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shang gu tian zhen lun -3

shang gu tian zhen lun -xu wen bing

第三章

为什么“虚邪”害人不浅

引起你情绪波动的能量或信息,都叫“邪气”。让你大喜、大悲、大怒、大惊、大恐的东西,都是虚邪。所以“虚邪”后面接着一句话叫“避之有时”,教你不要迎上去,要躲着它。

美好的心态或言语,看似虚无,其实也是一种正能量,会带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经文: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1 “虚邪”虽然看不见,但却害人细无声

梁d:接下来讲“虚邪”。我想请问徐老师,什么叫做“虚邪”?

徐文b:“虚”的反义词是什么?

梁d:“实”。

徐文b:“虚邪”的反义词就是“实邪”。我们先看一下“实”,我们常说“眼见为实”,凡是你能用肉眼看到的东西都叫“实”。包括我们用显微镜能看到的细菌和病毒,都是有形有质的,这些都叫“实邪”。

凡是你能用肉眼看到的东西都叫“实”。包括我们用显微镜能看到的细菌和病毒,都是有形有质的,这些都叫“实邪”。

而“虚邪”是形而上的东西,它是一种物质之上推动物质运动的一种能量,跟天地变化有关系。

“虚邪”是形而上的东西,它是一种物质之上推动物质运动的一种能量,跟天地变化有关系。

梁d:能不能讲一个有关“虚邪”的例子?

徐文b:比如,我们常说“上火了”“着凉了”,“火”是什么?是一种能量,“寒气”也是一种能量,它们并不以物质的形式存在,但是同样能伤害你。

中医把影响人身体的六种负能量叫“六淫”,“淫”是过分的意思。“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它们都是虚邪,因为我们用肉眼看不见它们。很多人说,“我能看见风”,其实你看不见风。

梁d:看见的是空气流动带动的尘埃。

徐文b:那些尘土,或者是凝结在空气里面的水蒸气,你能看到。

梁d:我们可不可以这样理解这个“虚邪”,比如,有人说,梁冬你长得实在是太英俊了。这句话不是物质,但是我却因此内心觉得很快乐。这和“虚邪”是一样的道理吗?

徐文b:没错。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恶语伤人六月寒,良言一句三冬暖”。“良言”和“恶语”都会对人的身心产生影响,它们和“虚邪”一样也是形而上的东西。

“良言”和“恶语”都会对人的身心产生影响,它们和“虚邪”一样也是形而上的东西。

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在物质层面之上还有另外一些东西的存在,这就是中医和现在某些学科的区别。

梁d:我觉得现代的科学其实慢慢也把这个道理展现清楚了,比如,你在网上看一篇文章,看起来似乎这文章是物质,但其实网络传过来的东西怎么会是文章呢?它只不过是一些信息而已。所以“虚邪贼风”这个“虚”,意义真是太深刻了。

徐文b: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梁d:但是它存在。

徐文b:所谓“邪”,我们是相对人的正气而言的。人活着,身上应存在一股正气,孟子讲要“养吾浩然之正气”。正气有它的波长和振动频率,所有跟它这种波长和振动频率不协调不一致的东西,都叫“邪气”。或者是方向相悖的情况,比如你本来想往东走,但是另外一种力量却把你往别的方向引,这也叫“邪”。我们应该意识到这种无形的,会使我们的思维情感产生错误方向或者错误力量的东西的存在。

正气有它的波长和振动频率,所有跟它这种波长和振动频率不协调不一致的东西,都叫“邪气”。

梁d:总结一下,“虚”是对应“实”的,指的是那些摸不着看不见,但是的确又能对人们产生影响的东西。比如说一句善良的吹捧,它能够让人家感到心里温暖,那么它也会有正面的健康的影响。由此推广到夫妻关系,一个聪明的老婆应该经常吹捧她老公,这样她老公才会健康长寿。

徐文b:我们讲的外因叫“六淫”,而内在的病因叫“七情”,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引起你情绪波动的能量或信息,都叫“邪气”。让你大喜、大悲、大怒、大惊、大恐的东西,都是虚邪。所以“虚邪”后面接着一句话叫“避之有时”,教你不要迎上去,要躲着它。

引起你情绪波动的能量或信息,都叫“邪气”。让你大喜、大悲、大怒、大惊、大恐的东西,都是虚邪。所以“虚邪”后面接着一句话叫“避之有时”,教你不要迎上去,要躲着它。

美好的心态或言语,看似虚无,其实也是一种正能量,会带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梁d:所以有很多人都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黄帝内经》的哲学思想还是和道家的思想比较接近的。

徐文b:不是接近,而是一脉相承,我们称道家学说为“黄老学说”,“黄”就是指黄帝。

梁d:后世有一些中医不能发挥作用,我估计从根儿上讲,其实是和很多中医后来接触了儒家思想,或者是和他不能够完全地理解道家思想的真谛有关。

徐文b:背道而驰。

梁d:我们很多朋友觉得道家思想很虚妄、很消极,但实际上,一只看不见的市场的手,其实反而是一种对真理本身的尊重。

徐文b:道家是入世的。

2 你会避“虚邪贼风”吗“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梁d:前面讲到“虚邪贼风”里的“虚邪”,那“贼风”又是什么东西呢?

