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总177】16岁的高中生读哲学,水平真的不差!

按:


 

本号在141期,推出了《放假了,做一堆破卷子,不如读上两三本好书》的文章(后《东方教育时报》转载),得到很多读者特别是家长的共鸣。不是虚张声势,我学生的寒假作业,就是“读两三本好书”。


 

读什么书呢?我主张,一要照顾自己的兴趣,二要考虑书的品位与价值。结合起来就是感兴趣的经典。绝大多数人选择了经典、名著,只有两位例外一位选择了网络小说《庆余年》,一位选择了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从内容看,文学作品居多,还有《战国策》、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这样的著作。


 

全班学生都写了读书笔记,有读后感,有评点,还有一篇商榷的文章。字数多的达到5000余字,少的也在1200字。我认真阅读了他们的文字,感到多数学生都很认真。当然也有个别应付的,这个也在我的预料之中。我一直认为,做任何事情,当然要追求完美,追求百分之百,但事实上总会有力所不能及的地方,总有疏漏和偏颇的地方。有个别学生不读书,甚至反感阅读,甚至家长也认为读书耽误了时间,这也在正常的范围之内。理想的状态是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但现实的诸多因素总是在影响着各自的选择。家长的选择也未必没有道理。因此,没有什么事情能做到百分之百。当然,我还是希望这样的家长和学生,能够认识到阅读的价值与意义。


 

读过这些书,以后怎么办?我一直坚持“读写结合”,将非功利性的阅读与功利性的运用结合起来。说起来,这又要让一些专家笑话了。但我是一线教师,我必须面对家长、领导与社会,我要让我的学生在现实的竞争中不至于落后。按照我以往的做法,我将和学生一一沟通,完善读书笔记,让他们通过反思和修改来进一步熟悉作品,理解作品。在这学期的写作训练中,我建议学生有意识的将阅读的内容作为写作的资源,尽可能恰当的运用到表达中。如果有好的作品,本号也将及时推荐。欢迎关注经典与名著阅读的读者批评指正。若有感兴趣的杂志需要用稿,也可与我联系。


 

本期推出的,是两篇读哲学的读书笔记。除了标点符号,文字上我没做改动。大家可以看看中学生的原汁原味的哲学思考。


 

寒假中,我读过一篇文章,讽刺说很多人靠在中学语文课本上读过的几篇文章来应对自己的人生。我是那些被讽刺的语文老师中的一员,但依然觉得这个说法有意思。反思一下,我们的语文教育给了学生什么呢?那么,也可由此继续追问,在哲学教育上,我们中学教育给了学生什么?


 


 

谈《第一哲学沉思集》六个沉思及对笛卡尔哲学思想的看法

 

马越凡


 

一直以来,我对笛卡尔这个人便怀有一种神秘感。因为他是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这些称号中没有一个是不令常人望而生畏的,而同时拥有这些称号的他更是令人难以置信。为了了解一下他的思想,也同时想补充一些哲学方面的知识,这个寒假我选择了他的《第一哲学沉思集》来好好地研读一番。

 

《沉思集》包含笛卡尔的六个沉思。笛卡尔写这些沉思的目的就是为了论证上帝的存在和人的灵魂与肉体之间的实在区别。而这六个沉思也并不是没有逻辑顺序,相反,笛卡尔将这六个沉思连结成了一个严密的逻辑链,来对将要论证的事物进行系统地论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六个沉思的内容以及笛卡尔如何用这六个沉思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第一个沉思标题为“论可以引起怀疑的事物”。在这个沉思中,笛卡尔通过抛弃感官提供的信息来对世界上一切物体性的东西进行怀疑。虽然可能很多人对这个想法不理解,甚至持怀疑和攻击的态度。但不得不承认,人类的感官在很多时候是不可靠的,如果我们仅仅从我们人类自身的感官所得到的信息去认识世界,而没有通过理性的判断(即笛卡尔所指的“自然的光明”),那么我们可以说是发现不了什么真理的。同时,这个沉思也为笛卡尔接下来的论证作了重要的铺垫。

 

第二个沉思则是着重探讨了人的精神本性及精神比物体更容易认识这个问题。在前一个沉思中,笛卡尔对一切物体性的东西进行了怀疑,但是他发现仍有一件事无法怀疑,那就是正在怀疑的自我意识。因为怀疑乃自我意识的产物,无论对什么进行怀疑,都无法否认正在怀疑的“我”即自我意识是存在的。笛卡尔就在这个沉思中提出了“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而这一命题的正确性也令当时正在阅读此书的我深信不疑。

