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学习,须读“闲书”

唐晓敏

 

    近百年来,语文教育的一大问题的过于重视“教科书”,以为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这些教科书中的“课文”。而实际上,这些课文没有多大的意义。真正有意义的,是读“闲书”,主要是读整本的小说。

五四时期,胡适就积极倡导通过阅读小说来学习语文,说道:“按良心说,我们的成绩完全是从《三国演义》、《水浒传》、《新民丛报》等有系统有兴味的文章得来的。”

叶圣陶早年也主张读整本的书,主张用整本的教材做国文教材。他认为:单篇短章的教材将使学生眼花缭乱,心志不专,仿佛跑进热闹的都市,看见许多东西,可是一样也没有看清楚。并且读惯了单篇短章,老是局促在小范围之中,魄力也就不大,遇到了大篇,将会望而却步。如以整本的书为教材,虽然在短短数年读不了几部,但却可藉此养成读“书”在习惯和能力。

叶圣陶说的整本的书,主要也是小说。因为他说到:很有写些人是因为“偷空看了《三国演义》”而获得了写作能力。

   陶行知也主张阅读小说,他反对只学教科书,认为语文的教科书没有什么用处,不如读小说:

 

    中国的教科书,不但用不好的文字做中心,并且用零碎的文字做中心,每课教几个字,传授一点零碎的知识。学生读了一课,便以为完了,再也没有进一步追求之引导。我们读《水浒》、《红楼梦》、《鲁滨孙漂流记》一类小说的时候,读了第一节便想读第二节,甚至从早晨读到夜晚,从夜晚读到天亮,要把它一口气读完了才觉得痛快。中国的教科书是以零碎文字做中心,没有这种力量。

 

   余冠英也说:“我想大家都曾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凡是写作和欣赏能力较高的学生都是爱看‘闲书’的。他们正因为多看‘闲书’才提高了写作和欣赏的能力。教本和教师的力量都不如‘闲书’(我们自己学国文的经验也可以印证。)”

   季羡林小时候也非常爱看“闲书”。他说:

 

   在我读小学时,小说被称为“闲书”,是绝对禁止看的。但是,我却酷爱看“闲书”。高级的“闲书”,像《红楼梦》、《西游记》之类,我们看不懂,也得不到,所以不看,我们专看低级的“闲书”,如《彭公案》、《施公案》、《济公传》、《七侠五义》、《小五义》、《东周列国志》、《说唐》、《封神榜》,等等。

 

   他认为,正是这些水平并不高的“闲书”,培养了他的写作能力:

 

   我觉得,我由文言文改写白话文而丝毫没有感到什么不顺手,与我看“闲书”多有关。我不能说,每一部这样的“闲书”,文章都很漂亮,都是生花妙笔。但是,一般说来,文章都是文从字顺,相当流利。而且对文章的结构也十分注意。

 

    其实,西方人也是这样。如卢梭在《忏悔录》中就讲:

 

   我母亲留下了一些小说,吃过晚饭我就和父亲读这些小说。起初,父亲不过是想利用这些有趣的读物叫我练习阅读,但是不久以后,我们就兴致勃勃地两个人轮流读,没完没了,往往通宵达旦。一本书到手,不一气读完是决不罢休的。有时父亲听到早晨的燕子叫了,才很难为情地说:“我们去睡吧;我简直比你还孩子气呢。”

 

    他说:这种方法,不久便使他“获得了极端娴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的所谓第八次语文课改,看上去轰轰烈烈,但实际上改革非常有限。还只是在“教科书”的框子里转。而且,已经编出的几套高中教科书,实际上是一个模子铸出来的。除了选篇稍有不同之外,其他都一样,原因很简单:教材都得送同一个专家组评审,都只能接受这一专家组的意见,原本有些特色的,也必须将特色“清除”,否则是不能通过的。这样的改革不是改革。

若能让学生用大量的时间阅读小说,通过阅读小说快速地获得了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这才是真的改革。

    当然,语文高考也得变。不变,大家纵然懂得阅读小说有千般好,也还是不敢读小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语文课能读“闲书”吗
外国小说欣赏的课标要求和编写说明
视点︱叶开:教材已进死胡同
《温儒敏谈读书》读书摘录
学校的新式语文教育从未成功
读闲书的动作姿势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