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论坛】七十年代农村生活的回忆
中华论坛】七十年代农村生活的回忆
发表于:2015-02-01 15:47:58
作者:只想笑一笑
更多作品
级别:少尉
积分:3459
七十年代农村生活的回忆
人老了就喜欢回忆过去,我也是,尽管我不是很老。
1965年,我出生于洞庭湖畔一个农民家庭,直到1985年参加工作外出,我在老家农村生活了整整20年,也当了整整20年农民。如今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三十年,但当年农村那清贫却快乐、平安的生活依然尤如昨天,沥沥在目。
一、当时农村的阶级
当时农民划分阶级,也叫阶级成份,共分四类:第一类是贫农,在当时是政治地位最高的。第二类是中农,又细分为下中农与上中农,下中农的政治地位次于贫农,上中农的政治地位次于下中农。贫农与下中农统称为贫下中农,属于专政者,而上中农属于团结对象。第三类是富农,政治地位次于上中农。第四类是地主,政治地位最低。富农与地主属于被专政对象,同被列入“地、富、反、坏、右”中。
二、当时农村的机构与集体经济
当时农村的架构是:公社-大队-生产队。公社不多说了。大队的干部有大队长一人,副大队长1-2人,大队会计1人,妇女主任1人,民兵营长1人,治保主任1人。大队集体经济有1个大队部(包括会堂),1个代销店,1个加工厂(包括榨油、棉花轧花即脱籽、打米),1-2辆拖拉机,1个知青点。
生产队的干部有政治指导员1人(生产队的最高领导),水田队长1人(专管稻谷生产),棉麻队长1人(专管棉花与苎麻生产),妇女队长1人,个会计1人,仓库保管员1人,记工员1人。生产队的集体经济有:10头水牛,1栋牛栏,1栋仓库(可装30万斤稻谷),1个养猪场(常年养猪四、五十头),2个不大的机房(1个用于棉花轧花即脱籽、打米,1个用于抽水灌溉),一大二小三台柴油机、轧花机、打米机各1台,水泵两台,还有足够400多亩田土使用的全套农具,包括犁、耙、滚、打稻机等等大大小小不下五十件。
需要多说一句的是当时的每个大队都有的蹲点干部。他们是县直各部门的普通干部职工,因为根正苗红,本人政治表现过硬,被抽调选派到农村去蹲点,理所当然地就是所在蹲点大队的“一把手”。他们由大队安排住在农民家里、吃在农民家里,白天带队劳动,晚上给农民上政治课,是真正的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农民都叫他们“老师”。我们大队的是县文化馆的两个干部,一个姓于,一个姓石,就住在我家里,一直住了四三年,直到1978年底。当时我们队上一首童谣这么唱到:石老师,老师石(地方读音“杀”),天天出工挑泥巴,担担挑得两百斤,扁担一断都泼夹(地方读音“GA”)。
三、当时农村的计酬制度
当时农村是集体制度,参加集体劳动称为出工,用工分计酬,十分工称为1个工。所有能够出工的男女老少,均根据体力强弱与劳动能力大小确定底分,最高为青壮年男劳力,十分底分;最低为儿童,二分底分。计算工分有定额制与大寨制两种计方法。定额制是先确定完成固定劳动量为一个工,然后根据你实际完成的多少来计算工分。比如插田,如果是每完成3分(0.3亩)为一个工,你若完成了6分(0.6亩),就计两个工,即20分工。而大寨工则是根据各自的底分计工分,比如,十分底分的壮劳力参加一天计一个工,而二分底分的儿童参加一天则计两分工。当然,队长在排工(即安排劳力)时,都是根据劳动强度与体力来安排的,青壮年男劳力基本上均是安排重体力活,一般都是实行定额计工。妇女儿童一般是安排轻体力活,实行大寨工较多。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尽管生产队干部较多,但他们都是没有报酬的。在当时,荣誉高于一切,尤其是政治荣誉。能当上干部就是一种政治荣誉,是一件极为荣耀的事,只有贫下中农才有资格当干部。这些干部都是劳动(出工)的带班者,他们和其它劳力一起出工,和其它劳力一起计工。搞定额工时,按他们的实际完成量计工,搞大寨工时,按他们的底分计工。
