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单]关于“10000小时定律”的正确使用方法
userphoto

2022.12.19 山东

关注

“一万小时天才定律”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其大意为:当把某件工作重复到极致,即练习10000个小时,就能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有人为此算了一笔账:每天练习3小时,一年就是1000小时,需要练10年达成专家的效果。正好应了老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但是想想,这样真的练习一万小时,那得多有毅力,普通人肯定来不了。于是网上就传出了“一万小时不靠谱”,“有了好方法,20小时成为专家”等一系列褒贬不一的文章。

近期阅读丹尼尔·科伊尔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加上自身体验,列出如下清单来讨论这个定律的使用。

1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中的主角偏离了“时间”,它的主角是“髓鞘质”,作者从生物学角度来表征练习和技能的关系。

简单的反复练习对髓鞘质无影响,只有精深练习的“增量”——突破原来的水平——才能刺激髓鞘质的增长,也就是技能的增长。

2

网上所提出的“200小时”“三星期”来代替一万小时的,事实上难以做到。它们的重点在于把时间用在“只做能提升自己的,挑出来最好的部分”,而且“20小时速成”还需要每天集中精力练习2小时,这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

而事实上,一件工作可能只有十分之一的部分是最好的部分,剩下的就不做了吗?虽然没啥技术性但也耗时间。我在写推文的时候,写作部分占的时间不多,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排版上,不排版没法看。

3

接上一条,不要沉迷于“低技术含量的重复劳动”,只做简单题无法提高能力。要明确自己的愿景、目标和道路。举个例子,练腹肌的过程不能只做俯卧撑,要先知道腹肌形成需要哪些要素,俯卧撑只是其中一种,还有其他的练习方法、饮食习惯等要考虑。

4

不要沉迷于“失败”,不是说多失败几次就能自然成功,不总结经验、不请教别人,得到的也只是重复失败。找比你强做成事的人问一问,不要固执己见,多想一想别人的意见的合理性。

5

注重积累。一万小时不是每次都从头开始,第二次需要以第一次的成果为基础,再向上走。难题要多记录总结,形成自己的做事体系。如果能做到累加会很好,做到累乘效果更佳。

6

最后一条,纠正一个错误想法:先练习一万小时,再纠正错误,再改进。真的这样做的话黄花儿菜都凉了。

这三个一定是要同时的。要把一件大事拆解成小工作,每个小工作要同时练习纠正和改进。而且一定要有一个“观察员”看见你的改进,自己看到的可能不是真的。


如果你觉得文章还不错,请向朋友推荐一下,或者转发至朋友圈,有更多的人支持,我们才更有动力

。也欢迎你提出意见或者建议,更欢迎共同交流对文章的看法和评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脑洞开门| 如何快速高效的进入新的知识领域
【10000个小时定律】
灼见 | 大部分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如何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一万小时定律并不够,还需要这个
什么是“一万小时定律”!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为什么你工作了那么多年,还成不了专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