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表剂(中医学)

 凡以辛散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治疗表证的方剂,称解表剂。属八法中的汗法。解表剂主要适用于表证,或麻疹未透,以及疮疡、水肿等初起之时,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苔薄、脉浮等表证者。解表剂常分为两类:辛温解表剂,适用于表寒证,以麻黄汤为代表方;辛凉解表剂,适用于表热证,以银翘散为代表方。

  解表剂多用辛散轻宣之品,故煎药时间不宜太久,以免药性耗散.影响疗效。应用解表剂时,服后取汗,但不可发汗太过,以防损伤正气。

麻黄汤《伤寒论》

组成   麻黄6g  桂枝6g  杏仁9g 甘草3g .

用法  水煎服,服后取微汗。

功用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图片


主治  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解  本方主治病证多由风寒袭表,毛窍闭塞,肺气不宣,营卫不调所致。治宜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中麻黄昧苦辛性温,既可发汗解除风寒表邪,又可宣肺平喘,以消除咳喘,为君药。配伍桂枝解肌发汗可助麻黄解表,温通经脉可解肢体疼痛,故为臣药。佐以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可增强宣肺平喘之功。使以甘草缓中,制约麻、桂发汗不致过猛。

本方发汗作用较强,对于表虚有汗、新产妇人、失血患者等均不宜用。

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属风寒表实证者。

现代研究

1.发汗解热作用;

2.镇咳、祛痰和平喘作用;

3.抗哮喘作用;

4.抗过敏作用。

方歌  辛温发汗麻黄汤,麻桂杏草共煎尝,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而喘服之康。

银翘散《温病条辩》

组成  金银化30g   连翘15g   枯梗12g   薄荷6g  淡竹叶6g  生甘草6g  荆芥穗12g  牛劳子12g  淡豆政 12g  芦根30g

用法  水煎数沸,日服4次。

功用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  温病初起卫分证及风热表证。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方解  本方主治病证由风热邪气或温热病的疫疠毒气,从口鼻或皮毛而入,首先犯肺,使表卫失和,肺失肃降而引起。治宜发散风热,清解热毒。方中重用金银花、连翘辛凉解表,清热解毒,辟秽化浊,为君药。薄荷、牛蒡子辛而性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解毒利咽;荆芥穗、淡豆豉辛而微温,助君药宣散在表之邪,共为臣药。芦根、竹叶清热生津;桔梗开宣肺气而止咳利咽,同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护胃安中,又可助桔梗清利咽喉,是为佐使药。

  本方所用药物均系轻清之品,用法强调“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即为解表剂煎煮火候之通则,又体现了吴鞠通“治上焦如羽,非轻莫举”的用药原则。

现代运用   本方广泛用于急性发热性疾病的初起阶段,如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麻疹、流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腮腺炎等辨证属温病初起,邪郁肺卫者。皮肤病如风疹、荨麻疹、疮疡痈肿,亦多用之。

现代研究

1.发汗作用;

2.解热作用;

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4.抗炎作用;

5.抗过敏作用。

方歌  辛凉解表银翘散,竹叶荆牛薄荷甘,豆豉桔梗芦根入,风热外感服之安。

其他解表剂如表2-1所示。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六章汗法//麻黄汤、桂枝汤、桑菊饮、银翘散
解表剂的应用多种感冒
方剂学 20讲 麻杏石甘汤(二)、越婢汤、柴葛解汤。第三节:扶正解表、败毒散(一)
麻黄的配伍应用与禁忌
(1)辛凉解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解表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