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林随笔】妙玉
 
     关于妙玉这个人物的来历,雪芹先生是在书中第五回中借林之孝家的之口这样介绍的:“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足的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因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去岁随了师父上来,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他师父临寂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有你的结果’。所以他竟未回乡。”从这段文字中读者得知,妙玉原籍苏州,出生于书香仕宦人家,极通文墨,模样又很漂亮,自小多病。这一背景,应该是与黛玉差不多。后来又被迫当了尼姑,带发修行。至于她为什么从苏州到了京都长安,这里说是因为她与师父要观看长安的观音遗迹和贝叶遗文。但在第六十三回中,与她做过十年邻居的刑岫烟说她在苏州蟠香寺修炼时,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估计她应是在当地混不下去了,而被迫离乡背井到长安来的。所以她师父在临终前对她说“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有你的结果”。在长安,她先住在西门外牟尼院。由于悟性极高(经文也不用学了),精通经文,在京都有相当的名气。当贾府听说她的大名后,想请她。但第一次去请时,心性高洁的她却予以拒绝,她说:“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后来在贾府再三竭诚邀请下,她才入住了大观园里的栊翠庵。这就交待了为什么大观里还有一个带发修行的妙玉这号这人物。
     妙玉入住栊翠庵后,书中并没有马上让她出场,也没写她什么。可能妙玉乃世外之人,应当保持神秘,不像世俗人那样,需要太多的笔墨。
     直到第四十一回,妙玉本人才正式出场。贾母在大观园两宴刘姥姥并与众人行酒令、听曲之后,便与刘姥姥等人一起散步,来到了栊翠庵。妙玉连忙将她们迎进了院里。众人首先见到的是院中花木茂盛,引得贾母称赞道:“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这说明,妙玉种树养花很在行,到底是世外高人,这也为后来宝玉雪中乞梅留下了伏笔。贾母要吃茶,妙玉又忙着为她们煮了茶,“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并说是用陈年雨水煮的“老君眉”茶。同时,也为众人送上了“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盛的茶。贾母将吃剩的半盏茶让给了刘姥姥,而刘姥姥却一口就喝光了,还嫌茶水太淡,引得众人大笑。
  旁边宝玉却一直在留心观察妙玉在如何行事。却发现,妙玉在例行招待了一会儿后,就将贾母等众人晾在一边,领着宝钗和黛玉到耳房里去喝体己茶去了。这说明,妙玉虽表面上在敷衍贾母、王夫人等人,实际上并没有将这些权贵人物放在眼里。
  当然,在妙、黛、钗三人进耳房后,宝玉也悄悄跟了进去。在耳房里,只见“妙玉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一壶茶。”为钗、黛二人准备体己茶。妙玉煮好茶后,就要去取杯。发现道婆要将外面众人吃过的茶盏收进来,就急忙吩咐不要将那成窑五彩小盖钟收进来,就放在外面。宝玉明白:那只成窑茶杯是刘姥姥喝过的,妙玉嫌脏不想要了。所以,后来他陪笑向妙玉提起了那只茶杯,说:“那茶杯虽然脏了,白撂了岂不可惜?依我说,不如就给那贫婆子罢,他卖了也可以度日。你道可使得。”妙玉一听是宝玉这样要求,就给了他一个人情,说;“这也罢了。