徐文b:“贼”是偷偷摸摸的,不是正大光明、堂而皇之的。“风”呢?春风拂面,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正经的风,它不会对人带来伤害。怕的是什么?比如说,你睡着了,小偷趁你熟睡、不注意的时候,他突然进来偷东西。

所谓的“贼风”,就是说,当人的精神或者意识放松的时候,刮起的风,它对人的伤害是最大的。我们本来有一股保卫自己身体的力量或者能量,叫“卫气”。人睡着的时候,卫气会收敛到体内,我们要盖衣服盖被子保护它,但是有些人喜欢蹬被子,或者夏天的时候喜欢开着窗子开着空调睡觉,这时候卫气虚弱,失去防守,如果刮风,人所受到的伤害就是最大的。

我们本来有一股保卫自己身体的力量或者能量,叫“卫气”。

所以,小孩子一蹬被子,第二天就流鼻涕感冒;很多人疲劳后一吹风,就容易出现面瘫。这种在不注意的情况下侵害你的风就叫“贼风”。

梁d: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在同样的室温下,我坐着、躺着都不感冒,一睡着就会感冒了。

徐文b:外面的温度没变,你变了。

梁d:对,因为人睡觉以后,身体的卫气重新进到身体里去了,就像哨兵都回去了。所以,我们平常感觉不到的风此时就对我们身体造成影响了。因而能否保护好自己就在于我们是不是能够随时提高警惕,就像我们经常看到标语“提高警惕,保卫祖国”。

人睡觉以后,身体的卫气重新进到身体里去了,就像哨兵都回去了。

我觉得这句话现在想起来,其实是一句非常深刻的话。不禁觉得,以前有各种各样的口号,当时觉得很通俗,其实很有道理。

当我们的身体提高警惕的时候,贼风就侵犯不了我们;当身体没有警惕性的时候,贼风就会影响身体。

当我们的身体提高警惕的时候,贼风就侵犯不了我们;当身体没有警惕性的时候,贼风就会影响身体。

对于“虚邪贼风”,为什么叫“避之有时”呢?

徐文b:古代讲五运六气,那时通过一套方法计算出“风”“寒”“暑”“湿”“燥”“火”这几种能量突然增强的时候,对人的影响同样也变大。所以大寒以后,我们就要开始计算,初之气,二之气,三之气,这叫“有时”。

就四季变化来说,我们应该知道,春天多风,其风是往上走的,夏天多暑热,秋天多燥,其风具有肃杀之气,冬天多寒。你要根据时令的变化,避开在各个季节下盛行的“邪气”,还要避开“贼风”。举例来说,我们知道骑摩托车的人容易得关节炎,但我的病人有的得关节炎却绝对不是在冬天得的。

春天多风,其风是往上走的,夏天多暑热,秋天多燥,其风具有肃杀之气,冬天多寒。

虚邪贼风无处不在,我们应时时提高警惕。

梁d:为什么呢?

徐文b:因为他知道在冬天要穿皮裤、棉裤、护膝,把自己包裹得很严。在夏天,人的腠理开放的时候,他却不以为然,骑着摩托车兜风,贼风趁机进入身体,于是他就很容易患上了关节炎。

梁d:骑着摩托车迎着风走,拉风少年其实到后来都是有关节炎的,这是很有道理的。

徐文b:岂止是关节炎!我们在厨房里炒菜,本来热火朝天、汗流浃背的,突然想起冰箱里还有菜没拿出来,一开冰箱一伸手,就那么一下,贼风就进身体里了,虚邪也进去了,很多人的病就是这么落下的。

