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2018年高考分析预测


 

一、高考信息归集

1.关注《考试说明》

2018年全国新课标语文《考试说明》,与2017年相比,在试题结构、题型、题量、赋分、能力要求、背诵篇目等方面大体保持一致,只是试卷结构的表述、题型示例等方面有细微变化。既遵循了稳定性和承继性,又体现了创新性。具体表现为:

1)试卷结构的表述有细微变化:

                                  分值、题量等

时间

2017

2018

内容

表述

阅读题70分,分为两类:现代文阅读35分,古诗文阅读35分。

表达题80分,分为两类:语言文字20分,写作60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39分;文学类文本阅读,314分;实用类文本阅读,312分。

文言文阅读,419分;古代诗歌鉴赏,211分;名句名篇默写,15分。

语言文字用,520分;写作,160分。

全卷共22题。

阅读题70分,分为两类:现代文阅读35分,古诗文阅读35分。

表达题80分,分为两类:语言文字20分,写作60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9左右

 

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名句名篇默写,7左右

 

语言文字用,5左右;写作,1题。

全卷共22左右

从上表中可看出,2018全国新课标语文《考试说明》,对考试分值的说明,除写作外,其余的都在2017年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字。对题量的说明,除写作外,其余的都在2017年的基础上加了“左右”。

另外,2018全国新课标语文《考试说明》,将“语言文字用”改成了“语言文字用”。

提示一:2018年对分值、题量的表述,增加“约”“左右”表约数的字词,预示着2018年新课标语文高考,分值、题量的微变不是没有可能,值得关注。

    提示二:2018《考试说明》,将“语言文字用”改成了“语言文字用”,表述更科学、准确,强调对语言文字的正确使用。

    2)题型示例(含个别题型)有变化:

2018全国新课标语文《考试说明》,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题型示例,在2017年的基础上增加了新闻材料的阅读,且题型发生了变化:设置了两道“四选一”题,均选择“不正确的一项”。写作的题型示例,增加了2017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的三道作文题。

提示一:2018全国新课标语文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完全可能继续考新闻。

提示二:2018全国新课标语文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可能考两个“四选一”。

提示三:2018全国新课标语文高考,类似2017年的高考作文题型仍然值得关注,有可能是在继承中创新。

2.关注6种题型

1)传统文化素养选择题:从中国传统文化、世界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优秀文化中选取内容,考查学生的文化素养。

2)言语逻辑选择题:通过短小材料营造生活、学习的情境,考查考生利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思维的过程。

3)混合型材料阅读题:拓展试题材料来源,主要考查对多元化的文字材料、信息图表的阅读理解和信息加工处理能力。

4)实用性写作题:要求考生撰写诸如书信、通知、消息等在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实用性文章。

二、高考考情报告

1.论述类文本阅读。全国三套卷,卷Ⅰ考政论,卷Ⅱ考学术论文,卷Ⅲ考时评,设题都中规中矩,难度适中。选项概括性强而又灵活多变,有一定的迷惑性。

2.文言文的考查,三套卷均考史传,沿袭2016年的考点。

3.古代诗歌阅读。全国三套卷考唐宋诗,诗歌的表达技巧、形象及思想情感等分别有涉猎,配分科学、规范。

4.名句名篇默写。三套卷题型均为根据语境填写诗文句子,注重考查经典篇目中脍炙人口的名句或富有哲理、启迪智慧的句子,不偏不怪。

5.文学类文本阅读。卷Ⅰ为中国小说,卷Ⅱ、卷Ⅲ均为散文;材料长度均为1300字左右。设置一道“四选一”题,两道主观题。注重考查分析句子的含意、人物形象、构思技巧、语言艺术等,注重紧扣文本命题与答题,培养考生的阅读思维品质,弱化试题的探究功能。

6.实用类文本阅读。三套卷均为新闻阅读,设置一道“四选一”题,一道“五选二”题,一道概括说明题。 考查考生的信息筛选、概括分析等能力。

7.语言文字运用。三套卷均设置一道成语题,一道病句题,一道表达得体题,一道补写语句题,一道推断题。

8.写作。2017年的作文题材,紧扣时代热点,高歌时代旋律,弘扬优秀文化,贴近社会生活,关注现实问题,聚焦立德树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查学生真实的写作能力,真正实现以表达与交流为提高的考试目的。

三、高考命题预测

继续聚焦立德树人,精心选择试题材料,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优秀文化传统的自觉传承。进一步体现语文改革方向,科学架构学科能力,强调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进一步落实高考能力立意,以阅读与欣赏为基础,以表达与交流为提高,贴近人生,回归人本,体现出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关怀的命题理念。

1)论述类文本阅读——2018年高考,考查社科类论文(包括时评、政论、书评、学术论文等)。

2)文言文阅读——2018年高考,考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

3)文学类文本阅读——2018年高考,考查中国现当代小说、散文。

4)实用类文本阅读——2018年高考,考查新闻。

5)古代诗歌阅读——2018年高考,考唐宋诗词。

6)写作——2018年高考,聚焦立德树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主题不会改变,在命题形式上创新的可能性非常大,北京卷的二选一模式值得借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攻略,你掌握了吗?
名师指导:针对2017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变化的应考解读
语文教学:2018年高考语文命题细目表(一)
2012年全国新课标语文高考信息
江苏新高考,考生得知成绩后才醒悟:原来这一科成绩不具有稳定性
【特约名师】2017年高考全国卷II语文试题评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