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巴蜀辞赋学院楹联班预备课第四讲 偏正型合成词 字类

        巴蜀辞赋学院楹联班预备课第四   偏正型合成词  字 类

                 主 讲:辛 勤

一、找出下列每组中的双音节词,简单说出你的理由。

1.青镜、青山

2.绿酒、绿水

3.红豆、红灯

4.写字、写作

5.儿童、儿子

6.左道、左手

首先我们要知道双音节词的定义:有些字不能单独表达具体的意,要由两个字或更多字组成固定搭配,才能表达完整的意识,这类字分别叫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如:社会、党派、沙发、共青团员等等。

根据定义我们得出以上6组都是双音节词,共青团员,是多音节词,若我们试试把他们撤开,是不是不能单独表达具体的意思。

1:青镜、青山

青镜:即青铜镜。

青山:指青葱的山岭。

青:指颜色;

镜:本义:照形取影的器具.镜,鉴也。——《玉篇》,镜,景也。——《说文》,明镜者可以察形也。——《大戴礼记·保傅》。

山:〈名〉(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山,土有石而高。——《说文》,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形〉大,巨大

2:绿酒、绿水

绿酒:美酒。

绿水:碧绿的水。

绿:可作名、形、动词讲,绿酒,绿水处作形容词讲。

酒:本义:用高粱、大麦、米、葡萄或其他水果发酵制成的饮料

水:可作名、形、动词讲,此处名词。

3:红豆、红灯

红豆:红豆树、海红豆及相思子等植物种子的统称。其色鲜红,文学作品中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王维 《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红灯:红色的灯;红色的信号灯。

4:写字、写作

写字:书写文字,题字。

写作:(1)犹写成。指作诗文、绘画等。(2 写文章;创作。

5.儿童、儿子

儿童:古代凡年龄大于婴儿而尚未成年的人都叫儿童,现代只指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

儿子(1).婴儿。(2).子女。(3).指所生男孩。(4).男子对长辈的自称。

这里大家一定会说,撤开后儿的意思不会变了,但是就这么一个字,咱们看看:

儿:同本义

儿,孺子也。——《说文》男青年 。如:儿孩儿(男孩子);儿男(男孩,男子)

年轻人;青年 。如:健儿

我:子女对父母的自称.等等。

童:小孩。年幼未成年的人未成年。亦泛指幼小。

单音节词“儿”与双音节词“儿子”既有相同的注解也有不同的表达意思。那么,咱们还要把它归纳为双音节单纯词还是双音节合成词,具体要看你用在什么语境下。

6.左道、左手

左道:邪门旁道。多指非正统的巫蛊、方术等。

左手:(1).左边的手。(2).左首。

通过查搜韵,我们得出这六组双音节词的注解,那么在详细的划分,它们那些属于双音节单纯词,那些属于双音节合成词呢。

上节课我们讲了双音节单纯词或多音节单纯词虽然由两个或以上的字组成,但只有一个语素,表示的意思是唯一的。也就是说,无论音节多少,单个的音节都不能表达完整的意义,只有几个音节组合起来才能表示一个意义。多音节的单纯词与声母、韵母、音节之间是有没有联系的。

双音节单纯词:乒乓、琵琶、蜘蛛、辗转、缤纷、扑通、哗啦、叮叮、当当、咖啡、的士等等。

注意:1.这些字拆开后都不能表示整个单纯词的意思

2.这些字只有一个字与整个单纯词的意思有关系,其余的字都会失去其本来的字义:

双音节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的词叫合成词。如:途径、价值、治理、方圆、聪明、忘记、没有、质量等等。

归纳第一大题答案:以上六组都为双音节词。

双音节单纯词:青镜、绿酒、红豆、写字、儿童、左道、左手

双音节合成词:青山、绿水、红灯、写作、儿子、左手

词组(或称短语):两个或更多词的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词组通常不是完整的句子,而是在句子中作为一个单元而起作用。

简单词组由两个单纯词组成,两个单纯词之间具有一种语法结构关系。为了论述的方便,我们在以后的课程中把简单词组简称为“词组”。如:青山、绿水、红灯等。

区别合成词和双音节词组的方法有三种:

