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辞赋第20讲 文 赋及文赋的特点

辞赋20讲   赋及文赋的特点

          主讲:绝谷画蝶

   大家好,我们简单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俗赋

一、俗赋简介

俗体赋,简称“俗赋”。俗赋,在诸体赋中别具一格。所谓俗,雅之反义也。如《韩朋赋》、《燕子赋》、《晏子赋》等,为别于汉魏六朝的文人赋,一般称为俗赋。马积高先生《赋史》所谓俗赋,是指清末从敦煌石室发现的用接近口语的通俗语言写的赋和赋体文。此前也有人用“小品赋”“白话赋”“民间赋”称之。

二、俗赋的渊源

战国时期,荀况最早采用这种文体,写有《赋篇》。至汉、魏时代,文士多以赋体写作,成为新兴的文体,有体物叙事的故事赋,问答体的和叙事代言的杂赋,还有歌功颂德的大赋,但在语言方面则注重铺采□文,形成一种骈俪杂陈的文人赋。自敦煌艺术宝库发现以后,开始见到了一些唐代民间艺人在传统的杂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白话韵文赋体作品。如《韩朋赋》、《燕子赋》、《晏子赋》等,为别于汉魏六朝的文人赋,一般称为俗赋。
     敦煌俗赋语言通俗,方言俗语都可入赋。这些作品中的铺陈敷衍故事情节更为完整连贯,生活气息更浓厚,描绘人物情感细腻真挚,音调铿锵,琅琅上口,反映了唐、五代民间说唱艺术的高度发展。

三、俗赋特点
    俗赋通俗易懂,诙谐滑稽、故事性强、与传统文人“雅赋”风貌泾渭分明,是赋史长河中一条不大为人注意的“潜流”。俗赋的被重视,乃得缘于上世纪初敦煌莫高窟文物的重见天日。
    出土文物中,人们发现一种与通常文人作品不同的“另类”赋作,并渐渐以“俗赋”名之,如: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此赋极尽刻画之形容,作者充分运用夸张、对比手法

四、俗赋的分类
    根据艺术风格之差异,俗赋约有两种类型:一种为通俗故事型;另一种为诙谐调笑型。
    1、通俗故事赋
    这种为文化层次不高的民间人士所作,用于文化层次同样不高的民间大众文化娱乐之需。如在敦煌俗赋之通俗故事赋《晏子赋》,此赋将晏子使楚为使梁,把晏子身材矮小增饰为又黑又短的丑陋形象,然后以梁王晏子之间问答展开故事,颇有戏剧性效果。又如敦煌石室遗书中《韩朋赋》,长达两千字左右。按此赋所写,是一篇流传甚早之民间神话故事。并且此赋发挥作为“赋”之铺叙特长,文字较《搜神记》等扩展十余倍,想象丰富,情节拉长,描写及对话成分大大增加。唐代敦煌文献《韩朋赋》通篇采用四言赋体形式,以通俗流朗朗上口而不乏合辙押韵的行文,叙述了韩朋夫妇凄美的爱情故事。从目前所能查阅到的资料来看,该赋是一篇叙述较为详尽、内容亦较为完整的版本,其文字虽然只有2000字许,但集结了汉朝以来有关韩朋故事的来龙去脉,增加了“韩朋少年丧父”、“夫妻恩爱”及“宋王被杀”等几个关键性叙事情节,使整个故事前后联接,首尾完整,突出了强者残暴而无能,弱者不屈又智慧的主题,歌颂了韩朋夫妇坚贞不屈而又悲壮的爱情。

这类近呼口语化的描写属于夸张性的铺陈,特别是韩朋的爱情悲剧故事在敦煌本《韩朋赋》中表现得非常完整。

2诙谐调笑型
    此类为文人之作,往往弃雅用俗,寓雅于俗,于媪戏的表面下隐藏着深刻严肃的用意。如:·刘朝霞《驾幸温泉赋》

《驾幸温泉赋》则如同一个调皮话滑稽的娼优,它动作敏捷,表情多变,言辞幽默,富有挑逗性。给予人的是轻松、捧腹、释重卸担和心旷神怡,而仔细想来,又谐中有庄,笑中寓泪。和传统大赋一样,本篇也成功地采用了铺叙这种赋体文学的基本手法。铺叙不显堆砌,修饰不显多余。诙谐调侃与铺采摛文有机结合,贯穿于赋的始终。

