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幕红尘》:脱离立场看待问题,才能接近问题本质

众生是立场的,利益的,好恶的,众生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

——《天幕红尘》

人只愿意相信自己所相信的东西,那是因为他的立场,他的认知,以及他从小到大的环境养成了看问题的独特视角,所以一个人只会认同自己潜意识之中存在的观点。

有的时候也当一个人对一件事情做出判断和评价的时候,并不一定是真的客观认识到了这个事情,只是他潜意识之中的力量在发挥着作用而已。

《天幕红尘》这部小说中提到了一个佛家的观点,叫:见相非相,即见如来。

众生所看的相,就是带着利益和立场去看的。

“相”是借着自己从小到大养成的一个价值观去衡量一件事物所得到的结果,而“非相”才能是脱离立场之后的智慧反应。

当你放下了自己的世俗标准之后,才能在“非相”的基础上见到事情的真相。

而在《天幕红尘》的主角叶子农口中,也阐述了一个类似的观点,这个观点后来在老九得到启发之后,用“见路不走”的方式,打通了自己的“任督二脉”,开了属于自己的连锁面馆。

同时,叶子农的对手,也通过一包豆子的启发,看到了其中藏着的秘密。

叶子农有一个对手叫乔治,是一个集团总裁,他的助手奥布莱恩并没有刻意与叶子农为敌,但因为有一次叶子农锋芒毕露,刺伤了总裁乔治的自尊心之后,奥布莱恩就觉得面子上过不去。

因为他作为总裁的“高级智囊”,但是却让自己的老板在对手面前丢了面子,这就是自己的失职,于是想方设法地想要做一点什么东西。

有一天,奥布莱恩在办公室把布兰迪写的《去柏林与叶子农见面的情况》报告重新看了一遍之后,一个细节引起了他的思考,这一个细节就是关于豆子的问题。

布兰迪在《去柏林与叶子农见面的情况》之中写到:

他问我连出多少字母,我说所有的,他说,不管你连出什么都是有根据的,都是真实的,他把这堆豆子画了一个圈,说这是一个“场”的世界,有多少立场就会有多少观点,他说,众生是立场的、利益的、好恶的,众生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

原来,有一次叶子能和布兰迪聊天的时候,布兰迪希望聘请叶子农作为一个纪录片的总编辑,但是叶子农拒绝了,布兰迪问他理由,叶子农就用一包豆子回答了这个问题。

叶子农把豆子撒在桌子上,让布兰迪尝试把豆子连成线。

这一切做完之后,叶子农问他:“你连出多少字母?”

布兰迪说:“如果密度够大,可以连出任何文字和图形。”

而叶子农就说:“不管连出什么,都是真实的,有根据的,这就是一个场的世界,有多少立场就有多少观点和主义,众生是立场的、利益的、好恶的,众生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出离立场的观点在立场的圈里是没地方立足的。”

而奥布莱恩看到这里之后有所触动,立刻开着车到附近的超市买了一包同样三种颜色的豆子,回来之后就倒在一个桌面上,静静地观察这堆豆子。

奥布莱恩延续的是叶子农的思维,参透的是叶子农思维之中所说:“众生是立场的、利益的、好恶的,众生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这个认识。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所有的评价和观点,都是存在于立场之中的观点,这个是一种常态,而我们需要思考的就是,在这种意识常态之后所产生的问题。

首先,一件事情的对错与大众对于事物的看法并不是客观的,它是根据大众所站立的角度存在的,这个是在多数情况下都容易发生的问题,所以看法并不等于真理。

其次就是人很容易在自己的潜意识主导之下,产生片面的结论。

就好像一个人对一个问题产生看法的时候,他就有了立足点,有了自己的立场,所以才得出相应的结论,当我们带着自己认为的真理去作为判定标准时,其实并非是真理,只是自己的偏见。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谨防偏见成为客观认知事物的阻碍。

在脱离立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才能真正地接近客观本质。

文|易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幕红尘》:叶子农让布兰迪数豆子的究竟用意是指什么?
《天幕红尘》六,众生因无明而辩是非,觉者因抽离而言究竟
《天幕红尘》笔记 (评论: 天幕红尘)
《天幕红尘》深谙人性的叶子农,为何先拿钱后答题,引来杀身之祸
众生是立场的、利益的、好恶的,众生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
《天幕红尘》是作者玩的一场哲学游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