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师大致可以分为几类

崔宗会老师的博客

老师大致可以分为几类

一、作业很多、成绩很差

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天天布置大量书面作业,最终学生成绩却上不去,这样的老师真的是在误人子弟。应该说,这种老师是敬业的、负责的,但却因能力、眼界的局限研究不透教育的本质和学习的方法,工作效率低下。他们几乎每天都让学生做一张检测题,写一片篇幅较长的日记,或机械地写好几张纸字词。学生做完题目老师又不讲解,这项作业其实一点效果没有。日复一日,学生疲惫甚至厌学,成绩怎么能好呢?

二、作业很多、成绩很好

这样的老师占了大多数。他们兢兢业业,布置、批改、纠错;早自习去得早,打铃了还不下课。学生为了升学,虽然学得很累,但成绩很好。这种老师是很容易让人产生敬意的,最起码,他们没耽误学生的“前途”。当然,学生虽然有好成绩,但很难喜欢学习。不少学生在考上高中或大学后把所有课本和资料一把火焚烧,这是对这种老师的讽刺。

如果各科老师都在拼命挤占时间,都在布置大量作业,学生是受不了的。这种老师的教学没有可持续发展性,虽然可敬但不值得提倡。

三、作业很少、成绩很差

这种老师不在少数,且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隐蔽性。因为他们往往打着“减轻学生负担”甚至“素质教育”的幌子偷懒。

作业,不布置,当然不用批改;即使布置一点,也完全让学生批改。自己完全成了甩手掌柜。分数的确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分数承载了许多东西:严谨、习惯、知识、耐心、思维能力。应试教育搞不好,素质教育又不知道怎么搞。总是在课堂上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博得一些廉价的笑声,这样的老师其实是“不作为”。这种老师比第一种老师更可恨。孩子遇到这样的老师真的是终生遗憾。

四、作业很少、成绩很好

这种老师的数量堪比大熊猫,当然,也因为数量稀少而更显珍贵。

他们会研究学习的规律,引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他们会挖掘学科资源,引导孩子们爱上课堂;他们以幽默的课堂语言吸引学生,让学生爱上老师;他们会探索教育规律,以超前的理念引领学生成长;他们会不断激发孩子潜能,让孩子们自信起来;他们会以耐心等待孩子们慢慢提高;他们会兢兢业业,布置、批改、纠错,不厌其烦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知道学生不断提高。

这样做,真的很难,他们要忍受家长的误会;要顶住上级各项检查的压力;要冒着成绩下降的巨大风险。当然,这样做,最有价值。

你也会“谈分色变”吗?

声讨分数、鞭挞教育已成为一种时尚。似乎,只有鄙视分数、揭露教育的种种弊端才是对国家负责,对孩子负责。毋庸置疑,把分数当成唯一的追求是教育的悲哀,把分数作为衡量教育、衡量教师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更是民族之不幸、教师之不幸。但任何人也不能因此而否定了学习的重要性。

李婉君同学刚入学的时候,不会听课。课堂上,她总是东张西望,不知所措。除非老师点她的名字让她把相关内容记在课本上,她才慢腾腾地拿起笔写几个字。要么,她就找张张纸,把这张纸撕成碎片;要么,她会玩手里的小玩具,无聊地熬到下课铃声响起。老师们知道,她不是故意的,她只是不会听课,没有听课的习惯。

我几乎每节课都耐心提醒她。半年过去了,她已经习惯性地记笔记,习惯性地认真听老师的讲课。语文听写,她一开始只能得三分五分,后来,她竟然能考到三四十分。一次,她居然考到60多分。从升学的角度考虑,从几分到几十分,基本不会改变她的升学命运。甚至可以这样说,再怎么努力,重点高中和她几乎是无缘的。但是,让人欣喜的是,因为学习,她养成了认真做事的好习惯,对自己的人生有了自信。以前,我们几乎可以确定,她做什么都很难成功;现在,我们也可以确定,不论做什么事情,她都不会焦虑、紧张。因为学习,她获得了耐心、自信、稳重、认真等许多优秀品质。以后的日子,做一些科技含量不是很高的工作,一定是把好手。

