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童话这样教,可惜了
2016-08-27 
在现今教材中,尤其小学语文课本中或课外延伸中,总是能碰到寓意深远的童话故事,然而如今教学,因为对童话特质的认识不是特别清晰,所以,教学时,文体特征也不是非常清晰。因此,出现了一些很可惜的教法。

错误一

像记叙文一样散,可惜了

一位老师教新美南吉的《去年的树》,是这样教的:


1.你觉得哪句话比较难读?


2.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导方法:首先,说出各个人物之间发生的事;其次,想想哪些事可以合并)


3.你能按起因、经过、结果把这个故事分成三部分吗?


4.你能给小鸟说的话加上“提示语”吗?理解了这些对话后,你能有感情地朗读吗?


看了上面的教学主干任务,你就可以感觉到这位老师是把童话当记叙文一样教,童话被用作识字、写字、句式、段落训练的材料,童话本身的文学的、审美的价值,在这个课中基本没有涉及,这样教就太可惜了。



错误二

纠结于真假,可惜了

台湾作家林良在《童话的特质》一文里,将童话世界比作建筑物来分析,以最常用的五种“积木”来描述它的特征,这五种“积木”分别如下:


1.“物我关系的混乱”。例如,孩子可以跟树叶说话,向路灯说再见。


2.“一切的一切都是人”。在童话世界里,猫骂老鼠、老太婆请棍子帮她赶猪过桥……这是把一切都当作人。


3.“时空观念的解体”。童话世界里,不管“哪年哪月”,不论“何时何方”,不受“时空观念的限制”。例如英国童话《杰克与豆梗》,具有魔幻色彩的豆梗一夜之间就可以由地上长到天上,巨人住的地方比空气还轻。童话作者从不考虑时空是否合理。


4.“超自然主义”。童话里的许多安排,常常是常识上的“不可能”,是自然法则所不能接受的。如天上掉下绿色带黏性的雨点、晴天有时下
猪等。


5.夸张的“观念人物”。人是复杂的,人的言行常受现实生活的修正,所以在现实世界里,并没有“单一观念”的人物。比如,好吃的人,一天到晚“狼吞虎咽”;好撒谎的人,一天到晚“信口开河”。但在童话里,这样的人很多。



看了林良先生的分析,我们就明白了:在童话中,水晶鞋是真实的,巨人的花园里只有冬天是真实的,沉睡一百年的玫瑰公主醒来后依然像从前那样年轻貌美也是真实的。


在童话的语境中,真实不再是正常逻辑上的真实,而是心理上的真实、情感上的真实。因此,倘若在教学中津津乐道于细究故事情节上的逻辑真实,就是对故事的损伤—破坏了童话特有的叙事风格所带来的魅力。


特级教师张学青就对一些童话课例表示质疑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中有一个童话单元,一位老师尝试单元整组教学,他在教学设计中安排以填表的形式呈现每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张学青老师认为这不合乎童话的文体特征。童话这种文体,往往把外部时空虚化、淡化,使人无法在历史的坐标系中确定相应的位置,于是有了“从前”“在大森林里”这样的时空概念。


又如,一位青年教师执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不断追问学生:小女孩擦亮火柴以后,真的看到了那暖和的烤炉、喷香的烤鹅和慈爱的奶奶了吗?这种追究真假的问题,对童话教学来说并不合适。


错误一

概念化解读,可惜了


童话是幻想的作品,充满夸张、神奇,跟实际人生似乎没有什么关系。但童话的幻想其实是建筑在现实生活上的。也就是说,童话是通过变形的人物,应用夸张、超现实的情节,反映现实的社会和人生。因此,童话的内容和实际生活是有关系的,它常带有象征特质。

案例


例如李欧·李奥尼的《小黑鱼》,象征性很强,意蕴很丰富。如果你简单地让孩子们在阅读后得出一个道理—团结力量大,就可惜了。


例如《犟龟》,象征性很强,意蕴很丰富,至少梅子涵老师读出了独特的一种:只要上路,就可以遇到一场自己想看的婚礼。如果你只是简单地统一出一个道理—做事要坚持不懈,就可惜了。


例如教材里的《去年的树》,跨越生死的友谊、承诺、执着以及放手……可以读出的东西实在太多。如果你只是简单地统一出一个道理,就可惜了。


例如教材里的《巨人的花园》,杭州的刘发建老师带领孩子们一会儿浅浅地读,一会儿深深地想:这堵围墙意味着什么?当一个人砌起高高的围墙自我囚禁的时候,他的心灵花园里,也只能永远是冬天。雪、霜、北风与冰雹所蕴含的意象,何尝不是心灵的孤寂与寒冷呢?……如果你只是简单地统一出教参里的那个中心句—可以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就可惜了。


越是优秀的童话,越有发掘的空间,越能培养高级审美情感。


在中、高年级的童话教学中,教师更需要设计开放的话题,营造宽松自由的对话空间,通过对话将童话故事中包孕的丰富的意味凸显出来。


美国的那堂《灰姑娘》阅读课,人们一度质疑它是否存在过。而在我看来,不管它是否存在过,都值得我们思考、借鉴。


正确教法


在那堂课中,教师用五个话题与学生一起探讨《灰姑娘》。

 

1.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人物?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2.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3.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


4.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那么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


5.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教师用这五个话题,在轻松随意间带领学生领略经典童话的魅力。“守时”“需要朋友”“爱自己”,这样的对话可以帮助学生“看到没有看到的”或者“更清楚地看到所看到的”。它尊重学生,让学生享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深度阅读的愉悦。我们的童话教学中很少见到这样优秀的个案,这也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内容来源:选自《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蒋军晶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写童话故事教学反思
不同文体课文读写结合点的选取
12 小木偶的故事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习作:我来编童话
语文课这样上(20)| 编织读写结合体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