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堂讲义】浅谈楹联的创作
雷现明
(微刊发布时间2018.9.9)



肥城市诗词学会的楹联部分由我和李素琴、辛培军老师负责,平时我们三人经常沟通和交流,同时也感谢杨翠华老师每周四收集对联作业。今天我非常感谢学会给予这个平台和机会,和各位老师共同学习和探讨楹联创作的看法,其中不当之处,请诸位一是海涵,二是批评,三是指正。目的只有一个,互相交流,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一、楹联的概念。


楹联是对联的雅称,俗称对子,是浓缩版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对仗工稳,平仄协调,是为大众喜爱和接受而又诗意盎然的艺术形式,也是写好格律诗的基础。它的主要特征是“对仗”,读着觉得朗朗上口,但要真正创作出一幅令人满意的楹联,并非易事。


二、楹联创作的基本要求。


1、字数相等,不能上下联用重复的字(复词除外,如:朦朦,缕缕等),除了刻意为之。有规则的重复,是为了达到某种效果。

如:

乐把闲时调彩墨;(竹映幽径)

闲将乐意寄青云。(雷现明)


其中,乐,闲两字上下联均有,且位置交错对等,含义却又有区别,意境也两相和谐,彼此添彩,这不为重字。


2、词性相对。


即上下联中,位置相对应的词,必须词性一致,名对名,动对动,形对形……甚至更严格的来说,最好能够颜色对颜色、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等等。咱们是初学,严格要求没坏处。其实,从宽处讲,飞燕和红花,都可描述春象,但飞与红,词性一动一形,总有瑕疵,所以目前在楹联创作中我们绝不提倡。也确实,“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从哪处讲,都是绝美的诗句和楹联。


3、上下联必须仄起平收,即上联尾字用仄声字,但不能连续用三个仄声字,下联尾字用平声字,但不能连续用三个平声字,不能出现三仄尾和三平调,而且相对应的位置平仄要相对,尤其关键的二四六字和末尾字,平仄的运用和格律诗一样严格(这是工对的要求,词中的宽对有时可不这么严格)。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上下联平起平收、仄起仄收或平起仄收,都是楹联创作的硬伤,属外行,“二把刀”。

由此,牵扯到如何贴和如何读楹联的问题。一个方法,面对门,先右后左,那上联仄起的贴右首,下联平收的贴左首。否则就闹笑话。前年,我和孙松波老师去山西乔家大院,众多楹联中,有一幅木刻镶金的楹联就挂反了。为此,孙老师还专门写了篇文章,谈了对联贴与读的问题,该文章后来发表在《中国语言报》上。


4、上下联必须句式一致,即相对应的词组结构要相同。


即断词断句上下保持一致。如联合词组要对联合词组,如:千家万户可对三教九流,惊天动地可对泼墨吟诗等。以五言楹联为例:

醉心/言/往事;(尹燕宝)

落日/叹/流年。(雷现明)

很明显,上联是212句式,下联也如此。再比如七言的我律诗中的对仗句:

经书/一部/清明/语,

暮鼓/三声/深浅/篇。

也很明显,上句2221,下句亦然。


5、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可分说两事。


对联的对仗和律诗中间两联的对仗一样,必须有继承和演进关系,否则很容易造成“隔景”和“合掌”的问题。


1)隔景指上下联在描述一个自然现象时,产生了不谐的情况。


比如上联是晴空万里,下联却是大雨倾盆。请大家注意的是,在对景物联句时,讲究上下联融为一体,成为一个完整和谐的画面。正如杨会长所讲的,虽是无月之夜,但心中有月即可吟月一样,看如何运用恰当的文字来合适表达。比如,春阳对冬雪,放在大自然环境中,不算隔景。

2)合掌即双掌相合,意指上下联的词基本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那就不行。


比如:

新年迎五福,

春节接三多。

其中,新年和春节,迎和接都“走得太近”了!至于“中国、神州、九州、华夏”之类的同义词,更不能上下联同用,这是楹联创作的大忌。


3)解决隔景和合掌的办法,那就是思路要拓展开。


要求我们在创作楹联时,抓住重点,旋转而下,顺着出句给出的条件,延伸,拓展,丰满,这就会避开合掌和隔景的毛病。比如上联有杨,下联你对柳,就不合适,杨柳都是树。我们可以想象延伸到花,草,鸟,烟,香,春……甚至,可以想象到树边有河,河里有舟,舟上有钓者,钓者身边站着几只鸬鹚等,但不可离杨太远,否则就隔景了。这种情况在我们文友对联作品中还真不少。我举个他人的例子:


柳色初开莺掠影,

秋风乍起雁横空。


此联,先不说莺雁都是鸟类,有合掌之嫌,更离谱的是上联春而下联秋,典型的隔景。创作流水对是解决隔景与合掌的好方法:因果,果因,递进,转折……比如杨会长的七律诗《母子情》中间的两联:

忍看饥寒辛苦重,任由雷电雨风频。

纵然恨命分贫富,幸尔随缘认果因。

非常唯美而又感情真挚,但,流水对的创作需要深厚的驾驭文字的功底和极强的思想意识境界,创作出来不容易。


6、说下长联。由两句以上组成的对联均算长联。


1)长联的创作一律遵循五言、七言对联的创作规律。


值得注意的是,长联中上联的倒数第二句结尾的一字要用平声字,下联则相反。所以辛培军老师选的我词中的句子作为下联就不太合适了:

点滴清凉,吟断闲愁赋菊霜。


这一联中,点滴清凉,作为下联的倒数第二句,凉字平,说明我们的下联出的不太合规矩。如果改成:“清凉点滴,吟断闲愁赋菊霜”,就符合要求了。这一点,是以后我们选联的老师千万要记住的,所选文友们的句子,我们可以改造使之符合要求后再用。我们的楹联要走出家门,基础知识和基本要求要牢记。


2)长联的对仗。


刚才也说过,长联同样讲究对仗,除了具有一般对联对仗的特点外,另外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当句自对当句自对,又叫互成对,即上下联的分句各自形成自对的形式。这种手法的运用,可以解决上下联求对的难度,也可以使对仗灵活多样,还可以使上下联内容层层递进,一气贯通,所以,看到长联,不要有为难情绪,一定要试着对,多琢磨。当然,铺排和驾驭文字的功底非一朝一夕,我们慢慢来吧。


三、结束语。


以上我们共同简要学习了传统楹联的创作方法和程式。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楹联各种新奇的作法和句式不断出现,我们将来可以根据形势的发展需要到哪山唱哪歌,但目前我们所能做的,是严格要求自己,遵循楹联创作规则,走好诗词楹联创作的每一步。


谢谢大家!


初审:汪培勇

复审:杨衍忠  刘桂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楹联十二讲
2019年春联收集
【引用】【录】如何写对联
对联百科
对联概要
对联的十二种写作技巧、基础知识及其补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