梁d:我听说,很多人得病都是由于夏天吹空调的原因。

徐文b:这种贼风都是“人造贼风”,我们叫“引狼入室”,把贼召唤到自己家里。夏天本来应该多出汗,宣泄皮肤,可是我们却呆在一个温度特别低的房间里,结果就生病了。

夏天本来应该多出汗,宣泄皮肤,可是我们却呆在一个温度特别低的房间里,结果就生病了。

梁d:李光耀曾经说过,空调是人类最大的发明,但是,空调也是导致现代很多人在夏天生病的主要原因。

空调是导致现代很多人在夏天生病的主要原因。

徐文b:所谓“避之有时”,第一要避之,第二要有时。我们刚才讲了贼风容易在睡觉的时候进入身体,那么就是说即便在午休时你也不应该吹电扇或空调。

梁d:我听说很多老年人得脑中风、面瘫,往往就是由于中午睡觉的时候,觉得挺热就开风扇,结果一醒来,发现半边身子动不了了。有时候儿女打来个电话,本想问候一下老人的,可这时候老人在午休,被电话声一惊一吓,就出现问题了。

徐文b:你说的这个很正确,我总是劝病人睡觉时要拔座机、关手机,因为在熟睡的时候突然惊醒是最伤神的,这种“贼”“虚邪”更厉害。可是很多人说:“我们公司要我24小时待机,不许我关机。”那你自己要为了工作而舍命,我也没办法。

在熟睡的时候突然惊醒是最伤神的。

3 “恬不知耻”是一种心理疗伤的方式“恬淡”

梁d:保持健康要“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本来我觉得这句话意思很浅,无非就是说人不要有那么多的欲望,少挣点就少挣点,少花点也无所谓。但是我觉得跟您聊了以后,发现《黄帝内经》里根本就没有半个多余的字,所以这句话绝不会只有那么简单的意思,它到底该怎么理解呢?

徐文b:首先,我说一下您刚才说的没欲望,没欲望是符合那个“淡”,“淡”是平淡、淡泊,没有太高的要求。我们现在社会总是讲攀比,讲互相要竞争。

梁d:刺激、拉动内需对国家好,但是对人民群众来说,我们自己要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儿。

徐文b:这个“淡”就是指这个。我们经常说,平平淡淡才是真,但是很多人,都在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最后累死在奔跑的路上。原因就在于这个社会的发展,需要鼓动起人们很多的欲望。另外还需要控制、统治一些人。如果被领导者没有欲望的话,领导者就不好做了。所谓我给你个官做,给你涨工资,你就得给我干得欢实点儿。但是如果一个人说,我对当官、涨工资都没兴趣,那这个人就不好被使唤了。

很多人都在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最后累死在奔跑的路上。

梁d:你看很多高校的教授,为什么这么辛苦?当然他自己享受学术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很多人纯粹是因为做了一辈子只做到讲师,还没做到副教授给闹的。

徐文b:所以道家为什么不招统治者喜欢,就是因为它倡导这个理论,大家如果都这样做的话,这个社会就没法管了。

梁d:当然了,我们也希望人民群众在有序的方向里面,有正确的人生观。

徐文b:但是如果人人都没有欲望的话,这个社会也就完蛋了,两者中间应该找个平衡。

梁d:说回来“恬淡虚无”。

徐文b:“恬”是什么意思?我们经常说的一个成语叫“恬不知耻”。

梁d:“恬”这个字有很多人在用,但是大家却从来没有想过“恬”是什么意思。咱们是天天在用,却用而不知啊!就像很多老公,天天在使唤老婆,却从来没有认真看过她,这是要提出严厉批评的。

徐文b:我专门研究过“恬”的意思,“恬”本来和“舔”是同根同源的。动物甚至人受伤以后,都会下意识地舔伤口,而科学证明,唾液中含有很多促进伤口愈合的酶和其他的有利物质。所以,“恬”的本意其实是指一种自我疗伤自我宽慰,最后达到自得其乐的一种能力。

“恬”的本意其实是指一种自我疗伤自我宽慰,最后达到自得其乐的一种能力。

我们现在很多人已经不会“恬”了。很多人常常内疚、自责、自卑,这些人就需要“恬不知耻”。他本来没干什么坏事儿,但是他就觉得自个儿对不起这个对不起那个,这样他的伤口就永远没法愈合。

梁d:他被人心理暗示着。你看小孩子,他玩一种咱们觉得没意思的东西,玩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那么高兴;还有一些老小孩,他退休以后,就沉迷于收藏一些咱们看来不起眼的破破烂烂的东西,也玩得很高兴。这种自得其乐就是“恬”。我们现在总想着必须得挣多少钱当多大官才会高兴,其实已经不“恬”了。

所以,对于那些不懂得自我心理疗伤的朋友,大家要从被别人暗示下的羞耻感里面解放出来,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身心健康。

对于那些不懂得自我心理疗伤的朋友,大家要从被别人暗示下的羞耻感里面解放出来,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身心健康。

徐文b:身体的疗伤和心灵的疗伤同样重要。

4 人这一辈子,活的就是“心无挂碍”“虚无”

梁d:“虚无”怎么讲呢?

