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妈妈爱翻我手机,还偷拿我的小玩具…… | 性箱来信

今天的来信来自一位女高中生,她说她的妈妈常常翻她的手机,看她的日记,偷拿她的小玩具,甚至私自删除她的网友。她觉得自己被妈妈视为一件“可随意翻看的附属品”,这让她深感苦恼。

一起看看她的来信。

亲爱的莓辣:

莓辣你好!

我的母亲总是趁我不在家翻我的东西,包括我的手机,我的房间抽屉,我的日记本,这让我气愤而且苦恼。这周回家,我发现藏在抽屉里的小玩具不见了,因为我只在那里放过,所以一定是她拿走了。意识到这一点时,我全身都在发抖。

表情包 火冒三丈

我很快又发现,她登上我的微信把我的网友全都删了——这些网友曾在我在学校遭遇人际关系的重创时给予我鼓励和温暖,让我感到我是被爱着的——虽然我与他们从未见过面。

然而她却认为网友都是不正经的,要我少在网上乱聊,还总是旁敲侧击地说一些她从抖音上看来的“某某人见网友被骗多少多少”的事情。可是他们只是一些同好,是我在互联网世界上真正的朋友。

这种事情发生了不止一次两次。她不允许我锁房间的门,我锁了门她就要大吵大闹;她经常翻我手机,初中的时候就删过我好几次网友;她翻过我的日记本还说“你再这样我就带你去看心理医生”,导致我直到现在还有非常严重的病耻感(我知道我自己精神状态非常差,但是我在她面前装的很正常的样子)。

我有时会拍那种涩涩的照片,但都只是存在我的相册里,她翻了以后就骂我不检点(可是你不翻你怎么会知道呢)。我不得不加设一层又一层的密码,但是这不能挡住她窥探我的目光,我知道这是治标不治本的。

图为 妈妈窥探 | 图源 《青春变形记》

这些事情让我非常非常难受。她什么时候才能认识到我是活生生的有隐私的人,而不是她的一个可以随意翻看的附属品?我紫薇有错吗?我交网友有错吗?我的人际关系差有错吗?(关于这点我和她有聊过,但是她最终还是认为是我自己说话难听的问题。)

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我们互相保持界限互不侵犯就能井水不犯河水,可是你非得来翻我的东西,你非得我把你的震动棒也翻出来你才罢休吗?

情绪有点激动了我很抱歉。我科普看得比较多,我知道性是一个非常正常的,和食欲一样的,人类必不可少的欲望,她的行为却让我对性产生了羞耻。我如何才能让她意识到如今已经不是她那个年代,让她也能科学地看待性呢?我口头表达能力很差(稍微激动一点就会泪失禁),书面表达能力也没好到哪里去。我知道这很难,但我真的要崩溃了。

匿名

2023.7.3

亲爱的朋友:

你好!我是格内,信已经收到了。希望你一切都好。

读完你的信,我感到很难过。你提到,妈妈会趁你不在家时翻你的抽屉,看你的日记,甚至删除你的网友。她屡屡突破你的边界,无视你的感受,让你感到非常苦恼。就像你说的,她好像将你视为一件“可以随意翻看的附属品”。

从你的语句中,我能感受到你心中长久积压的愤怒,以及那种不被看见,也无法拒绝的无力感。这肯定很不好受。

图为 悲伤 | 图源 《青春变形记》

这让我想起自己类似的经历。当时的我无法理解,为什么父母给我的不是支持和理解,而是无孔不入的阻碍和干涉。他们好像对我没有任何兴趣,只是把自己觉得好的东西强加在我身上。最后我不得不接受这种“爱”,代价是失去了跟自己的联系。

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看到你并没有被愤怒和羞耻控制,也没有被无力感俘获。尽管屡屡受挫,你还是不断尝试跟妈妈沟通,并选择了向外界寻求帮助。这都说明你在积极地寻找方法,解决眼前的困境。我认为这是很了不起的态度。

同时,也感谢你对莓辣的信任,真诚地希望这封回信能给你一些帮助。

表情包 抱抱

首先,我要非常肯定地告诉你:你意识到自己被妈妈控制,感觉隐私和自主权受到了侵犯,并为此感到愤怒,这都没有错。

你的妈妈可能会拿母女关系来当作自己行为的挡箭牌,但家长往往忘记了,自己的孩子首先是一个人。作为一个人,你当然有权愤怒,也有权维护自己的权利。

这种权利是被法律明文规定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你的聊天记录和日记里有你的私密信息,理应得到所有人的尊重。

2013年就有过一条这样的新闻:被父母偷看日记后,13岁孩子果断选择报警,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

图为 父母偷看聊天记录,13岁孩子报警

不过,跟妈妈讲法律可能用处不大,因为她会说:“我都是为了你好!”