 刘朝霞此赋词调倜傥,杂以徘谐,刘朝霞这种拍马屁的文章可谓写得别具一格,又不失酸文人的执著。  
     五、俗赋体式结构:
     第一是夸张性的铺陈:如《燕子赋》·赵洽的《丑妇赋》,无不穷力夸饰,尽情渲染,这显然是对赋体文学传统的一种继承
    第二是对话体的结构方式:《韩朋赋》《燕子赋》这种对话体一方面承自乐府民歌,同时也与传统赋体文学主客问答的结构方式有一定联系,只不过问答者由主客两方变成多方罢了。
    第三是表现的寓言化,两篇《燕子赋》均借助非人类的动物来表现人类社会的普遍问题,·王敷的《茶酒论》,以对话的方式、拟人手法,广征博引,取譬设喻,以茶酒之口各述已长,攻击彼短,意在承功,压倒对方。最后,《茶酒论》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相互合作、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发挥效果。

第四是语言更加通俗和口语化,如《韩朋赋》可以看出是有意选择大众熟知的俚俗语词
    敦煌诗体赋中的一些作品,往往被研究者作为诗歌来看待,如《死马赋》被收入中华书局《全唐诗外编》,《酒赋》被任半塘收入《敦煌歌辞总编》等,这与南朝和初唐部分五、七言诗体赋的情况颇为相似,这种”“交叉、难以严格区分其文体的尴尬,源于此类作品既以名,却又采用五、七言诗体句的形式和手法。

《剧鼠赋》是上承《鹞yào 雀赋》的特点及为文意趣,风格诙谐幽默,语言通俗晓畅,以四言韵语为主,间杂六、七言句,把老鼠的特征描绘得惟妙惟肖、生动风趣,这在现存以鼠为题的赋作中是少有的。

《剧鼠赋》虽形式诙谐,但立意典正,直斥现实。其形式上类似俗赋,虽没有明确的隐喻,却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它实际上是讥刺现实的作品。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骈赋和律赋,又介绍了骚赋、诗赋、俗赋,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文赋。

    一、文赋的概念

    文赋是赋体的一类。指古文。即相对骈文而言的用古文写的赋,也即相对俳赋而言的不拘骈偶的赋。元代祝尧说,宋人作赋其体有二:曰俳体,曰文体;并认为用文体作赋则是一片之文押几个韵尔(《古赋辨体》)。这种论述虽对宋代文赋有所偏颇,但却指出了文赋的体裁特点,即以赋的结构、古文语言所写作的韵文。 作为赋的一类变体,文赋是唐宋古文运动的产物。

中唐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在复古口号下改革了骈偶语言。他们的赋作直接继承发展先秦两汉古赋传统,象韩愈《进学解》,柳宗元《答问》、《设渔者对智伯》,虽不以“赋”名篇,但其体裁取自东方朔《答客难》、扬雄《解嘲》,正是《文选》列为“设论”一类的古赋之体。

设论,文体名,就是假设问答以阐明意旨,《文选》有设论三篇:  东方朔 《答客难》 扬雄 《解嘲》 班固《答宾戏》这种文体既保持主客答难的赋的结构,又用比较整饰而不拘对偶的古文语言,实质便是文赋。文赋始于唐,典型作品是《阿房宫赋》、《秋声赋》。