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我使过,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你要给他,我也不管你,只交给你,快拿了去罢。”这一段说明,妙玉有十分强烈的洁癖,刘姥姥喝过的茶怀,她嫌脏,不但不想要,而且见也不想见了,如果是她用过的茶杯,那砸了也不会送给刘姥姥。所以庚辰本夹批道:怪谲孤僻甚矣,实有此等人物,但罕耳。对于上面砸了也不会送给刘姥姥那段话,蒙府本侧批道:更奇!世上我也见过此等人。只有宝玉理解,他忙接道:“自然如此,你那里和他说话授受去,越发连你也脏了。只交与我就是了。”所以蒙府本侧批道:人若达形,最喜此等言语。宝玉又说了一句善解人意的话:“等我们出去了,我叫几个小幺儿来河里打几桶水来洗地如何?”妙玉听了当然高兴,便同意道:“这更好了,只是你嘱咐他们,抬了水只搁在山门外头墙根下,别进门来。”读者由此可知,宝玉明白,妙玉很清高,连贾母、王夫人、刘姥姥等俗人站过、坐过的地方都嫌脏,所以提出要叫人打水来洗地。而妙玉还更进一步要求,送水的小厮只能将水送到山门外,不能进大门。在这里,蒙府本侧批道:偏于无可写处,深入一层。
  这一回除了写妙玉的洁癖与清高外,还写了妙玉对茶道的讲究。首先,是妙玉收藏的茶具,就很讲究。前面提及的给贾母献茶时的“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和“成窑五彩小盖钟”,给众人盛茶的“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等茶具,已经很不错了。而喝体已茶的茶具,则是古玩珍宝。给宝钗喝的茶杯“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分瓜)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给黛玉喝的茶杯则“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犀(喬皿)’。”还将自己“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给宝玉斟茶。呵呵,这时的妙玉又不嫌脏了,她早就将宝玉当作同类人了。但宝玉还不识货,居然说给钗黛二人的是古玩奇珍,而给自己的是俗器。妙玉就可就不依了,反驳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但宝玉也会说话,马上就说:“俗说‘随乡入乡’,到了你这里,自然把那金玉珠宝一概贬为俗器了。”这才让妙玉高兴了。
接下来,妙玉就给宝、黛、钗三人上起茶道课了。她找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盏”(这也是一古玩奇珍)来,问宝玉能喝得下这一大盏茶吗,宝玉回答说能喝。妙玉就教训他说:你这样的喝法,岂不将我的好茶糟蹋?喝茶的要诀是“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你一下就喝一大海碗,那成什么了?说得三人都笑了。妙玉只往竹根大盏倒入了约一杯量的茶,“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赏赞不绝。”在喝茶过程中,都是妙玉在上课,一向从容不迫的宝钗和口角锋利的黛玉,这时都很小心翼翼,只有当学生的份。黛玉不小心问了一句“这也是旧年的雨水?” 妙玉马上冷笑讽贬她为“大俗人”,连泡茶的水都尝不出来。呵呵,清高的黛玉在妙玉眼里还是一个“大俗人”,黛玉的清高,在妙玉的清高面前,只能是小巫见到大巫了,真是遇到高人了。故此,蒙府本侧批道:妙手。层层迭起,竟能以他人所画之天王作众神矣。宝钗倒还稳重,不敢造次,只是小心翼翼的,一句话不说,所以没有挨批。妙玉接着黛玉的话题就介绍起她们体己茶的水来了:“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又把黛玉批了一回。