徐文b:“虚无”就是说人的本心不应该附着那些污浊的东西,就像佛家所讲的“心无挂碍”“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样。

梁d:不会“猪油蒙心”。

徐文b:如果你保持这种虚空的状态,精神就得到了极大的自由;如果被“猪油蒙心”,或者被一些东西堵着、闷着、压着的时候,就会活得很痛苦、很累。

人的身体感受和心理感受是同一性的。

梁d:所以,中医讲人的身体感受和心理感受是同一性的。我们常听人说,这两天被人气了之后心里老是堵得慌,一句话就能让人的身体产生真实的被堵着的感觉。

徐文b:他把一种无形的能量通过有形的物质表达了出来。岳飞讲“怒发冲冠”,这个“怒”是一种无形的能量,但是它会把人的头发支棱起来,头发又能把帽子给顶起来。所以,这个“虚”是说要让自己的心灵、精神得到最大的自由。

“无”是说人活一辈子追求什么?人们经常问:“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道家讲“无中生有”。世界的本源,来自于那个“无”。我们如果活一辈子能体会到那个境界,真正体悟到那种状态,就接近于佛家讲的成佛了,也悟到自己的本心了。

世界的本源,来自于那个“无”。我们如果活一辈子能体会到那个境界,真正体悟到那种状态,就接近于佛家讲的成佛了,也悟到自己的本心了。

所以,这个“虚无”是我们活一辈子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和状态。“恬淡虚无”这四个字层次不一样,首先你要知道,“人在江湖飘,谁能不挨刀”,挨完刀以后,别找别人去抚慰你,自个儿“恬”了,把伤口疗好了;然后,把自己追求名利、钱财的欲望放得淡一些,够吃够喝就得了;在有吃有喝状态下追求什么呢?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敏锐丰富。

梁d:变成“虚心”的人。

徐文b:最后去悟到极乐的那个“无”的世界,这一辈子就算没白活。

梁d:所以大家要想保持“恬淡虚无”,就得一步一步来,先“恬”了,然后才能“淡”,“淡”了以后才能“虚”,“虚”了以后才能“无”。

徐文b:人有一颗破碎的心的时候,他的心神是不安定的,也就不可能有那种淡定从容的境界。当你把自己的心神保护得很好的时候,就好像给一个闭关的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修行条件,这时候那个人才会“淡”,否则他老处在一种惊恐焦虑不安的状态,你让他怎么“淡”?他“淡”不下来。

人有一颗破碎的心的时候,他的心神是不安定的,也就不可能有那种淡定从容的境界。

当你把自己的心神保护得很好的时候,就好像给一个闭关的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修行条件,这时候那个人才会“淡”,否则他老处在一种惊恐焦虑不安的状态。

梁d:“恬淡虚无”的境界适用于所有的人,就算是炒股,你也可以炒到“恬淡虚无”的境界。比如说,我最喜欢的巴菲特,他挣了一辈子钱,几百亿上千亿美元,说捐出去就捐了。他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他刚开始就认为自己没有拥有这些钱。对他来说,这一切只是个游戏。

徐文b:他把钱看得很淡。而我们现在很多人把钱看成命根子,那股票跌一点、两点、一百点,对他们的刺激都很大。我看到很多人炒股炒出一身病,不管是股市涨还是跌的时候,这些人都在犯病。

很多人炒股炒出一身病,不管是股市涨还是跌的时候,这些人都在犯病。

梁d:心随着股票的价格忽起忽落,跌宕起伏啊!

徐文b:这就叫“忐忑不安”。“忐”是心往上提,“忑”是心往下掉,最后,七上八下,闹了个心神不安。

梁d:有一些年轻朋友老觉得父母在家里没事儿做,就给他们十几万块钱炒股,表面上看这种做法是孝敬,其实是对父母的摧残。因为这样做反而令自己的父母为股票忐忑不安。还有些太太觉得自己不用出去上班了,在家炒个股,每天就应该挣个几百块钱,为此每天都忐忑不安。这些其实都是有成本的,心理成本非常大。

5 越天真,越强大“真气从之”

梁d:“恬淡虚无”之后才能怎么样呢?“真气从之”。什么叫做“真气从之”?为什么要用“真气”这个词儿?

徐文b:首先讲“真”,“真”就是天然赋予你本来的面目,相当于是,人在出生以后就会开始呼吸,小孩子一哭就要吃奶。这个“气”,我们叫后天的谷气,繁体字为“氣”。

在父母的精子卵子结合的一瞬间,“两精相搏谓之神”,两个细胞一结合,这时候人就有神了。而且,它先天的这种神带来的能量也开始运动了。接着,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两个分裂成四个……之后形成一个人形。推动这种运动发展的能量就叫元气,是天赋予的。

在父母的精子卵子结合的一瞬间,“两精相搏谓之神”,两个细胞一结合,这时候人就有神了。

梁d:这就是所谓的“真气”吗?

