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八十六季 【课例分析】文本学习的“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

重温经典,致敬鲁迅课例分析

3月25号有幸听了昌乐二中刘老师上的鲁迅专题探究课,她的课题是:《重温经典,致敬鲁迅》——分析人物形象,挖掘人文内涵。共选了鲁迅先生的三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来探究。下面从学习目标和文本学习过程的三个境界谈谈这节课的。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目标的统一。

她的学习目标设置为:

1.借助思维导图,说出人物的典型事例。

2.精读文本,从描写、叙事等角度赏析人物形象,说出他们对“我”的影响。

3.联系自己的成长,用颁奖词、诗歌、散文、等形式表达对鲁迅先生的敬意。

从这学习目标可以看出,第一个目标侧重于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第二个目标侧重于对作者“我”的分析,第三目标侧重于对读者“我”的影响。刘老师也分别设置了:“鲁迅”故事会,展示思维导图,人物分析会,完成小论文这个三个活动来完成目标。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前言中写到:“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课标中很明显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语言文字运用和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基础。因此无论是一篇文章的学习还是单元整合学习,我们在目标设置和活动设计上都应该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的学习是为人文性做基础,最终还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发展。

刘老师的学习目标和活动,很好的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一二个学习目标侧重于对文本的理解、概括、赏析体现了工具性,第三个学习目标侧重于自己的感悟体现了人文性。三个学习活动紧紧围绕目标来设置,整节课的设计很紧凑完整。

二、文本学习的三个境界。

接下来我想借助刘老师这节课分析一篇文章或群文单元学习的学习过程,我认为将这个学习过程总结为以下三个境界:

第一境界:无“我”之境,见文章;

第二境界:有“我”之境,见作者;

第三个境界:有无之间,见自己。

前两个境界的“我”指作者,刘老师第二条目标里写到:精读文本,从描写、叙事等角度赏析人物形象,说出他们对“我”的影响。这里的“我”也指作者。而第三个境界的“我”指的是读者。前两个境界,我们侧重于走进文本,第三境界我们侧重于走出文本,思考作为读者的“我”从中领悟到了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的哪些启示。

(一)无“我”之境,见文章。

这节课上,刘老师设计的第一个活动“鲁迅故事会”就是让学生展示自己画的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上,呈现的是对每篇文章典型事例的梳理,还有一些关于鲁迅的文学常识和生字词的梳理。比如《阿长与<山海经>》这一课,学生画出的是文章结构,重点是阿长做的几件事。

就这节课而言,从形式上来说这一环节对文章的分析停留在了基础知识、文章结构、文学常识对上节课预习结果的展示上,学生画的板报有点小,只有在黑板上点评的同学看的清楚,远处的孩子看不清,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发展和提升。

如果使用投影,或者选几张特别优秀的在班级内巡展,效果会更使用,展示的目的是为了评优树先,找到榜样,激活孩子的思维,争取下次画的更好。

从内容上来看,这一环节依然停留在整体感知的阶段,依然是上节课预习的延伸,并没有进行更深入的品味探究,导致后面对文本的进一步分析有点浅,第二个目标的达成就有了困难。

在学习任何一篇文章时,我们首先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然后精读赏析,最后总结这类文体的规律方法,让学生把握这一类文体的特征,这整个过程才是见文章的过程。如果这个见文章的过程只是完成了整体感知,那这个过程是不圆满的。除了要引领学生见文章的框架,我们还要引领学生边走边品味每一个细节之美,最后总结这篇文章是怎样写出来的,帮助学生掌握赏析这类文体的方法,最终帮助学生形成也可以用这种文体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写作。

总之:第一境界,作为作者的“我”是很少出现的,更侧重于对文本的解读。

 (孩子们在预习时完成的思维导图棒棒哒:包含文章结构、文学常识等)

(二)有“我”之境,见作者。

刘老师设计的第二个活动是人物分析会,紧扣第二个目标是:精读文本,从描写、叙事等角度赏析人物形象,说出他们对“我”的影响。

 但是学生在分析的时候缺少对比,还是单篇分析,整合的意义就大打折扣。

其实《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这三篇文章整合在一起学习,是很有看点。

我们要引领学生思考,大文学家鲁迅为什么要给他们做传,这三个人有怎样的特点,文章中出现的三个人物到底对鲁迅先生产生过怎样的影响……我们可以引领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比。

从三个人物的身份上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老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先生,这三个人物,一位博学质朴的私塾先生,一位粗俗的乡村妇女,一位外国教授,风马牛不相及的三个人,鲁迅先生一改往日犀利刚硬的文笔,把更温情的笔墨给了这三个普通的人。

从三个人物的性格特点看,一个呆板守旧,一个饶舌多事,一个严谨平等。

从人物出现的时间看,阿长、寿镜吾老先生、藤野先生一次出现在鲁迅先生的童年、少年、青年三个阶段。阿长用《山海经》帮“我”打开了求知的大门,寿镜吾老先生让“我”见识了知识的渊博,藤野先生让“我”看到了平等的。这里的“我”都是儿童视角的“我”,其实这里我们更要引领学生看到成年后“我”。

在文本分析的第二境界,我们要走进有“我”之境,既要看到儿时的“我”,更要引领学生看到文字背后站着的成年的“我”。我们要看到“朝花”的可爱,也要看到“夕拾”的悲悯。看到文字背后成年鲁迅那颗悲悯的心,和对小人物深深的同情。我们不仅要帮助学生去分析文中人物的可爱,更要引领学生去体会大文学家鲁迅先生的细腻的感情和善良的心。

(优秀的孩子们给鲁迅写的对联和打油诗)

(三)有无之间,见自己。

刘老师的第三个活动完成小论文:联系自己的成长,用颁奖词、诗歌、散文、等形式表达对鲁迅先生的敬意。刘老师在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后,在尝试走出文本,走进读者自己。在引领学生思考从本文中自己学到了哪些品质。

只是这一活动因为前面占用时间太多,没有更好的完成,另外这一活动不够开放,虽然刘老师尝试走出文本,但依然停留在见作者的层次。

文本学习的第三境界应该是:有无之间,见自己。这个阶段的“我”指作者。我们可以结合文章中的任何一点谈收获,既可以是语文工具性方面的,也可以是人文性方面的,可以有“我”;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可以无“我”。

见文章,见作者,见自己应该是文章学习的三个境界。

在我们去语文的世界里阅读更多的文章,走进更多的作者,从而更好的认识自己。

让我们在无“我”之境,有“我”之境,和有我之间,体会更多优美的文字,感受语文的诗意。

让我们在最美的语文课中遇见我们自己。

备注:仅是本人的不成熟见解,不当之处请谅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钱梦龙:语文教学要走正道
课改,请留住语文课的语文味
对语文教学新境界的不断追求
张慧腾:于漪阅读教学“语言与思维训练”的理论与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及其改革的思考
简简单单教语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