二、文赋的演变

    北宋以欧阳修为代表的古文运动,继承韩、柳革新的传统,反对宋初盛行的西□派(西□体是北宋初年一种追求辞藻华美、对仗工整的诗体。)骈偶文风,进一步巩固了古文取代骈文的文学语言地位,扩大了古文的文学功能。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所谓“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古文运动其成就之一便是使文赋这一赋体发展得更为成熟而富有特色。其代表作即欧阳修《秋声赋》和苏轼前、后《赤壁赋》。
    从体裁形式看,《秋声赋》和《前赤壁赋》都还保持“设论”一类汉赋的体制,既有主客答难的结构形式,又吸取韩愈《进学解》的叙事性质,但扩大了叙事部分,增加了写景抒情部分。而《后赤壁赋》则几乎完全摆脱汉赋体制的影响,独创地构思了夜游赤壁、攀登峰顶、泛舟长江及遇鹤梦鹤的情节。以这三篇为代表的宋代文赋的共同特点是,融写景、抒情、叙事、议论于一体,用相当整饬(chì )的古文语言写作铿锵和谐的韵文。

    宋代文赋的实质是用古文语言写作的具有赋的结构的韵文,所以按照古代传统文论观念来看,一方面肯定赋体至“宋人又再变而为文”,是赋的一种变体;另一方面又认为“文赋尚理,而失于辞,故读之者无咏歌之遗音,不可以言俪矣”(《文体明辨》),觉得既不符合“古诗之流”的要求,又不符合骈偶声律“俪辞”的标准,实则已不属赋体。但从文学体裁的发展规律看,宋代文赋正是赋体发展的终极阶段,前、后《赤壁赋》即为临界的标志作品。

    三、文赋的特点

    1)体式方面的特点:

文赋是赋体文学中最早出现的体式,也是赋体文学第一次兴盛时的主要赋体。 汉代是中国文学史上赋体文学第一次兴盛时候,汉赋的代表性作品,如《子虚》、《上林》、《两都》、《二京》等,从骈散角度而言,都可归为早期的文赋。唐代文赋作品大致可分为仿古之作和通常所谓“新文赋”两大类。

曹明纲先生总结为:韵散配合、骈散兼施、用韵宽泛和结构灵活。其中最典型的一个特点是:骈散兼施。文赋是骈俪轨迹的逆转,文赋虽然着意用散,却不废用骈,讲究骈散兼施、各得其所。如《长杨赋》中,里面有一段: 椓嶻嶭(zhuójié niè)而为弋(小木桩),纡南山以为罝。罗千乘于林莽,列万骑于山隅。

以文为赋虽非正体,然赋之境界却天海空阔。如杜牧的《阿房宫赋》更是文赋的典范。

 文赋对音韵与骈对不是很看重,它注重的是返契古散文的质朴与畅达,所谓古散文就是指先秦两汉的散文,古典文学概念中散文这个文体专称是相对骈文而言的。古文运动其真正的目的是一洗骈文过于看重骈俪而渐生的浮华之风。这个运动的目的,从头到尾都主要是针对骈文而言,并不特别针对韵文类。至于赋体演变有“文赋”一体,完全不过是古文运动附加的产物而已。

唐代倡导古文运动运动的韩愈,其本身也作律赋。宋代的欧阳修和苏轼,亦工律赋,且唐宋两朝,以骈句为主的律赋都属于昌盛时期。所以,赋体之中,虽有文赋,但纵观唐宋两代,其存世的文赋作品是极少的,其数量较之同期的散文作品,可谓寥若晨星。其中较为经典的文赋传世作品,更是屈指可数。古文运动轰轰烈烈,但其打击对象骈文,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发展的脚步。复至明清,骈文已有蔚然大观之势。毕竟汉字的骈对美,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否认,难以掩盖的。散文质朴明畅,骈体文采富瞻,各用其所长才是正道。

    2)用韵方面的特点:

总体来看,文赋多少事要押韵的,断然没有全然无韵的文赋,或通篇押韵,或押十数韵等,押韵的方式也极随意。

①有不分奇偶而句句押韵的。

如欧阳修之《秋声赋》:其色惨,烟霏云;其容清,天高日;其气栗冽,砭人肌;其意萧,山川寂

淡、敛,词林正韵第十四部;