删你的网友,是怕你被骗;偷看你手机和日记,是让你不要“跑偏”;至于偷拿你的小玩具,那更是天经地义——在许多父母眼中,性就是洪水猛兽。

然而,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强行“为你好”的爱并不是保护,而是一种伤害。

心理学家Manson指出,拥有健康个人边界的人能够做到“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且不对他人的情绪和行为负责”。侵犯别人的隐私,替他人做决定,本质上是在突破他人的心理边界。

你妈妈的行为显然是一种典型的越界。她占领你的领地,夺走你对自己生活和行为的决定权,这是一段关系中能发生的最糟糕的事情之一。

所以,你的愤怒是正当的:当我们的边界被侵犯,愤怒是最本能的反应。

在电影《青春变形记》中,13岁的美美也是被妈妈翻看了日记后,才无法抑制自己的愤怒,变成了小熊猫。

图为 美美愤怒 | 图源 《青春变形记》

我认为,真正的亲密应该是互相信任,互相支持,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控制和侵犯。以爱之名实施的暴政也是暴政。

电影后半段,当妈妈逼小美离开朋友的时候,美美甚至已经放弃了反抗,取而代之的是乖巧,顺从,以及一种深深的麻木:为了满足母亲的期待,她不得不隐藏真正的自己。

不过,随着逐渐长大,我也慢慢明白了父母的身不由己。

青春期是一段动荡不安的时光,不仅对孩子来说是这样,对于家长来说也同样如此。如果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你也许会理解ta们的某些感受和行为。

图为 每个人都有很多面 | 图源 《青春变形记》

首先,青春期也是家长的困境。

小时候,我们的行为、感受,都和父母紧紧联系在一起,亲子是一体的,没有明确的边界。这也许是人与人之间能建立的最紧密的联系。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家长往往付出了大量时间、精力和感情。对家长来说,孩子已经成为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因此,青春期对孩子来说是走向独立的旅行,对家长来说却是长久分离的开始。我想,这对任何一个家长来说,都没有那么容易接受。

尤其是对于有创伤的家长,孩子的出生或许为ta们的生命带来了深深的慰藉,而这无疑也会让分离变得更加困难。为了防御分离的焦虑和悲伤,一些家长可能会无意识地为孩子制造障碍,希望把孩子留在身边。但伤害你绝不是ta们的本意。

图为 妈妈的悲伤 | 图源 《青春变形记》

我想,在你妈妈的这些控制行为背后,或许也隐藏着需要被抚慰的情绪。

下次跟妈妈产生矛盾时,你可以试着问问她:“你为什么这么做?”,“你有什么感受?”,“你在担心什么?”带着好奇,而不是用评判、愤怒的态度跟她对话,这可能会让你看到不一样的妈妈。

另一方面,认知的不一致也会加剧父母的不安。

孩子想要独立,这无可厚非。但不可否认的是,青少年的人生阅历的确没有那么丰富。站在父母的角度,ta们难免会担心:“你真的能为自己负责了吗?”“你能保证自己不受伤害吗?”

尤其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新时代,新一代人跟父母的认知往往有巨大差异。父母在青春期的时候,大概还没有社交平台,没有自媒体,更没有性教育。性在当时是一件比现在更加难以启齿的事情。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没有那么容易改变。

这种认知的不一致,会让父母担心你在这个ta们不甚理解的世界中受到伤害,导致ta们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掌握了更多知识的你,或许背负着教育ta们的责任。这也需要你给ta们更多的耐心。

长大这件事本身也意味着,你要开始意识到父母的局限,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包容。

图为 包容妈妈 | 图源 《青春变形记》

在最后,我想给你一些建议,也许有助于改善你和妈妈的关系。

1.来一场大人之间的对话

找个平静的夜晚,像个大人一样和妈妈聊一次天。“像个大人”,意味着你不仅仅关心自己,也在乎、尊重对方的想法和感受。

你可以问问,当她拿走你的玩具,或删除你的网友的时候,是什么促使她做了这些事情?她在担心什么?也许你还可以问问:她在青春期时跟父母有什么样的故事?她是怎么看待性的?她是怎么看待隐私的?这也许能帮助你理解她为何对你做出那样的行为。

你也可以借此机会,向她分享你了解到的知识,或理性地向她表达你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2.“我可以为自己负责”

找一个恰当的时机,坚定地告诉她:“我已经长大了。”

表情包 自信放光芒

有时,家长对孩子的过度担心,仅仅是源于ta们不确定孩子是否做好了独立的准备。也许你需要清楚地告诉她:我长大了,我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欢迎你们给我建议,但我希望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你也可以跟她做一个正式的约定,要求妈妈不再偷偷侵犯你的隐私,前提是你会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心理咨询师、家庭治疗师李松蔚在一档节目中提到,有些家长只是听到孩子亲口说出“我已经长大了”这句话,就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并改变了自己的心态和行为。

3.做好不被理解的准备

“成为大人”还有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不再强求别人改变。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父母也不例外。

在最不理想的情况下,可能你付出了种种努力,却始终无法改变ta们的看法,也无法阻止越界的行为(有人甚至最终意识到,自己的原生家庭是“有毒的”)。此时,暂时接受这个事实也许是唯一的选择。

图为 拥抱朋友 | 图源 《青春变形记》

在这种情况下,我希望你放下无法实现的期待,并采取更灵活的策略来保护自己的安全:升级你的保密措施,寻求可靠的朋友或长辈的帮助,把对理解和爱的向往放在那些真心理解你、无条件支持你的人身上。

青春期是一段动荡不安的历程,但它总会过去。回头再看时,你可能会发现,当时的疼痛也是成长的征兆。

无论经历了什么,希望你记得爱自己,因为你的价值不建立在任何人的认可之上。

我们会一直在这里支持你。再次祝你一切都好。

莓辣格内

2023.9.2

🍓格内的手写回信🌶️

上下滑动查看

👍转发/在看/点赞

祝大家自由生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多数家长做错了:育儿时,80%的精力处理情绪,20%的矫正行为
如何防止孩子被性侵?德国专家的超详细建议,家长必学!
学会读懂孩子的行为2014年10月22日 星期三B14 成长周刊
儿子爱摸妈妈的乳房?啪啪啪被娃看见?这些事情你要注意了
家长教育青春期孩子的艺术
家长如何挺过“易燃易爆炸”的青春期(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