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咳嗽集』咳嗽证治总汇 王晓军 综述

咳嗽证治总汇(一)

  大凡外感咳嗽,通用止咳汤:荆防  桔梗  甘草  前胡  白前  芦根  连翘  杏仁  贝母 此方四季可以通用,恶寒加苏叶,发热加麻黄石膏或桑菊等.对于咳嗽痰粘不爽,法当润肺利气,若反用宣法,往往越宣越燥,势必干咳不止.若不知痰湿当疏,则痰粘难愈!方用润肺汤:沙参  兜铃  山药  牛子  枳壳  桔梗可随证加入橘红 杏仁  贝母  瓜蒌等味,本方既能滋阴润肺,又能疏瀹壅塞,肺润则咳止,气展则痰豁,对于咯痰不爽干咳频繁之证,一般连服七剂即可获愈.

    另外,苏子降气汤偏于治喘,用时可加入枳壳,使用要点是方中需用干姜而不用生姜.

  凡咳嗽嘴辣乃是肺之本气虚,干姜味辛守而不走,以辛补辛其力最大,若用生姜则偏于表散,其效反致不显了.        。

对于表解之后痰喘兼咳,我每用下方:

  杏仁9克  贝母9克  冬花6克  括蒌15克  菊花6克  牛子6克  橘红9克  桑叶9克  兜铃6克  前胡9克  白前6克

  盖表解后,余邪恋肺,郁而化热,致使病人口渴咽痛,痰躺脉数,此均为化热之象,若但见痰白有沫而认为寒痰则误矣!此方用以治疗热痰及燥痰较好,还适用于久咳而见黄痰质粘难以咯出之病例,仿此方义出入每多收效.治疗外感或久咳挟痰时,见咽痒者为风宜加橘红; 咽痛者牛蒡与连翘并用,喘者苏子与前胡并用;咳者沙参兜铃山药牛蒡并用;鼻涕中挟血者,白薇与桔梗并用.

    对于温病初起之咳嗽喘促通用下方:  薄荷 (汗多不用)连翘  象贝  牛蒡  花粉  橘红  桔梗  沙参  木通  枳壳

  对于表解而热不清者用黄师之除烦汤(黄芩  栀子  连翘)  加桑骨皮  知贝母 花粉

咳嗽证治总汇(二)

  风寒咳嗽,余常用小青龙汤原方,往往一二剂即可获愈,有热象者加石膏;或每于夜间咳剧者,我每用四物汤加黑荆芥  黑姜 百合僵蚕  薄荷  陈皮半夏甘草,效果颇佳.(按:此方我大多用用于小儿患者,成年人不曾试过!)如见焦躁不安者,加灯芯  天竺黄  车前子;如热势较甚者,见发热不退,痰咳不止,这种患儿多见体质偏实,我径用自拟黄连清肺饮: 黄连  葛根  僵蚕  蝉退  陈皮  前胡  茯苓  钩丁我曾用此方治疗多例小儿咳而兼热,经用麻杏石甘汤数剂未效,经用此方,一剂即可大见显效,洵为妙法,特此拈出,以备各位采择.

  风寒咳嗽之在成人,无论新久,皆宜用金沸草散(金沸草  白芍  甘草  前胡  荆芥)方中前三味乃不可挪移之品.如见喉痒咳嗽不爽,似燥咳而实非,可加桔梗;风热咳嗽,可去荆芥前胡而合桑菊饮;燥热咳嗽,可合贝母瓜蒌散;痰多而清稀者可合二陈汤;痰黄而挟热者可加黄芩,或合泻白散;如兼喘者可合三拗汤;痰盛气促,上盛下虚,去荆芥合苏子降气汤;咳嗽日久,无明显外证,可合止嗽散;脾胃虚弱,可合五味异功散;若反复易感冒者,可合玉屏风散.

若为痰热咳嗽,而见胸痛咳嗽,喘促,痰稠量多,咯吐困难,口干思饮而水入则呛,可选用唐氏之豁痰丸,有佳效:方用石斛  麦冬  桔梗  甘草  射干  白前  当归  云苓  瓜蒌霜  枳壳  知母  花粉  鲜竹沥100----150ML冲入本方的使用要点是重用鲜竹沥可开痰涎之壅塞,功专效宏卓尔不凡,临床用之,屡起沉疴,,不可小觑之好方也!!

    还有一种凉燥咳嗽,多见于秋深季节又干旱少雨,而气候偏寒者,证见秋凉病作,见暖咳势可获减缓,往往干咳无痰,而咳也痰后其咳即爽,咳甚则遗尿,每见咳与尿俱出,舌苔薄净但无化燥之象者,方选丁光迪先生之辛润理肺汤:

  带节麻黄4克  杏仁10克  炙草6克  桔梗5克  佛耳草 10克(包)    橘红5克  当归10克  炮姜4克  生姜一片  水煎服,,先服3-----5帖,见效时往往徽有痰,咳较爽,可继服之,必逐渐而愈.