,词林正韵第十一部;

,词林正韵第十八部;

,词林正韵第八部;

②也有循于常例,隔一句押韵的,如苏轼之《前赤壁赋》: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还有用韵不尽拘于官韵,常有较大范围的韵部合用情况,跟《词林正韵》类似,如上例《秋声赋》中,韵字“淡敛、明晶、冽骨、条寥”

④还有一韵用完就不用了的,还有重复循环再用的。如此种种,尽以文章所需之便利,及其灵活。如:欧阳修之《秋声赋》:其中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切、发,词林正韵第十八部;就与上面的,词林正韵第十八部;重复再用。

除此之外,文赋的构成主体是散句,同时也兼有一些骈句和排偶句,但这些句子在骈偶的音韵方面,并无特殊要求,或工精或近于古偶,皆随自便,具体到四声平仄,除在押韵时不可平仄混押之外,其余偶句与排偶都可以不论声调。

    3)语音方面的特点:

如:苏东坡的《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谗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这篇文章行为在骈散之间,韵言杂用,文采飞扬,取清简之词,发高古之思。意象连贯,结构严谨,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这是文赋之一大宗法。

再如:欧阳修的《秋声赋》(节选)

余曰: 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这段散句精切,述理推比、逻辑推理巧妙,这也是文赋之一大宗法。

    4)布局谋篇方面的特点:

    我们还是以欧阳修《秋声赋》为例来分析其特点:

    秋声赋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澎湃;如波涛夜,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cōng鏦铮铮,金铁皆;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但闻人马之行    

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四无人声,声在树”予曰: 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烟霏云;其容清,天高日;其气栗,砭人肌;其意萧,山川寂;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呼号愤。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又兵象也,于行为,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夷,戮也;物过盛而当       

嗟乎,草木无,有时飘。人为动物,惟物之。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有动于中,必摇其。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        

童子莫,垂头而。但闻四壁虫声唧,如助余之叹

①先查韵部:

第一段:惊、铮、鸣、令、声押庚青蒸韵(词林正韵第十一部);

第二段:天、间(词林正韵第七部);淡敛(词林正韵第十四部)、明晶(词林正韵第十一部)、冽骨(词林正韵第十八部、入声)、条寥(词林正韵第八部);切、发、悦、脱、烈(词林正韵第十八部); 

第三段:阴、金、心,音押侵韵(词林正韵第十三部);伤(词林正韵第二部);杀(词林正韵第十八部)

第四段:情、零、灵、形、精、能、星、荣、声,庚青蒸韵(词林正韵第十一部);

第五段:对、睡(词林正韵第三部)、唧息(入声)(词林正韵第十七部)。

②赏析:

本文是作者晚年之作。虽仕途已入顺境,但长期的政治斗争也使他看到了世事的复杂,逐渐淡于名利。作者的心情也因为屡次遭贬而郁闷,但他能借秋声告诫世人:不必悲秋。作者的这一立意,抒发了难有所为的郁闷心情,以及自我超脱的愿望。

这是一篇用散文笔调写成的典型文赋,在这篇文赋中,以“无声之秋”的对比作为基本结构框架,精心布局,文势一气贯串而又曲折变化,作者从凄切悲凉的秋声起笔,为下文铺写“有声之秋”蓄势;然后由草木经秋而摧败零落,写到因人事忧劳而使身心受到戕残,由自然界转到社会人生,这是“无声之秋”;最后归结出全篇主旨:“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作为描写、议论的对象,极尽铺叙,渲染之能事,并由景入情,抒发秋感 并融入了作者对政治、人生、世事的深觉感慨,从而完成了本篇文章的深刻主题:不必悲秋恨秋、怨天尤人,而应加强内省、超乎其外。