1、从意义上判别:

词是不能再拆分的独立语言单位,组成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的字不能拆开,如果拆开,不能表达独立意义,或拆开的字与词的意义不一致。如:黄河、长江、樱桃、红杏、社会、劳动、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等。

而词组是可以拆开的。拆开后,组成词组的词,都能独立表示意义。

    如:老人、古道、琢句(推敲诗文的字句)等;

 2、从结构上判别:

看两个字中间能不能插入其他成分,是区分词和词组的最简单的方法。不能插入的,是词;能插入的,是词组。最常用的插入中间的词有:“的”、“地”、“得”、“和”、“或”等。所以老虎是词,老人是词组。

3、 从语音上判别:

词的停顿一般在词尾,而短语的停顿可以在中间:

“妻子”,既可指配偶,我们在表达这个意思的时候,语气的停顿在词尾,重音在“妻”上,是合成词;

“妻子”,也可指配偶和孩子,我们在表达这个意思的时候,语气的停顿在词中间,这时就是词组。

上面我们解答了作业题,也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下面为了对合成词作更详细的讲解,那么,咱们今晚的第一个内容是偏正型合成词。

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的词叫合成词。合成词中,多数由两个语素构成,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是少数。即合成词以两字词为主。如:花时、花光、天涯、风沙、舟车、拔河、种瓜、开车、侦查等等。

汉语合成词主要有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三种构词方式。

下面补充讲解一下复合式合成词中的偏正型合成词。

一、偏正型合成词

1.定中式偏正复合词:根据中心语素的不同,常见有两种类型:

①其中心语素是名语素:

名名型:风云、毛笔、柳树、春草;

形名型:清风、明月、红花、白云、老屋;

动名型:赶路、补课、归舟、打球。

②其中心语素是形语素:

名形型:水清、音美、火热、冰冷;

形形型:热闹、鲜红、浅白、浅显。

在此需注意,有一类名名型复合词:比如:松树、雪花、人海、山林,这些词的类型在现代汉语语法存在分歧,有认为属于前正后偏结构的,有人认为属于偏正结构的,有认为是属于补充式的,这个我们也不用做过多、过深研究,非要去确定它到底属于什么结构,对仗时,按着自己的理解,结合意境对出合适的名词即可。

2.状中式偏正复合词

其中心语素是谓语素,谓语素包括形语素和动语素两大类,所以其整体词性也相应包含形容词和动词两大类。状中偏正复合词以中心语素为动语素常见,常见的类型:

动动:倾注、狂奔、回忆、荣耀;

形动:饱读、力争、横征、详评;

名动:鞭打、瓜分、声援、笔谈;

副动:重逢、岂有、不计、相怜;

量动:倍增、堆集、扩展、薄收。

2.状中偏正复合词常见的语意模式类型:

①时间+行为: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早读、夜织;

②地点+行为:

表述为“向……”,有方向性:

外出、左转、右拥、前行、上书;

③状态+行为:

名语素状态+行为:鸡鸣、蛇行、鹤立、耳语、云游;

形语素状态+行为:高歌、低语、横扫、深交、长啸;

方式+行为:

副语素+行为:相逢、互补、兼优

3.常见的状中偏正复合词的中心动语素的类型:

①行为:颂、读、观、游、唱、饮;

②使役:令、禁、准、允;

③心理活动:喜、爱、恨;

④趋向:出、入、上、进、退;

⑤存现:在、有、

⑥能愿:可、许、敢;

⑦形式:似、犹、比、像。

常听诗友讨论古人讲不讲词性,结果不一。其实古人也讲词性。因为从汉字创造之初,就被我们的祖先赋以一定的字义,而这些字义是带有分类的。现代汉语的词性分类,虽然是借用了西方的一些语法概念,但本质上还是对古代字类的继承。

二、字类

(一)什么是字类?

