压力调节器,当其隔离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排气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时,此时系统处于

    A.保压过程    B.增压过程

    C.减压过程    D.常规制动过程

9.按照国标GBll551,在汽车车速表检查中,当车速表检验台速度指示仪表的指示值(V2)40kmh时,机动车车速表的指示值(V1)读数的合格范围是

    A32.840km/h    B3545km/h

    C4048km/h    D3050km/h

10.按照汽车强制性安全标准GBl8697-2002,客车以5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客车车内噪声声级不应大于

    A50dB(A)    B65dB(A)    C79dB(A)    D90dB(A)

二、多项选择题

11.汽车的主动安全性可分为

    A.行驶安全性    B.环境安全性    C.感觉安全性

    D.内部安全性    E.操作安全性

12.各国汽车乘员碰撞保护法规或标准对乘员碰撞保护要求所规定的检测项目有

    A.正碰    B.后碰    C.斜碰

    D.侧碰    E.侧翻

13.汽车的座椅种类繁多,按其形状可分为

    A.可折式座椅    B.肩斗式座椅    C.半分离式座椅

    D.分离式座椅    E.凳式座椅

14.以下属于预防安全技术的有

    A.瞌睡驾驶报警系统    B.视觉增强系统

    C.轮胎气压过低报警系统  D.车辆检测与报警系统    E.导航系统

15.汽车座椅主要由座椅骨架、头枕、调节器、滑道等部分组成,在被动安全性试验中座椅试验主要包括

    A.耐久性试验    B.舒适性试验    C.强度试验

    D.能量吸收性试验    E.头枕后移量及强度试验

三、填空题

16.汽车安全保障体系以        为依据,以管理为手段,达到道路交通系统工作的目的。

17.汽车标准中涉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污染和能耗及资源等方面的        是强制性标准,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18.汽车动力性由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和        三个指标来评定。

19.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有制动效能、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和       

20.汽车在各种路面上高速行驶发生碰撞事故时的碰撞形式是不相同的,大致可分为三种形式:前碰撞、        和追尾碰撞。

21.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的方式包括驱动轮控制方式、        和综合控制方式。

22.电子控制液压动力转向系统(EHPS)按控制方式可分为流量控制式、液压缸分流控制式、        和阀特性控制式四种。

23.汽车被动安全性实验方法分为台架实验、模拟碰撞试验和       

24.在燃油箱试验中常需要使用坠落试验台、冲击试验台和        三种试验台。

25.汽车被动安全性台架试验包括动态冲击试验和       

四、名词解释题

26.道路交通事故

27.汽车被动安全性

28.汽车感觉安全性

29.被动型安全带

30.一体化底盘控制系统

五、简答题

31.简述汽车技术法规与标准的不同之处。

32.简述车身设计中可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和改善汽车视野。

33.简述决定汽车内、外部安全性的决定因素。

34.简述按照国家汽车强制性安全标准GB7258-2004,机动车在机动车安全检测站需要进行哪些检测项目。

六、论述题

35.为了减少交通事故,降低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的意外损失,试分析提高汽车安全性的未来技术措施主要内容有哪些?

2015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汽车使用安全技术》试题

课程代码:04180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中,以下属于主动安全标准的是(  B   )

     A.乘员约束装置  B.制动    C。车辆结构    D.防火

 2.汽车技术标准的制订、批准的负责机构是(  A   )

     A.公认机构    B.政府    C.指定机构    D.民间机构

 3.汽车紧急制动过程中,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一般为(  A   )

     A0.3-1.0s    B1.0-1.5s    C1.5-2.0s    D2.0-3.0s

 4.汽车制动系至少应有两套独立的制动系统,即行车制动系和( D   )

     A.应急制动系    B.辅助制动系    C.自动制动系    D.驻车制动系

 5.造成车内乘员损伤的主要原因是(  B   )