不过,她既然能邀请她们来自己的耳房喝体己茶,并专门拿出古玩奇珍茶具,亲自向风炉上扇煮茶水,还用五年前珍藏、只喝过一会的水煮茶,足见妙玉是很看重黛玉与宝钗二人的了。至于,宝玉是否沾了二人光,谁知道呀。也许,妙玉知道宝玉与黛玉分不开,请了黛玉,宝玉必来。所以,这体己茶也应该是煮给宝玉喝的,呵呵!此后,黛玉在“天性怪僻”的妙玉面前便默默无语,很拘束,“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过茶,便约着宝钗走了出来。”
  品茶栊翠庵这一段写得太好了。活脱脱的写出了一个清高洁癖、品味十足的世外高人妙玉,连黛玉、宝钗等辈也只甘拜下风的份。
  第四十九回又是间接写妙玉了,是写栊翠庵的梅花。下了大雪那天,宝玉早上起床后,就出门赏雪。“出了院门,四顾一望,并无二色,远远的是青松翠竹,自己却如装在玻璃盒内一般。于是走至山坡之下,顺着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拂鼻。回头一看,恰是妙玉门前栊翠庵中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宝玉便立住,细细的赏玩一回方走。”这一段又一次写出了妙玉会种花,她种的红梅树,花开得如胭脂一般,寒香拂鼻,真是色香味浓呀。为下一回李纨让他雪里乞梅进行了铺垫。
接下就在第五十回写了宝到栊翠庵雪里乞梅的故事了。大雪天,大伙儿在芦雪庵围炉烤火,应景联诗。宝玉联诗表现不佳,没有达到标准,李纨就要罚他,说:“我才看见栊翠庵的红梅有趣,我要折一枝来插瓶。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如今罚你去取一枝来。”这种惩罚当然是“又雅又有趣”了,宝玉自然喜欢,就“冒雪而去”。李纨还担心宝玉这个公子哥儿,拿着梅花费劲,想叫人跟着帮他拿。心细的黛玉却太了解宝玉与妙玉的关系了,立即阻拦道:“不必,有了人反不得了。”这时的黛玉,也不吃醋了。可见吃醋也是分场合的,也要因人因对象而异。作为知己,黛玉对妙玉还是放心的。
趁宝玉去取梅花的空档,大家商量罚他做诗的方法,湘云想出一法,就是让他做一首“访妙玉乞红梅”。这时,宝玉就笑盈盈地拿着一支梅花回来了。果然,“天性怪僻”妙玉的梅花,只有宝才讨得来。而且,妙玉给了他一支姿态极佳的红梅花儿。只见“这枝梅花只有二尺来高,旁有一横枝纵横而出,约有五六尺长,其间小枝分歧,或如蟠螭,或如僵蚓,或孤削如笔,或密聚如林,花吐胭脂,香欺兰蕙。”(庚辰本夹批道:一篇《红梅花赋》。)引得众人称赏。有了这支漂亮的红梅花儿,宝玉受罚做诗也不困难了,马上就作出一首妙诗:“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诗中将妙玉称为嫦娥,她种的梅花,都是方外的“槛外梅”,比观音大士瓶中露还要珍贵。可见,妙玉在宝玉心中的地位是极高的。而且,《红楼梦》中的诸人都认为怪格古怪不好相处,连与妙玉关系比较近、可以说是知音的“世外仙姝”黛玉都认为她“天性怪僻”。只有宝玉,对妙玉完全理解。在这方面,宝玉的悟性与情商还比“天性聪惠”的黛玉还要高。而妙玉也很卖宝玉的账,不但给他一大枝姿态极佳的红梅,而且宝玉第二次上门乞梅时,还让他给众人各取得红梅一支。让宝玉挣足了面子。
  第六十三回是写妙玉与宝玉间“槛外人”与“槛内人”的关系。宝玉生日那天晚上,宝玉在与晴雯、芳官一帮铁哥们在怡红院喝酒行令之后,梳洗了正吃茶,忽然一眼看见砚台底下压着一张纸,拿出来一看却是一张字帖儿,上面写的是“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这就奇了,妙玉作为出家修行的尼姑,应该是不问世事的,却记得怡红公子宝玉的生日,还送帖“遥叩芳辰”。而且,落款也奇特,自称“槛外人”。故己卯本夹批道:帖文亦蹈俗套之外。看到此贴,宝玉是一阵狂喜,受宠若惊,“直跳了起来”。忙命:“快拿纸来。”马上就要回帖。但看到“槛外人”的落款,就犯难了,不知自己如何落款。还是请教高手吧,他想“若问宝钗去,他必又批评怪诞,不如问黛玉去。”可见,在宝玉心中,只有黛玉才是妙玉的知音。
