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性的枷锁》:人生最大的枷锁,就是以为人生是有意义的

2020年第42本


文/装装子 


《人性的枷锁》所探讨的是人生。

刚开始读时,还觉得此书索然无味,想着不过是要写一个孤儿流水账似的一生。读到下册时,却已爱不释手,废寝忘食,2天花了6个小时就读完了。

我想,每个人读完都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有的人认为,这本书讲了情感的枷锁、道德的枷锁、信仰的枷锁、生活的枷锁、生命的枷锁。

我的感受更侧重于是“生命不过是复制+粘贴,枷锁就是重复而毫无新意”。即有句话叫:“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原创,但活着活着就成了盗版。”

主人公菲利普想要挣脱的枷锁,或许就是祖祖辈辈对一个人的人生规划和训导:出生—好好完成学业—找份安稳的工作—结婚生子—柴米油盐酱醋茶—孤独离世。

这条大众人生地图线是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殷殷期盼。如果一个人像这样循规蹈矩地走完一生,总归不会出什么差错,可以保他一生平稳,无波无澜。

而偏离了这条线,则属于冒险之举,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结果可能是拥有更与众不同的成功人生,也可能是败得一塌糊涂过得很凄惨。

然而孩子却总是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会在路途中不管不顾地偏离航线,想要去自我探索人生的道路,以突出自我价值的唯一性。
 



主人公菲利普就是这样,在完成学业这第二关,他就已不能乖乖顺从伯父伯母的心意了。

他天生是个瘸子,又在五六岁时失去双亲成了孤儿,父母留给他的遗产并不多,只够他完成学业。那之后,他就得靠文凭去找份工作养活自己。

他被寄养在伯父家,伯父是个自私冷漠的人,如果他不能循规蹈矩地完成学业并取得工作,即使他沦落街头,伯父也不会救济他一分钱。

但偏偏年少的菲利普三心二意,不能对一门学业始终如一的坚持:

他年少时被送去皇家学校念书时,伯父伯母希望他今后能上牛津大学,然后回到家乡成为一名牧师;

然而还有一年毕业时,他却非要去德国学习,还说牛津大学对他并没有吸引力;

在德国混了一年,他又去伦敦做了会计师学徒,一年孤苦的学徒生涯之后,他便决定逃离这个鬼地方,要去巴黎学艺术;

在巴黎学了几年,因为发现自己并没有艺术天分,他又悻悻然放弃,然后进入伦敦医学院开始学医。

岁月蹉跎,等到他艰难而坎坷地完成学业时,已经到了而立之年。




宗教、会计师、艺术、学医,他其实对哪一门学业都没兴趣,所以总是不能坚持到底。

而且年龄越大,他的心思就越不在学业上了。他把精力和金钱,都耗费在了情感和交际上。

他脾气温和,心地善良,曾为两个穷朋友承担过葬礼,一个是无亲无故被病死的穷诗人克朗肖,一个是被哥哥摒弃快饿死而自杀的学画画的穷学生普莱斯。

他有过三四段爱情,其中和米尔德里德纠缠得最久,也最耗费他的精力和金钱。

因为这个姑娘从来没爱过他,他虽然总是说这个姑娘身材不好性格也不好,却还是情不自禁地甘愿为她付出,只希望能博得她的欢心。

他在这段感情中,真是傻得出奇。

米尔德里德被另一个男人欺骗做了小三并有了身孕被抛弃后来找他,他仍然不计前嫌地帮助落魄的她,对她出手阔绰。然而她却一转身就和他的朋友搞上了,还厚颜无耻地拿了他的钱去和他的朋友度假!

在她沦为妓女时,他又第二次不计前嫌地帮助了她,但她却搞不懂为何此时的他根本不想要她的身体,于是再一次和他决裂,伤了他的心。

她除了伤害他,利用他,消耗他的精力和金钱,一无是处。

后来,他再也没见过她。他虽然觉得自己不再爱她,但他却打心眼里觉得如果再碰到她,他仍然会帮助她,而不是弃她于不顾。

他懊恼地说,可能自己这辈子也无法摆脱她了。
 



菲利普在爱情和人情世故上花费了太多钱,早就超出了他的预算。他打算在股票市场搏一搏,结果输光了仅剩的三百英镑,不得不中断在医学院的学业,流落街头,挨饿受冻。

找工作对他而言非常困难,每个招工场所都有上百号人排队抢那几个空缺职位,而他是个瘸子,又并非身强力壮,所以连最底层的售货员、招待员等工作都得不到。

不过两三周,他就被饿得皮包骨。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反而参透了人生,“生而为人,历经磨难,驾鹤西去。生命没有意义,人活着也没有什么终极目的。一个人无论降生与否,生存与否,都无关紧要。生亦不足道,死亦不足惜。”