     A.一次碰撞    B.二次碰撞    C.正面碰撞    D.侧面碰撞

 6.目前在汽车应用最为广泛的安全带是(  D   )

     A.两点式安全带  B.安全肩带    C.全背式安全带  D.三点式安全带

 7.大量实验数据表明,为使汽车获得最佳的制动效能和方向稳定性,应将车轮滑移率控制在(  B   )

     A510    B  1035    C3550    D5080

 8.提高汽车被动安全性的目的是,在汽车发生碰撞时缓和冲击、防止发生火灾及确保乘员(  A   )

     A.生存空间    B.生命安全    C.逃生时间    D.减轻伤害程度

 9.为了与国际接轨,使我国汽车工业能够J顷应市场化、全球化的国际竞争需要,中国汽车技术法规体系的建立主要参照的法规体系是(  A   )

     AECE    BEEC    CFMVSS    DJASO

 10.汽车制动性能试验中,对于液压制动系统,其制动协调时间不应大于(  C   )

     A0.15 s    B0.25 s    C0.35s    D0.45s

二、多项选择题

 11.汽车主动安全性可以分为(  ACDE  )

     A.行驶安全性    B.预防安全性    C.环境安全性

     D.感觉安全性    E.操作安全性

 12.汽车的动力性是汽车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性能,它的主要评定指标有(  BCE   )

     A.汽车最大输出扭矩    B.汽车最高车速    C.汽车的加速时间

     D.汽车最大载重        E.汽车的最大爬坡度   

 13.汽车安全气囊控制装置中的传感器,主要类型有(  ABE   )

     A.机械式    B.电子式    C.集成式

     D.综合式    E.机电式

 14.汽车ABS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ACD   )

     A.轮速传感器    B.制动管路    C.电子控制器

     D.压力调节器    E.制动轮缸

 15.汽车实车碰撞试验按碰撞形态可分为(  ABCDE   )

     A.正面碰撞试验        B.侧面碰撞试验    C.追尾碰撞试验

     D.车辆动态翻滚试验    E.角度碰撞试验

三、填空题

 16.道路交通系统由人、车、   环境    三要素所构成。

 17.按我国标准编制规则,标准的内容包括概述部分、技术内容部分和  补充部分     三个组成部分。

 18.汽车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是指在制动时,汽车不发生跑偏、侧滑以及  失去转向能力   的性能。

 19.轮胎的侧偏特性是指侧偏力及   回正力矩    与侧偏角的关系。  

 20.就国内外现有的技术状况来看,车身的碰撞安全措施就是车身结构的   缓冲与吸能   

 21.据统计数据表明,座椅安全带的佩带可使碰撞事故中乘员伤亡率减少   15-30   

 22.汽车驱动轮防滑控制方式主要有驱动轮制动控制方式、发动机控制方式、   综合控制方式   

 23.汽车电控动力转向系统在高速时能自动使操纵转向盘的力   增大    ,以保证安全性。

 24.汽车预防安全系统是以   预防事故发生     为主要目的。

 25.与实车碰撞试验相比,模拟碰撞试验具有简便、   再现性好    和试验费用低的优点。

四、名词解释

  26.汽车主动安全性:是指汽车事故将要发生时操纵制动系或转向系,防止事故发生的能力,以及汽车正常行驶时保证其动力性、操纵稳定性、驾驶舒适性、信息性正常的能力。

  27.行车制动系:是指用以强制行驶中的汽车减速或停车,并使汽车下长坡时保持一定的稳定车速的制动装置。

  28.汽车环境安全性:是使振动、噪声和各种气候条件加于汽车乘员的心理压力尽可能减小到最低程度,以减少行车中可能产生的不正确操作,从而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能力。

