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1.13 唐诗故事(杜甫)项目设计及作业展示

【教学目的】

1阅读诗人故事,了解杜甫大致生平,并能用折线图表示。

2诗史结合,了解杜甫部分诗作的创作背景。

3针对材料,学做简单批注。★

4联系自身经验和其他诗人故事,表达想法和意见。

★【说明】四年级部编教材第六单元的学习重点之一为: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所以我们在学习3篇课文的同时,结合唐诗故事,进行这一能力的拓展。

【教学准备】

在阅读材料的选取上,我从《哪位才子能考100分》《唐诗里藏着故事》《穿越唐诗宋词》里找来3段材料。材料1和材料2着眼于对杜甫的生平做简短的梳理,相对通俗易懂,材料3《大雁塔》比前2篇难了不少,借诸诗人“大雁塔比诗”这一事件,旨在抒发作者对唐朝衰败的叹息以及对杜甫“忧国忧民”之心的感佩。三份材料,长度不同,角度各异,难度逐渐递升,希望学生能从整体和细节两方面把握诗人。

像《大雁塔》这样的文章,大部分小学4年级学生的理解力是跟不上的,我原本的目的就不是让学生粗粗浏览,它的菁华之处是语言表达,所以课堂上,通过“口头填空”的方式让学生记诵其中的优美语言

在设计学习单时,我把材料中的重点内容编成了填空题,旨在使学生去更细致地阅读材料,积累语言;我还设计了“名句应用”一题,这2题的设计是我比较得意的。不仅要学生填空,还要他们朗读,再听写、默写填空来逐步加固印象

【教学流程】

1课堂读《古诗接龙》(《登高》《羌村三首(其一)》《天末怀李白》等)时,引入杜甫小故事。

2自读《才子自述》《杜甫: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大雁塔》等3篇材料。

3课堂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①学习圈画关键词句。

②学习从三个角度【质疑、理解、启发】进行批注。

4 课堂《大雁塔》口头填空。

5 完成《杜甫》学习单。

6 打卡朗读《大雁塔》、口头完成填空。

【教学反思】

<课堂相关>

1. 课堂上,我鼓励学生批注,他们大胆质疑,提了各色各样的我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杜甫诗写得这么好,怎么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呢?杜甫的儿子在安史之乱中被饿死了,他怎么不为他的儿子向皇帝复仇呢?我觉得这些问题都非常好,说明他们是在认真研读文章,想要对杜甫有更多了解。

2.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我试着让他们课堂完成《大雁塔》的口头填空,才发现难度太高,花了很长时间完成,其实“默读”和“朗读”是两回事,学生自觉“读过”了文章,并非如此,应该事先让他们朗读,这样效果应该会好很多。

<学习单相关>

1. 学生的“基础题”都做得不错,80%+的正确率,说明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抓取信息能力。

2. 从“折线图”来看,学生对杜甫的生平体会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学生认为杜甫自“第三次考试落榜”后便不断在走下坡路,有的则认为杜甫的生活还是有亮色的,比如“漂泊成都”的经历,的确没错。

3. 从“杜甫关系图”来看,学生的创作能力很强,班上好几个小朋友喜欢用漫画的形式来表达。

4. 从问答题来看,自上次做《孟浩然》的学习单,我就向学生强调“比较”的重要性,这一次,一部分孩子已经有意识地将杜甫与古今中外的中外诗人/名人进行对比,如:勾践、孟浩然、李白、李贺、巴赫、海因斯、陈景润、梅兰芳等,有一个孩子还想到拿“贺知章”做反例——大官,流传下来的诗作却不多——来证明“文章憎命达”,这些都是相当不错的。

5. 部分孩子联结能力弱,单一地就杜甫谈杜甫,那么老师应该如何为他们提供助力呢?老师也需要事先准备一些材料让学生借鉴,在课堂上多提供交流、讨论的机会,让学生多积累一些“案例”。

6. 相当学生表达能力弱:问答题部分,许多人“表达不畅”,句子不够正确流畅,由此看来,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积累语言”,在指导阅读活动时,更应把目光放在“关注写法”上。

【批注展示】

<质疑>

1 为什么李林甫要说“野无遗贤”呢?

2 杜甫第三次参加考试,肯定会走漏风声,为什么奸臣李林甫竟然敢“再次戏弄了皇上和我”呢?

3 大唐已经“危机四伏”了,为什么还会“到处莺歌燕舞”呢?

4 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为什么杜甫除了一个八品芝麻官,什么官也没当过呢?

5 为什么作者要说大雁塔千年来一直候他登临呢?(董彦欣)

1到底杜甫的文章写得好不好呢?如果唐玄宗真觉得杜甫的文章不符合要求,为什么又要给他第三次考试机会呢?