徐文b:对。我们出生以后,就有了先天元气和后天谷气,两者共同作用,完成了我们生命的整个活动。这个“真气”是不可替代、无法再加、没法复制的东西,用完了就完了,非常珍贵,但是现在很多人却每天都在做着伤害自己元气的事。

我们出生以后,就有了先天元气和后天谷气,两者共同作用,完成了我们生命的整个活动。

当我们处在一种“恬淡虚无”的状态时,真气就能够随着本来指挥自己的那个神去运作,即“真气从之”。“之”是谁?这真气受谁的指挥?它肯定不受意识所指挥,意识可以指挥手、脚动一动,但是你能用意识控制一下心率吗?你说:“心跳快点儿!慢点儿!”或者说:“胃快蠕动、赶紧消化!”或者说:“大肠赶紧蠕动、排便!”它们根本不会听你的。

当我们处在一种“恬淡虚无”的状态时,真气就能够随着本来指挥自己的那个神去运作,即“真气从之”。

梁d:就像打一个赌,说自己能马上放个屁,大部分人估计很难做到。

徐文b:绝对放不出来。内在脏腑的运作是受另外一个系统控制的,推动它运作的能量,我们叫“真气”,推动真气运动的就是“元神”。

梁d:这就是中医里面讲的“先天之本”。

徐文b:“先天之气”。

梁d:有的朋友总是觉得中医有点儿伪科学,不理解什么叫“先天之气”。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咱们地球上有石油、天然气,在我们出生很多年以前它们就停留在地壳里面了。现在我们人类不环保,疯狂地开采石油、天然气,搞得地球变暖了。实际上,这和人的先天元气被过度开采而导致的虚火上浮是一回事。

现在我们人类不环保,疯狂地开采石油、天然气,搞得地球变暖了。实际上,这和人的先天元气被过度开采而导致的虚火上浮是一回事。

每个人在出生的时候,身体里都有自己的“石油”和“天然气”。如果我们能以此相比喻的话,大家就能理解“真气”不是伪科学,而是真的存在。

徐文b:人的经络和腧穴都是在“恬淡虚无”的状态下,由古代的圣贤们体会出来的;然后他们就把这种感觉详细记录下来,这个气怎么走,从哪儿走到哪儿,在哪儿有停留等等,这就是经络腧穴的发明史。这是可以重复验证的,你如果按照道家或者中医的方法去做,就同样能感觉到元气的运行。

举个例子,手划破的时候,你会觉得伤口这儿有小动脉“突突”地跳,为什么?这就是真气把你的元神、气血送到这儿来修补。如果你划一个口子,却只觉得疼,伤口很长时间也不愈合,而且还会化脓流水,这就说明你的真气没从元神,没到它该去的地儿。

同样,当我们的身体长出一个小的癌细胞或肿瘤细胞的时候,如果真气从之,气血就会过去把癌细胞或肿瘤细胞干掉。但如果我们疯狂地用后天的意识去消耗元气,干了别的事情,真气就顾不上消灭癌细胞了,这时候人就会得病。

当我们的身体长出一个小的癌细胞或肿瘤细胞的时候,如果真气从之,气血就会过去把癌细胞或肿瘤细胞干掉。

举个例子,当战士冲锋杀敌的时候,有可能他的肠子已经流出来了,但他不觉得痛,等到把敌人都干掉后庆祝胜利时,他突然意识到:“哎,这是什么东西?”一拉,是自个儿的肠子,这时才觉得疼。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他那会儿的气被用在另外一个事情——“冲锋杀敌”上了,无暇来顾及肠子的事。我的很多病人,曾经热情旺盛地投入到一个大的工程或是项目中,但事情搞定之后,身体也随之垮掉了。

梁d:这种事情经常发生,中国很多中产阶级以上的朋友,在生意特别好的时候,忙着签订一个又一个合同,常常不觉得自己有病,等到事情没那么多的时候,浑身的病就出来了。

徐文b:他当时其实不是没病,而是病被他焚身的“欲火”掩盖住了。他处于那种“high”的状态,意识不到自己的病痛。等那个虚火一下来,他才知道自己病了,就跟金融危机一样,冰山一角底下的那些东西全暴露出来了,但是为时已晚。

很多人处于那种“high”的状态,意识不到自己的病痛。等那个虚火一下来,他才知道自己病了,就跟金融危机一样,冰山一角底下的那些东西全暴露出来了,但是为时已晚。

梁d:我有一个情况想向徐老师做一个印证,比如,我们稍微安静一下,自己呆个五分钟八分钟,就会突然发现,原来我能感觉到自己的呼吸声音,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甚至能感觉到肚子里有股气“咕噜咕噜”地响。平常说着话、做着事儿的时候不觉得,才五分钟就能感觉到这样的变化。如果我们能够静静地呆个六天七天,那就一定能感受到生命里更加微妙的东西。若是呆七天叫什么呢?“恬淡虚无”?