  29.汽车被动安全性:是指事故发生时保护乘员和步行者,使直接损失降到最小的能力,以及事故后,防止事故车辆火灾以及迅速疏散乘客的能力。

  30.车辆动力学控制系统:是在ABSASR的基础上开发出的控制功能更全面的新一代汽车主动安全控制装置,它安装在车辆制动系和动力传动系内,利用车辆动力学状态变量反馈来调节各轮上纵向力的大小及匹配,从而可以使车辆获得优良的操纵稳定性。

五、简答题

  31.简述汽车操纵性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答:汽车操纵性和稳定性两者是密切相关,有时甚至是互为因果的,汽车操纵性的破坏常常会引起侧滑或翻车(2),汽车的侧滑有时也会导致操纵失灵(2)。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总会受到外界的干扰,会产生运动参数的变化(2)。如果这一干扰消失之后,车辆的运动参数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即为稳定的(1)。如受到干扰后,运动参数偏差增加很快,以至于无法控制,则汽车的运动是不稳定的,很可能,因此而引起交通事故。

  32.简述汽车安全气囊的工作过程。

答:在发生碰撞事故时,传感器感受汽车碰撞强度,电子系统接收并处理传感器信号。当经计算有必要打开掉气袋时,立即由触发装置发出点火信号触发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收到信号后,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在乘员的前部形成充满气体的气囊。一方面乘员的头部和胸部压在气袋上与前面的车内物体隔开,另一方面当人体与气袋接触时,利用气囊本身的阻尼作用或气袋背面的排气孔节流作用来吸收乘员惯性力产生的动能,达到保护乘员的作用。

  33.简述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汽车被动安全研究的优点。

答:计算机仿真研究具有以下优越性:(1)、所需周期短。使得新产品被动安全性能在研发阶段就能得到控制,开发周期短;(2)、所需费用低。不需要大量的硬件设备,不进行破坏性试验,节约大量人力物力(2)(3)、具有可重复性。仿真结果不受试验随机因素的影响,重复性好;(4)、可以获得任意所需数据;(5)、不受时间、空间、气候等条件的限制,可以随时进行。

  34.我国汽车强制性安全标准有何要求?有哪些检测项目?

答:汽车强制性安全标准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是对我国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的安全、排气污染物控制、车内外噪声和驾驶员耳旁噪声控制的最基本的技术要求。为配合标准实行,机动车安全检测站的检测线一般具有以下检测项目:外观检查(包括车底检查);前照灯光束及配光检查;车速表检查;制动性能检查;废气排放(汽油车检查排放的COHC,柴油车检查排放的烟度)检查(1);噪声水平或喇叭音量检查。

六、论述分析题

  35.根据下图采用Bosch逻辑门限值控制方法分析ABS系统在高附着系数路面的防抱死制动控制过程。

    答:开始制动时,轮缸压力和车轮减速度增加,在阶段1结束时,车轮减速度刚好越过设定的阈值(a1),电磁阀调节切换到“压力保持”位置;在阶段2结束时,车轮减速度降到阈值以下,此后在阶段3电磁阀切换到“压力下降”位置,从而导致制动压力减小,直到车轮减速度越过阈值(a1)。在阶段4里,开始一个较长的压力保持阶段,车轮加速度增加,越过阈值(a2),一旦超过相对高的阈值(A),制动压力就开始增加(阶段5)。在阶段6,由于车轮加速度仍高于阈值(a2),制动压力再次被保持恒定,在这个阶段结束时,车轮加速度降到阈值(a2)之下。在阶段7,制动压力以步进式增长,直到车轮减速度越过阈值(a1),进入阶段8,制动压力紧接着降低,直到车轮减速度超过阈值(a1),接着的制动过程是上述循环的重复,只不过汽车速度逐渐减小,直到停车。

2014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汽车使用安全技术》试题

   课程代码:0418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

1.凡车辆、人员在以下哪种道路上通行过程中,由于当事人违反交通法规或依法应该承担责任的行为而造成人、畜伤亡和车辆损失的交通事件称为道路交通事故( C

    A.普通道路    B.城市道路    C.特定道路    D.乡村道路

2.中国汽车强制标准体系中,以下属于被动安全标准的是( D

    A.照明与灯光        B.制动

    C.车辆结构与防盗    D.防火

3.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对汽车通过性的要求,中、重型货车最小离地间隙h(mm)应为(