2 杜甫的文风并非一直都是“沉郁顿挫”的,早年他的诗文里也有“年少轻狂”“狂放不羁”,中间也曾投皇家所好,写下自己并不擅长的“御用”文章,安史之乱后才成为课本中“满面沧桑”“忧国忧民”的大诗人。是什么促他的文风百转千回?又是什么使他成为了现实主义的代表诗人?(路雨鑫)

1 杜甫的家庭条件很好,那为什么他晚年穷困潦倒时不回家呢?

2 皇上是很有才学的人,为什么看到像杜甫这样同样有才学的人,不直接录取他呢?

3 唐朝著名的建筑大雁塔为什么也衰败了?

4 既然朝廷不重视杜甫,而且也非常腐败,而叛军获得权势时,杜甫为什么不帮助叛军而是坚持帮助朝廷呢?(葛雨霏)

1 李林甫在诏令有一艺之士进京候选时作梗,并欺骗唐玄宗,他不怕露馅吗?

2 杨玉环为什么不把吃腻了不想吃的美食分给穷人吃?

3 唐代的长安,如此繁荣,为什么没人侵略?(陈沛麟)

1 杜甫为什么要为房琯据理力争呢?他不怕皇上贬了他的官吗?

2 为什么“我”要追踪杜甫等诗人?

3 题目是“大雁塔”,为什么前面要写长安城?(姜心妍)

1 为什么唐玄宗不自己看一看考生的文章,这样李林甫就不会从中作梗了。

2 为什么唐玄宗前半生能励精图治,而这时却变成了腐败分子呢?(黎家铭)

1 杜甫小时候狂放不羁,长大之后怎么就成了现实主义诗人呢?

2 为什么杜甫自认文采出众,却在科举之路不顺到?

3 杜甫和李白是唐诗双子星,但两人名气相差很多,难道杜甫没有李白诗写得好?

4 杜甫这位大诗人怎么会讨饭过日子呢?

5 房琯是文官,他带兵打仗必败,那他为什么还要带兵打仗呢?

6 安史之乱中,长安城几乎成了一片废墟,为什么大雁塔还屹立至今?(李泽昊)

1 材料3说“李白和杜甫在河南、山东留下了很多游玩的足迹”,又说“两人交往并不多”,这是否矛盾?

2 杜甫写的文章应该大同小异,既然他的《三大礼赋》得到了唐玄宗的认可,为什么他参加科举考试的文章却不符合要求?

3 唐肃宗罢免房琯是因为他手下的乐师董庭兰收受贿赂,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其实就是上边故意找个碴儿,难道房琯和杜甫却看不出来吗?(魏妤菡)

1 为什么李林甫和读书人过不去?

2 为什么要把唐代长安和各种地区比较?(张宸翊)

1 公元754年发生的大饥荒对杜甫产生了怎样的困难?

2 我想为杜甫打抱不平,杜甫从幼年时就开始作诗,为什么做不了官呢?(陈奕林)

1 杜甫=怎么会写出不符合要求的文章呢?他的前三篇文章都是投唐玄宗所好,会不会后面的文章没有投其所好才导致最后杜甫没有被录用?(张悦涵)

1 为什么史书也会不准呢?

2 为什么杜甫少年时代狂放,中年却变得忧国忧民呢?(余思同)

1 既然薛据不是等闲之辈,他的作品为什么失传了?(陈唯尧)

1 房琯事件中,为什么只有杜甫觉悟这么低?(朱欣奕)

<理解>

1 李林甫在科举考试中从中作梗,我不喜欢他,太狡猾了!

2 原来的长安是多么的雄伟壮丽,都已达到世界之最的地步了。

3 长安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变得多么的狼狈不堪啊!(张贺璌)

1 杜甫的现实主义题材的诗篇最有名的是“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垂老别》《新婚别》《无家别》。

2 杜甫应该好好珍惜这与李白相处的时间,因为之后就再也没有这样的经历了。

3 大雁塔即使高峙半空,但它却将下界的鬼谷狼嚎听得清清楚楚,下界的混乱与战争它也看得明明白白。(周珺怡)

1 杜甫出身不错,家庭条件优越,生活无忧无虑,小小年纪就能作诗。

2 杜审言太狂妄了,杜甫年轻时的狂妄是遗传没错了!