徐文b:真能呆七天的话,你会感觉到这个世界跟你现在所意识到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其中有很多奇妙的境界。“上古天真论”后面结尾时讲到做人有四个境界,叫“真至圣贤”。那时我们会告诉你,到了那种境界,你会有什么样的功能,会感觉到什么。可我们现在连一个普通的健康人都做不到,因而根本就体会不到那些东西,体会到的也是邪道。

为什么我们现在连一个普通的健康人都做不到,体会到的也是邪道呢?

6 人最大的毛病是“精不内守”“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梁d:“真气从之”之后就是“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精神守在里面了,病怎么会来呢?但是意思肯定没这么简单。

徐文b:在“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的状态下,人的精和神是牢牢地守在身体内部的。而我们现在很多人精神不内守,精和神都在外露。所谓的“守”是闭藏守住,其反义词就是外露。

我们现在很多人精神不内守,精和神都在外露。

我给大家举几个漏精的表现,其中第一个就是遗精。男人晚上做一个性梦,云雨一番,结果发现很快活就射精了。还有的人是滑精,没有性梦,但是早上起来一看,内裤上粘糊糊的,就知道自己又“跑马”了。

最典型的例子是《红楼梦》里对王熙凤有单相思的贾瑞,病得不行了,看道人送给他的风月宝鉴镜子,看这面,见王熙凤招他进去云雨,便忍不住,然后就遗精了;看另一面,只见一个骷髅头,意思就是说,你要是老看那一面一直纵欲就要死了。结果他还是忍不住老看云雨那一面,最后就脱精而亡。精是神的物质基础,精不内守,你就没有这个养家糊口的东西,最后那个神就要跑掉了。

精是神的物质基础,精不内守,你就没有养家糊口的东西,最后那个神就要跑掉。

还有人说,你说的不就是遗精嘛,现在很多科学家发现精液里面就几克蛋白质而已,人遗几次不会有事。没错,精液里面是蛋白质,但蛋白质跟蛋白质能一样吗?你知道钻石是什么成分吗?

梁d:碳。

徐文b:我给你一块石墨它也是碳。

梁d:铅笔也是碳。

徐文b:你向女朋友求婚的时候,送她一块碳,说你嫁给我,她会嫁你吗?这就是科学家犯的毛病,都是碳,为什么价值不一样?所以说,相同的物质有时也是完全不一样的,你想把碳变成钻石还必须高温高压赋予它特别的能量。制造精液消耗人的能量是巨大的,所以你损失了它也就等于损失了很多气血和能量。

制造精液消耗人的能量是巨大的,所以你损失了它也就等于损失了很多气血和能量。

假设我们做这样一个试验,我吐内含蛋白质的吐沫,你射同样是蛋白质的精液,我吐十口,你射一次,咱俩每天都这么做,你说谁顶得住?

假设我们做这样一个试验,我吐内含蛋白质的吐沫,你射同样是蛋白质的精液,我吐十口,你射一次,咱俩每天都这么做,你说谁顶得住?

精不内守是我们现在很多人的一个最大的毛病。

梁d:您作为大夫,天天都会看到因为精不内守而来看各种男性病的病人吧?

徐文b:男病人女病人都有精不内守的情况。

梁d:您说的男病人有刚才说到的那种精不内守的情况,大家当然都明白,那么女病人是如何精不内守的呢?

徐文d:男人有精,女人也有精。女人的精表现为阴道的润滑液,这种润滑液在一定程度上有滋润和保护阴道粘膜的作用,当然在性爱生活中它也起到润滑的作用。但是如果这种精流失过多,或是一些病毒、霉菌、细菌的感染导致阴道内不停地分泌这种粘液的话,女人一样在失精。除此之外,过度性交,白带、黄带分泌异常,阴道感染久治不愈,还有宫颈糜烂,这些都会导致失精。

女人的精表现为阴道的润滑液,这种润滑液在一定程度上有滋润和保护阴道粘膜的作用,当然在性爱生活中它也起到润滑的作用。

梁d:那这种情况能不能在人的脸上反映出来呢?

