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方艺术史:17、18世纪意大利美术-威尼斯画派、古典主义【43】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艺术

18世纪,威尼斯画派独树一帜,占有特殊的地位。历史画、风俗画、肖像画、风景画诸方面在威尼斯都产生了一些杰出的代表,他们继续保持了现实主义艺术的传统。18世纪威尼斯画派最突出的代表之一是乔万尼·巴蒂斯塔·提埃波罗GiovanniBattista Tiepolo, 1696-1770年),他是晚期巴洛克的画家。他的艺术既受到巴洛克的影响,又继承了文艺复兴的传统。提埃波罗首先是18世纪意大利最出色的壁画家。他在威尼斯、米兰等地画了大量的壁画和天顶画,他最著名的天顶画之一是德国维尔茨堡的作品。1750年左右为威尼斯贵族宅第所作的壁画《克里奥帕特拉的盛宴》。提埃波罗以豪华的衣着,艳丽的色彩和有趣的古代故事来打动观众。

《克里奥帕特拉的盛宴》

此外,提埃波罗在威尼斯还作有《玫瑰花坛的授职仪式》壁画(1739年),在符兹堡绘制了壁画《巴巴罗萨的婚礼》(1752年)等。提埃波罗还留下了数十件为壁画而作的小幅油画。提埃波罗的画风相当自由洒脱,也十分华丽繁杂。

《传授玫瑰经》1739年

《巴巴罗萨的婚礼》

《泽诺比皇后对士兵发表讲话》:画家借历史故事题材,让画中人物穿起古代罗马军人服装,演出具有时代意义的新场面,想通过这种庄严的英雄人物和情节唤起意大利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团结起来共同抵抗外来侵略。以武士打扮的皇后,用言词和手势向士兵们发表慷慨激昂的讲话,与倾听的士兵构成画面主次形象对比,在环境和人物安排中突出了皇后的英姿。画面以强烈侧面光描绘人们的空间形象,阳光感觉很强,光照下色彩层次变化丰富,笔调和色块轻盈透亮,整个画面庄严又有轻松气氛。

《泽诺比皇后对士兵发表讲话》

除了壁画外,他还制作了一些架上绘画,这些作品同样是保持了构图宏大、色彩绚丽的特色。在《阿姆斐特丽达的凯旋》一画中,表现了海神之妻在水上的凯旋情景,充满了欢乐和壮丽的气氛。画面上的豪华景象令人回忆起威尼斯在过去年代里的海上光荣历史。

另一幅架上绘画《梅采纳特把自由的艺术献给奥古斯都大帝》(约1743—1750),虽然尺寸并不大,但同样给人以庄严雄伟的感觉。在画面的背景上画有古罗马建筑物,画上的人物穿着古罗马衣服,金色阳光笼罩整个画面,造成一种富丽堂皇的效果。

1756年他被选举为威尼斯绘画雕刻学院的院长。在60年代,他被邀请到西班牙为马德里王宫作天顶画。此外,提埃波罗还画了一些表现威尼斯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在18世纪50年代创作的《走江湖者》一画中,他十分生动地描写了节日里人群集会的场面。

他同时还是一位出色的铜版画家。他最出名的两组铜版画是:《狂想曲》和《谐谑曲和幻想》。

与提埃波罗同时期的威尼斯画派的风景画家有:安东诺·卡纳莱托卡纳列托A.canaletto,1697—1768)、弗兰西斯柯·瓜尔第弗朗西斯科·格拉蒂 francesco guardi,1712—1793)等人。

卡纳列托是威尼斯场景画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风景画富有抒情味,擅长描绘威尼斯的风土人情。他的《威尼斯迎接法国大使》(约1740)是一幅既描绘了风景又描绘了风俗生活的出色作品。

《接待大使的总督宫》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1730

威尼斯安康圣母教堂》1740

《卡纳莱托室内》1750

弗·瓜尔第是卡纳列托的学生。他善于作外光的描绘,描写威尼斯的天空,表现大气的流动,阳光从云层中透过,照耀着这个古老水上城市的市容。画面上常是柔和的银色调子。他主要的代表作品有《威尼斯的风光》(约1780)、《威尼斯的庭院》(18世纪70年代)、组画《放气球》(1784)等。

《威尼斯的风景》

《Giudecca运河和Zattere的视图》1757年

这幅城市风景画采用了由拱门向外透视的独特构图,通过对拱门下人们闲逸生活状态的描绘,来反映这座古老城市的安宁。拱门的颜色采用了一种凝重的色调,以此来表现这座城市的古老和幽静。然后画家选用淡蓝色的调子来描绘晴朗的天空,对于外光的描绘非常的充分,使画面产生极强的空气流动感。

《城市风景》1777

18世纪下半叶意大利的古典主义艺术日益占有统治地位。一些艺术家一心向往着古代,而不是瞻望未来。著名的古典主义雕刻家安东尼奥·卡诺瓦antonio canova,1757—1822)成为当时古典主义艺术的代表人物。他的技巧是无懈可击的,但是作品缺乏时代和生活气息。卡诺瓦最初倾向于巴洛克风格,创作了许多以古代神话传说为题材的作品。如《德修斯和米诺陶》1781-1783、《赫拉克利斯和利卡斯》、《丘比特和普赛克》1808,等。卡诺瓦大力推崇古典样式雕刻,其雕塑风格严谨、优美,非常理想化。

《忒修斯和弥诺陶洛斯》

《丘比特和普赛克》

他著名的作品是《丘比特之吻/因邱比特的吻而复活的普塞克》(1796)。18世纪下半期意大利艺术已经表现出衰落状态,这时欧洲的艺术中心正从意大利转到了处在资产阶级大革命前夜的法国。

《因邱比特的吻而复活的普塞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威尼斯画派詹巴蒂斯塔·提埃波罗宗教人物画作品赏析
詹巴蒂斯塔·提埃波罗 Tiepolo,Ciovanni Battista
西方绘画大师 -38 乔万尼·巴蒂斯塔·提埃波罗 1696-1770年 意大利画家
深度拍摄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第四篇 16-18世纪意大利绘画
《人类艺术万年史-197》意大利18世纪的建筑和绘画
意大利威尼斯画派三杰之保罗·委罗内塞人物作品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