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

 

[内容提要] 由于教师管理方式的不合理、经济和社会地位的相对低下、服务对象的复杂化等诸多原因,当前中小学教师中普遍存在程度不同的职业倦怠,不仅有损教师身心健康,更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必须在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坚定教师的理想信念等方面下工夫,以让教师积极而快乐的工作。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职业倦怠 成因 对策

 

据调查,当前中小学教师中普遍存在程度不同的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指职业生涯中,由于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教师在经受持久压力体验时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产生的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教师职业倦怠无论对自身身心健康还是对所从事的工作,都会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直接引起教育教学质量的下降。对此,全社会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中小学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追根溯源。

(一)教育管理方式的不合理让教师身心俱疲

事实上,大部分中国学校目前的管理还停留在西方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模式阶段,即经验管理和科学管理阶段搞严格的科层制、坐班制,甚至实行末位淘汰制、待岗制等;教师的评级晋职等也要按学生考绩和各种证书来评选,很多时候还要讲背景关系;教育人力资源市场远未形成,教师管理的行政化色彩十分突出,教师流动很不合理……上述这些问题都给教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教师的身心负担。特别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过程中,许多学校迫于社会和上级的压力,在一手抓好分数和升学的同时,又要一手抓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给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致于教师们在忙于教学六认真常规工作和参加教研活动的同时,还要组织名目繁多的课外活动,如陀螺一般在学校忙个不停,终年背负着沉重的工作压力。有关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人均每天工作时间为十小时,尤其是任教考试学科的教师,承受着考试与升学的巨大压力,不得不牺牲节假日等正常的休息娱乐时间,日复一日不停劳作,如此一来怎能不产生倦怠心理呢?

(二)经济和社会地位的相对低下加剧教师心理失衡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经济收入在很大程度制约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精神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教师虽然不再被人唤为臭老九,但就平均收入而言,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历来居于各行业后列。虽然国家早在1993年就提出: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要占GDP4%,可是,二十年快过去了,教师望眼欲穿的这一目标,至今仍未实现。《教师法》还明确规定:教师工资不得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这一目标表面上实现了,而公务员的实际收入却远远大于教师的收入。甚至近年来,中小学教师工资与大部分农民工工资相比也相差甚远。低微的经济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师的社会政治地位的低下,教师成为弱势群体也就不足为奇了。为此,有的教师感到心力交瘁,有的则在工作中心绪不宁,很多教师都不由自主地感到心理不平衡,对所从事的工作也逐渐产生了厌倦心理。

(三)智能结构的缺失导致教师工作力不从心

现代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是,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必须做学生智力的开发者,要具有相应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这些统称为教师的智能结构。一个精通本专业知识结构、具有出色的教学能力和教学创造能力的教师,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有资格和条件教育学生。纵观中小学教师现状,智能结构参差不齐。大部分中小学教师都是师范毕业生,有些还是民师转正类型,本身知识类型就显得单一。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够主动学习的教师实在是少之又少,再加上部分学校对教师专业成长不够重视,没有营造出对教师发展有利的氛围。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导致了教师智能结构的缺失,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力不从心之感让许多教师对工作感到厌倦。

(四)服务对象的复杂化加大了教师工作压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教师的服务对象也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首先,家庭结构的复杂化导致了问题学生数量增多。如今不少家庭呈现出典型的“421”结构模式,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农民工逐年增加,留守儿童人数也不断增加;离婚率越来越高,单亲或组合家庭的孩子也越来越多。这些学生在学习上、行为上、思想上大都暴露出不少问题,给中小学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其次,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颠覆了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学生家长对教育、对教师的期望目标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有的家长从不过问子女的学习,也不愿配合学校和教师的工作,从而增加了教师工作的负担;有的家长则对学校教师指手画脚,干扰了教师个性教育手段的正常发挥;有的家长则对学校教育吹毛求疵,因为孩子的学习和安全问题动辄闹到学校,给教师增加了工作之外的不少麻烦。学校不再是教育的净土,教师在实施工作的过程中倍感压抑,产生职业倦怠心理。

(五)教育理想的不纯造成部分教师工作热情不够

美国诗人惠特曼曾说:“没有理想和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雅思贝尔斯说:“教育需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为教育,只是教学技术而已。”长期以来,人们较多关注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教学经验等表层因素和外部行为特征的分析和研究,而对教师在教育的理想信念和专业热情度方面却关注不多,而后者正是教师发展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大部分教师还是充满着教育理想和工作热情的,但也有少数教师把教育工作仅仅视为谋生的饭碗。正因如此,这部分教师在工作中不能做到满腔热情、斗志昂扬地忘我工作,天长日久,他们更仿若失去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的经师,有时还对教师职业前景倍感灰暗,于是就在一种得过且过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中耗去生命,而这少数教师的心态和行为也会或多或少产生一种涟漪效应,给其他教师带来负面影响。

二、缓解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缓解,对基础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根据上述对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笔者认为,要把改善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不仅要呼唤社会各阶层广泛关注和有效配合,更重要的是政府和学校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学校管理,提高教师待遇,适当减轻教师过重负担,并加强对教师的疏导和教育。