徐文b:一般来讲,没精的人眼睛没神,脸色发黑发痨,好像蒙着一层灰,就像没洗脸似的。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眼圈特别黑,这是女性失精的表现。早产和堕胎是导致女人失精的最大原因,而正常的怀孕生育对女人和孩子都有好处,因为它是符合自然之道的。如果人为中止妊娠,做药物或人工流产,就会造成失精。我的很多女病人得抑郁症,病因都在于过多流产或流产不当。

梁d:失精过多会影响到她们的情绪。

徐文b:影响情绪是初级的,最终会伤到她们的神。但现在很多人不把这当回事,堕胎、人流、药流等频繁发生。上午堕完胎,下午照样上班、喝酒、跳舞。其实堕胎跟生育一样,它是一种小产,这时候,人的身体是最虚弱的,需要像坐月子一样休养。但很多人不养,因而就落下了病根。这是极端的失精。

还有很多失精看似很平常,比如我们身体分泌体液,或者拉肚子,也会丧失人体的这种精液。我们现在很多人锻炼都以出汗为目的,出一身臭汗就觉得好,其实他们是在伤精。古代人讲,两个高手比武,不是谁把谁打死就算谁赢,而是比武过程中谁先出汗谁就输了,因为出汗说明就你的精出来了。人到快死的时候,会出现一个症状叫“汗出如油”,那时人最后的那点精出来了,这人就此完蛋了。

梁d:有些老年人身体特别虚弱的时候,全身都是汗,那是很危险的。

徐文b:还有的人会盗汗,就是睡着以后出一身汗,整个衣被都湿了,这也是流失肾精的一个表现。

梁d:很多年轻朋友晚上睡觉一热浑身都湿了,为什么白天在同样温度下却不湿呢?这完全不是温度的问题,而是身体控制机能的问题,里面控制不住了。

很多年轻朋友晚上睡觉一热浑身都湿了,为什么白天在同样温度下却不湿呢?这完全不是温度的问题,而是身体控制机能的问题,里面控制不住了。

徐文b:制止这种漏精的治疗方法叫“补”。我们现在理解“补”的意思和它的本意不一样,比如“你得吃点补药”的“补”其实是“益”的意思。

把人体比成一口锅的话,如果这锅破了,它就会漏精,就是我刚才说的遗精、带下、出汗,包括流很多浓鼻涕,或者是流口水,甚至是不停地出血等情况。这时,我们要先用补药把它补住。

把人体比成一口锅的话,如果这锅破了,它就会漏精,就是我刚才说的遗精、带下、出汗,包括流很多浓鼻涕,或者是流口水,甚至是不停地出血。我们要先用补药把它补住。

梁d:像补锅一样?

徐文b:对。补好锅以后,我们再往锅里面加水,这叫“益”。现在人对于“补”和“益”已经不分了。

梁d:现在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益”这个词,都以为往里面加东西就是“补”。

徐文b:我们有个中药方子叫“补中益气汤”,意思就是先把漏洞补住,不补就往里面加那是白加,加了也会流走。所以很多人吃了很多的补药,但小便里仍有蛋白或者红白血球,其实还是在漏。

梁d:怎样才能知道一个人小便里面有没有蛋白呢?

徐文b:古代人没有显微镜,没有化验法,但是他们发现,有些人的小便踩上去是粘的;有些人小便完了以后,蚂蚁会往那儿爬,后来有医生去尝这小便,发现是甜的。这就是糖尿病的判定依据。

古代人没有显微镜,没有化验法,但是他们发现,有些人的小便踩上去是粘的;有些人小便完了以后,蚂蚁会往那儿爬,后来有医生去尝这小便,发现是甜的。这就是糖尿病的判定依据。

有蛋白的小便通常是混浊的,有的人的小便也是澄清的液体,但是他在小便的时候泡沫特别多。

梁d:还以为是喝了啤酒。

所以,再次跟大家强调一下,咱们现在理解的“补药”的“补”都错了。其实“补”是说首先要把自己身体这口“锅”的漏洞给补上,这样吃什么才能够被接住,才能够被身体吸收,否则吃再多营养品也是对身体的一种伤害。

7 眼神迷离不是美,是一种病态

徐文b:前面我们只讲了“精”的内守,下面再讲“神”的内守。“神内守”的反义词就是“失神”,什么叫“失神”?就是我们说的这人“恍惚”,心不在焉,再严重点叫“失魂落魄”,老百姓说“这人跟丢了魂似的”。“失神”的人注意力极其不集中,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去完成一项工作,老是坐卧不安,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梁d:一会儿拿出手机看一下。

