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门店绩效考核案例分享

拼单网数据学院往期的教学课程中,已经详细阐述了门店建立绩效考核的理论思想。本期的课程,让我们来具体分享几个来自拼单网真实学员的案例。

学员A:

说明:

1. 团队有建立销售抽成的奖励机制。

2. 有分组,但暂时没有店长。且组长、组员是根据排班情况轮换,不是固定分组。

3. 组长的业绩抽成只计算个人销售业绩。

4. 采用轮单制,诸如进店第一个顾客,由A接待;第二个顾客,由B接待……

分析-优点:

首先,这个学员的门店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团队绩效考核概念,也具备了“管理”的概念,每个班都有“组长”的岗位。而轮单制则避免了导购“抢客”的现象发生,也是一种重视客户资源的体现。

分析-缺点:

● 组长的业绩抽成只计算个人销售业绩。那么,整组人员业绩的高低跟组长其实没有多大关系。按照这样的绩效模式,组长的作用不是代领团队,而恰恰相反,个人业绩与团队业绩形成割裂状态——组长只需要做好自己个人的业绩即可,顾着团队反而会影响自己的销售。

● 虽然有“组长”,但没有固定团队的概念——这是一个三班倒的轮班机制,不同时间,组长跟组员的搭配都是不一样的。

我们说,组长往往是门店里销售能力最强的人。老板将她列为“组长”,是希望此人的销售能力越来越强呢?还是希望将这种销售能力复制到整个团队中去呢?很明显,当然是后者。而在上述的绩效方案中,组长是完全不具备这种带领团队,复制经验的动力的。甚至巴不得其他组员都做得差,这样大单都归组长,个人业绩无人赶超。母婴门店本来就是基层人员流动性高的行业,新员工入职,没有经验丰富的老员工的教导,新人如何成长呢?又如何指望新人留下呢?对此,我们作出如下调整。

调整建议:

●在现有销售基础上,划出【底线】和【超额奖励线】:3万元作为底线,当月业绩不达3万元的无提成;3-10万元作为【共赢区间】,在区间内提成3%;10万作为超额奖励线,超出10万的部分按照4%提成。

这么一套方案的建立,遵循两个原则。

第一种叫做“即便业绩不增长,工资也不减少”。要知道,一套新方案实施的初期,员工或多或少带着旁观、抵触之类的心态,坐看事态发展。这个时候,如果新的绩效方案损害了员工原有的利益,那么方案的推行势必受到极大的阻力。所以,我们在划定【底线】和【超额奖励线】的时候,一定是采集原有的员工收入情况、整体销售业绩等等数据所综合做出的考量,最终保障即便该员工能力没有增长、业绩没有提高,她原有的收入也不会减少,当然,也一定不会有增加。

第二个原则是“如果一个员工干得好,有进步,那么她的收入一定比原有有所增加”。那么,这样的设计原理才能被导购们接受,并为更高的收入去努力。

●再一个调整,就是更改了组长的业绩抽成方式。根据该店的整体销售情况,我们划定了40万作为团队销售目标,组长的绩效按照团队业绩进行抽成:其中,未达成85%则无提成,85%~110%的区间提成5‰,而超出110%的部分按照6‰提成。同时,我们要求将组长与组员的关系确定下来,即形成恒定的团队形式。

另外,组长的个人销售业绩同样计算,但是按照30%计提。譬如组长个人业绩10万,按照员工抽成3%的计算,本应该是拿到3000元奖励,但只奖励这三千的30%,即900元。同时,组长的这10万个人销售业绩同样纳入团队的40万总业绩,那么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一个由五个人组成的销售团队,组长个人做了10万,其他四人平均做两万,那么组长的个人业绩有也只能得到3成;而团队绩效未达成,提成为0。而还有一种情况是,组长为了提升组员的业绩,将自己的经验和资源交给了组员,那么,组长自己的销售业绩固然降到了5万,但其他组员每人做到了15万,那么,但身为组长的抽成部分将大幅弥补甚至反超了个人业绩缺失的部分。

因此,这一套方案的设计,使得组长不仅要努力提升自己个人的销售能力,更要看重团队的建设并将自己的能力复制给组员。这也正是设定绩效考核方案的核心理念——从目的出发。我们想要的是组长去带动团队的销售,那么,我们的提成方案就从团队的奖励上去设计。