他伯父坚决不给他一分钱,也丝毫不关心他是否会死在外面,而出身中产阶级的他,又抹不开面子去求助任何一个朋友——再说,他只有一帮穷朋友,没一个富有的;更重要的是,他并不认为哪个朋友和他拥有真正的友谊。

不过,不得不说,菲利普受穷是应得的——因为他实在是对金钱和人生太没规划,有些想一出是一出。

大手大脚为米尔德里德花钱的时候,他总是一边忧心忡忡,又总是一边得过且过,也从来不把伯父的忠告听进去,还从没想过出去打工赚点钱贴补零用,完全是坐吃山空。

所幸,因为他心地善良待人温和,后来被好友阿瑟尔尼一家救助,获得了一份巡店员的工作,专门为顾客指路。

卑微的工作,卑微的收入,菲利普被迫和底层人士生活在一起,满心苦恼,满身疲惫,因为没人再和他谈论书籍、艺术、哲学,这里的人只谈论低俗的色情和卑贱的生活。

他并非瞧不起这些困苦的人,但他的精神生活无法在这个阶层得到满足,他和他们不是一路人。但如果和他们生活得太久,他真担心自己最终会和他们沦为一样的人,因为现在的他每天累得连书也没时间和力气看了,更遑论与人在精神世界中辩论。

他完全受不了这种一眼看不到尽头,又一眼能看到尽头的生活,“往后的生活仿佛已是一览无余——先往右再往左就到了,女士。”

生活最怕的可能就是没有期盼和惊喜吧。

虽然后来菲利普因为在巴黎学过画画,被破格升职成助理设计师,但是那点工资依然少得可怜,他依然无法摆脱贫困和底层生活。

于是他很不道德地盼着祖父早点离世,这样他就可以继承一小笔钱,辞去卑微的工作,继续完成在医学院的学业,成为一名收入还算稳定和不错的医生——虽然他仍然对学医提不起兴趣,但他现在知道如果要活下去,自己已别无选择,只能抓住这最后一条稳当的路走下去。

但他那病怏怏的祖父很是留恋人世,所以一年多后他才如愿以偿。
 



待到菲利普从医学院毕业时,他已经30岁了。

到了30岁,他的生活终于趋向于正轨,而不再是冒险模式。

因为兜兜转转到了30岁,他突然觉得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结婚生子这样循规蹈矩的人生,似乎也没什么不好,甚至不可谓不完美。

走到30岁的这一路,他交了很多朋友,但此时的他只和阿瑟尔尼一家还保持着亲密,并和他家的大女儿萨丽好上了。

当萨丽暗示他,她可能怀孕了时,他决定向她求婚,并规划好了二人今后要生活的地方。

当萨丽说她没有怀孕时,他反倒有些不知所措了。但他并没放弃这个计划,因为此时的他“想到结婚,并不是因为什么自我牺牲,而是渴望一个妻子,一个家和一份爱”。

要知道,在之前,他的观点可是:婚姻是只有庸人才会遵循的可笑习俗。

他本打算学业完成后,要去四处流浪行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是现在他意识到:

“他一直生活在未来当中,当下永远都从他的手里溜走。他的理想呢,他想到他的那个愿望,就是从纷繁且毫无意义的现实生活中,设计出属于他自己的复杂精美的生活。

他难道竟没看出来,一个人出生,结婚生子,直至最后死去这种最简单的模式,不同样也最为完美吗?屈从于幸福或许是接受失败,但这样的失败要好过很多胜利。”
 



菲利普最后对人生的感想,跟穷诗人克朗肖对人生的观点,似乎有些不谋而合。克朗肖说,人生就是享乐,他甚至不愿意把“享乐”换成“幸福”这个词。




 
“'幸福’这词儿听起来好像没有那么令人震惊,好像是从伊壁鸠鲁的猪圈逛到了他家的后花园。但我要说的就是'享乐’,因为就我的观察而言,大家都是图个享乐,没听说谁的目标是幸福。

