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趣闻|清代教师的待遇

  近日闲翻《儒林外史》,发现其中对教师待遇问题有多处涉及,《儒林外史》虽是小说,但相信既以号书名,大抵不脱那个时代之真实,故不妨介绍几个数据。

  “未进学”前的周进,在薛家集教书,每年馆金十二两银子,但第一个月的贽见,合拢了不够一个月饭食费(《儒林外史》第11-1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下不注出处者,均引自该书)。

  又一位虞博士,因为进了学(即考取秀才),再做教师档次高一点,每年三十两银子(第244页)。

  但是如果富贵人家子弟进了学,则给教师的奖金还算不菲(与工资相比),韦四太爷教的一个学生中了秀才,家长一次谢了他二十四两银子(第228页)。

  以上是中小教师的情况,再来看看与文化教育事业有关的其他方面情况。

  同样是这个虞博士,搞第二职业,带着罗盘替一个郑某人看葬坟风水,一次即得酬金十二两银子(第244页)。郑某看来是个大款。如今手相、占卜、八卦之类皆是需振兴之传统文化,虞博士生于今日,或许转行?

  但是虞博士仍然于教书之余钻研学问,苦读至五十岁中进士,只因太老实,履历表上如实填写岁数(别人六十岁却不写实在年纪),天子嫌老,翰林未做成,补为南京国子监博士(可算大学教师)。虽是如此,风光大胜从前:

——为人写一篇碑文可得礼银百两,转以八十两托杜少卿代作,尚是人情(第247页);

——赏管家一个使女,身价银十两一分不要(同页);

——一个表侄来求赞助,想租房子,一次给了二十两银子(第248页)……

  看来古代大学教师待遇不低。

  《儒林外史》,里面还有一个读书人匡超人,编高考复习资料,花一个礼拜,得银十数两;替人假造公府文书,一次得酬金二十两;后来胆子更大,进考场代人考试(即做枪手),一次得笔资二百两(第125-134页),后来事虽败露,他却先得风声,混到京师依旧逍遥。

  从《儒林外史》的这些有关材料看,在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包括教师)提高待遇的途径似乎只有两条,一曰,死心塌地走科举这路,如虞博士(后来的周进做了教育部大员,比他更风光),一曰,如匡超人之流。明白了这个道理,了解了几千年来丑陋之事实,可悟拨乱反正之不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话儒林外史第六篇之身处贱位却行高于人的伶人鲍文卿
博士当老师感悟
名著《儒林外史》近三年中考真题考点整理汇编
九下名著《儒林外史》综合练习和中考真题
《儒林外史》历年中考原题
名著阅读 |讽刺入木三分,刻画世间百态(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