这篇文赋具有以下特点:

a)布局精巧,结构谨严。

    文章以“有声之秋”与“无声之秋”的对比作为基本结构框架,精心设计,文势一气贯下而又曲折变化。

b)描摹细腻、生动、形象,极富艺术感染力。

c)形式创新,熔叙事、写景、抒情、状物、言理、议论为一炉,浑然天成。作者叙事简括有法,而议论迂徐有致;章法曲折变化;而语句圆融轻快;情感节制内敛;语气轻重和谐;节奏有张有弛;语言清丽而富于韵律。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秋声赋》是一篇以骈偶、铺排、声律为基本形式特点的“赋”。其采用的主客问答、随物赋形、铺叙渲染等手法亦为赋体的传统方法,整篇文章却以灵活自由、长短不拘的散文句式开篇、结尾和穿插其中,充分表现出以散运骈的崭新形式特点,无论叙事状物写景抒情言理,皆流畅自如、和谐统一,其高超的艺术技巧,丰富了“赋”的表现形式,开创了“赋”的新的发展之路,即:赋的散文化就是文赋 

    5)文赋内容方面的特点

文赋的思想内容以议论为主,以时而著。文赋往往融叙事、状物、抒情、论理于一体,构思完整巧妙,行文流利活脱,文人们针砭时弊,批判社会是它最主要的内容特征。 如大家所熟悉的《阿房宫赋》

例一:阿房宫赋

杜牧〔唐代〕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qūn)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yìng qiáng),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niǎn )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huán)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lù lù)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màn lì)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有不得见者 一作:有不见者)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piāo lüè )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dǐng chēng)玉石,金块珠砾(zhū lì),弃掷逦迤(lǐ yǐ),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zī zhū),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chuán ),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lín lín  清澈明净貌。),多于在庾之粟粒(sù lì);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bó lǚ);直栏横槛(jiàn),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shù zú)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xiá)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赏析:

此赋运用典型化的艺术手法,在不长的篇幅中,将宫殿建筑之恢弘壮观,后宫之充盈娇美,宝藏之珍贵丰奢,表现得层次分明而具体形象,由此得出秦始皇之所以统治不能久远,即在于暴民取材、不施仁爱的结论,为当时最高统治者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和警示。全文除了具有震撼人心的思想力量外,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从内容结构上看,此赋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

第二段,写阿房宫里的美人和珍宝,揭露秦朝统治者奢侈的生活,为下文的议论设伏。

第三段,由描写转为议论,显示出作这篇赋文的本意。

第四段,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向当世统治者发出警告。

第五段,结尾的一段议论也是有所借鉴的。

从艺术手法上,此赋运用了以下手法。

①本文运用想像、生动的比喻与大胆的夸张;

描写、铺排与议论,无论描写还是议论,都大量采用了铺排的手法,叙事言情,极尽其致,气势夺人,令人耳目一新。描写中铺排的例子,如“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一段;议论中铺排的例子,如结尾一段的正反述说。这固然是赋体的传统写法,但值得称道的是杜牧没有像编类书一样堆砌相同词语,而是写得不繁缛冗杂,恰到好处。

骈句散行,错落有致。此赋发挥了骈文的某些长处,如铺排、对偶、押韵等,但也大量使用单句散行,增强表现力。如在用了“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六个四字句后,接以“盘盘焉,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一个散行的长句。这样,句子整散结合,长短不拘,节奏鲜明,更富于表现力。

《阿房宫赋》是一篇借古讽今,针砭时弊,有感而发,具有较强战斗力的现实主义作品,文章借阿房宫兴起和毁灭的史实,深刻地表明了秦始皇的暴虐统治是导致秦朝灭亡的原因 从而用以讽劝和警告唐敬宗,应当从中记取教训,不要穷奢极侈,要爱惜民财民力,以免重蹈亡秦之覆辙。

文章为了铺陈其事,运用的语言也是相当精美的 它时而用对偶排比,句式整齐,音调铿锵,声韵和美,节奏明快 时而骈散兼行,长短急徐,错落有致 显得文气生动,通达流畅。

《阿房宫赋》文词华美,想像丰富,气势宏伟,既有激情,又蕴深义,令人感动,发人深思,堪称“诗人之赋”,大家知道赋,它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学形式。这都说明了赋的主要特点在于铺叙事物。 本文亦具有这个特点,成功地运用了铺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方法。从全文看,是以铺叙描写为客笔,抒情议论为主旨。