你的每一种德行中都暗藏着享乐的欲望。人人做事都是先为自己。要是做的事刚好还能使别人得益,那么我们就说这个人是个有美德的人。有人觉得施舍是种乐子,那他就叫乐善好施;有人觉得助人是种乐子,那他就叫热情善良;有人觉得做社会工作是种乐子,那他就叫热心公益。

你给乞丐两个便士自己觉得很快乐,我来上一杯威士忌兑苏打水也觉得很快乐,这是一回事儿。不跟你一样假惺惺的,我既不为自己的快乐洋洋得意,也不会去祈求你能赞同我。




他还说:“要是人真的喜欢受苦多于享乐,那人类早就灭亡了。”
 



搞艺术的画家福贝瓦,在劝菲利普放弃艺术这条路时,也说了一段关于人生的很有意思的话:


 
“没有比为了生计发愁更丢人的事儿了。有些人大言不惭地说自己不把钱当回事儿,我最鄙视这种人。不是伪君子就是傻子。

钱这玩意儿就像第六感,没有它,剩下的五感都发挥不了最佳作用。没有足够的银子进账,生活里就少了一半的可能。唯一要注意的是,你不能花两个子儿的成本来挣回一个子儿的价值。

你可能会听到别人说贫穷是对艺术家的最佳鞭策。说这话的人从来都没受过穷啊。贫穷就像扎进你皮肤里的钉子,他们不知道这会让人变得多么抠门,会让你遭受多少羞辱。贫穷会砍掉你的翅膀,像癌细胞一样侵噬你的灵魂。

倒不是说要有多富裕,可起码要有足够的钱来维持尊严,有足够的底气不受打扰地工作,能慷慨诚实地做事,能不靠他人独立生活。不管是画画的还是写字的,但凡一个艺术家要靠自己的作品吃饱肚子,我都深深地为他感到同情。




这段话中,最妙的就是这句:钱这玩意儿就像第六感,没有它,剩下的五感都发挥不了最佳作用。

说白了,人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要先填饱肚子。
 



也许,菲利普在放弃挣扎,决定回归普通的人生道路之际,也深深地体悟到了当他想要挣脱“稳妥的人生”这个枷锁时,这种思想本身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枷锁?

所以这样想开之后,他才算是真正摆脱了枷锁,获得了自由。

能自由自在地过自己的人生,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是幸事儿,但如果不能,也不能为了理想而首先放弃生存。

毕竟,生存才是生命的首要意义。

有个短评很有意思:人生最大的枷锁,就是以为人生是有意义的。

 


 
ps:大约半年多前,我曾一直思索: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也曾拿这个问题问过几个好友和被采访对象。对此,大部分人不是表现出迷茫,就是愣怔,好像从来没思考过这个问题,或者从来不觉得它是个问题。我想,大多人的人生都在被洪流裹挟着前进,仅此而已。(包括我)

只有一个人的答案给了我一点启示。她是一个40多岁、实现了财务自由的女企业家,她说:她如今还这么拼命干事业,唯一的原因就是人总要在社会寻找一种存在感,即存在价值,才觉得人生有意义。

不知为何,我从她这番话中,感受到的是一种生而为人的孤独。

我曾读《活出生命的意义》,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是一名犹太人,他曾被纳粹逮捕,先后被关在4个不同的集中营,遭遇了3年猪狗不如、非人待遇的日子。

当他被解救后,亲朋好友都已被迫害致死,他孤身一人在世,却没有丧失活着的信心,一直活到了92岁,健康又长寿,67岁还去考取了飞行员驾驶执照。

他能如此乐观豁达地活着,是因身为心理学家的他,早已参透生命。他认为每个人只要活着就有意义,而他的生命意义就在于帮助他人找到生命的意义。为此,他还创立一个新的心理学派:意义疗法。

我想,人生本无意义,意义都是人为赋予的。





作者简介装装子,爱看书爱写作。越看书越见浅薄。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性的枷锁
《人性的枷锁》,终困不住飞扬的心
再读《人性的枷锁》,才明白世界是一间大病房,人人都带着残疾
通往内心世界的自由之路
通透的人生:接受平凡,但依然努力
读《人生的枷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