古人对偶理论把字分为三大类,实字、虚字和助字。而助字是比虚字更虚的字,所以也归入虚字类。

    明朝的屠隆撰《缥湘对类》曰:“无形可见为虚,有迹可指为实;体本乎静为死,用发乎动为生;似有似无者,半虚半实。”

这段话的意思为:无形可见为虚,有迹可指为实:凡所描写的对象没有实际形象可见的字,为“虚字”;凡所描写的对象是指有实际迹象的字为“实字”;体本乎静为死,用发乎动为生:描写事物的性状、程度之类静态的字(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形容词)为“死字”;描写事物的行为、动作的字(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动词)为“活字”;似有似无者,半虚半实:凡所描写的对象似有似无的字(如现代汉语的方位名词、时间名词、颜色词等),为“半虚字”或“半实字”(如抽象的形容词和抽象概念名词等)。

归纳:古代汉语字类由实字、虚字、助字这三部分组成。

实字:实字和半实字;

虚字:半虚字、死虚字、活虚字。

实字:普通名词、专用名词、代词、量词。

半实字:抽象名词。

半虚字:数词、时间词、方位词、抽象形容词

死虚字:形容词、副词

活虚字:动词

助字: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下面以图说明,更直观一些。

此图上半部分的椭圆框所示是古代汉语的字类;下面的方框是现代汉语词性分类。椭圆框与方框之间的箭头表示古代字类与现代词性的对应关系。 请注意,古人称“实字、虚字”,不等于现代汉语的“实词、虚词”。传统对仗中,传统字类都是虚实相对的。

(二)实字:

1.实字:描写实实在在的事物的字为实字。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普通名词、人称代词、量词的词性:

1)普通名词:表示某些人,某类事物,某种物质或抽象概念的名称。例如:老师、茶、改革。

普通名词又可进一步分为五类:

(1)个体名词:表示单个的人和事物。如:汽车、房间、风扇、照片;

(2)集体名词:表示一群人或一些事物的名称。如:人们、家庭、军队、政府、集团;

(3)复合名词:两个或两个以上名词连在一起构成的名词。如:过路人、内兄;

(4)物质名词:表示物质或不具备确定形状和大小的个体的物质。如:火、钢、空气、水、牛奶;

(5)抽象名词:表示动作,状态,品质或其他抽象概念。如 :劳动、健康、生活、友情、耐力;

按是否可数分类

名词又可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

1不可数名词:是指不能以数目来计算,不可以分成个体的概念、状态、品质、感情或表示物质材料的东西;它一般没有复数形式,只有单数形式,它的前面不能用不定冠词。

2抽象名词,物质名词和专有名词一般是不可数名词。如:牛奶、面包、咖啡等。

3.)可数名词

可数名词是指能以数目来计算,可以分成个体的人或东西,因此它有复数形式。如:杯子),猫等。

普通名词如:天、地、春、秋、人、花、草、虫、鱼、亭、台、楼、阁、刀、枪、辊、棒、琴、棋、书、画等;具体看下联:

有路勤为

无涯苦作

联中的“山”和“海”、“径”和“舟”现代词性均为名词,古代字类归入“实词”,为实字相对。

除了普通名词,还包括:专有名词、专用名词

4人称代词:人称代词是指直接指代人或者事物的代词。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三种人称代词即:

第一人称(我;我们);

第二人称(你;你们);

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根据人称代词在句中所充当的成分可以分为主格人称代词、宾格人称代词。

古代汉语中有不少的人称代词,其功用也和现代汉语一样,是用来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之分,还有己称、旁称和尊称等。

第一人称,又叫自称。常用吾予等,还有帝王专称朕、孤寡人等字。

第二人称,又叫对称。常用尔而等。

第三人称,又叫他称。常用彼之等字,它们既可以用来指人,又可以用来代事,其用法更为灵活

还有旁称,亦即称别人,常用字,可译为别人人家

具体看下联:

衍庆宫  阮元

水能性澹为友,

竹解心虚即师。

联中的“我”和“吾”,现代词性均为代词,古代字类归入“实字”,为实字相对。

在这里,我们要知道:古联中代词与名词可以作为实词相对,就叫做代名对,例如:

述志  林则徐

海到无边作岸;