(一)创造人文环境,减轻工作压力

教师出现职业倦怠与学校工作环境密切相关,学校要从客观上为教师减压创造条件。第一,优化管理,尽可能减轻教师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学校要改变长期以来以学习成绩好坏、升学率高低来评价教师并且与各种福利待遇挂钩的做法,并建立教师发展性的评价机制。常规管理上要去繁就简,让教师有张有弛,比如六认真常规检查可以删繁就简,尤其不要让教师再做那种为应付检查而抄教案的无效劳动。当学校为教师的工作和成长营造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时,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沉下心来进行品味教学的得与失,苦与乐。第二、开展文体活动,释放教师紧张情绪。在学校管理中,要适当开展活动,帮助教师放松紧张心理。如利用“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迎新春元旦晚会”等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老师有一个交流的舞台、情绪宣泄的平台,又培养出教师广泛的业余爱好和生活情趣,让教师在体味工作之余的快乐中,走出职业倦怠的阴影。第三、合理安排工作,注重教师情感需求。学校管理过程中,上级领导要更多地了解每一位教师节实际状况、以人为本、全方位考虑问题。当教师出现各种不利于教学工作的情绪时,领导要善于交心谈心,帮助教师走出心理困境。当教师取得成绩时,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正确的评价,以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

 (二)提高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解决后顾之忧

 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是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首先,各级政府要把尊师重教从口号上落实到行动上,改变教师处于弱势群体的现状。

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要改变“功劳归政府,责任归教师”的管理方式,特别是在处理教育事故时,要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同时现行法律应对教师身份作出明确的规定,应通过修改《教师法》,明确中小学教师的公务员身份,以后当《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升级为《公务员法》时,要将教师公务员身份写进《公务员法》,以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其次,政府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教师经济待遇教师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的提高,很在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待遇。日本的教育质量不断攀升,也是源于本世纪 70 年代以来,日本大幅度提高教师工资,于是教师职业很快成为热门,竞争激烈。政府要根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教师的经济收入水平加以调整,通过调整相关政策帮助教师解决住房、医疗等实际问题,以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从而把更多的激情用到教育事业中来。

 (三)提升教师素质,促进专业成长

教师素质得到提高,能游刃有余地从事教育工作,就能避免倦怠心理的产生。所以要引导教师加强学习,让智能结构更为合理,从而适应教育对象的发展变化。一是通过网络学习,丰富业务知识,提高教育技巧。因为种种原因,许多学校不具备将教师送出去培养的条件,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观看名师讲课和讲座,发帖与同行交流,看优秀教师的教育心得等等。二是多读书,广泛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如历史、文学、科技等,只有知识面拓展开来,才能与时俱进,适应特殊化教育对象的需要。同时读书也是愉悦身心的一种方式,能够有效在降低教师的疲乏程度。三是养成自觉的反思意识,走科研型教师之路。反思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进行教育科研的必备条件,也是教师走向事业成功的关键,李镇西老师正是在坚持写反思的基础上成为一代名师的。 教师平时在学习、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听课等环节中都要学做有心人,不是仅凭所谓的经验,而是要当作一种钻研、一种追求,把每一个疑惑都当成可思考、可利用的教学资源,长年累月,水到渠成。同时还要养成及时记录反思的习惯,不然时间一久真情实感容易淡化,智慧火花也容易溜掉。当今社会处在信息化高度发展时期,教师还可将自己的反思通过电子邮件、博客等记录下来,形成文字材料进行交流,从而得到升华和提高。

(四)增强心理素质,缓解心理压力

对教师群体,同样要加强心理教育,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帮助教师调适心态。作为教师自身来讲,一是要积极应对压力。要清醒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正视自己的喜怒哀乐,不过分苛求外部环境,以避免因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异而造成心理冲突。同时可积极暗示自我。让自己乐观向上。当然有不良情绪、烦恼或压力,也可采用放松训练、转移注意、与人交流等方法促进心理平衡。 二是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实践表明,成功的教师也往往是善于与学生打交道的教师,在与同事或社会人士交往时更加游刃有余,心情愉悦。因此教师也应学习正确的人际交往知识,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技能,恰当把握交往的原则,从而有效改善当前的人际关系,获得社会支持,缓解压力,降低职业倦怠。三是要磨炼意志,提高心理耐压性。人的抗压性主要是靠后天炼就的,教师要加强独立性、果断性、自制性等品质的培养,在压力面前不屈服,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学会自觉、灵活地调控自己,从而克服不良情绪的干扰。 

 (五)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发展目标

苏格拉底说:“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了理想而奋斗。”教师在工作中感觉到倦怠,很大程度上屈服于工作与生活中的种种压力,从而放弃自己的理想,没有了理想作为路标,教师对工作的未来就更加迷茫。胡锦涛总书记曾说过:“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一个“静心”和“潜心”就是要求教师面对外界压力时,能够怀抱淡定的从容心态,从而肩负起神圣的教育责任。当理想正一步步靠近的时候,只会激发出更多的工作热情,做出更大的成就。全国著名教师魏书生、李镇西、窦桂梅等,无一不是把教育理想当作人生的终极追求而努力着,从而为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教师也一定要坚定教育育人的理想,给自己制定目标,既要有大目标、也要有小目标,并在每一个阶段完成一个小目标,从而不断创造成绩,树立起成就感。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依靠和支柱。面对新形势下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殷切期望,教育主管部门和全社会都应该一起来关注教育,关心教师,尤其是关心战斗在基层的中小学教师。要在对中小学教师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支持学校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不断提高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并为教师创造更为宽松和谐的生活外环境,帮助他们不断改善心理内环境,从而让广大中小学教师拨开遮住心灵阳光的乌云,撇开劳顿人生旅程中积累的倦意,在灿烂的晴空下快乐飞翔,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再立新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与对策
一些中小学教师中出现职业倦怠的原因是什么?
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调适对策
如何应对教师“职业倦怠”
中国教师近半存在心理问题 6成想跳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