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建设现代学校,首先要苦练内家功

 

作者:金星宇  

编者按:日前,在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批准,中国教育智库网主办、校长派承办的首届未来校长(基础教育)实验班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现任北京理工大学附中科研副校长徐金海做了题为《新时期关于现代学校建设的方向与任务》的报告,从理念系统、制度体系、课程体系、文化体系四个方面分享了关于现代学校建设的宝贵经验。

以下根据现场口述整理。

 

      现代学校建设的方向与任务

 

空心化和外部化,揭示传统教育弊端

在中国的教育文化中,诸如“小红旗”之类的表扬和奖励在学校司空见惯。老师奖励“正确答案”而非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教育习俗已经深入骨髓。

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教育空心化,二是教育外部化。

教育空心化和教育外部化是教育发展的病态症状,体现出了教育“个体”的“被殖民”,导致学生被教育,学校被发展。

一个“被”字引申出学生作为主体人的主体性缺失,学校作为教育实体的内在发展动力缺失。也体现出了教育由外而内,强调外部控制,忽视内部动力和主体价值。教育中的“被”现象值得我们反思。

在我们传统教育观念里,学生是“被教育者”,教学实践更多地是以社会本位为基础,强调集体主义忽略了学生个体本位的发展和诉求。这种教育抑制了学生个体的发展,欠缺对学生个性的释放。

教育观念由社会本位向个体本位转变,可以看成是传统学校向现代学校迈进的一个重要标志。

从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观念出发,我们可以梳理出传统学校与现代学校的几点显著区别。

从教育教学角度分析:

在教育功能上,传统学校的做法是选拔与淘汰,现代学校则更加重视助人发展;

在教育内容上,传统学校是以学科为中心,现代学校则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在教学方式上,传统学校是对学生进行灌输与塑造,而现代学校更加注重对知识的探究与构建。

从学校管理角度分析:

在管理理念上,传统学校偏向于“人治”,而现代学校更重视“法制”;

在管理方式上,传统学校管理者倾向于权力控制,而现代学校的管理者更注重权力的分享……

通过以上种种对比,我们不难看出,现代学校是有理念、有灵魂、关注人、重视伦理价值的、有个性特色的学校。

既然明确了现代学校的办学特色,那么我们学校的管理者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现代学校建设呢?

我认为,应从理念系统、制度体系、课程体系、文化体系四个方面着手。

以办学积淀和成功经验,提炼办学理念

我们每所学校几乎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但很多学校的管理者对办学理念却没有清晰的认识。那么办学理念到底是什么?所谓办学理念,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并积淀下来,获得广泛认同的学校核心价值观念体系。

办学理念会让学校发展变得有序、有效、有条理。它像是一张网络,将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紧密连接起来。理念正确明了的学校是一个完全的整体,摆脱了碎片化的印象,这也是理念带给学校最直观的改变和影响。

办学理念可以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方向,也体现出学校的办学行为,同时也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我曾调研指导过广州荔湾区的一所学校,他们的办学特色是围棋、象棋,所以他们的办学理念就是以棋为中心的所谓“方圆教育”,并且办学行为都是围绕着棋展开的,学校设计也与棋类相关,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都会有方圆教育理念的投射。每个到过那里的人都会感受到学校办学理念的感染力。

校园环境是办学理念的直观体现,建筑、景观、教学设施等所有外部环境构件都是办学理念的写照,与荔湾区学校相对比的是宁波的一所学校,学校请了专门的设计公司,将校园打造的精致漂亮,但是这美丽环境背后却缺乏办学理念的展现。不能将理念融入学校环境之中,就不会带来学校理念的美感。

学校在确立办学理念时所面临的问题,是确立的办学理念不够准确、清晰,办学理念与校训、校风关系不顺、甚至缺乏办学理念等。宁波的那所学校,仅仅是众多被办学理念问题所困扰的学校的一个缩影。