3 (唐玄宗诏令天下有一艺之士进京候选)应该是唐朝版的“达人秀”。

4 布衣交:指平民间的友谊,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如》。(吴秉峰)

1 杜甫7岁开始学作诗,14岁在文人聚会上崭露头角,真是学富五车啊!(陈唯尧)

1 说明李白杜甫两位诗人一见面就很谈得来。

2 韩愈对李白杜甫的文章有高度评价。

3 杜甫爱国、爱民、有正义感。(胡志杰)

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诗充分写出了杜甫的豪情壮志。

2 杜审言真是一个狂妄的人。(高鹤鸣)

1 这两句写出了当时朝廷的腐败。

2 肃宗不是应该该罢免董庭兰吗?跟房琯有什么关系,真是欲加其罪,何患无辞。(黎家铭)

1 我体会到了当时富人和穷人的生活差别很大。

2 我认为杨玉环和她的兄弟姐妹很浪费、挑剔。

3 我认为杜甫说话很直接。(董彦欣)

1 说明那时富人们每天吃大鱼大肉,而穷人们只能挨饿,有的还饿死了。

2 说明当时唐朝很大,很气派,许多小国都来学习唐朝的文化。

3 说明唐朝那时非常腐败,远远没有当时盛唐时的景象。(胡志杰)

1 我不喜欢杜审言,他说的话会使人听了心里不安。

2 我不喜欢李林甫,他将有才的人压下去。

3 我喜欢唐玄宗,他知道杜甫的才华后,不停鼓励他。(闫然)

1 说明杜甫困守长安,仕途不济,当时朝廷黑暗,奸人当道。

2 感觉这贫富悬殊好大,斥责奢靡无耻的皇亲国戚,朝廷腐败,不管百姓死活。(吴秉峰)

1 杜甫排名第一,说明他的诗写得非常好。(顾沁蜜)

1 杜甫的人生很不公平,像他这样有才学又有能力,一心想做好事的人竟然被李林甫等人排挤掉了,而像杨玉环这样只会大吃大喝的人却受到皇帝的重视,所以到最后很多人想造反,就发生了“安史之乱”。

2 杜甫虽然自己身处逆境,但总是要想着别人,说明他十分关心他人。(葛雨霏)

1 杜甫的诗只是对人民给予了关切和同情,不符合皇上的想法,所以踌躇满志却没有机会发挥。

2 杜甫的诗主要以时代的深忧隐患社会的动荡不安为主。(朱欣奕)

1杜甫七岁就开始写诗,真是个天才啊!

2“贞观”、“开元”时代的唐朝真是强盛啊!(高鹤鸣)

1 李白和杜甫两个人作诗喝酒很开心。

2 杜甫很勇敢,敢于站出来为房琯说话。(丁嘉晨)

1 杜甫科举考试时遇到了李林甫这个奸臣,无法中举实现他辅佐明君的抱负,太可惜了。

2 杜甫有点“胆大包天”,他不该为房琯出头得罪皇帝,他不善于做官,和皇帝打交道。(陈澍菲)

1 即“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2 “万户捣衣之声”就是李白《子夜吴歌》中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张宸翊)

1 我从“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中,觉得杜甫很伟大,因为他在悲惨中还能作诗。

2 从“致君尧舜上,在诗风浴淳”中,我觉得杜甫是一个有很大理想的诗人。(陈奕林)

1 唐朝的大雁塔在当时是一座非常壮观和受人欢迎的建筑。

2 文章中说其他人的诗很消极,但是我感觉杜甫的诗也很消极。(张悦涵)

1 我不喜欢杜审言,他那样对朋友说话,一定会伤了朋友的心。

2 唐朝的安史之乱是由朝廷混乱造成的。(朱以安)

<启发>

1 如果想要学好,就得从小接受良好教育,杜甫就是其中一位。

2 作者和我没能看到杜甫等诗人那时候比诗的场景,真是太遗憾了。(李泽昊)

1我真想去大雁塔,寻找大诗人的足迹。(高鹤鸣)

1 杜甫在当时这个战乱的年代能写出那么多好的作品着实不容易,值得让后人学习。

2 杜甫很多诗都是在自己亲身经历过后才能写出来。(张悦涵)

1 杜甫和李白的故事:真正的友谊并不需要朝朝暮暮相见,而在于趣味相投、志同道合。

2 有才能的人并不一定就能实现愿望,还需要有天时、地利、人和,甚至还要靠一点点运气。

3 唐朝虽然是中华的鼎盛朝代,但如果穿越回去,当个平民百姓,幸福感可能并不高,因为社会贵贱、贫富差距拉得过大,小部分皇权贵族权倾四野,这样的江山是坐不稳的。(路雨鑫)

【学习单展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诗闲读:“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上下五千年]杜甫写“诗史”
唐诗,读着读着就哭了
杜甫生平简介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465、乱世之中的杜甫
眼光决定选择,选择决定人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