  如喉中燥痒较甚,以致咳不止者,为凉燥郁于清窍,并非有火,可于方中加炒荆芥5克,杷叶10克;如症仍不减者可加当归用量;如咳声呛急者,可加生甘草3克;小便遗多,可加五味子10粒;咳引胸痛,加郁金桃仁泥各10克;如服此方后,病情得以好转,须及时适当减少方中的辛散药味,而改宁肺益胃为主.。

咳嗽证治总汇(三)

    如见阴伤喉痛,兼见咯痰带红,宜用雷少逸之清金宁络法:麦冬9克  玉竹6克  北沙参9克  元参4.5克  细生地9克  旱莲草9克 冬

桑叶  炙杷叶各9克

    丁光迪先生还提出一种两感咳嗽,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大都是入冬至春初,天气暴温而发作,见症有其特殊性,一开始即见舌心芤剥,色红欠润,干咳而嗌干.这里所说的"两感",前人很少论及,是指既有时温外感,又有伏温内伤阴分,表里交相为患,(也可以理解为其人素体阴亏津涸又外感温热之邪,同时见内外两方面的症状亦可病前大都有困倦身痛见症,干咳无痰,逢气候变暖,其咳更甚,咳甚则咯血色鲜,或吐涎唾,或少量痰中挟血丝,嗌干喜润,舌面干灼,小便赤涩,,自觉身热,但不恶寒,发热亦不甚,同时舌心芤剥如鸡心舌,脉滑,男子多见遗精烦扰,女子咳多也往往影响月经量多,方选丁光迪先生所拟之清肺养阴止咳汤:

  冬桑叶10克  薄荷3克(后下)  桔梗5克  甘草5克  杏仁10克  黑山栀10克  淡豆豉10克  生地10克  百合15克  生鸡子黄一枚冲入药汁服

  如咳甚声急者,可加黄芩杷叶各10克;如男子心烦少寐并见梦遗者可加寸冬盐黄柏各10克;如药后身热解,为邪已透达,可先去栀豉,干咳减再去薄荷.

  一般痰湿咳嗽,舌苔白润民,而见胸次不舒痰白而稀,口不作渴,方用二陈汤加杏苡仁各9克,生姜二片如兼恶寒发热者,再加苏梗前胡;气喘者加旋覆、苏子.。

咳嗽证治总汇(四)

  另有一种所谓"心咳"的,证见咳而伴有咽喉肿痛,心痛心烦痰少而粘,口燥咽干,胸中涩滞疼痛,咽红充血,舌红少津,苔薄徽黄,脉弦细数涩,方用心咳汤:北沙参  石膏  牛子  杏仁  桔梗  甘草  半夏  麦冬  远志  茯神  小麦  一般用劲用二至四帖症状即可减轻,六至十帖可愈.而"肝咳"则多见于素体阴血不足多郁善感的患者,其咳嗽常因为情电上的变化波动而诱发或加剧,同时可伴见胁下满痛,痛重咳剧等,方用肝咳七味饮(方名系本人自拟)  黄连6克  白芍12克  乌梅10克  甘草10克  当归  茯苓各10克  牡蛎20克  如果辨证无误,投用本方一至三剂可见捷效,这张方经我试过多次,有柳暗花明之感!

  如果属顽强的咳嗽,加为治疗不当或失治以至久久不愈者,可试用下方杏仁  川贝  杷叶  桔梗  郁金  年蒡子  苏子  前胡  白芥子  紫菀  陈皮  关夏  百合  蒌仁 白术各6克  山药15克  上药水煎,一剂可煎三次,一日三次分服,二至四帖可好.

    如果外感内伤莫辨,寒热虚实相兼,沿袭辨证论治疗效不佳时,不妨试用下方,此正干祖望先生所谓"冖失而求诸野也"其方药为:麻黄9克  黄芩10克  杏仁10克  五味子15克  炙紫菀  炙冬花  苏子  桑皮  茯苓  射干  陈皮  甘草各10克  ,本方一般不作加减,可径用原方,多于二至四帖明显见效.。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jingfangrenshen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被遗忘的古方——金沸草散
国医大师方和谦:咳喘的治疗与用药诀窍
支气管炎咽炎的克星
喉源性咳嗽 主要病机为:风燥伤津液、咽喉失濡养。喉痒呛咳、越咳越痒,不能单纯止咳,此方最起效!加味喉科六味汤方 荆芥10g,防风10g,桔梗10g,甘草6g, 薄荷10g,僵蚕10g,蝉衣10g,紫苏叶10g, 木蝴蝶10g
外感后咳嗽久不愈型 医案
一个曾被遗忘多年的止咳古方,一位老中医发现了它,现在很多名医都在用,这个古方名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