张丽萍,那个我在博客中写过的女孩。如果没经历学习过程,她会被许多人看成傻瓜。她几乎每天都迟到,给人不认真的坏印象。然而,一年半过去了,她以自己坚持不懈的精神、踏踏实实的作风让自己的分数不断提高。也可以断定,她和重点高中是无缘的。我坦率的承认,我没有将一个连拼音都不会写的学生送入重点的能力。但是,因为学习,张丽萍同学变得认真、准时、自信,许多时候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分数承载了优秀的品质,这点我们可以问心无愧。或许,经过相对专业的培训,她能成为优秀的护士或出色的幼儿园老师。

奇迹不仅意味着考入重点。因为学习,孩子获得更多的知识;因为学习,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些都是一个人终生的财富。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响,老师在公开课上提到考试这两个字时,都会找来一片讨伐之声。教育难道真的迎来了“谈分色变”的时代?一味声讨分数,有时候会让一线老师、学生、家长变得无所适从。

我们可以讨伐填鸭式教学方式,可以抨击题海战术,可以批判老师简单粗暴,可以批评试题设计不科学,可以指责学校文体活动单一乏味,可以思考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社会现象。但绝不能将分数一棍子打死,甚至动辄以“高分低能”来贬低、忽视教育的成就、孩子的努力和分数承载的品质。

有一点我们必须铭记:分数低已经证明了孩子学业的失败;学业失败不代表孩子人生失败!许多学习很差的学生在毕业后照样取得人生的辉煌。这点我们必须分清。

所以,根本不必“谈分色变”。

转自:

崔宗会老师的博客

老师大致可以分为几类

一、作业很多、成绩很差

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天天布置大量书面作业,最终学生成绩却上不去,这样的老师真的是在误人子弟。应该说,这种老师是敬业的、负责的,但却因能力、眼界的局限研究不透教育的本质和学习的方法,工作效率低下。他们几乎每天都让学生做一张检测题,写一片篇幅较长的日记,或机械地写好几张纸字词。学生做完题目老师又不讲解,这项作业其实一点效果没有。日复一日,学生疲惫甚至厌学,成绩怎么能好呢?

二、作业很多、成绩很好

这样的老师占了大多数。他们兢兢业业,布置、批改、纠错;早自习去得早,打铃了还不下课。学生为了升学,虽然学得很累,但成绩很好。这种老师是很容易让人产生敬意的,最起码,他们没耽误学生的“前途”。当然,学生虽然有好成绩,但很难喜欢学习。不少学生在考上高中或大学后把所有课本和资料一把火焚烧,这是对这种老师的讽刺。

如果各科老师都在拼命挤占时间,都在布置大量作业,学生是受不了的。这种老师的教学没有可持续发展性,虽然可敬但不值得提倡。

三、作业很少、成绩很差

这种老师不在少数,且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隐蔽性。因为他们往往打着“减轻学生负担”甚至“素质教育”的幌子偷懒。

作业,不布置,当然不用批改;即使布置一点,也完全让学生批改。自己完全成了甩手掌柜。分数的确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分数承载了许多东西:严谨、习惯、知识、耐心、思维能力。应试教育搞不好,素质教育又不知道怎么搞。总是在课堂上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博得一些廉价的笑声,这样的老师其实是“不作为”。这种老师比第一种老师更可恨。孩子遇到这样的老师真的是终生遗憾。

四、作业很少、成绩很好

这种老师的数量堪比大熊猫,当然,也因为数量稀少而更显珍贵。

他们会研究学习的规律,引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他们会挖掘学科资源,引导孩子们爱上课堂;他们以幽默的课堂语言吸引学生,让学生爱上老师;他们会探索教育规律,以超前的理念引领学生成长;他们会不断激发孩子潜能,让孩子们自信起来;他们会以耐心等待孩子们慢慢提高;他们会兢兢业业,布置、批改、纠错,不厌其烦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知道学生不断提高。

这样做,真的很难,他们要忍受家长的误会;要顶住上级各项检查的压力;要冒着成绩下降的巨大风险。当然,这样做,最有价值。

你也会“谈分色变”吗?