例二:赤壁赋

苏轼 〔宋代〕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冯 通:凭)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共适 一作: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赏析:

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映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构思,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在中国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文学地位,并对之后的赋、散文、诗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内容上看

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二段:文笔波澜起伏,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三段:写客人的回答,表现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 

第四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文章写了主客对话,表达了正反两方面的观点,最后以第五段作结。

第五段:写客被苏轼说服了,满面春风,换却愁颜。“苏轼这种宇宙观和人生观只能说包含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

艺术手法上特点:

①“情、景、理”融合。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作者抓住风和月展开描写与议论。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写景、抒情、说理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

②“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此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意象连贯,结构严谨。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四、分析赋与文赋之异同

1、在分析汉大赋与文体赋我们先来看看赋的种类:

赋大致分为五种,也正是五个重要时期:西汉人将楚国诗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也视为赋体,没有一定的限制性,这称作楚辞体的骚赋;汉赋篇幅较长,多采用问答体,韵散夹杂,其句式以四言、六言为主,但也有五言、七言或更长的句子,汉赋喜堆砌词语,好用生僻字,极尽铺陈排比之能事,却被后人视为赋体正宗,也称古赋;

六朝赋是东汉抒情短赋的变体,其特点是篇幅短小,句式整齐,多为四言、六言骈偶组成,而又讲究平仄,通篇押韵,又称俳pái 赋;唐宋又有律赋,题目,字数韵式,平仄都有严格限制;文赋是中唐以后产生的一种散文化的赋体,不刻意追求对偶、声律、词采、典故,句式错落多变,押韵较自由,甚至大量运用散文的句式,文赋实际上是赋体的一种解放。赋家主要代表人物有枚乘、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等人。汉赋,无疑是古典文学中一种影响深远的体裁。

2、汉赋

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为汉朝儒客文人热衷的文体,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

汉赋的内容可分为五类:

一是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行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木。而以前二者为汉赋之代表。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在两汉的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汉赋在结构上,一般都有三部分,即序、本文和被称作“乱”或“讯”的结尾。汉赋在后期写法上大多以丰辞缛藻、穷极声貌来大肆铺陈,为汉帝国的强大或统治者的文治武功高唱赞歌,只在结尾处偶尔略带几笔,微露讽谏之意。

从类别上看:汉赋分为骚体赋、大赋、小赋。骚体赋代表作为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它直接受屈原《九章》和《天问》的影响,保留着加“兮”的传统,其语言是四言和散句的结合,表现手法为抒情言志汉初六十年是骚体赋的时期 。

大赋又叫散体大赋,规模巨大,结构恢宏,气势磅礴,语汇华丽,往往是成千上万言的长篇巨制。西汉时的贾谊、枚乘、司马相如、扬雄,东汉时的班固、张衡等,都是大赋的行家。小赋扬弃了大赋篇幅冗长、辞藻堆砌、舍本逐末、缺乏情感的缺陷,在保留汉赋基本文采的基础上,创造出篇幅较小、文采清丽、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小赋,赵壹、蔡邕、祢衡等都是小赋的高手。

汉大赋指汉代盛行的赋体作品,以主客问答的方式“铺陈摛(chi)文,体物写志”,虽散韵结合,但散文的意味较重,所以称为散体赋。一般篇幅较长,规模宏大,所以又称散体大赋。散体大赋是汉赋的主干,所以散体大赋可以直接称之为汉赋,一般来说,文学史上说的“汉赋”,都是指汉代散体大赋而言。