徐文b:有人“忧”,有人“虑”,“忧”是老担心一件坏事要发生,“虑”是老期待一件好事要发生,但都没发生。

“忧”是老担心一件坏事要发生,“虑”是老期待一件好事要发生,但都没发生。

他本来应该把心神收在体内,结果却“志发于四野”,全发在外面,惦记这个人、那件事。这种人都“神不守舍”。“精神内守”的反义词叫“魂不守舍”,严重点叫“魂飞魄散”,身体在这儿,心思根本没在这儿。

梁d:所以很多人一提到“神”就觉得它不科学,但是又明显地感觉到有些人的“神”的确跟其他人不一样。他虽然在吃饭、走路、挺有劲地挤公共汽车,但实际上他跟我们是不一样的。

徐文b:是不太一样,两个眼睛直勾勾的。

梁d:或者就是“迷茫”。现在的时尚杂志很过分,有的时候我觉得真该把杂志社的那些人都拉出去打靶,因为他们总是在强调眼神迷离就叫美。我觉得这种说法特别不好。

徐文b:那是一种失神、病态的美。任何一个时代总有一种畸形的病态的审美观。当那些病态的人多了以后,就会形成一个圈子,形成一种文化。如果这些病态的人恰巧又是有钱人的话,他们就会引导一种时尚潮流。

任何一个时代总有一种畸形的病态的审美观。当那些病态的人多了以后,就会形成一个圈子,形成一种文化。如果这些病态的人恰巧又是有钱人的话,他们就会引导一种时尚潮流。

迷离的双眸不如清澈的眼波美丽,引申而言,天然又纯洁的东西才是这世间最美的所在。

梁d:所以很多本来精神还挺好,两眼炯炯有神的人,一看时尚杂志,发现原来现在流行这种模糊眼儿,于是就把自己弄得眼神迷离。这简直是在找死。

徐文b:我们看到令自己惊喜动心的事物或人的时候,瞳孔会不由自主地扩大,瞬间眼前一亮。有些人本来对这件事情没有感觉,瞳孔不会大也不会亮,但是,他要向对方表现出很着迷的样子,就是“charming”那种状态,怎么办呢?点散瞳剂!

我们看到令自己惊喜动心的事物或人的时候,瞳孔会不由自主地扩大,瞬间眼前一亮。

比如,我看上梁冬了,想跟梁冬约会,想让他觉得我对他有感觉,但我又装不出那种感觉,于是约会之前我就先点散瞳剂。

梁d:它的学名叫什么?

徐文兵:就是散瞳剂,阿托品类的东西。我们小时候配近视镜,真性近视会先点散瞳剂,这样你看什么东西就都是恍惚迷离的,因为你的神聚不住了。但是别人看你处于那种迷离涣散的美的状态,就会觉得,哇,这个人对我着迷了。

梁d:哇,好有魅力啊。

所以,各位男青年注意了,如果有一天一个女青年两眼迷离地来找你,你一定要搞清楚:首先,她是不是近视眼儿;第二,如果她不是近视眼,那她有没有用散瞳剂。男青年要带眼识人啊!

徐文b:我看到的“神惮散而不藏”的人太多了,他们不为自己活,专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活着。这些人都患上了一种精神病。

太多的人“神惮散而不藏”,他们不为自己活,专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活着。这些人都患上了一种精神病。

要做到精和神内守的话,首先,你要有精,有积累,就是仓库里面有粮;第二,要有神在体内,这样的话,外面有点风吹草动,神就会很快做出反应,马上把病毒、细菌、虚邪贼风之类的赶出去。就像我们国家现在的外汇储备很丰富,国家领导人又这么英明,外面有点什么事,犯不着咱们。所谓“病安从来”,你如果精神内守的话,怎么可能得病呢?

梁d:说的实在是太好了。你看金融风暴的时候,那么多国家都染病了,为什么咱们中国还能那么健康?

徐文b:第一我们有精,第二我们有神。

梁d:对!第一,全国人民钱包充足,总体来说咱们还是有储备的,无论是外汇储备,还是国内储备;第二,咱们全国人民上下一条心,有“神”!我们坚定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就是我们的“神”。当然,我们不能鲁莽行事,那叫“失神”,做任何事情前都要自己先过过脑子。

当我们有“神”的时候,就有一种精神力量,这时不管外面的环境怎样倾斜我们,我们自己都能够产生足够的抗体。一个国家是这样,一个人也是如此。

当我们有“神”的时候,就有一种精神力量,这时不管外面的环境怎样倾斜我们,我们自己都能够产生足够的抗体。一个国家是这样,一个人也是如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古天真论三(2)—梁冬对话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
上古天真论篇第三讲
上古通天论
《中国之声国学堂》《上古天真论》第三期文字版
闻道《黄帝内经》(2) || 怎样可以不生病?
罗素读黄帝内经(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