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经的术数体系与思想体系

易经的术数体系与思想体系


——孔子易道思想考原[论纲]

林桂榛

最近我正在以《阴阳消息、天地大化——“考辨与先秦儒家天道论考述》为题,作一个中国易道哲学的天道论考原工作,系我博士论文的其中一部分,专门阐释有别于思孟学派、程朱学派的儒家天道论,是作《揭开二千年之学术谜案——荀子〈性恶〉校正议》后的又一重要考述工作,进行学术史的回溯复原与思想再阐。


      
在前人基础上,考知甲骨文字本义汽汇云集字本义日升光照字本义云蔽日而雨落(郭沫若谓变天义),易、阴、阳三义是完全取决于两种存在,正是宇空之日及地球之水,正是日地间火、水相运,造就了天地氤氲、万物化生,帛书《周易·易之义》所谓天地定立,山泽通气,火水相射,雷风相槫,八卦相措。而中国易道哲学的基本思想,正从此出,是一种高级的自然哲学,完全符合现代天文地理学常识,华夏先哲太伟大了,三字即可道破地球气候变化、万物生长的全部奥秘!


      
《周易》原本不言五行,清赵冀和民刘师培等考得清清楚楚。帛书《周易·易之义》第一章载:子曰:易之义唯阴与阳,六画而成章……”易之义唯阴与阳系易学总纲,画龙点睛,一针见血,一语道明《易》之精义!——阴阳实在天象,是以太阳热能量和地球水循环为中心的天象变化,以及天象变化下的山川河海、万物生长;也即《周易》其要在于言天道阴阳,天道阴阳在日水,在日水条件下的四季变化、万物消长,说穿了是自转、公转下太阳的辐射以及地球的水决定了地球的寒热、风雨、江河,正是寒热、风雨决定了万物消长(动物都依赖植物而生,植物依赖日水而生),此即周易阴阳哲学、易道哲学的精义!


      
天道乃日水相生而阴阳变化起,《易经》源卜筮,本祝巫占天象之用,进而占卜一切。《系辞上》曰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帛书《系辞上》曰君子居则观其马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识其占。观马玩辞,观变识占,八卦、六十四卦具体卦象和卦辞,此是卜筮之术数,然此术数的创发及阐义,实源于天象变化及占卜天象变化的需要,赖此术数以预吉凶也,后天人之吉凶尽可囊于此卜筮术数中,此《史记·龟策列传》所明述,《史记》言阴阳家以及《周易》等,皆明晰可证,故汉刘向曰:夫占变之道,二而已矣,二者阴阳之数也,故《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道也者物之动莫不由道也。


      
《系辞上》曰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帛书《系辞上》曰圣人设卦、观马、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遂而生变化。术数《易》之用乃在占卜吉凶,吉凶之实则在变易,故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先顾天之阴阳大道,进而由阴阳消息以知人事损益进退(天人的大生命系统本合一的),此帛易所谓数往知来为达数也。《黄帝内经》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阴阳消息可由天象天道的阴阳消息推衍至一切的损益消长,如此【儒家《周易》之学在天象与筮法的基础上建立的是明天道、人道的思想体系以及察预天人吉凶的术数体系】,此帛书周易《要》孔子所阐要。后人或重术数体系,而思想体系则多抛弃了,或所谓的义理已黄老玄秘化侵染,宋儒说易道大歧。


      
阮籍《通易论》曰:《易》之为书也,本天地,因阴阳,推盛衰,出自幽微以致明著。又曰:《易》之为书也,覆焘天地之道,囊括万物之情,道至而反,事极而改。可惜,汉儒以下,《周易》原所统摄的理智化明天道、人道的思想体系多为术数虚玄之学掩盖,此为帛书周易《要》篇孔子所明确预言:子曰:《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其德而已,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者也。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祝巫卜筮其后乎!”——孔子自然有他天道、人道合一的哲学体系,他的哲学体系,就在他的易道哲学的思想体系里!


      
但是,孔子的易道哲学不幸被历史湮没了(已被他预言),一是五行说,二是理道说,而被篡改最严重的,当数唐宋人建构体系下而依附于所建立的无极而太极的易道哲学论:宋儒大力推崇的《周易》无极而太极论,其赖以根据的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在帛书《周易》里实仅指术数卦法而已,帛书谓太恒、两檥、四马、八卦;跟什么抽象的无极而太极所以一阴一阳者理也、道也等道家式玄虚宇宙生成论无任何关系!


      “
一阴一阳之谓道,天道即阴阳消息,那是因为日火、地水,四季变化正由此,万物消长正由此,易道首为天道也,天道即阴阳变易之道也。而人道,自然是范围于阴阳天道之内的,人或人类的生存系统、生命系统是存在于地球的气候、生态系统之内的,此为自然哲学的天人合一;即使是人之伦理、美感、宗教的天人合一亦难离生存系统的天人合一,此钱穆先生生命尽头讲天人合一系中华思想最益于世界者时亦所未明者也。


      
而人性,实不脱血气心知,心知赖血气,形存而神存,而血气正如天道赖地水日火以氤氲万物群生一样(管子曰地水如血也),血气亦赖水火并似水火且行以资生生命,血气指能量,也指物质,它运输物质,维持生命的代谢循环;中医则谓心为,血气之运行赖心之搏动也,血液输送营养,营养供给能量……戴震曰血气心知性之实体也,阴阳五行道之实体也,前半句对,后半句错,周易言天道不言五行,天道之要在地水日火、阴阳变化,天地间万物群生生生不息。刘师培曾曰戴震言性言道等并未脱宋儒,正是!


      “
阴阳消息血气心知人情王道礼乐刑政,四库书宋时《六经奥论》明立礼本人情条,实合《礼记》义,王夫之等明清儒云王道本乎人情,甚是!此天道(阴阳)人道(人情)政道(王道)一体论是一新的儒家学说形态,其实也是一旧的儒家学说形态,礼乐与刑政、教修与管治,德性与制度,它是一种别样的返本开新,富有希望……


      
通过考字,通过范畴的厘定,我想重述先秦儒家的天道论,在这个天道论下,再述人性、人道、政道。这个思想学说有别于思孟以下的路径,然正是孔荀的路径;这个路径,被湮没了太久,太久,我要把它发掘出来,不使湮没无闻,并期贡献于人类思想,贡献于中国再造!

林桂榛  2009.2.2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图洛书
从乾、坤之本字论《周易》的哲学内涵(廖名春)
论《周易》与《内经》的关系(二)张其成
【自语堂编藏】张丽华:帛书《易之义》的解易思想
《易经》的道德观
河图洛书概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