声讨分数、鞭挞教育已成为一种时尚。似乎,只有鄙视分数、揭露教育的种种弊端才是对国家负责,对孩子负责。毋庸置疑,把分数当成唯一的追求是教育的悲哀,把分数作为衡量教育、衡量教师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更是民族之不幸、教师之不幸。但任何人也不能因此而否定了学习的重要性。

李婉君同学刚入学的时候,不会听课。课堂上,她总是东张西望,不知所措。除非老师点她的名字让她把相关内容记在课本上,她才慢腾腾地拿起笔写几个字。要么,她就找张张纸,把这张纸撕成碎片;要么,她会玩手里的小玩具,无聊地熬到下课铃声响起。老师们知道,她不是故意的,她只是不会听课,没有听课的习惯。

我几乎每节课都耐心提醒她。半年过去了,她已经习惯性地记笔记,习惯性地认真听老师的讲课。语文听写,她一开始只能得三分五分,后来,她竟然能考到三四十分。一次,她居然考到60多分。从升学的角度考虑,从几分到几十分,基本不会改变她的升学命运。甚至可以这样说,再怎么努力,重点高中和她几乎是无缘的。但是,让人欣喜的是,因为学习,她养成了认真做事的好习惯,对自己的人生有了自信。以前,我们几乎可以确定,她做什么都很难成功;现在,我们也可以确定,不论做什么事情,她都不会焦虑、紧张。因为学习,她获得了耐心、自信、稳重、认真等许多优秀品质。以后的日子,做一些科技含量不是很高的工作,一定是把好手。

张丽萍,那个我在博客中写过的女孩。如果没经历学习过程,她会被许多人看成傻瓜。她几乎每天都迟到,给人不认真的坏印象。然而,一年半过去了,她以自己坚持不懈的精神、踏踏实实的作风让自己的分数不断提高。也可以断定,她和重点高中是无缘的。我坦率的承认,我没有将一个连拼音都不会写的学生送入重点的能力。但是,因为学习,张丽萍同学变得认真、准时、自信,许多时候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分数承载了优秀的品质,这点我们可以问心无愧。或许,经过相对专业的培训,她能成为优秀的护士或出色的幼儿园老师。

奇迹不仅意味着考入重点。因为学习,孩子获得更多的知识;因为学习,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些都是一个人终生的财富。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响,老师在公开课上提到考试这两个字时,都会找来一片讨伐之声。教育难道真的迎来了“谈分色变”的时代?一味声讨分数,有时候会让一线老师、学生、家长变得无所适从。

我们可以讨伐填鸭式教学方式,可以抨击题海战术,可以批判老师简单粗暴,可以批评试题设计不科学,可以指责学校文体活动单一乏味,可以思考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社会现象。但绝不能将分数一棍子打死,甚至动辄以“高分低能”来贬低、忽视教育的成就、孩子的努力和分数承载的品质。

有一点我们必须铭记:分数低已经证明了孩子学业的失败;学业失败不代表孩子人生失败!许多学习很差的学生在毕业后照样取得人生的辉煌。这点我们必须分清。

所以,根本不必“谈分色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别耍横,分数是检验成绩的唯一标准
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司其职
老师布置的作业必须全批全改,老师:我可以不布置作业吗?
亲爱的老师,咱们别这么犯“贱”行么?这不是无私,是无知!
芬兰教育打破六大教育迷信
浅谈作业的批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