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位僧人在酒醉后写的字,位列古今草书第一,至今无出其右者!

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艺术不同,受到了几千年农耕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艺术注重“向内求”,所以形成了一个具备独特“内功”的含蓄已经,而西方艺术往往注重外在的造型美,与传统艺术是两种不同的表达。

所以中国的传统艺术更加注重个人修为,没有足够的个人修为,其艺术不会传之久远而深入人心,反观历代经典的艺术品,无不是具备深厚国学素养人之作。在这种素养之下,每一个时代的艺术都具备着不同的属性。

魏晋时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座高峰,这个时期的书法艺术处于一种自觉的时代,没有过多的束缚,一脉天机而自然,能够直抒胸臆,技法在这个时期达到前所未有的完备。

到了盛唐时期,大唐开明而包罗万象的文化气质,使得每一个书法人都被这种文化氛围所感染,其中有一位从湖南来到长安城的和尚,狂傲不羁,但一手草书却惊艳了一个时代。

他就是怀素。

怀素9岁出家,自幼便酷爱书法,但苦练数年终不得法,后来下山之后,求名师,访高友,终于在长安城遇到了自己的堂哥邬彤,邬彤是“草圣”张旭的得意弟子,从邬彤这里,怀素见识到了真正的笔法之妙,从而深入“二王”门户,卓然而成家。

晋人书法是一种自然的书写状态,而唐人书法则是“浸泡在酒精”中的“无我之境”,凭借深厚的艺术造诣,在饮酒正酣的“无我之境”当中纵情挥洒,往往能臻妙境,“颠张醉素”便是这个时代草书的顶峰。

怀素40岁的时候,在一次酒醉之后,写下了著名的《自叙帖》,此作笔法出神入化,结字变化莫测,犹如天神行法,此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草书”,位列“古今草书第一”,至今依旧无人能出其右者,抓:惊天地、泣鬼神之作。

这件“天下第一草书”《自叙帖》究竟好在哪里呢?

宋代的薛绍彭评价说:

“怀素唐朝草圣朝群,所谓笔力精妙,飘逸自然,非学之能至也。”

说此作笔法精妙,一任自然,各种气韵,一般人是学不来的。

苏轼评价说:

“如后人操舟,初无意于济否,是以覆起万变而举止自若。《自叙帖》盖无毫发遗恨。”

这件《自叙帖》是属于书法的至高境界“无意佳乃佳”,无丝毫矫揉造作,但笔笔精妙,字字奇诡!专家评:惊天地,泣鬼神!

米芾从《自叙帖》中看出超强的节奏感,这也是每一位草书创作者最应该注意的一点:

“如壮士拔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

张旭从公孙大娘舞剑当中悟出草书的妙旨,怀素见“飞鸟出林,惊蛇入草”悟出笔法起收之道,唐人对于自然的学习能够完美应用到书法创作当中,而自然界的万物,往往能禁得起不同维度的分析与考量。

当代书法人喜欢用西方的解构方法来“拆解”这件《自叙帖》,往往也能与古人得出相同的结论,从音乐的韵律感上分析,此作也“莫不中节”!可见高明的艺术作品,在更高维度上都会产生共鸣。

​《自叙帖》是后人学习草书的一件“里程碑式”作品,临摹这件作品非得通篇临摹不可,从笔法到单字,从整行到正篇,一气呵成方能体会“草圣”的书写意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7张草圣怀素《自叙帖》书法作品翻译图,值得学习草书朋友收藏
一篇自吹自擂的文章凭什么成为天下第一草书?
怀素一卷巨幅草书问世,全卷2000余字,据估计此作市场价值超10亿
“草圣”怀素主要碑帖的艺术特色一一觅踪之二
林散之——六十始练“童子功”--焦墨点水三指禅
一代“草圣”的封笔之作,草书临这本帖,一准儿错不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