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暑:知了 风轻 汗如雨 | 节气

小暑至,螳螂生,鵙始鸣,反舌无声。——《礼记》

小暑  


  
每年7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小暑三候


  
温风至:小暑至日温风至。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蟋蟀居宇:又五日蟋蟀居宇。《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农历)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鹰始鸷:又五日鹰始鸷。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多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小暑六月节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小暑一过,一日热三分。“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雷雨天气从此时开始增多。“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门户上潮湿的青霭和院落里蔓生的小绿苔开始生长。鹰感阴气,乃生杀心,学习击搏之事;蟋蟀至七月则远飞而在野矣,肃杀之气初生,则在穴感之深则在野而斗。元稹的《小暑六月节》写尽了小暑现象。


小暑民俗

食 新

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所以,民间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吃伏面

伏天民谚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伏天还可吃过水面、炒面。过水面,就是将面条煮熟用凉水过出,拌上蒜泥,浇上卤汁,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可以“败心火”。



文字中的小暑

苦 热

南宋·陆游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玉溪小暑却宜人

·晁补之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小暑才交雨渐晴

·方回

平陆莽为巨浸,晴空变作漏天。

明朝是小暑节,重霉必大有年。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语文周报]

国学之美,生生不息

微信ywzbgf

微博@语文周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暑 |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今日小暑 | 小暑至,螳螂生
廿四节气 | 小暑:薰风愠解引新凉
今日小暑。
看图识唐诗(976)元稹·小暑六月节
小暑 | 竹喧先觉雨 山暗已闻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