    A130-200    B220-300    C240-290    D260-370

4.当行车制动系失效时,可利用其实现车辆的减速或停车的制动装置被称为( A

    A.应急制动系    B.辅助制动系

    C. 自动制动系    D.驻车制动系

5.轮胎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支承载荷、传递制动力、驱动力和转向力,以及( D

    A.传递路感    B.传递路面振动力

    C.改善操纵稳定性    D.缓和路面冲击

6.据统计数据表明,座椅安全带的佩带可使碰撞事故中乘员伤亡率减少( B

    A10%~15%    B15%~30%    C30%-45%    D45%-450%

7.汽车驱动防滑ASR装置的综合控制方式是将以下哪种方式和发动机控制组合起来的一种控制方式(

    A.车轮制动控制       B.车轮滑转率控制

    C.驱动轮制动控制    D.制动力分配控制

8.提高汽车被动安全陛的目的是,在汽车发生碰撞时撕口冲击、防止发生火灾和确保乘员( A

    A.生存空间    B.生命安全    C.逃生时间    D.减轻伤害程度

9.汽车实车碰撞试验是以下面哪种方式,来分析车辆碰撞前后的乘员和车辆运动状态及损伤状况( D

    A.实车模拟碰撞    B.台车模拟碰撞

    C.实车假人碰撞    D.交通事故再现

10.汽车制动性能试验中,对于气压制动系统,其制动协调时间不应大于( C

    A0.35s    B0.5s    C0.6s    D0.75s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

11.汽车外部安全装置是为减轻在事故中汽车对     的伤害而专门设计的。( ABD

    A.行人          B.自行车乘员    C.道路使用人

    D.摩托车乘员    E.其它车辆乘员

12.汽车的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 ADE

    A.制动效能    B.制动距离    C.制动减速度

    D.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E.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13.按汽车安全带的固定安装方式分,汽车安全带主要有     几种类型。(ABD  

    A.两点式安全带    B.三点式安全带    C.安全肩带

    D.全背式安全带    E.安全腰带

14.汽车ABS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件包括( ACD

    A.轮速传感器    B.旋转齿圈    C.电子控制器

    D.压力调节器    E.制动轮缸

15.汽车实车碰撞试验按碰撞形态分可包括的类型有( ABCDE

    A.正面碰撞试验    B.侧面碰撞试验    C.追尾碰撞试验

    D.车辆动态翻滚试验    E.角度碰撞试验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

16.技术标准被法律、技术法规引用是标准强制执行的 先决条件  

17.欧、美、日三大汽车法规的构成,基本都是由管理法规和  技术法规 两部分组成。

18.汽车操纵稳定性评价指标是相对汽车的  平顺性 而言的。

19.汽车转向特性是表征汽车  操纵稳定性 的特性之一。

20.汽车行驶的平顺性主要根据汽车乘员的  舒适程度 来评价。

21.在汽车碰撞事故中,汽车驾驶员和乘员受到伤害的主要原因是 二次碰撞   

22.汽车安全带卷收器按其作用不同分为无锁式、自锁式和 紧急锁止  式卷收器。

23.当今世界各国著名的ABS公司实用的ABS控制方法为 逻辑门限控制法  

24.汽车预防安全系统是以  预防事故发生 为主要目的。

25.汽车安全气囊是汽车重要的  乘员保护 装置。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

26.标准

答: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定的文件(2),该文件经协调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口分)