散体赋,又称散体大赋或汉大赋,在立意上立足于赞美,稍涉讽谏;在体式上虚拟以一问一答为主。句式三、四言至九、十言均有,韵散结合,以体物为主,一般直书其事,铺采摛文,排比铺陈,辞藻富丽,篇幅庞大。主要由诸子问答体、战国纵横游说之文和楚辞演化而来。作品如司马相如之《子虚上林赋》,扬雄之《羽猎赋》,班固之《两都赋》等等。

3、文体赋

文体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唐宋古文运动,一部分赋呈现出由骈俪返回散体倾向,形成散文式的清新畅快的气势,故带有先秦散文风骨,又借鉴汉赋手法,如设问作答。称作“文赋”。杜牧《阿房宫赋》、欧阳修《秋声赋》、苏轼《赤壁赋》等,都是代表作。

如苏东坡《后赤壁赋》:“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我们看押韵字:“尺、出、识、茸、龙、宫、从、动、涌、恐、留、流、休”,声调上,几乎与词韵相等,转韵频繁。但要注意,这里的“茸、龙、宫”与“动、涌、恐”虽然是同韵但不同声调,前者属于平声,后者属于仄声。两者分开使用,并没有平仄混押。所以说,即便是押韵要求最宽松的文体赋,都很少有有平仄韵混押的情况。这段行文在骈散之间,文采飞扬。取清简之词,发高古之思。这是文体赋之一大宗法。

再如欧阳修《秋声赋》“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乎来哉?。。。。。。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这一段押韵亦等于词韵。另押韵的更加灵活,常常连韵,转韵也很频繁。这段散句精切,述理推比巧妙。这也是文赋之一大宗法。

    文散赋两体,通常在散句方面,皆是以文言方式行文,少有文白夹杂,俚俗入赋者。文散赋句式之难点在骈散句的过渡与融合上。

    所以根据上面的分析,就散体赋与文体赋而言,皆有散句,且不苛求音韵与骈俪,常使人混淆。可以归纳不同点:

(1)散体赋在时间上早于文体赋,此乃首要区别。再者,散体赋追求“铺陈宏大”与“华丽夸张”。而文体赋,契法先秦两汉之散文,轻文辞骈俪而直抒胸臆,文气畅达而不涩。   

2)散体赋看重表述之散铺与文辞之险怪,而文体赋则讲究畅明达意。或言文体赋宏观上取法于古散文,而散体大赋是立足雕虫之技法。散体赋洋洋数千言,而文体赋常数百或千余言。

   3至于骚体赋与散体赋、文体赋的章法方面,与我们前面学习的段落、篇章章法内容并无大异。只是散体赋好用虚拟人物对话的方式来完成章法架构。然后用同类排比段落来完成铺陈,立意上带有少许的讽谏。

本讲提纲:

一、文赋的概念

二、文赋的演变

三、文赋的特点

四、分析汉赋与文赋之异同

赋基础班毕业试卷

学号:     网名: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赋?赋的特点?

    2、什么叫骈文、骈赋、律赋、诗赋、俗赋?它们流变的过程。

    3、汉赋与文赋的区别?

    4、什么叫壮句、紧句、长句、隔句(包括六种隔句),试各举一例。

    5、什么叫提引词,提引词有什么特点?

    6、什么叫虚词?什么叫骈句的领字?虚词和领字各有什么特点?

    7、什么叫平仄?骈句的平仄和骈文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8、什么叫词珠、骈珠,请从《滕王阁序》中找一个自己喜欢的词珠,标注注解及出处,并做成骈珠。

 二、填空题:

    1、骈句的特点是对偶的上下句的每个节奏点平仄要( )。(  )句子前必须有题引词;( )个字以上需要加虚词。

    2、诗的最后一个节奏点是三个字,骈句的最后一个节奏点是( )个字或者( )个字。

    3、诗没有领字,骈句可以( )领字,领字单独( )个节奏。

4、骈文的文体特征,即()、()、()、()、()。六朝骈文形式的特点主要有()、()。以对偶句(骈句)为主的文章叫做()。与之相对,以非对偶句(散句)为主的文章叫做()。不押韵骈文的题目里面不要带()字,骈文(骈体文)不需要(),押韵的是(),赋属()文。