那么如何提炼办学理念?首先我们要了解办学理念可能的来源:一是学校的办学积淀,另外还有校长办学的成功经验。

在了解理念来源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反思与研究学校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学校发展环境;广泛研讨与深入论证;合理科学地表述等四个步骤来确立适应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

学校制度建设要注意三方面关系

制度最显著的内涵,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良好的学校制度是校园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

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涉及制度的部分有学生考勤制度;保障教育公平制度;教师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条款构成。

那么学校的管理者围绕《标准》的规定,建设制度体系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首先要认真审视学校已有制度与《标准》规定的制度之间的关系。

其次要重新审视学校已有制度的价值内涵与学校办学理念之间的关系。

最后,学校还要重点关注现代制度中的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

校长权利边界的界定,是很多学校在构建制度章程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校长的决策权、人事任免、财务审批权界定不明晰,会成为校长工作的掣肘。

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在教育法里没有相关法律规定,另外就是在实际执行中,上级行政部门没有明确赋予更多的权利。

当然,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学校自己的努力慢慢摸索解决,这就需要学校在面对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灵活地制定适合学校发展的章程。

我认为,好的学校制度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应该具有合法性基础。

这里所说的合法性除了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之外,还应该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让教师、学生拥护。

第二,体现人性的内涵。

制度是秩序的稳定要求,但一旦变成束缚人的工具,便会引起师生们的逆反心理和抵制情绪,阻碍学校的发展。

第三,制度应该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

我们国家今年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要尊重教育的发展规律,尊重人的发展规律。

学校的制度建设如果超越了教育发展要求,将会带给学校更多消极负面的影响。

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

在我们国家的课程体系建构中,受“大一统”思维的影响,课程统一化忽略了地域和人的禀赋等一系列差异,使学生发展受到一定局限。课程体系不够灵活、多元是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

学校应该是各种天赋得到发现和独立的场域,学习同样的课程,会使社会丧失很多有价值的人,使许多个体无法找到他们乐于从事的工作。

现有的课程体系改革是我们在发现诸如此类问题之后实施的举措。

目前就课程改革而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现在很多学校已经有了课程改革意识,同时也建立了像课程教学研究中心这类的课程改革组织,负责进行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当然,各个学校的课程改革目前都尚处在探索阶段,这期间同样有一些问题存在:

首先是课程改革进展程度与效果差异明显,有的学校比较成熟,而有的学校刚刚起步,课改发展“两级分化”比较明显。

其次是课程设计分类逻辑不够清晰,很多学校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课程的边界模糊,课程设置混乱,学生无所适从。

第三个问题是课程构建特色不够凸显。

最后是课程设计不够系统。

课程体系体系建设有两大途径:

首先学校要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经过加工以后形成自己的校本化课程。

另外,是学校自己的课程开发与实施,通过分类化、系列化、主题化、体系化等方式构建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

整体构建、重点突破、不断创新打造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所区分,学校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升华。提到校园文化更多的是像建筑、花草等物质层面的构建,而学校文化则突出人的存在。

学校文化有着严谨的结构逻辑与类别区分:

从组织形态上看,学校文化包括精神、物质、制度、行为四个方面。

从组织结构区分,又包括学生、教师、领导三个方面。

学校文化结构不明,会导致文化交叉重叠,影响校园文化建设。

在学校文化建设上,学校应对文化结构加以区分,确立基本分类依据。

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是学校要对学校文化有整体的建构,从顶层设计上赋予学校文化内涵。

二是针对某个方面重点突破,在构建学校文化方面,抓住重点突破口,实现从点到面的整体学校文化提升。

三是根据学校自身发展不断创新和深化学校文化。

纵观整个现代学校的构建,无论是课程、管理的创新与改革;观念的提升与转变;学校文化的打造和发展都离不开校长的推动,校长需要坚守理念,更好地带动和引领现代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施文化管理 打造共生校园
我国民办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裴娣娜 || 评吴晗清《校长领导力研究》:校长如何引领学校提升办学品质?
学校办学理念与学校发展
学校文化体系化建设
用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