27.汽车辅助制动系

答:驾驶员直接或间接地操纵,用以特别是在下长坡时,稳定和减低车速,以减轻行车制动系的制动负荷的装置(2),包括发动机制动、发动机排气制动和缓行器等。

28.汽车感觉安全性

答:是指汽车上设置特有装备或考虑一定的特殊要求,如照明设备、声响报警设备、驾驶员的直接和间接视线(2),便于驾驶员能掌握汽车的运行状况和道路状况,做

29.汽车操纵安全性

答:是指对驾驶员周围的工作条件做出优化设计,降低驾驶员工作时的紧张感,以提高驾驶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能力(3),这就要求驾驶操纵机构的布置要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便于操纵。

30.一体化底盘控制系统

答:是一种先进的集成系统,它通过中央底盘控制器,将制动、悬架、转向和动力传动系等控制系统进行电子化连接(2)。控制器通过复杂的控制运算,对各个了系统进行协调控制,以使车辆的整体性能达到最佳水平。(2)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9分,共36)

31.简述汽车技术法规与标准的不同点。

答:汽车技术法规和标准的不同点如下:(1)、标准和技术法规的定义是不同的(2)

    (2)、制订的目的不同。(2)(3)、制订、批准和采用的机构不同。(2)

(4)、约束力不同(1)(5)、体系构成不同(1)(6)、内容的构成不同(1)

32.简述汽车制动跑偏的主要原因。

答:汽车制动时自动向左或向右偏驶的现象称为制动跑偏(3),引起制动跑偏的原因有:

(1)、汽车左右车轮特别是前轴左右车轮制动器的制动力不相等:

(2)、悬架系统与转向系统运动学上的不协调(2)(3)、汽车质心位置的左右不对称,由于质心偏向一侧,使该侧轮负荷增大,因此地面制动大。

33.简述汽车安全带的工作原理。

答:当碰撞事故发生时,安全带在人体作用下产生位移,当人体作用在安全带上的力使安全带的运动速率超过一定的阈值后,锁上机构开始工作,安全带被锁紧,不能从卷收器中继续抽出(4),从而将乘员约束在座椅上,使乘员的头部、胸部不至于向前撞到转向盘、仪表板及风窗玻璃上,减少乘员发生二次碰撞的危险,同时避免乘员在车辆发生滚翻等危险情况下被抛离座椅。

34.先进安全汽车的研究对改善汽车安全性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先进安全汽车研究使得汽车安全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吸能车体结构并保持了必要的乘员生存空间(3)(2)、采用较细的高刚性

    立柱,扩大了前方视野(3)(3)、采用集中报警装置,扩大了报警内容和显示方法。

 六、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4分,共14)

35.根据下图轮胎和路面附着特性曲线,分析ABS系统的控制目的。

答:图中给出车轮纵向附着系数和侧向附着系数随滑移率入变化的典型曲线。当轮胎纯滚动时, 0,当滑移率为10%—20%时, 达到峰值。在纵向峰值附着系数下的移率左侧,随滑移率入成线性增长,即路面附着力能随汽车制动力矩的增加而增大,提供足够的地面制动力,并且,此时的侧向附着系数也较大,具有足够的抗侧滑能力,一般称为稳定区。当滑移率继续增大,持续下降,直到车轮抱死(=100),降到较低值。在此过程中,车轮侧向附着系数急剧下降,当车轮抱死时,几乎为0,汽车将丧失抵抗侧滑的能力,称为不稳定区。由上述分析可知,如果将车轮滑移率控制在10%—35%的范围内,既可使纵向附着系数接近峰值,同时又得到较大的侧向附着系数,从而可使汽车获得最佳的制动效能和方向稳定性。用滑移率作为参数,调节制动压力以控制车轮转速,达到防抱死制动的目的(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心想买安全汽车 请先看这个!
您的爱车安全吗?谈汽车安全性的因素-太平洋汽车网-购车参谋
车载手机支架:为了提高驾驶安全性 汽车的安全性功能都有哪些
安全驾驶
汽车知识大全(四)
汽车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有哪些?有什么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