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元节将至,说一说历史上曾经繁盛热烈的狂欢节日

如果懒得看文字可以听语音版哟~↓↓

(在 [喜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锤说史”关注收听过往节目)

友情提示

大锤粉丝交流群已经建立啦!各位读者老爷可以添加群助手微信:447925803178 进群 

咱们一起畅聊古今历史八卦,分享有趣的故事,大锤在这里等着您~

明天是农历七月十五,也就是传统的中元节,我们俗称的鬼节。以前大锤也曾经在另外一个栏目“水浒细节解密”中,推出过相关的节目《水浒细节解密六十一:水浒传中的中元节惨案》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移步去收听收看。因为中元节将至的缘故,所以本期大锤说史,咱们就来讲述一下,这个中元节在历史上的变迁

中元节在我国最初出现,是大约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不过最初的中元节,受到当时佛教在中土传播的影响较大,因此最初时代的中元节,是以佛教“盂兰盆”会的模式来进行的。“盂兰盆”这个名字来源于梵语,意思是“解倒悬”,也就是把人死之后的魂魄从困厄中解救出来的意思。

在佛教“盂兰盆”相关故事内容中,最出名的就是目连故事,说的是佛陀的弟子目连,其母死后被打入恶鬼界饱受折磨,目连为救母,按照佛陀的指点,在七月十五这一天设置盂兰盆供奉,以各色果品供奉十方僧众,以求得其母摆脱恶鬼界。由此从南北朝时期开始,盂兰盆会的主题就是施舍僧众、报父母恩。

不过这只是七月十五中元节的历史来源之一。从先秦时代开始,楚人就有在七月祭祀鬼神的风俗。而在更广的范围内,古人对七八月祭祖的活动也是很早就出现了。可以这么说,佛教在南北朝于中土的传播中,借用了古人素来的祭先祖的传统,集中于七月十五这一天

当然,这也不是中元节的全部来源。中元节还有一个来源,那就是中土道教的传播。比如说中元节的这个名字,就来源于道教的“三官”之说。道教以天官、地官和水官为三官,其中正月十五之日为天官赐福,七月十五为地官赦罪,十月十五为水官解厄[è]。这三官工作的三个日子,合称为三元。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在道教的民间传播中,七月十五这一天地官出巡人间,分辨善恶

所以到了唐宋时期,古代的中元节就呈现出很有趣的三家共同行动的局面。成书于南宋的《武林旧事》一书就记载说,七月十五这一天,民间、佛、道三家都有各自的活动安排:道家是在这一天搞个洞斋醮[jiào]活动;佛寺则在这一天组织盂兰盆斋、放焰口等等;而不信佛或道的人家,也会在这一天用新米、新酱、冥衣、时令鲜果、彩缎等等祭祀祖先,通常这一天为了显示祭祀祖先的严肃,大家都要吃素,所以这一天屠户休市一天。

这种三重力量的合力,最终让中元节成为中古时代最热闹的一个节日。是的您没看错,从唐宋开始,中元节这一天的主题就是热闹。虽然说是这一天以祭祀先祖为主基调,但是中元节依旧是以祭祀死者之名为生者之乐,在广大参与者的汇集之下,成为了一个盛大的节日

从唐代开始,官府准许在中元节放假三天,这固定了中元节的节庆。而到了宋代,更是取消了中元夜间的宵禁,也就是允许晚上可以彻夜狂欢,于是中元节这个纪念亡者的生者狂欢节,越发热闹起来。

这一天的热闹很多,除了祭祀祖先、搞道家、佛家活动之外,还有很多活动,比如赏月。因为在农历十五,七月十五的月亮也是很圆的,所以从唐代就有中元节赏月的传统。中唐诗人李郢[yǐng]就有诗描写中元赏月的热烈,他是这么说的:“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红烛影回仙态近,翠鬟光动看人多。”

这种中元节赏月习俗延续到了宋代,著名文臣范仲淹就留下过中元节赏月的诗篇。而且在宋代,中元赏月已经不再是文人士大夫的专利了。成书于南宋的《梦粱录》记载,当时市民中元赏月之风非常兴盛,号称这天晚上游人络绎不绝,直到天明还有人在玩乐。

古代中元节的另一大活动就是赏灯。在北宋之前,是赏陆地之灯,一切比照正月十五上元灯节的活动而来。不过到了南宋,又增加了放河灯的项目。起初是皇帝派人去放,规模很大,“江灯万盏”。后来逐渐扩展到民间。

此外还有看戏(主要是目连救母戏)、游船等等,而且到了宋代,中元节的节日食品和节日商品都非常多,商业也进入鼎盛。

古代在中元节的热烈的节庆活动,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成书于清代的《燕京岁时记》、《帝京岁时纪胜》就记载,中元节放河灯,无论南北都非常热闹,即便是小孩子也人手拿一盏荷叶灯,结伴游走,甚至还有用莲蓬、瓜皮为灯,组织斗灯会的。

同时盂兰盆会也更加热闹,各种民间文艺表演(秧歌、舞狮)等等热闹非凡,中元夜的游船生意也非常火爆。可以这么说,在中古时代相当长的时间里,在中元节夜里站在街上,那是丝毫感受不到鬼节的恐怖的,只有人间的繁盛热闹。

中元节的这种热烈节俗一直到进入清末民国时代,才开始了衰落过程。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今天,基本上南方一些地区仍旧保持着热烈的中元节俗,不过从普遍性的节日来说,中元节已经不复曾经的生者狂欢节的模样,北方很多地区,这一天只是保留着祭祖先等一些内容。

后世学者认为,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西方科学思想的涌入,植根于封建社会农耕文化的传统佛家、道家活动都受到了一定冲击,而这两家的活动构成了中元节的事实上的基础。

往昔那些商业活动、赏月活动以及游船赏灯活动,其本质上还是依托于这些佛家道家的宗教活动展开的,而当这些宗教活动受到很大冲击,斋醮、盂兰盆会、放焰口等等活动锐减,原本与之伴生的那些民间娱乐活动,也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退。

咱们大锤说史的读者听友都知道,以前大锤做过不少关于民俗节日的节目,关于民俗节日的兴旺与衰退,大锤也很难对这些变化做出到底是好是坏的判断。有兴旺有衰亡,这可能就是民俗节日活态传承的一种基本形式吧。

热门推荐

《长安十二时辰》中那个奇迹之都长安城,是如何走向衰亡的

《长安十二时辰》中惊鸿一现的她,是历史上的唐朝超级明星

七夕节将至,扒一扒,牛郎织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相爱的

非正常历史研究人员,专注历史销售几千年~

我们以史为镜,可以照亮你的美

大锤说史

想看有趣的历史八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传统节日2:七月半,是鬼节还是祭祖的节日?
中元节的来历与习俗
中元节为什么又叫“鬼节”
节日故事 | 中元到底是个什么节?(附音频)
中元节,民间称为“鬼节”,但为何又叫“盂兰盆节”?
淇河民俗:河头村“冲河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