每天晚上吃过晚饭之后(一般都天黑了),队长就会挨家挨户挨个安排第二天的出工内容,每天早晨在天亮之前还会挨家挨户挨个地喊一遍“出工了”。因为在当时天一亮就要出早工,所以队长必须在天亮之前喊工。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当时记工的办法。所有有底分的劳力都有一本记工本,在晚上吃过晚饭之后,就在煤油灯下详细记录下自己一天的出工内容。是定额的,记下定额数和自己实际完成的量(白天出工时队长会宣布定额数,收工时队长会计量你的完成量)。是大寨工的,记下出工的内容,这是自己记工。另外,队上的记工员有专门的记工帐本,所有有底分的劳力每人每月一页,队长会在晚上安排完之后把内容告诉记工员详细记录,这是队上记工。于是就需要“对工”,即记工员与劳力进行核对。每隔十天半月下雨或者农闲时,记工员就会拿着记工本挨家挨户挨个对工。对工时,如果是定额的,劳力自己报上当时队长定的定额数和队长计量的完成量,记工员就据此记上你的工分数(比如,我自己的记工本:7月8号,割草,100斤一个工,割150斤。而记工员的帐本上只记了:7月8号,割草。并没有数量和定额量。在你报上定额量和数量之后,他就会记上:工分15分。)如果是大寨工,记工员就会按你的底分给你记上工分(比如,7月9号,棉花打药,大寨工。然后记工员会告诉你:记10分。你自己就在自己的记工本上记下10分)。记工难免有差错,有时记工员记了,自己没有记,自己就补上,有时自己记了,记工员没有记,记工员就补上。这样一天一天地对下来,从出工内容到实得工分数量都一致就行了。因此,对工实际是一个劳力与记工员相互补充的过程。令现在的年轻人无法相信的是:当时的那种高度互信。记工员从来没有怀疑过劳力自己记工的不实,劳力也从来没有怀疑过记工员帮自己少记、帮别人多记。在我的记忆里,从来没有出现过或者听说过因为对工、记工出现纠纷的。
四、当时农村的分配制度
分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人头为单位的平均分配,一种是以工分为单位的按劳分配。总体上是以平均分配为基础的按劳分配制度。这是即保证人人有饭吃,又体现多劳多得。
分配的东西包括生产队自己生产的所有东西。大宗产品比如水稻、红薯等,交完国家征购粮,留足种子之后,剩下的就分给社员作口粮。一般是先人平200-300斤,多余的再按工分分。小宗产品,比如芋头、菜油等,一般是按人平分。而苎麻、棉花等经济作物则是卖给供销社。
年底春节前,以生产队为单位进行决算。该留的留足了,该分的分完了,最后是分钱了。钱是按工分分配(五保户例外,有基本保障)。队上会计留足来年的生产资金之后,剩余的钱折算出每个工多少钱,然后按每家每户的工分数计算,就得出了各自可分得的钱数。当时,一般一个工多则二、三毛,少则四、五分,因此,每家多则可分二、三百元,少则只有二、三十元。记得有一年我家分了二百多元,全家过了一个好年,不但计划物质全部买了回来,而且老妈还把所有的布证全部扯了布回来,然后接裁缝师傅来家做了好几天衣服。
由于耕作技术和条件的限制,当时的家作物产量都不高,再加上当时国家实行“备战、备荒”,国家征购粮任务繁重,一般占到总粮食产量的一半左右,因此,农民的口粮经常不足,需要用杂粮补充。一般年景要吃一个月左右的杂粮,较差的年景要吃两个月左右,年景较好时就不需要了。杂粮主要是蚕豆、高粮、红薯、芋头等。
五、当时农村的副业
当时农村的副业(现在叫个体经济)很单纯,就是各家各户的种和养。种就是种自己吃的各种蔬菜,养就是养家禽家畜。每家每户的房前屋后都有几分地的自留地,用于种植各种蔬菜,干部鼓励农民种。当时干部经常说一句话,叫“晚上洗衣白天晒,休息时间种小菜”,只要不是特别懒惰,蔬菜足够吃。
而对于养殖家禽家畜,不但是当时国家的号召,还是要求。当时的口号是:大力发展养猪,支持国家建设。鸡鸭不管养多少均可,没有要求,但猪必须养,每家每户每年必须向国家交售一头合格肥猪,合格标准是达到135斤以上,交售到公社肉食站。多余的就可以自由处理了,出售或者杀了吃均可。记得有一年,我们队上一家富农只有老两口,没有养猪,队上报到大队,大队报到公社,于是就在队上开批斗会,说他“破坏国家建设”。当时我家每年都要养两头猪,于是我和最小的姐姐放学回家之后就一人拿一个大竹蓝出去扯猪草。沟旁、水旁、田旁、土旁,到处都有各种各样猪能吃的野菜,扯回家,切碎了,掺上细米一起煮熟,就可以喂猪了。不像现在,到处都是农药、草甘铃,有毒。到年底,两头肥猪长大了,一头交公社肉食站,一头自己杀了过年。当然大部分肉也卖了,只留下少部分自己过年吃。