古音:仄仄平平平仄仄

词性:名动形名名动名

字类:实虚虚实实虚实

山登绝顶为峰。

古音:平平仄仄仄平平

词性:名动形名代动名

字类:实虚虚实实虚实

如果按照现代汉语词性结构来说,上联中的名词“天,”对应着下联中的代词“我”,似是没有相对。

如果按着传统对仗来说,上联中的实词“天,”对应着下联中的实词“我”,这样是成对的。

联中的名词:“海”、“岸”、“山”、“峰”均为字类中的地理门

5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叫做量词。如头、匹、条等。

“一个人、两只梨 、三口钟 、一把茶壶”中的“个、只、口、把”以及表示度量衡的“斤、公斤、斗、升、尺、寸、丈”等都是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数量单位的不同类型。

量词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两类。物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计算单位,如“一个人”中的“个”。动量词表示动作次数和发生的时间总量,如“看三次”中的“次”、“看三天”中的“天”。

修饰名词的量词,又可根据名词是否可数分为两种情形:

可数名词,如人、桌子;

不可数名词,如糖、水。

诗词中也会大量的运用到量词,如:

1)一( )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苏东坡<水调歌头>

2)七八( )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3)长安一( )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

4)白发三千( ),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 )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 )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7)春种一( )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8)绕树三( ),无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联中也会运用量词,如:

题岳阳楼   陈大纲

湖山归眼底;

忧乐到心头。

联中“面”和“家”,均为名词作量词,古代字类属于实字相对。

古藤书屋 倪国琏

一庭芳草围新绿;

十亩藤花落古香。

联中庭”和“亩”均为名词作量词,古代字类属于实字相对。

兴化李园五角亭联 前

种十里名花何如种德;

修万间广厦不若修身。

2.半实字: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抽象名词,如:             怀

赠人联 石韫玉

精神到处文章老;

学问深时意气平。

联中的“精神”、“学问”都是抽象名词,现代词性均为名词,古代字类归入“半实字”,为半实字相对。

“意气”也是抽象名词,属于半实字;而“文章”是人写的可以看见的作品,所以属于实字。

因为半实字也属于实字,所以可以相对

(三)虚字

1半虚字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以下词性:

①方位名词:它是名词的一种,是表示方向或位置的词,分单纯词的和合成的两类。单纯的方位词是“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里、外、中、旁”。

合成的方位词由单纯词以下列方式构成:

 (a)前边加“以”或“之”。如,以上、之下。

(b)后边加“边”、“面”、“头”。如:前边、左面,里头。

(c)对举。如,上下、前后、里外。

 (d)其他。如,底下、头里、当中。

在古代,方位词也用另外一种表示,:

青龙的方位是东,代表春季;

白虎的方位是西,代表秋季;

朱雀的方位是南,代表夏季;

玄武的方位是北,代表冬季。

这些方位词属于(《名词细分小类及其常用字表》里的方位门)如:上、下、左、右、里、外。

题扬州卞园   王士祯

梅花岭三山月;

宵市楼一草堂。

联中“畔”、“头”,这里为方位名词。

贺阿桂寿 纪

丹心直向军前死;

白发新从战后生。

联中前”、“后”,方位名词

这类词总放在其他词语之后组成方位短语。方位短语前头往往加介词,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此联中省略了介词。

方位短语:语法学术语,指方位名词附着在别的词或短语的后面所构成的短语。方位短语是名词性短语。方位短语主要表示时间、处所、范围等。如表示时间的:“会议中”、“参加工作之前”;表示处所的:“池塘边”,“黄河以北”;表示范围的:“你我之间”,“五十左右”。

方位短语可以和介词再组合成介宾短语。如“从实践中”,“在两个小时之内”等。

由名词或动词加上方位词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时间。

如:井冈山上、月光下、他们之间(名词)

吃饭以前、改革中、回收之间(动词)

树林东边、操场上(处所)

六十分以下、三十岁以上(范围)

开会以前、一年以上、解放后(时间)

②时间名词:

(《名词细分小类及其常用字表》里的时间门)如:春、夏、秋、冬、早、晚、朝、夕等;

题清茗斋  汪士慎

茶香入座阴静;

花气侵帘昼长。

联中“午”,“春”,都是时间名词。

还有少数方位词,如“前、后、之前、以后、内、之内、以内”可表示时间。

题岳鄂王墓  秦大士

人从宋羞名桧;