 

第三个沉思则论证了上帝及其存在。在这个沉思中,笛卡尔先是提出人类生来而具有完美的“上帝”的观念。因“上帝”是无限的观念,所以有限的“我”不能产生“上帝”的观念,只有可能是上帝赋予“我”其观念,因此上帝存在。笛卡尔在这个沉思里提出“上帝存在”这一观点,同时也为他接下来以“上帝存在”这一观点展开而去论证其他论点作了十分重要的铺垫。在我看来,没有“上帝存在”这一观点,笛卡尔的哲学思想也将不成体系。

 

在第四个沉思中,笛卡尔论证了真理和错误。他首先通过之前论证的上帝是存在的论点以及上帝是不会欺骗人的这两个在他看来确凿无疑的事实得出“上帝”给予“我”的认识能力是正确的。但又因“我”是有限实体,无法拥有无限完满的认识能力,推出“我”只在“我”的本性上是完满的,同时否认了自己完满的认识能力。最后得出,不正确使用自由意志便会造就错误;而只要坚信以下三个要点便可获得真理:不能无中生有;上帝是万物的创造者;只要清楚、明白地领会为正确的东西便是真的。

 

在第五个沉思里,笛卡尔先说明:物体的本性被清楚分明地领会即真实。再将此类比到“上帝”上。在论物体性东西本质的同时也用其它的一些理由证明了上帝的存在。

 

在最后一个沉思里,笛卡尔很直接地把理智和想象分开,同时也将精神和物体分开,讲明了精神与物体的区别以及产生和避免错误的方法,最后还证明了物体性东西的存在。也是到这里为止,笛卡尔沉思的主要内容也就讲完了。

 

可以说,在看《沉思集》的时候,我的内心有时是很矛盾的,尤其是当笛卡尔谈到有关上帝的证明时,我的思想一直在进行着搏斗:一方面由于我本人并没有接受过宗教思想的影响,因此很难相信笛卡尔所说的“上帝存在”这一观点;可另一方面,笛卡尔的论证又是那样地令人不可置否,其严密的论证令人不敢对其怀疑。就这样,在持续不断的“头脑风暴”后,我看完了六个沉思,但一时半会却缓不过神来。

 

读完后,我花了一段时间整理了一下思绪,沉淀了一会之后,我终于从这六个沉思中缓过神来,最后总结出来一些我对于这本书的见解。


首先,令我不得不佩服的是笛卡尔本人的才识与智慧以及他“宁静致远”的精神。我同时也非常赞成笛卡尔在六个沉思中的很多观点,如“我思故我在”,“物体性东西的存在”……等等。他的论证是巧妙的,他的举例也是恰当的。但是对于某些方面,凭借着对现代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本人的思考,我认为笛卡尔的某些观点值得商榷。

 

对于物体性的东西的概念,我认为笛卡尔的解释在今天看来是不够全面的。在他看来,物体性的东西能受到在它以外的什么东西的接触和压力,从而被推动。那么压力本身是什么呢?根据笛卡尔本人对物体性的东西的定义,压力是不符合的。同时,根据笛卡尔本人提出的“二元论”,压力也不属于意志、精神一类的东西,而只能被归为物体性的东西。这样一来,压力就成了一样知道性质、了解其确实存在、但又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东西。

 

另外,对于上帝的存在,我也想提出一些我个人的看法。而在提出我个人的看法之前,我也必须抛弃自己原本持有的“上帝必定不存在”的成见,而着力探讨笛卡尔论证本身一些令人怀疑的地方。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发现了一些笛卡尔探讨“上帝”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笛卡尔在第四个沉思里曾提出自己的心理有“无”和“否”的观念,那么这是否也是一种“无限”?那是否也可以通过和“上帝”类似的证明推得非有在体也存在?但上帝既然是至上存在体,那么怎么也会使非有在体被创造出来呢?如果是这样,那“上帝”也缺少了完满性,“上帝”一说也就值得令人怀疑了。

 

以上就是我提出的一些我认为笛卡尔的哲学思想中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以及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但这并不影响我对笛卡尔思想的崇敬。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主观与客观”、“展延”等等说法深入人心,而其对欧洲近代哲学也是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进作用。


 


 

《苏菲的世界》

 

施期允

 

《苏菲的世界》是除高中政治课教材外我所阅读的第一本有关哲学的著作。


 

在进行高中哲学的课程之前,哲学对我来说便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玄奥的学问。当面对一些复杂到令人感到眩晕的文字或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类无解的问题时,我会提出“这是一个深奥的哲学问题”。


 

那么,究竟什么是哲学呢?高中的政治老师告诉我们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显然,这样一串抽象的名词无法很好地为我诠释“哲学”一词。于是,我翻开了《苏菲的世界》。


 

你是谁?世界是从哪里来?


