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还在给孩子读《弟子规》?别好心办坏事了

文:赵老实

古时候有个读书人去赶考,夜宿客船。船上有一位僧人。夜了,两人闲来无事聊天,僧人听读书人侃侃而谈,心里敬畏,就恭恭敬敬地蜷起身子,把大部分的船舱让给读书人。后来越聊越觉得不对劲,读书人的话里有很多破绽。于是僧人就想试探一下,问到:“请教一下,澹台灭明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读书人说:“当然是两个人啊。”僧人又问:“那尧舜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读书人说:“当然是一个人啊。”僧人大笑:“哎呀,这么说起来,还是让我舒展一下身子,伸伸腿吧。”

这个故事出自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张岱的《夜航船》。在序中张岱说:“天下学问,惟夜航船最难对付。”想来的确如此,在一艘局促的船舱里慢悠悠地摇晃一个晚上,既没有官船里的觥筹交错,也没有妓船那般倚红偎绿,天上的月亮再美也不能看一个晚上,只好和身边挤挨着的船客聊天。这一聊,坏了,遇到不懂的事可不像现代人掏出手机上个网,分分钟穿帮,很没面子的。于是张岱非常贴心地缀集了一本“百科大全”。只要熟读这本书,以后再出去坐船旅行,就可以瞬间把对手秒成渣渣,想占多大地盘,就占多大地盘,简直太开心了。

爱抬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羞耻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读(zhuang)书(B)要从娃娃抓起。古代将对儿童的初步教育称为“蒙学”,“蒙以养正,圣功也”。从殷商时期就专门为贵族子弟开设了小学;春秋时期民间就出现了对儿童进行启蒙的机构。针对儿童的教材也随之产生。西周时期有《史籀篇》,秦代有《仓颉》、《爰历》、《博学》等类似扫盲读本一样的教材。到了汉代的《急就篇》,第一次使用韵文的形式,比如“汉地广大,无不容盛”等语,摆脱了字与字、句与句之间毫无关联的状况,便于儿童记忆。再往下数,南北朝出《千字文》,宋代出《百家姓》、《三字经》,这三本共同组成了流传历史千年的一整套识字教材“三、百、千”体系,基本将前朝所有的童蒙读物取而代之,其中“三”偏重道德教育,“百”以日常应用为主,“千”传授则是行为规范和处世准则。

古代开蒙教育方式比较单调,主要是朗读和背诵。上课的时候,学童站在老师旁边,老师念一句,讲解一句,学生跟读,读几遍以后让学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自己读,直至背诵。背诵无误后再教新课。而每日新课前,要让学童把之前的内容轮流背诵。“逢十日总理十日书文,限午前背完。逢二十日总理二十日书文,作两日理,限次日午前完。逢月总理一月书文,做三日理,限三日午前完。逢季总理一季书文,做五日理。凡念完一本则通本理一遍,年终将一岁书文总理一遍。”这种强制记忆的方法,对儿童来说虽然显得略微枯燥和残酷,违反儿童好动的天性,其实也经常被现代参加高考、四六级、考研、考托考雅思的学生所使用,效果拔群。

在当代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模仿传统教育的“私塾”和传统文化读本在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除了质疑传统教育是否能够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之外,这些所谓“私塾”的师资如何,教学方法符合儿童心理吗,所选用的教材真的是“传统”童蒙教育的教材吗?

比如私塾宣传的儿童要背的《弟子规》,其实根本不是古代传统童蒙的读物。究其原因,《弟子规》读本出现在清代,是山西一位落第的秀才李毓秀所编,因为作者没有走上仕途,也没有什么学术成就,所以同时代的人对他的记录很少。《弟子规》这本书在《四库大系系列数据库》9153种书中,只有两条文献。这说明不仅“古代出了那么多贤人君子,写下那么多唐诗宋词,都是因为从小读《弟子规》”这句话是欺骗,甚至连这本书在清代都没有广为流传。最初,《弟子规》是在祠堂、茶馆、书馆这些公众场合,给干完农活不识字的劳动者提供扫盲教育,宣讲伦理道德和基本法令的,顶多算是“伦理类”读物中非常不重要的一小部分,根本不是提供给学龄前的儿童开蒙的。

其实,传统蒙学的教材非常丰富。据统计,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童蒙读物多达1300多种,有50种是比较主要的。 “一阵乌鸦噪晚风,诸生齐逞好喉咙。赵钱孙李周吴郑,天地玄黄宇宙洪。《千字文》完翻《鉴略》,《百家姓》毕理《神童》。就中一个超群者,一日三行读《大》《中》。”即便是开蒙教育,也被按照不同的年龄和教育程度分得很细致。“三、百、千”仅能满足最基础的集中识字阶段,再往后到了儿童十来岁,就要选择一些韵文知识读物,作为进一步阅读“经史子集”的过渡。如《幼学琼林》、《声律启蒙》等。

同样是清代的通俗读物,由学者车万育所编撰的《声律启蒙》要比《弟子规》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车万育,湖南邵阳人,康熙三年进士,历任庶吉士,户部、兵部给事中,史书中说他常仗言直谏,以忠君、正直传名。

在《声律启蒙》中,车氏以对子的方式和严格的用韵,将天文地理、人物景物、历史典故、器物虫鱼等等常识编撰在一起,使整本书朗朗上口。全书共有90首对子文,按韵分编,一个韵下有3首。尤为可贵的是,《声律启蒙》的韵文编辑并非简单的罗列,而是通过这些故事,向儿童进行生活常识和道德规范教育。

比如:“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一句,不仅教授了字、词和对联的常识,还通过对比让儿童了解尧禅让给舜、舜禅让给禹反映了中华传统道德中注重谦让和仁义的文化,不要学陈后主和汉中宗两个反面教材,像“绣虎”和“雕龙”一样,贪慕虚荣和物质享受,外表华丽,不堪一击。

平仄工整、声韵和谐、用词通俗、节奏明快、富有乐感,既符合儿童的兴趣,又容易诵读和记忆,《声律启蒙》应该是现代孩子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好读本。近日,中信出版社再版了《声律启蒙》,还别出心裁地配上了吴冠中的名画,出了朗读版。吴冠中的油画和水墨风景大多取材于江南风光,,几何性的形体组合,运用鲜明纯正的色彩、明亮的色调表现诗一般的意境。意境化,也就是抽象化,有的作品甚至成为一堆墨线和彩点的交织,飞舞跳动,构成节奏、韵律和诗意。所以,在骨子里,吴冠中通过画面来表现韵律,而《声律启蒙是通过声音来表现韵律,它们是不谋而合的,且吴冠中的画使《声律启蒙更具多样性,也更具内涵。

不过这本书对于当代的家长们,阅读起来并非没有难度,不仅很多字词如今并不常用,很多典故也未必了解。比如:

“能对否,圣对贤。卫瓘对浑瑊。雀罗对鱼网,翠巘对苍崖。红罗帐,白布衫。笔格对书函。蕊香蜂竞采,泥软燕争衔。凶孽誓清闻祖逖,王家能乂有巫咸。溪叟新居,渔舍清幽临水岸;山僧久隐,梵宫寂寞倚云岩。”一段中,为何“卫瓘会对“浑瑊”呢?祖逖和巫咸又是什么历史故事呢?

如果读者知道,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学的基础——蒙学
只读过三百千弟都不好意思谈蒙学,超全的蒙学书单在这里!
读过这些书的人,一定是颜值低的人。
从声律中感受中文之美,让孩子不知不觉练习应对,值得收藏!
夏云书法·儿童启蒙读物《弟子规》
启蒙读物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