●再有,是建立一套行为评估的体系。这个体系暂时只考核组长,不考核店员。我们之前提到说店主要不定时到门店抽查导购的行为标准,那该店主特别忙,做不到实时抽查怎么办呢?为此,我们制定了一套简化版。

① 店务管理:陈列摆放、卫生、广告摆放、收货、盘点等等。

② 员工培训:形成固定培训的习惯。譬如每天交接班的10分钟,组长组织简短培训,对当天销售过程销售情况进行点评;每周一次大的培训,组长主讲销售技巧、顾客维护技巧等等。店主偶尔可以去旁听,并形成报告。

③ 重点单品销售:由于该学员的店铺销售抽成很大一块来源于重点单品的销售,因此设计出重点单品的销售指标,分值按照销售指标完成情况予以扣减。

上述3项的分值相加,就是该组长当月行为评定的打分情况。总分90分以上的,都按100%完成给予奖励,90分以下的,按照实际分值去计算绩效百分比。

最终,这样的一套设计,既明确了组长的带队目标。又设计了实施过程。组长应该要做的是完成店务管理、员工培训和重点销售。其中,员工培训是工作的重点。这样的思想基础上,我们甚至可以将招聘的权限下放到组长手上,因为员工的能力与组长息息相关,组长始终要做的就是将这个团队做强。

学员B:

说明:

1. 无店组长的阶级区分,所有导购都是平级。

2. 导购分奶粉区和非奶粉区,奶粉区底薪很低,但单品提成高;非奶粉区底薪相对高,但无提成。

3. 激励员工进入奶粉区,但前提是底薪要降很多。

缺点:

首先,看似给所有员工都提供了一种拿更多奖励的方式,但这个方式是建立在大幅降低底薪的前提下。其实,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并没有强烈的进取心和冒险精神。我们设定了一个很高的门槛,要求牺牲掉很大的利益来换取一个不确定的未来,这本身就有悖人性的常规思考。而更重要的是,奶粉区的老导购们长期垄断了客户资源,新人即便进入这个区域,也得不到资源,长此以往必然打击到任何人进入奶粉区的积极性。

其他的区域没有奖励机制也是一个症结所在,要知道没有激励就没有动力。

而没有店组长的制度,没有形成中层管理的权威,店主想要达成的意愿也就无人下达并组织完成。

调整建议:

●我们仍然保留“奶粉区”与“非奶粉区”的划分,上图将奶粉区先划分出来,因为奶粉区的导购最强已经达到了20万的销售业绩,以15万作为底线,20万作为超额奖励线。

●接着,我们在“非奶粉区”建立起绩效机制,不到1万不提成,1~3万提成5%,超出3万提成6%。为什么此处的抽成比例高呢?其实也就是学员A的案例提到的,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刺激导购的动力,而当前导购的销售能力处于1~3万的区间,那么在不损害原有利益下,给予她们更多的可能,从而去争取更高的收入。

●再接下来,我们准备考察原有的奶粉区导购是否具备代领和管理团队的能力。从而建立分组,让这些销售能力强者作为组长代领各自的团队,并且打破奶粉和非奶粉的隔阂,如同学员A的团队构成那样,每个导购都有义务卖奶粉和奶粉以外的所有产品,并植入轮单制,平衡客户资源。

这样的一套整改思路,追寻的是渐进式的改革,一步一步的进行调整,最终达到我们的目的。

总结:从最近接触的学员身上,我有一种深刻的感受。我们的母婴店老板个人能力强是毋庸置疑的,但在门店经营连锁化后,门店的发展反而停滞不前,往往达到四、五家门店就再难前进一步,这是为何呢?其实这也是上述两个案例所反应出的问题所在——缺乏店、组长的中层管理建设。学员A的门店设立了组长,但组长的职责并未与团队的业绩挂钩,而学员B的门店连组长都没设立,这样看来,两者其实都没建立中层管理。中层管理恰恰是一群有权利、有使命感、有目标的人,他们将老板的能力复制,弥补老板个人能力、精力以外的区域,从而带领整个团队前进。所以,我们进行团队绩效建设,既是设计绩效方案的细节,也是要明确店、组长中层管理的建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团队绩效考核方案设计(1)——目标管理
服装门店“薪酬”这样设计,员工自动自发拼命干!解放老板
2020年1/2过去了,上半年没完成的目标,下半年如何调整?
做好一个优秀店长,务必要明白这三点 !
人是来源,不是资源
【薪酬设计】导购提成应该怎么算?手把手教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