 

这两个再寻常不过的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久久不能散去。


 

就如同刚刚接触哲学时的小苏菲,面对着即将向我打开的崭新的哲学世界大门,及其后的一系列思想、知识以及结论,我开始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甚至是地球,乃至太阳系也都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当常人都在为生活琐事奔波,有一群被称为“哲学家”的人正在考虑类似“世界从哪里来?”这样的关乎全人类甚至全宇宙的问题。那么,我们的日常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呢?


 

《苏菲的世界》告诉我们,那是因为人们已经太过习惯于安逸的生活,我们不愿再去探求那些未知的、神秘的世界。


 

但是年轻的苏菲却不一样,她来到这世界的时间并不算太久,对于一切都还持着一份好奇,于是,她接受了来自神秘人的一封又一封的信件,开始了自己的哲学课程。


 

那么,世界究竟从哪里来呢?


 

我们知道,在某个时刻,事物必须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就比如在很久很久以前,宇宙大爆炸创造了茫茫星海,也创造了太阳系。在那之前呢?世界又是什么样子,是否也曾经历过从无到有?


 

在古代,百思不得其解的人们在意识中创造了“神”。所有的春夏秋冬、播种、收获,一切无法用已知的知识去解决的问题都和“神”沾上了关系,这就是全世界各地都产生过的神话,并且有着相似的故事的原因。可是“神”又有什么创造出来?人们逃避去回答这些问题,他们将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祭祀或者崇拜这样的事情上,他们通过加深自己的信仰来忽略那些对于“神”的诸多怀疑。


 

高中的政治老师告诉我们,如今我们生活的世界由物质和意识组成,拥有不同意识的人看待同一物质时的态度并不相同。比如一个生活在饥饿边缘的人,当被提到“兴趣”二字时,其意识中所浮现出的词一定会是“食物”。然而当这类基本的需求被解决之后,是否还有什么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其实这在哲学看来很简单,答案便是:明白自己是谁,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当自己离开这个世界,意识是否还会被延续下去。


 

至此,我发现哲学的存在本身并不是为了要去回答这些问题,因为除了并不可靠的神学理论之外,这些问题似乎是无解的,而哲学更加关注的是人们为什么提出这些问题以及人们如何去思考这些问题。正如苏格拉底这样的哲学家,他总是向人们发问,也许有时那些问题根本就是无解的,可在人们思考这些无解的问题时,他们已经触碰到了哲学,他们开始怀疑他们所信仰的“神”,我想这也是苏格拉底最终被处死的原因之一。


 

当然,书中也提到过,哲学从不逃避社会,哲学家们不会因为思考那些虚无缥缈的问题而放弃对日常琐事的研究。亚里士多德曾宣称:人如果不存在社会中,就不算是真正的人。这句话听起来似乎太过于绝对,但许多哲学家也关注社会所关心的问题,许多我们所熟知的哲学家同时也还是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化学家。许多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是某一领域的绝对真理的问题由当时的哲学家看来,同样是“世界从哪里来?”这类问题,只是当这些哲学家给出的答案看似无比正确后,我们渐渐相信并接受了这些答案,就如同古代人民狂热地信仰宗教一样。


 

《苏菲的世界》用叙述故事的方法讲述了从柏拉图以前一直到二十世纪的整部世界哲学史,其中仍有些深奥之处我不能理解,但至少令我欣慰的是,我也尝试着去解答那一个又一个哲学问题。比起那些从未了解哲学的人而言,我已经悄悄打开这座通往未知的大门,探头向里张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书笔记:《苏菲的世界》乔斯坦·贾德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共读第04期 |悦读读书
勒内·笛卡尔,法国哲学家,数学家和科学家
《苏菲的世界》|一本我会毫不犹豫留给下一代的书
“所有的真实生活,都是相遇。”很多哲学家...
22本哲学原著,带你走进哲学新世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