我到坟愧姓秦。

上联中“后”为时间名词,下联中“前”为方位名词,两者在古代字类中均属于半虚字,所以可以相对。

③数词:

题随园  袁枚

放鹤去寻岛客;

任人来看时花。

联中的数词一般情况下我们也是要求严格相对的,数词常与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来修饰名词。

④一些抽象的形容词:

如:忧 

题岳阳楼   陈大纲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这副联的“湖山”眼能看到的,为普通名词,是实字;“忧乐”是人的情绪,看不到也听不到的,现代汉语划为抽象形容词,古字类则归入半虚字。

再如:次韵楚觉先见赠 ·罗愿

首出诗文为我贺,

多惭忧乐与人同。

这是律诗中的对仗句,现代汉语划为抽象形容词,古字类则归入半虚字。

实字对虚字,按照古代属对规则本是不能对。但因为这是传统对格中的句內自对,所以可以放宽。关于句內自对,我们在以后的课程中再讨论。

2.死虚字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形容词,如高、大、远、近、清、柔等;

题小园  李光地

有水园林

无风草木

联中“活”和“闲”,现代词性为形容词。活:活动的,可变动的;闲:没事做,空闲。古代字类都属于死虚字,这里为虚字相对。

3活虚字: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动词,如:吃 打演 等;

题兰州夕佳楼  谭嗣同

夕阳山色危槛;

夜雨河声小楼。

联中的“横”,“上”,均为动词相对。上:从低处往高处运动;横:把长形物体(夕阳山色)横向摆放。一横一纵,空间方向上的不同,使得境界更为开阔,气势雄浑。

黄梅老祖寺喷雪岩  邓文滨

紫云瀑;

白雪岩。

“立”、“观”、“洗”、“喷”都是行为动词;“如”和“若”是表比喻的动词。这些都是活虚字相对。

题云麓宫  吴獬

云绝顶犹麓;

道安心即宫。

“对”、“求”都是行为动词;“为”、“是”作表判断的动词相对。

还需要注意一点:现代汉语中动词常跟形容词相对,例如:

挽刘统勋 窦光鼐

岱色苍茫众山

天容惨淡大星

上联中的“小”现代词性为形容词,下联中“沉”现代词性为动词,且为不及物动词。由于他们的语法功能都是修饰前面的名词,起到了谓语的作用,故可以相对。

题黄鹤楼 顾景星

鹤舞关河

云飞楚塞

动为现代词性为动词,长现代词性为形容词,他们的语法功能都是修饰前面的名词关河、楚塞,起到了谓语的作用,故可以相对。

而在古代字类中,动词、形容词均属于虚字,也是可以相对的

本讲提纲:

一、偏正型合成词

二、字类

(一)字类

(二)实字

   (三)虚字

巴蜀辞赋学院楹联班预备课第四讲作业:

一、按照现代词性和古代字类分类,标注下列对联的古音今音平仄、现代词性和古代字类:

清联13、九曲溪 黎士弘    

九曲初通三岛近;

古音:

今音:

词性:
字类:

万山遥拜一峰尊。

古音:

今音:

词性:
字类:

二、标注下列对联的现代词性和古代字类,找出上下联词性不对的字,并判断古代字类是否符合实对实虚对虚的规则。

湘西草堂 王夫之

清风有意难留我;

明月无心自照人。

[简注]湘西草堂:在湖南衡阳曲兰乡,乃王的讲学精舍。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薑斋,学者称船山先生。明末清初衡阳(今湖南衡阳市)人。清初思想家、学者。入清后,隐居石船山下,发奋著述。有《船山遗书》等。清风:暗指清朝。明月:暗指明朝。联语用双关的修辞手法,表明自己不作清朝臣子的气节。正如他自题墓联云:“前朝干净土;高节大罗山。”另一自题联亦云:“留千古半分忠义;存大明一寸江山。” 见《中华对联大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巴蜀辞赋学院楹联班第一讲
对联教程:十分钟说透对仗那些事
舒甘来‖从“美”字说对联的词性变化
第四讲《楹联通则》:词性对品
现代汉语基础知识 语素,词的结构,实词和虚词
对联24汉语字词的不同词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