在寻黛玉的路上,却在沁芳亭后迎面遇到了“颤颤巍巍”(列藏本批道:四个俗字写出一个活跳美人,转觉别书中若干“莲步香尘”、“纤腰玉体”字样无味之甚。)走来的刑岫烟。岫烟也是去找妙玉聊天的,宝玉觉得奇怪,妙玉“为人孤癖,不合时宜,万人不入他目”,怎么与岫烟还能聊得上?于是岫烟就向宝玉解释了她与妙玉的关系。原来岫烟以前做过十年的邻居,只一墙之隔。妙玉在蟠香寺出家时,岫烟家中原本寒素,租的是妙玉庙里的房子,住了十年,无事便到妙玉庙里去做伴。岫烟所认的字都是妙玉教的。所以她与妙玉是贫贱之交,又有半师之分。现在又天缘凑合,二人又在贾府相遇,不但旧情未改,而妙玉又看得起她,二人的关系比以前还要好。宝玉这才恍然大悟,并为此十分高兴。说道:“怪道姐姐举止言谈,超然如野鹤闲云,原来有本而来。”在宝玉眼中,连妙玉的徒弟在言谈举止上都超然如闲云野鹤。既然是妙玉的徒弟,当然就要请教如何回帖的事了。看到帖子,连妙玉的徒弟都笑了,道:“他这脾气竟不能改,竟是生成这等放诞诡僻了。从来没见拜帖上下别号的,这可是俗语说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道理。”还是宝玉理解妙玉,为其辩道:妙玉“原是世人意外之人。因取我是个些微有知识的,方给我这帖子。”关于如何回贴的问题,岫烟如是说:“怪道俗语说的‘闻名不如见面’,又怪不得妙玉竟下这帖子给你,又怪不得上年竟给你那些梅花。既连他这样,少不得我告诉你原故。他常说:‘古人中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两句好,说道:“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所以他自称‘槛外之人’。又常赞文是庄子的好,故又或称为‘畸人’。他若帖子上是自称‘畸人’的,你就还他个‘世人’。畸人者,他自称是畸零之人;你谦自己乃世中扰扰之人,他便喜了。如今他自称‘槛外之人’,是自谓蹈于铁槛之外了;故你如今只下‘槛内人’,便合了他的心了。”一席话,将妙玉取“槛外人”别号的原由解释得清清楚楚。呵呵,岫烟真不愧为妙玉的高徒,太了解师父了。从岫烟的话中,读者就知道了妙玉虽是佛门弟子,却喜爱读庄子的文章,自称畸零之人,也就世外隐士,怪不得妙玉有如此的仙风道骨,绝世傲物之气质,犹如魏晋期的嵇康。
听了岫烟的话后,宝玉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就照的岫烟的建议,写下了回帖“槛内人宝玉熏沐谨拜”,并亲自送到栊翠庵,也不叩门进去,只将帖子从门缝中投入,便转身返回。
  雪芹先生原著八十回本《红楼梦》中,最后一段写妙玉是在七十六回,也就是黛玉与湘云中秋夜联诗那一回。书中介绍这个中秋夜比较冷清,不似往年热闹,黛玉觉得有点无趣和伤感。于是,湘云就安慰她,拉她到外面去赏月联诗。二人来到凹晶溪馆,在水边的湘妃竹墩上坐下,开始赏月联诗。当联到二十二韵时,湘云吟出“寒塘渡鹤影,”的极佳上联,黛玉想了半天,也吟出了“冷月葬花魂。”堪称绝对。湘云拍手叫好:“果然好极!非此不能对。好个‘葬花魂’!”因又叹道:“诗固新奇,只是太颓丧了些。你现病着,不该作此过于清奇诡谲之语。”黛玉回道:“不如此如何压倒你。下句竟还未得,只为用工在这一句了。”正要想下句如何出时,妙玉却突然从栏外山石后转出来,笑道:“好诗,好诗,果然太悲凉了。不必再往下联,若底下只这样去,反不显这两句了,倒觉得堆砌牵强。” 二人看到是妙玉时,皆感诧异。妙玉忙作解释,说是听到大家在赏月,笛声又美,也出来观赏清池皓月,不想碰到黛玉、湘云二人在联诗,觉得清雅异常,就立住足听上了。妙玉感到,她二人的联诗“有几句虽好,只是过于颓败凄楚。此亦关人之气数而有,”于是,就站出来将二人的联诗止住,并邀请二人到栊翠庵去喝茶。在喝茶的过程中,妙玉亲自取出笔砚纸墨,将黛玉、湘云二人方才联的诗句抄录了下来。黛玉看到妙玉的兴致很高,就想将刚才联的诗向妙玉“唐突请教”,让妙玉给指点指点,可见,连大观园里作诗的魁首林潇湘都把妙玉当高人了,在她面前虚心请教。妙玉也不客气,说她二人已联的诗只联了二十二韵,还没有完,但二人警句已出,再联下去就后力不支了,因此,有代她们将余下的韵作完之意。黛玉从来没见妙玉作过诗,今天见她有如此高的诗兴,忙道:“果然如此,我们的虽不好,亦可以带好了。”