有手艺的人,农闲时也可以外出做工赚钱,只要和本队政治指导员说一声就行了。主要有木匠、篾匠、桶匠、裁缝等,还有走村串户打“神仙米”(即爆米花)的人。木匠、篾匠、桶匠、裁缝等都是有需要的人接到家中做,而打“神仙米”的人则是走村串户的了。远远看见师傅挑着担儿吆喝着来了,小孩们就迫不及待地拿一升米、两小块干柴,再问大人要一毛钱交给师傅就行了。短短十来分钟,随着“砰”地一声巨响,白花花、香喷喷的“神仙米”就装满了一大筐。四十年过去了,那种清香至今还深深地刻在脑海里。
六、当时农村的医疗
在我的记忆中,尽管当时农村生活清贫,但却很少有人生病,特别是大病就很少有人患上,即使生病也只有感冒发烧、头痛脑热什么的,到大队赤脚医生那儿花几分钱、最多几毛钱买几粒丸子吃吃就行了。到公社卫生院去打吊针,那是了不起的大病,是很少见的。
不管现在的年轻人信不信,在1981年前,农村的医药费是可以百分之百报销的。因我母亲患了严重的支气管哮喘,需要常年吃药,药就两种:雷米锋与鱼肝油。队上的会计就住在我家隔壁,我曾经就去报过几次医药费,记忆中好像也不要什么领导签字。将医药费发票拿到队上的会计那儿,就可以报销了。1982年、1983年就只能报销50%了,1984年以后就完全不能报销了。
七、当时农村的教育
当时的农村,每个大队都有一所完全小学,包括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毕业班都有。当时的小学是五年制,初中、高中是二年制。小学是春季入学,即发蒙读小学第一册是春季的3月1号。小学、初中不用考试,直接入学,高中也不用考试,是推荐入学。只有贫下中农的子弟才有资格被大队推荐去读高中,“地、富、反、坏、右”分子的子弟是没有资格读高中的。当时的学费不高,小学是1-2元一学期,初中是2.5元一学期。但尽管如此,因为当时农村农民没有什么经济收入,经济困难,这点学费对部分人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然而却不用担心会因此而缀学,因为当时的农村学校还有一项政策——减免制度。这是针对贫穷的学生专门设立的,学费减免额度分三等:甲等,可减免学费的1.5倍,乙等,可减免全部学费,丙等可减免学费的一半。占总数约一半的学生可以享受学费减免。减免的申请也极容易,只要学生自己写一个减免申请书、写清楚减免等级交给班主任老师就行了。班主任老师到队上去核实情况之后就会在班上宣布减免等级。我因家穷,几乎每学期都享受了减免,从小学到初中毕业,几乎没有交过学费,有的学期甚至还有钱拿回家——因为我享受到了甲等减免。当时我的班主任老师的女儿和我同班读书,在我的印象中就从来没有享受过减免。这也就是为什么确定减免的权力由班主任老师一人掌握、却从来没有发生过争论的原因,因为当时的人是那么地公正无私。
正是因为有减免制度,有执行这一制度的无私的人,才在当时经济清贫的状况下,农村基本上没有因家贫而缀学的孩子。
到了1977年,全部改变了。高考恢复了,小学六年制了,夏季入学了,初中、高中三年制了。高中推荐制取消了,要考试入学了。到了1979年,减免制也取消了。
八、今天,农村已经消失了什么?
三十年过去了,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许多东西已经随风而去,消失了、、、、、
消失了,那个时代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干部和他们大公无私的品质;
消失了,那个时代艰苦朴素、努力奋斗的精神;
消失了,那个时代的平安、真实与快乐、、、
消失了的,已经永远无法找回。我们只有在心中默默地回忆,默默地怀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十年代的时候我也二十多岁了,也经常下地...
张玉琛 | 曾经,毕业之后回农村的那些年
记工员职务最小,责任重大
生产队的工分制
说一说大集体时期我们生产队里的记工员
家乡的河与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