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阅读——迟子建和她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迟子建和她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

这是第一部描述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

作品似一壁饱得天地之灵气,令人惊叹却难得其解的神奇岩画,又似一卷时而安恬、时而激越,向世人诉说人生挚爱与心灵悲苦的民族史诗。

女作家迟子建以一位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女人的自述,向我们娓娓道来——

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迁徙而来,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信奉萨满,逐驯鹿喜食之物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备尝艰辛,人口式微。严酷的自然,与猛兽争命,在瘟疫和日寇的铁蹄下挣扎,在“文革”的阴云和所谓的现代文明的挤压里,生存在无望中繁衍,生命在期待里延续。

他们有大爱,有大痛,有在命运面前的殊死抗争,也有眼睁睁看着整个民族日渐衰落的万般无奈。然而,一代又一代的爱恨情仇,一代又一代的独特民风,一代又一代的生死传奇,显示了弱小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小说语言精妙,以简约之美写活了一群鲜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温克人。小说以小见大,以一曲对弱小民族的挽歌,描绘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悲哀象征,其文学主题具有诗史品格与世界意义。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对其的授奖辞:

“迟子建怀着素有的真挚澄澈的心,进入鄂温克族人的生活世界,以温柔的抒情方式诗意地讲述了一个少数民族的顽强坚守和文化变迁。这部'家族式’的作品可以看作是作者与鄂温克族人的坦诚对话,在对话中她表达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彰扬。迟子建的文风沉静婉约,语言精妙。小说具有诗史般的品格和文化人类学的思想厚度,是一部风格鲜明、意境深远、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上乘之作。”

部落里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诉说着感天动地的民族故事!

通灵萨满的旷世大爱,为疲惫的人们点燃归航的明灯!

作者说:“我非常喜欢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如果说我的这部长篇分为四个乐章的话,那么第一乐章的《清晨》是单纯清新、悠扬浪漫的;第二乐章的《正午》沉静舒缓、端庄雄浑;进入第三乐章的《黄昏》,它是急风暴雨式的,斑驳杂响,如我们正经历着的这个时代,掺杂了一缕缕的不和谐音;而到了第四乐章的《尾声》,它又回到了初始的和谐与安恬,应该是一首满怀憧憬的小夜曲,或者是弥散着钟声的安魂曲。”

“我不知道自己谱写的这部心中的交响曲是否会有听众。我没有那么大的奢望要获得众生的喝彩,如果有一些人对它给予发自内心的掌声,我也就满足了。”

作者到过澳洲土著人聚集的达尔文市,到过古老的爱尔兰,之后才去叩访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下山居住的根河。在哈尔滨温暖的亲情的包围下,在青岛热烈的友情的氛围里,在王蒙先生和艾真女士的注视与关切下,最后在听取李小林女士的中肯意见后,作品得以面世,并引起重视。

作品开篇的一句是:“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

作品结尾的一句是:“我抬头看了看月亮,觉得它就像朝我们跑来的白色驯鹿;而我再看那只离我们越来越近的驯鹿时,觉得它就是掉在地上的那半轮淡白的月亮。我落泪了,因为我已分不清天上人间了。”

还有一句:

“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到哪里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贝加尔湖到大兴安岭,最后的鄂温克人在山林中过着怎样的生活?
【名师名家名人坛】杨岸森|《额尔古纳河右岸》,一支苍凉的长歌
古老民族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曲挽歌——读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鄂温克族人的生活世界像诗一样——《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故事【书评】
方塘读书会‖《额尔古纳河右岸》:一部哀而不伤的鄂温克族挽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