妙玉就说,联诗的收尾,还是要回到其本来面目上去。并将余下的十三韵一挥而就,将联诗接续完毕。其续诗云:“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箫增嫠妇泣,衾倩侍儿温。空帐悬文凤,闲屏掩彩鸳。露浓苔更滑,霜重竹难扪。犹步萦纡沼,还登寂历原。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赑屃朝光透,罘罳晓露屯。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有兴悲何继,无愁意岂烦。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并将联诗取名为《右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真是诗思敏捷,运笔如流,才情出众,佳句频出,让黛玉与湘云佩服得五体投地,赞叹不已,称她为“诗仙”。
  在妙玉续完诗后,因时间太晚了,黛玉与湘云便起身告辞,“妙玉送至门外,看他们去远,方掩门进来。”这个送客的场面与第四十一回送贾母等人的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在那一回里,当贾母提出要回去时,“妙玉亦不甚留,送出山门,回身便将门闭了。”这说明,妙玉待人处事的态度是因人而异的。她并不是对所有人的都冷淡,像黛玉、湘云有相似生活经历的知音,她的态度还是很热情的。
  以上就是雪芹先生原著八十回本《红楼梦》对妙玉的描写。
  妙玉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唯一与贾府没有任何亲戚关系的人,却被作者放在正册中的第六位,名列王熙凤之前,可见其在作者心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在第五回太虚幻境中,代表她命运的画是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画中附的断词是:“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而红楼梦曲第七支《世难容》是这样评价她的: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庚辰本在第四十一回成窑杯一节夹批道:虽以清静无为自守,而怪洁之癖未免有过。)。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孤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上面的判词与歌曲就是妙玉人物性格与命运的写照。
  关于妙玉的结局,从判词看和曲子看,是美质金玉掉进了泥垢之中,从而风尘肮脏违心愿。靖藏本在妙玉不收成窑杯一节批道:“妙玉偏僻处,此所谓‘过洁世同嫌’也。他日瓜州渡口(以下是错乱文字)劝惩不哀哉屈从红颜固能不枯骨…。”据此有人推测:妙玉在贾府败落后,便“树倒猢狲散”,生活无着落,流落到瓜州渡口,坠入风尘,或被迫当了糟老头子(枯骨)小妾。总之,在那个黑暗的社会,妙玉心性再高,也毕竟是一个弱女子,其命运自然会很悲惨。只是,居士在这里并不同意那种“妙玉是因为过洁过傲受到报应而坠入风尘”的观点。妙玉的悲剧,应该是由当时那个黑暗的社会造成的。妙玉这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槛外人”,一定不会被世俗社会所容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槛内走到槛外,妙玉那颗火热的心
栊翠庵品茶,妙玉为什么不邀湘云?宝玉一句话道出了原因
让妙玉送出山门还恋恋不舍的是谁?不是宝玉
妙玉,比林黛玉更命苦,却是大观园里活得最潇洒的
《红楼梦》:妙玉对黛玉的微妙态度
《红楼梦》之妙玉形象的矛盾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