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首蕴含人生智慧的古诗词,我甚是喜欢

前路漫漫,诗词为伴,流年匆匆,且祝君安!你好,我是飞花君。

今天分享五首蕴含人生智慧的古诗词,希望你能喜欢。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把酒问月》这诗题就是作者绝妙的自我造象,那飘逸浪漫的风神唯谪仙人方能有之。题下自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彼不自问而令予问之,一种风流自赏之意溢于言表。

悠悠万世,明月的存在对于人间是一个魅人的宇宙之谜。“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两句话,随口道来,却暗含深沉的哲理。

下句是眼前看到的分景,“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说明了物各有主、江川舟叶随飘泊的道理。“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再次描绘月的光华。

上句写月,后一句写什么呢?月中影里,宫殿参差入画至宫树形影之间全以月色映之。更有“飞镜”领月之说,“绿烟”为宫之倒景,这景象之中包蕴了多少道理呢!它引出了一位月亮女神。“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随着月从云海边出,直洒满人间的夜幕。这样的超以物外,是飘逸,亦或是凝静?而又染有一丝凄寂的。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凭空落笔,便有无限遐思。

下句便顺此一脉,说古代的月色浸染着先人的诗情:“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上两句从神话传说中截取片断,转为写实。此二句即表达人事代谢而宇宙不灭之意。“共看”表现了空间的无穷无尽和时间的悠远深长。“皆如此”使人领略明月千古常新不老的生命哲理。“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结尾两句“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意即人生短暂,人人都像流水一样不停地奔流去赴人生的盛宴。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是一首人生感悟词。全词情景交融,描绘出一幅生动的雨后行吟图,表现出一种开朗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

上片写景,描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浸在清澈的泉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得干干净净,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鸟的清脆啼叫打破了山谷的寂静。

下片即景抒情,通过反问等手法,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尾句“休将白发唱黄鸡”,反用白居易的诗句,意为不要因为年老就消极悲观,而要像溪水一样不停地向前奔流。这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与苏轼当时被贬黄州的境遇有关。他在这首词中以流水喻人生,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比喻,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

总之,这首词表现了苏轼积极向上、乐观超脱的人生态度,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感人。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古代名岱宗,为五岳之首。屹立在齐鲁大地之间,雄姿灵秀,云蒸霞蔚,犹如造化钟神,阴阳明暗,全在它一山之间。诗人杜甫,眺望此景,心潮澎湃,不禁咏出这千古名句。

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诗人以设问的方式,将泰山的高大雄伟、气势磅礴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里的“夫”字,是发语词,无实际意义,只是加强了语气,引人注目。

接下来是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两句进一步描绘泰山的神奇景象。古人认为泰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是日出的地方,另一面是日落的地方,所以泰山可以分割昏晓。这也显示出泰山的高大雄伟,是造化的杰作。

然后是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诗人用生动的形象,描绘了泰山的云雾缭绕和鸟儿归巢的景象。这些景象让诗人感到心胸开阔,眼神放光。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也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最后是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诗人的豪情壮志,他决心攀登到泰山的顶峰,俯瞰众山,一展自己的抱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追求卓越、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气势磅礴、格调高昂,充分展现了诗人杜甫的才华和胸襟。他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自己的抱负和追求。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佳作,更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悟的优秀诗篇。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首诗的主题是“隐逸”。

首联,我倾心于佛教已很久了,到了晚年,才最终在终南山安了家。流露出对世事无争的归向之感。

颔联,每每我独自一个人去游山玩水,只有山水的美丽才能真正让我感到快乐。只有在大自然的无拘无束的环境中,才能真正感受到“胜事”。

颈联,我信步而行,不觉走到流水的尽头,那里其实并没有水,只是风起云涌的地方。看到云雾袅袅升起,我也仿佛随云而去了。这是多么神奇、美妙的体验!

尾联,我偶然遇到了山林中的一位老翁,我们谈笑风生,流连忘返。和自然亲近,和自然交友,和自然谈心。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我感到了真正的自由和快乐。这种体验是如此难得,如此宝贵,也如此真实。

这首诗所描述的,是一种隐逸生活,是一种隐逸之乐。诗人安于超脱尘世的生活,喜欢到山林中游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他信步而行,随遇而安,不讲求时间和方向。他独自一人享受这种隐逸之乐,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饮酒·其五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非常明显的表现了陶渊明超然世外、悠然自得的恬淡心境。因为这首诗,陶渊明被今人称之为“隐逸之宗”。

然而,陶渊明并不是一个隐者,他只是一个失败的隐者,一位精神的贵族。在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道文化传统里,古代知识分子总是在人生失意或理想受挫时,或者社会处于黑暗政治的暴风雨前夕,采取归隐山林或遁迹江湖的避世态度。

陶渊明虽然自幼就接受儒家文化教育,而且也曾经有过“猛志逸四海”的抱负,但生不逢时,到了那个黑暗的“网天”时代,他只能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了。于是,他就采取了归隐山林的态度,在乡间过起了田园生活。

陶渊明十三年的出仕做官经历让他认识到那个污浊的社会和他理想中的世界太不一致了。而且他也意识到自己的性格、气质与那个社会格格不入。所以他在辞去彭泽县令后写下了《归去来兮辞》,发出了与官场决裂的决心。而这首《饮酒·其五》更是反映了他归隐后的心态。

诗歌的前四句直接表明诗人超脱于世俗事务的心境。诗人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一点杂音也没有。“门虽设而常关”,是说诗人虽有门却经常关着,因为很少有人与他来往。这四句语言质朴自然,却表现出了诗人高远的情怀。

第五、六句诗人从室外写到室内: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专意。菊花的幽香弥漫在室内,使人顿觉清净娴静。抬头所见的南山幽静沉静,云霞明灭,令人觉得心平气和,心旷神怡。

最后二句说明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富有启示性的诗句是“飞鸟相与还”。在这里,诗人观察得非常细致:飞鸟结伴飞返山林,它在享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里的“真意”可以理解为诗人所悟到的自然和人生的哲理——大自然是人生获得永久性幸福的源泉。

这首诗的结尾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忘言”是“真意”的具体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闹,诗人只因为心远而觉得地偏。只有在这无纷扰的虚静之中才能领悟到这难以言传的“真意”。

此诗的意味是深长的:生活在虚伪、狡诈、互相倾轧的人际关系中是多么可悲!尾联既是对全诗的总结又进一步揭示了作者归隐田园的目的。但实际上他所尊崇的往往并不是真的人生道理或实用的真理。他在分裂中寻觅自我。这就是他一直都想在污浊的人世间洁身自好的原因。但他的出世思想并不能掩盖他对理想的热烈追求和对社会的不满。

陶渊明是田园诗派的开山祖师。他的诗作充满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对淳朴真诚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否定和批判。他的诗歌语言朴素自然,清新流畅;感情真挚、自然,内容丰富深刻。他的诗给人的启示是: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不妨放弃与世沉浮、随波逐流的生活方式,从大自然中去寻找生命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

以上是今天分享的内容,希望你能喜欢。

岁月静好,愿你历经沧桑,千帆过尽,心里依然住着那个少年,青春不老,诗心依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坦率真淳陶渊明
浅析古诗词中菊花意象
时光易逝,生命短暂,陶渊明这首诗感叹人生,几乎全是名句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现隐逸之情的诗篇
古诗词意象|菊花
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古今隐逸诗之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