    5、杜牧的《阿房宫赋》更是( )赋的典范。还有《》、前后《》等都属于( )赋。

    6、律赋一般限韵是()个字。古代科考选择一般是()个平韵,()个仄韵。

7赋之首段技法有()、()、()、()、()、()()、()、();赋之其他首段技法有()、()、();

8赋之次段技法有()、()、()、();赋之中间诸段技法有()、()、()、()、()、()、()、()、()、()、()、()、();

9赋之末段(尾)技法有()、()、()、()、()、()、()、()、()、()、()。

10骈句指的是()、()、()、(),跟律诗中的偶句相似。散句则是相对于()而言,也可以说,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不对偶、不要求押韵的句子为散句,散句又叫()。

    11对偶是一种修辞格,运用了()的文句就是偶句,也就是骈句。排偶指()()、(),是修辞学界提出的一种既有()又是()的一种修辞手法。

    12排比是指三个(),()的句子连续使用,是实现铺陈的手法之一。

13、古偶句虚词除外,在相应的位置上出现了()的字,这种特色形式的对偶句,叫()。

    14、赋后往往有“乱”,乱为赋中最后一节,起()作用。

    15、马蹄律的声律规则,其特点是()。左边比作“平”声,右边比作“仄”声,即成“平仄仄平”。同理,如先以右蹄迈出,即成“仄平平仄”。

 三、判断题:(在括号内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X表示)

    1、骈文不需要押韵,但句脚需要通篇走马蹄,不可以文白参杂。( )

    2、隔句不必遵循马蹄律。()

    3、有领字的骈句,领字都是单独划分节奏,上下句领字的平仄可以不相对。()

    4、曹明纲先生总结文赋的特点为“韵散配合、骈散兼施、用韵宽泛和结构灵活”。( )

    5、诗赋的语言要求是句式整齐而不对偶,不含或少含虚词。()

    6、“膏摇唇而增炽兮,焰掉舌而弥葩。”是骚体句式( )

    7、根据艺术风格之差异,俗赋约有两种类型:一种为通俗故事型;另一种为诙谐调笑型。( )

8、可以直接换韵、换段、换内容,不用提引词。( )

    9、散句可以放在一篇辞赋的最前面或最后面?也可以放在段落的前后( )

    10、押仄韵时,骈对上多以四声为用,可以在上、去、入三种声调中变化。( )

    11、骈赋、律赋一般都在偶数句用韵,文赋可以奇数句用韵。( )

    12、骚体赋常有换韵,最主要的体式则是带有语助词“兮”,以及含有虚词,以此调剂诵读节奏,渲染情感。( )

 四、创作题:

1、长江,亚洲第一长河和世界第三长河,是世界上完全在一国境内的最长河流,全长6387公里,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

其干流流经中国青海、西藏、重庆等11个省级行政区,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5

请以长江”为题,试写一篇骈赋《长江赋》,字数在300字以上。需切题用典,遣词古雅,不违背传统道德观念。

    2、用韵要符合骈赋押韵的标准,韵部合用以词林正韵为限。

    3、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要有平仄的交替,对句相同序位上的字要平仄相对,句脚字平仄相对,同一节奏内不可出现三连平、三连仄。

    4、换韵要求一个段落换一个韵,可在段落中根据内容所需换韵。换韵时,需平声韵转仄声韵,仄声韵转平声韵,换韵时需加提引词,以提醒作者注意。

    5、紧、壮、长、隔、各种句式合理运用,壮句前需加提引词。

    6、散句使用得当且不宜过多,(只在开篇和结尾使用)散句可以不入韵。

    7、节奏应合乎骈句的特点,最后一个节奏为2字或4字,非3字。

    8、超出4字需加虚词,但不可以带“兮”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写赋
辞赋小知识
于海洲 │ 赋体简说
文赋点滴
辞赋论——中华辞赋,吾观以复
赋 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