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东坡新传》读书笔记(3):变法与党争

《苏东坡新传》第二章“变法与党争”共75页,阅读时间3小时左右,读书笔记1400余字。

这一章讲述了嘉佑六年(1061年)至熙宁四年(1071年)期间,苏轼任凤祥签书判官,再回京都任职,经历王安石变法后,因反对新法,不得重用,最后外放杭州通判的过程。重点讲了王安石变法的过程,和苏轼在此期间的所言所行、所作所为。

读这章最大的收获是,对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实施过程、产生的弊端等等,有了很清晰的了解,作者的讲述既严谨客观,又生动详实,比当年在历史课上学到的更直观清晰。

作零碎笔记如下:

1.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人生变幻无常,不过如天上飞翔的鸿鸟,偶然在雪地上留下一二爪痕,一忽儿便西飞东散,了无踪影。雪泥鸿爪一词,少年时读到体会不深,如今人到中年,身无所长,一事无成,更添感慨。

2.苏轼赴任凤祥签书判官的过程中,历经数地,跟着他的足迹学习了西夏的历史,吴道子画的佛像,王维画的竹子,他与上司陈希亮从开始的“相看两厌”,到最后明白对方的苦心,终于和解。对宋朝文化艺术之精湛,以及所谓“文人气质”有进一步了解。“文人”一词,如今已近乎于贬义,实在令人痛惜。

3.苏轼参观天柱寺维摩像,感悟:“人的肉体像天上的浮云一样,随时变灭,全不足恃,只有心灵才是主宰的永恒。”儒释道,苏轼三者皆悟。

4.苏轼发妻王弗聪明贤惠,眼光和见识令人佩服,经常注意他在外面的每日行事,细心观察与丈夫交往的朋友,以她精明的头脑,帮他辨析人情事理,及时谏诤,避免上当。王弗去世十年后,苏轼依旧念念不忘,作《江城子.记梦》,流传千古,令人唏嘘。重温这首《江城子.记梦》,依然忍不住泪盈眼眶,千古悼亡词中,我认为该词当名列第一,今深入了解王弗事迹,更觉该词情深谊长。曾在拙文《佳茗读诗词 | | 问世间,情是何物?》中有详细描写。

5.宋神宗以为,得王安石,如秦孝公得商鞅,刘备见孔明,君臣遇合,如鱼得水。事实上,王安石偏执独断,眼高手低,急功近利,身边小人环伺,熙宁变法失败的最大症结在于“法非不良,而吏非其人也!”

6.苏轼《上神宗皇帝书》,言辞过激,在那个君主时代,杀头都不为过,但神宗虽未纳谏,却也没有怪罪他。作为一个有良知、有血性的知识分子,苏轼以区区八品闲官拂逆巨龙的鳞甲,勇气令人激赏,神宗的宽容也很可贵。

皇帝要破格任用王安石举荐的李定,当时的相关部门官员数人居然一再拒绝,不惜因“累格诏命”而获罪。

北宋政治清明,对知识分子的优待,从这两件事中很能体现出来。

7.苏轼与爱画竹子的文同是知己,苏轼出任杭州通判时,文同送别他,作诗叮嘱苏轼“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吟诗”,劝诫苏轼莫问国事,少写诗。然苏轼回答:“我性不忍事,心里有话,如食中苍蝇,非吐不可。”

如果苏轼当初能听从家人朋友的劝诫,从善如流,不再“一肚皮不合时宜”,想来不会有很面的诸多磨难,如今看苏轼,总觉得他书生意气,但如果没有那个满腔热情、略遭贬谪的苏轼,也许就没有后来才气纵横、潇洒豁达、名垂千古的苏东坡。

8. 人生真有命运这样东西,挡在前面,引领人懵懂前行吗?人实在很脆弱,常被命运所捉弄。苏轼当初一心以为参加了国时济世的大事业,不料自少至长,努力追求的政治生活,竟如儿戏一般荒谬,幻灭的悲哀,令他怅然若失。士人从仕,能得人主的知遇,该是多不容易的造化,而苏轼是既得其“知”而无其“遇”,政治抱负注定难以实现。

9.越读越喜欢作者的风格,夹叙夹议,多为冷静客观的描述,辅以个人看法,虽看似平静的议论,但透过文字,能读出其中的隐忍和愤慨,真正是“借东坡的行止来浇自己的块垒,把自己的饱满情感灌进东坡形骸……”

作者固如是,然读者岂不如是哉?

佳茗整理于2023年3月3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代词人中的“秦七黄九”
世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读苏东坡!
苏东坡:哪有尽如人意的人生,唯有尽力看开了去活
苏轼和章惇,这对好基友为什么反目成仇?
遇见苏东坡
宋朝有嘻哈:一场王安石与苏东坡的地上Battle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